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4-04-19 浏览次数:3894
· 福州粮情
四月份中旬福州市场粮油价格小幅上涨
时间:2024.4.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本月上旬 平均价 | 本月中旬 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9-21) 中等 | 2550 | 2550 | 持平 |
晚籼谷 | (19-21) 中等 | 2650 | 2650 | 持平 |
早籼米 | (19-21) 中等 | 3880 | 3880 | 持平 |
晚籼米 (江西923) | 一级 | 6040 | 6040 | 持平 |
晚籼米 (安徽) | 一级 | 4560 | 4560 | 持平 |
浦城 晚籼米 | 一级 | 4440 | 4440 | 持平 |
东北米 | 一级 | 4840 | 4840 | 持平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40 | 4240 | 持平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080 | 3080 | 持平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100 | 3100 | 持平 |
玉米 | 中等 | 2700 | 2700 | 持平 |
大豆 | 中等 | 6400 | 6400 | 持平 |
豆粕 | 一级 | 3500 | 3450 | -1.43% |
籼糯米 | 一级 | 6440 | 644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350 | 2350 | 持平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300 | 8000 | -3.61%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700 | 8400 | -3.45%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近期麸皮价格有进一步趋弱的迹象,山东、河北等产区制粉企业混麸报价很多都已跌破0.7元/斤,同时尽管最近部分地区因开机率降低,副产品报价小幅反弹,但整体来看,副产品价格都仍处相对低位,而最近多数地区面粉价格虽然还算稳定,但苦于小麦价格的持续回落,目前面粉走货一般也都并不理想,那么短期面粉价格将如何运行?副产品行情又能否迎来转机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作如下简析,仅供参考使用。
消费不旺 备货谨慎
清明假期对面粉消费的提振十分有限,不过因储备小麦价格不低,节后面粉报价还算稳定,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下游对面粉需求偏弱,同时面粉可储存时间也会有缩短,这基本宣告着面粉销售已进入相对淡季,尤其因行情低迷,经销商的利润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和粉企一样目前都承受着较大的风险,因此目前很多经销商都是按需采购,普遍备货并不积极,不少甚至是“宁可少卖,也不多拿。”这也使得企业面粉走货更不理想,但目前不少企业都反映小幅降价,面粉成交也很难有明显起色,特别是副产品价格已偏弱运行,因此对面粉短期都相对挺价。
供大于求 恶性循环
现阶段面粉市场需求低迷,部分企业选择暂时停产,但也有些大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只得选择保证一定开机,但目前市场的产能过剩明显制约了面粉价格,尤其上周中储粮小麦创新高的投放和粉企压价态度较为明确都让小麦价格继续承压下行,也对面粉市场持续起利空影响。此外4月10日,临储小麦计划投放19632吨,成交率54.32%,最高价2580元/吨,最低价2450元/吨,成交均价2511元/吨(上周2417元/吨)。其中,白小麦(高寒)6490吨,成交均价2467元/吨(上周2402元/吨);白小麦4175吨,成交均价2580元/吨(上周2580元/吨),产地均为新疆地区。
产情良好 利空现货
近期冬小麦遥感长势监测表明,主产省一、二类苗比例为95.1%,冀鲁豫皖陕5省一类苗比例均过6成,长势良好。尽管目前距离新季小麦上市尚有一段时间,但粗略来看,新作预期产量还是较为乐观的,同时如去年芽麦激增的河南省,今年小麦质量可能也将恢复至常规年份,再考虑到生产工艺的进步,因此预计后续市场将对2023年产小麦的需求有一定减弱,连带着对目前面粉的备货量或许也会有所减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面粉价格或将震荡小幅趋弱运行,尽管面粉市场缺乏足够利好因素,但目前粉企还是以挺价为主,毕竟目前面粉成本价格偏高,且部分企业正处停产状态,短期价格难大跌,不过若小麦价格继续回落,后续面粉价格或很难继续维持稳定,而目前因养殖、饲料行情弱势,对副产品需求也较为疲弱,但麸皮价格能否突破前期低点暂时还是未知,持续关注粉企开机情况和新麦墒情。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今天开始依然是要跟各位老铁们重点关注一下东北地区玉米市场的最新动态,最近这几天时间,咱们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上涨的势头开始再次放缓,并且深加工企业针对干粮层面还出现了不断的震荡下跌行情,整个市场心态处于看跌氛围增多的趋势。
不过在当前玉米价格已经开始显露出要上涨的迹象,不管是从基层深加工企业的表现,以及官方所公布的数据情况,都在释放玉米要涨价的重要信号,咱们一起来关注一下;
首先,深加工企业压价进入尾声;
这几天的时间,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部分深加工企业都有不断降价的情况,但是整体来看,跌幅并不大,并且范围也很小,并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悲观,同时从昨天开始深加工企业的表现也发生了变化;
黑龙江地区连续震荡下跌之后,深加工企业收粮难度再次提升,今天开始进入到走稳的状态,并没有明显下跌的情况出现,毕竟本身收粮难度就高,再加上要保卫粮源,降价收购肯定形不成趋势。
而吉林地区由于基层粮商出货比较积极,整体上量压力相对较大,深加工企业还有继续降价的情况出现,但是范围也不大,仅是个别企业有下调的情况,像吉林梅花潮粮下跌10元,25水玉米0.988元;梅河口阜康干粮下跌10元,14水玉米1.155元;
不过吉林直属库还在陆续开库收购,对于玉米底部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白城直属库扶余史丹利库干粮启动收购,14水玉米1.18元;这个价格对于吉林地区来说已经是高于市场主流收购价格了,明显可以感受到玉米增储对于当前玉米市场底部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官方公布最新数据,今年玉米存在缺口;
就在市场一片悲观的当下,官方公布了今年玉米整体的数据情况,是处于消费增加,整体存在缺口的局面,这无疑给玉米涨价释放了利好信号。
在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2024年饲料需求将达到1.91亿吨,23年是1.88亿吨;2024年深加工企业需求是8238万吨,23年是6800万吨;本年度玉米产量为2.8884亿吨,依然存在缺口。
