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2024年7期粮情快讯

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3670

· 福州粮情

月份上旬福州市场粮格保持平稳

时间:2024.3.10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上月平均价

本月上旬平均价

涨跌率

早籼谷

(19-21)中等

2550

2550

持平

晚籼谷

 (19-21)中等

2650

2650

持平

早籼米

(19-21)中等

3880

3880

持平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6000

持平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520

4520

持平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400

4400

持平

东北米

一级

4800

4800

持平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80

3080

持平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100

3100

持平

玉米

中等

2700

2700

持平

大豆

中等

6200

6200

持平

豆粕

一级

3480

3450

-0.86%

  籼糯米

一级

6400

6400

持平

麦皮

中粗

2350

2300

-2.13%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100

8100

持平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8500

8500

持平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小麦价格偏弱运行,后续还会跌多少?

    2月25日以来,小麦价格由涨转跌,前期收购价格高的企业,近期跌幅一般也会大于收购价格偏低的企业,而经过一周左右的弱势运行,目前主流企业收购价格多在1.4元/斤徘徊,不过随着小麦到厂价格的回落,基层挺价心理趋强,最近小麦的跌价势头也有所放缓。那么后续小麦价格还会跌多少呢?新季小麦上市前,小麦市场价格还有上涨的机会吗?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作如下简析,仅供参考使用。

短缺缓解 拍卖降温

     现阶段小麦市场一个较为明显的情况就是企业满足刚需后,对高价收购小麦的意愿减弱,小麦轮换拍卖成交情况也明显不如大上周火热,如2月21日的山东菏泽直属库计划销售小麦10942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800元/吨,成交价2905-2920元/吨,成交均价2911元/吨,平均溢价甚至达到111元/吨;22日,山东分公司计划销售小麦29965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760-2876元/吨,最高溢价85元/吨,但到了2月26日,山东分公司计划销售小麦66398吨,成交42026吨,成交率63%,起拍价2760-2780元/吨,其中基本都是底价成交 ,平均溢价也只有1元/吨。因目前中储粮小麦竞拍仍仅限小麦加工企业参与,预计短期内拍卖成交结果都很难有明显好转。

需求低迷 麸皮落价

    尽管节后因市场库存偏低,制粉企业迎来一波集中补货,新增订单增多,但随着开学、复工提振陆续结束,面粉销售也逐步进入淡季,企业多反映面粉走货不快,尤其上周以来麸皮价格也有明显趋弱迹象,不少地区混麸报价重新跌至0.8元/斤以下,而标粉、次粉价格虽相对坚挺,但目前来看,后续涨价动力明显不足,制粉企业对小麦需求偏弱,也多选择压价收购。同时因玉米豆粕行情短期都很难有大的起色,因此预计副产品价格也将弱势整理运行为主。

走货倒挂 短期挺价

    年前因小麦近乎崩盘的跌价让不少贸易商都已变现离场,而目前的价格虽较年前低点仍属上涨,但对不少贸易商来说,库存小麦还是很难顺价走货,尤其对挺价至现在的贸易商来说,他们的资金、仓储条件一般都较为优越,因此短期挺价情绪也更为明确,不过目前因处于政策性投放高峰期,小麦市场供给相对稳定,因此单凭基层的挺价惜售已经很难使得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不过因2023年产小麦中,相对缺乏质优粮源,目前来看,新季小麦上市前,小麦价格也很难有大的跌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小麦或将震荡运行,目前制粉企业根据上量调价频繁,基层因成本限制,对跌价行情较为抗拒,而粉企因需求不旺也对高价收购意愿平平,供需博弈仍在进行,理论来看,3-4月份质优小麦价格或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因目前市场的利好因素已很难支撑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后续重点关注各级轮换储备成交情况和新季小麦墒情。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惊喜!玉米市场“一夜上涨”,最新市场报价分析

    最近这一段时间,咱们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涨的是真给力,连续上涨的价格也在不断冲向更高的区间,不过在连续大涨之后,市场当中也出现了更多的担心,认为玉米价格或许将会迎来一跌,咱们来具体关注一下;

    玉米市场依然是一片涨价!

    今天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购主流趋势依然是涨价,深加工企业和直属库均有涨价的情况出现。

黑龙江地区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涨价的情况持续增多,低价企业在快速追赶至主流收购价格水平,其中绥化象屿上涨10元,30水玉米0.86元;富锦象屿上涨20元,30水玉米0.835元;中粮龙江上涨30元,30水玉米0.885元;拉哈鸿展上涨20元,30水玉米0.87元;大庆伊品上涨20元,30水玉米0.8524元;龙江阜丰上涨40元,30水玉米0.859元;

    同时内蒙古和辽宁地区也在持续涨价,其中内蒙古呼伦贝尔阜丰上涨20元,25水玉米1元;辽宁国投铁岭上涨20元;

    吉林地区的直属库继续涨价,吉林四平天道粮食仓储上涨20元,一等玉米收购价格为2300元;

玉米出现下跌,有一个大风险即将到来?

    不过在连续涨价的同时,下跌的迹象也是陆续扩散开来,今天不光有深加工企业在下调收购价格,而且直属库也有降价的现象发生,难道说玉米风向要变,要翻脸下跌了吗?

    肇东成福下跌10元,30水玉米执行0.8827元;

    吉林白城梅花下跌10元,25水玉米执行0.9726元;

    吉林四平直属库下跌20元,14水玉米收购价格为2400元;

    本身在玉米价格连续涨价之后,市场就有一定的恐高情绪,看到价格越涨越猛,心里始终不托底,而当前市场也存在3点疑虑