所以综合来看,玉米一直保持坚挺,易涨难跌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不要太担心!
下面咱们来关注一下东北地区玉米涨跌的动态;
吉林梅花:潮粮下跌10元,25水玉米0.988元;
梅河口阜康:干粮下跌10元,14水玉米1.155元;
白城直属库扶余史丹利库:干粮启动收购,14水玉米1.18元;
内蒙古阜丰:干粮上涨20元,14水玉米1.195元;
来源:三农芮大叔 仅供分享
不同于国内市场其他主粮品种及国际大米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稻米市场整体偏强运行,而国内市场玉米、小麦等其他主粮价格均偏弱运行,国际市场泰国和越南大米价格也高位回落。
监测显示,2024年3月底,主产区普通品种中晚籼稻价格为2820~2920元/吨,比1月初上涨20~80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60~200元/吨;苏皖粳稻价格为2870~2945元/吨,比1月初上涨25~100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100~200元/吨;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价格为2700元/吨,与1月初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上涨80元/吨。
因成本支撑,一季度主产区及销区中晚籼米和粳米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上涨幅度小于稻谷。4月上旬,国内稻米市场整体保持平稳运行,局部地区报价回调20~30元/吨。
对应时间维度看,国际市场泰国和越南大米价格大幅回落。3月底,泰国5%破碎率大米出口FOB报价601美元/吨,比1月初下跌51美元/吨,但仍比上年同期上涨111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出口FOB报价584美元/吨,比1月初下跌57美元/吨,仍比上年同期上涨114美元/吨。4月上旬,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报价保持回落态势,至4月10日,分别回落至578美元/吨和581美元/吨。
从国内新季稻谷产量和品质看,2023年产稻谷产量约20660.3万吨,比上年减少189.2万吨,考虑到2023年产早稻产量2833.7万吨,比上年增加21.5万吨,因此,2023年产中晚稻产量比上年减少210.7万吨,加上2023年产中晚稻谷品质比上年明显提高,中晚籼香稻和长粒粳稻等优质品种供给增加,供给基础面有利于国内稻米价格偏强运行。
从大米月度进口情况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大米月度进口量保持在较低水平,2024年1月至2月我国进口大米22万吨,同比减少63.8%。其中,2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是2016年以来的月度最低。国际大米进口成本偏高,大米进口量大幅减少,对国内大米替代下降,增强了国产稻谷需求和价格预期。
从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时间看,2023年产中晚稻在黑龙江佳木斯等局部地区启动,为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民余粮顺畅销售,黑龙江省202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截止日期延长至2024年3月31日,相对上年延长了1个月。因此,3月份农户仍有此销售渠道,且黑龙江先后4次公布最低收购价稻谷收储库点,稻谷收购仓容充足。
从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时间节点看,上年在3月底就启动了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考虑到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公告发布是在正式拍卖前一周,市场提前形成预期。与之对应的是,2024年一季度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比上年延迟,无论是对市场的有效供给还是对市场预期产生的影响,都有利于国内稻米价格在一季度保持偏强态势。
从市场对地方增储及地方储备竞价采购新季稻谷情况看,新季稻谷上市以来,市场对稻谷增储的消息不断,提振了市场价格预期;一季度地方储备持续竞价采购稻谷,且成交价保持偏强态势,也提振了市场对稻谷价格的信心。以浙江地方政策性粮食交易采购中晚籼稻成交均价看,2024年3月第一周采购成交均价3012元/吨,比1月份第一周采购成交均价(2937元/吨)增加75元/吨。
从一季度对应的节日效应看,2月份正值传统假日春节,虽然现阶段节日效应大打折扣,但考虑到农户销售习惯、企业放假等因素,节前企业仍有备货需求,节后工厂开工、学校开学等集团性采购随之而来,相对而言,一季度有短期集中采购需求。
4月上旬,国内局部地区稻米价格出现回落,回调20~30元/吨。2023年产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已于3月底结束,地方储备收购也接近尾声,储备轮出仍将持续。同时,市场对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也已形成预期,叠加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走弱,国内稻米价格有回落压力。
来源:粮油市场报(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近期,国产大豆主打一个“稳”字,目前,东北产区中粮、九三等相关库点收购仍在继续。豆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耗,行情受到明显支撑,企业收购为不同蛋白大豆价格指明了方向,东北产区压力释放后,基层较多农户产生看涨心态,而春耕在即,终端消费渐入常态化淡季,贸易商市场报价难以走高,产区内“大户不卖小户卖”的现象,使得表面看似稳定的行情仍呈趋弱运行。
基层粮源不多 好豆价格坚挺
春耕临近,东北产区的农户售粮积极较好。但多地基层粮源不多,高蛋白好粮更加难找。部分库存较小的贸易商收购积极性较前期有所提高,这也导致基层高蛋白粮源价格小涨。不过部分销区依旧是因为今年大环境低迷导致需求减弱,大豆现货市场成交不高,豆制品加工厂和部分走货蛋白厂的贸易商走货量也不大。需求疲弱,基层好粮较少,较大库存的贸易商也不多,使得豆价较为坚挺。截至本周五,蛋白含量42-43%的大豆,主流装车价在2.55-2.60元/斤左右,但有价无市,走货速度也不及往年。
南方产区多地大豆余粮量仍较多,基层豆农面对日益下跌的趋势,大多数已经调整惜售情绪。当前,各产区“杂花豆”价格跌至低谷,流入终端的价格已明显低于东北豆。河南、安徽、湖北部分库存较大贸易商不再是等到5月后再行出售,而是提前开始去库存以便为小麦上市腾仓。山东部分地区贸易商也开始为小麦腾仓,江苏部分贸易商也积极清理库存为油菜籽上市腾仓做准备。安徽各地下跌行情直接影响江苏、河南、山东产区,使得其不得不跟随下调,大多数地区一级商品豆主流报价4960~5100元/吨,市场流通迟缓,走货困难。
销区市场大豆走货缓慢
豆制品需求淡季外加整体大环境不好,经销商多谨慎采购。一方面,部分经销商鉴于国产豆价高且需求疲弱外加进口豆的冲击,国产豆只是按需少量采购,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大多数经销商多不建库存以随用随采为主;部分经营进口豆的经销商,库存也不大,一般主要走货当地豆坊,量小。随着天气转暖,南方大豆质量也有所下降,豆制品加工厂寻求低价粮源替代,持续拖累行情。
进口豆冲击国产豆市场
近年来,进口大豆替代国产食品豆已经常态化,南方市场进口购销活跃的地区市场占有率明显攀升,多地经销商反馈进口豆进入豆制品领域已经是常态。近两周,在国储进口大豆拍卖不断进行中,缓解了原料的供应不足。进口大豆到港逐渐增多,国内进口大豆库存也开始回升。据监测,4月中下旬南美大豆将集中到港,预计4月到港1000万吨,5月1150万吨,6月1100万吨。预计4月下旬进口大豆库存将回升至600万吨水平,供给将趋于宽松。
综上所述,虽市场需求清淡,但短期内大豆现货价格仍将以稳定为主。豆制品需求淡季叠加国内大豆余粮仍较多,大豆价格还会有下降的空间。后期进口豆也将大量到港,豆价或将受到冲击。但基层粮源不多,好粮更少,贸易商也普遍库存不多,而直属库收购的强大支撑仍在外加春耕在即,短期内豆价亦难有大跌。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本周清明小长假结束,国内油脂开盘意外走低,其中棕榈油单日走跌幅度高达200元/吨。豆油紧跟其后,国内主要地区现货价格跌破8000元/吨大关。然而横盘了近三日的油脂期价,周五夜盘再次全线飘红。这意味什么?难道是还未上涨结束?继续上涨吗?以下是笔者的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4月12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7850元/吨左右,其中大连地区约7660元/吨、天津地区约7780元/吨、日照地区约773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7890元/吨、东莞地区约807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7890元/吨左右。
美豆月度报告发布
本周美豆整体偏弱运行,周内曾触及月内新低点。周五受助于低吸买盘,美豆收涨。4月USDA报告保持美豆产量预期,但受南美大豆出口挤占,下调美豆出口0.2亿蒲,从而期末库存上调至3.4亿蒲高于市场预期;同时保持巴西大豆产量1.55亿吨不变高于预期;保持阿根廷大豆产量5000万吨不变低于预期。总体而言,全球大豆供需及库存都有下调,但整体高于预期,4月USDA报告偏空。后期关注美豆新作种植情况。另外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加快,同时阿根廷大豆已陆续收割,关注其对美豆的影响。
产地棕油进入增产周期
本周马棕期价以下跌为主,周三、周四因开斋节休市,市场交易时间短。不过,随着棕榈油价格的走高,主要进口国之一,印度需求减弱,也抑制了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空间。一贸易机构表示,印度3月棕榈油进口量降至10个月低位,因价格上涨促使精炼商转向葵花籽油,导致葵花籽油进口量达到历史次高水平。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MPOB)预计将在4月15日(下周一)发布月度供需报告,市场预计此次报告偏利多。一份调查显示,马来西亚3月底棕榈油库存预计较前月下滑6.65%,至179万吨的八个月低位。Services(简称ITS)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4月1-10日棕榈油产品出口量为431,190吨,较上月同期的382,640吨增加12.7%。
油脂成交量增加
本周国内油脂期价先跌后震荡,市场成交放量。现货基差方面,除棕榈油外,豆菜价基差仍在走跌。截至当前东北地区一豆基差在09+60-150之间,较节前有所下跌。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在09+180-200基差坚挺、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9+130-300, 基差稳定。华南地区主流在09+290-350之间。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基差延续坚挺,虽然库存略有增加,但货源仍显紧张。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5+300、华东地区基差在05+250、华南24度基差多在05+ 130-180之间。菜油方面,本周菜籽油基差平稳,各地成交一般,整体库存相对于其他品种充足。当前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9+180-200、华东地区05+130、华南地区09-200,我国菜籽买船充足,菜籽油供给宽松的格局暂不会改变。国家临储大豆持续向市场投放,投放总量较节前增加,但成交率继续走低。2024年4月3日进口大豆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大豆总量50.6万吨,实际成交0吨,成交率10.94%,全部流拍。下周临储大豆继续投放,此次关注底价方面是否有变化。
后市走势分析,国内油脂现货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期价全线飘红因地缘政治以及原油走强带动。同时国内周五市场传闻大型企业压榨量或下降,豆油累库进度放缓,但消息真实性也有待考证,市场消费如何有目共睹。同时,期价多为资金市,现货与期价不同频。长期来看,4-6月大豆集中性到港,供给压力仍在,特别是本周棕榈油库存小增,其价格性价比低,建议现货商可根据自身销售情况备货。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中央第六巡视组巡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
根据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统一部署,近日,中央第六巡视组巡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中央第六巡视组组长王荣军作了动员讲话,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巡视工作提出要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主持会议并讲话。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中央第六巡视组、中央巡视办有关同志出席会议;近三年退出领导岗位的中管干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工程师、督查专员,各司局、直属单位、联系单位班子成员列席会议,各垂管局分党组班子成员以视频方式列席会议。
王荣军强调,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对经济工作部门开展巡视,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把严的基调一贯到底、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是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领会党中央精神,自觉接受监督,坚决完成好党中央交给的巡视任务。
王荣军指出,中央巡视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学习贯彻巡视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巡视工作方针,以“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紧盯权力和责任,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在强化巡视整改上集中发力,深入查找政治偏差,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发挥政治监督保障作用。坚持政治巡视定位,准确把握经济工作部门特点,重点检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履行职能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巡视、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整改等情况。
刘焕鑫表示,中央第六巡视组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开展巡视,是对局党组履职尽责情况的全面检验,是对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把脉问诊,是对全局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促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接受巡视监督的责任感自觉性。坚决把支持配合巡视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严格落实巡视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以坚决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有力的措施、优良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配合巡视和问题整改工作。要以接受巡视为契机和动力,以巡促改、以巡促治,着力在稳市场、强储备、严监管、添动能、保安全、聚合力上下功夫,加快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巡视组将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3个月左右。巡视期间设专门值班电话:010-66016016,每天受理电话的时间为8:00至18:00;专门邮政信箱:北京市西城区A03152邮政信箱。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2024年7月12日。根据巡视工作条例规定,中央巡视组主要受理反映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其他不属于巡视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从南到北,各地春耕春管正科学有序推进。在山东潍坊青州市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在河北石家庄栾城区的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科研人员通过大数据监测、田间地头实地勘测等多种方式,加强苗情长势、土壤墒情等分析。在贵州开阳县宅吉乡堰塘村,搭载北斗系统的高性能播种机正在作业,高效率实现精准种植和植保。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近日,国务院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粮食单产水平达到每亩420公斤左右。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我们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牵引。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并将“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作为落实该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
守牢耕地红线,确保良田粮用。耕地数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必须大力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确保良田粮用。要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关键在于严格落实18亿亩耕地红线。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以补定占”,积极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厉打击耕地非农化现象。积极开发利用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加强科技研发和生态投资,探索有效发展模式,突破我国传统耕地稀缺的自然条件限制。与此同时,多方联动努力降低农户种粮成本,增加农户种粮收益,激发农民保护耕地内生动力。
多措并举,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实施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耕地质量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了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耕地质量总体进入了持续改善、稳中有升的阶段。但也要看到,我国耕地质量“先天不足”“后天欠账”的问题仍很突出,耕地质量建设仍不容掉以轻心。为此,必须不折不扣将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持续推进构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加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耕地治理等。
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强化耕地生态功能。当前,农药、化肥和农膜污染是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耕地生态水平。近年来,在一系列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都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情况持续改善。除了粮食生产,耕地对于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区域生态系统维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推动耕地高质量保护,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广东,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践行绿色生态理念,积极探索生态沟渠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生态好、土地沃、产品优、农民富的绿色农田样板。在浙江嘉兴,全力打造的生态高标准农田应用“稻田+生态沟渠+水塘(河浜)”“稻田+生态沟渠+生态塘”等治理模式,不仅有效实现了稻田主要面源污染物的减少,还助力了乡村游等生态产业发展。治一方农田,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乐见更多耕地保护新路和创新探索。
来源:光明日报 仅供分享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耕大忙时节,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栋写字楼里,一群年轻人却在电脑前开启了忙碌的“数字春耕”。
这些正在忙活春耕生产的年轻人,来自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这张树状的“春耕协作图”就是这些年轻人每天在干的活,树根是多维大数据,由遥感卫星、气象、物联网等收集汇总;树干是骨架,团队建模对基座数据进行分析;树冠是科技成果,分析作物长势、提出灾害预警。最后通过建模工程师的搭建,一块块数字农田就出现在屏幕里。
那么“数字大田”会给春耕带来哪些变化呢?循着这些年轻人农业数字化应用服务的足迹,我们来到了江苏海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个农场布设了68套物联网设备,这些设备监测和采集到的农情数据会第一时间传输给远在北京的数字春耕团队,他们经过快速数据分析后,及时指导当地种粮大户施肥、打药和灌溉。“90后”小伙刘林是这片“数字大田”的主人,也是一位“农二代”。他告诉我们,有了数字技术的赋能,他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农场的2000亩地。
如今,在江苏海安,像刘林这样的“农二代”已经越来越多,他们正从已有的47个数字农场种植经验出发,辐射带动全市800多个农场走向数字化,推动“数字大田”向“数字农场群”逐步升级。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董孝烽 杨滢 梁黎明 浦口台 海安台)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 张叶芳 仅供分享
前不久,《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发布:2023年,林草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28万亿元,同比增长2.3%。
我国有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经济林生产基地建设,森林食物产业已经成为林草主导产业。统计显示,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人均森林食物产量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
森林食物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产的食物,包括可食性的果实、花、叶、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可分为三大类:经济林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产品包括木本粮油、干鲜果品、饮料调料、森林蔬菜等多个品种和类型,其中大部分可以直接作为食品;利用林地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形成的林下经济产品;还有桑树、柠条、花棒等可以作为牲畜饲料的间接性食品。
我国可以生产森林食物的经济林树种非常多,保守估计有500—1000种。除了核桃、红枣、苹果、柑橘等干鲜果品,还包括茶油、核桃油、橄榄油、杏仁油等木本食用油,竹笋、香椿、山野菜等蔬菜,茶、咖啡、可可、沙棘等饮料,以及花椒、八角、肉桂、山苍子等调料。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支持各地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国土绿化、荒漠化防治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济林生产基地,提高森林食物生产能力。目前,全国经济林面积约为7亿亩,种植规模居世界首位。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6亿亩,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其中,经济林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的有14个省份,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9个省份。核桃、油茶、板栗、枣等174个经济林产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占总数的56.5%。
据介绍,国家林草局印发《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将经济林列为林草产业重点领域首位,要求推进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做优做强特色果品、木本粮油、木本调料、林源饲料等产业。全国每年新造、改培经济林面积2000万—3000万亩,经济林挂果面积占总面积的67%左右,产量增加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常 钦 仅供分享
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一级巡视员赵长保介绍,农业农村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部门职能主要从4个方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提高乡村产业比较效益。推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种粮能挣钱、多得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推动发展就业容纳力强的县域富民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身边的工作机会。继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支持农村创业,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完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运行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监测及时到位、帮扶精准到位。分类推进帮扶产业发展,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助力脱贫劳动力持续稳定增收。用好各类公益性岗位、帮扶车间,推动落实以工代赈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谋划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多措并举、协同推进。通过产业拉动、就业带动、改革促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赵长保说。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顾仲阳 仅供分享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栋)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春播粮食15.6%,进展顺利。今年,各地区各部门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细,软硬件两手抓,加快提升粮食产能。
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抓好春管春耕,对于确保全年粮食稳产保供至关重要,对于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意义重大。
进入春耕时节,在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沿兴村的双季稻生产千亩示范片,旋耕机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农机手驾驶着插秧机开展早稻机插作业,一丛丛秧苗被整齐均匀地插入田间。
“插秧机单机作业量一天可达30多亩,预计5月1日之前就可以完成早稻插秧。”今年种植了1200余亩早稻的种粮大户陆胜对于现代化的播种方式感慨万千,“因为机械化的投入,几辈人眼里的‘体力活’变成了‘技术活’。”
“今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3万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万亩。” 珠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粮食稳产增产,今年50余台大中型农机投入春耕春插作业。截至目前,当地已培训农机手70余人次,农技人员服务农户达200余人次。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近400万个家庭农场、220多万家农民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经营。100多万个农业社会化组织,带动了9100多万小农户加入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春管春耕一线,各地区各部门把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既要让现代化农业机械向田野集聚,也要让农技推广落实到田间地头。
内蒙古通辽市是我国玉米的优势产区,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700万亩以上,总产量175亿斤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3.2%。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如何进一步推进粮食作物单产提升?不久前,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通辽市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专用化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沙区耕地增粮保育以及旱作区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等合作研究与全域推广,推进科教融合,共同创建中国玉米生产与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全市1000万亩灌溉玉米全面应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实现全市节水增粮40亿斤。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介绍,在技术示范和推广中,以县域为单位,推进玉米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可全面提升玉米产量水平和产业效益,促进全县粮食年产量增加5亿斤到7亿斤。
近日,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组织专家编制了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四大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挂图、技术手册和配套视频(简称“一图一册一视频”),推进单产提升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落实落地。
“‘一图一册一视频’主要面向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紧紧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突出重点作物、重点地区,注重科学系统、分类施策,旨在提高大面积单产提升指导服务效果。”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员介绍。
来源: 金台资讯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4.4.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9-21)中等 | 2550 |
晚籼谷 | (19-21)中等 | 2650 |
早籼米 | (19-21)中等 | 388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4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56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440 |
东北米 | 一级 | 484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4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08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100 |
玉米 | 中等 | 2700 |
大豆 | 中等 | 6400 |
豆粕 | 一级 | 3450 |
籼糯米 | 一级 | 6440 |
麦皮 | 中粗 | 235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0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400 |
11
2024年4月20日
总9017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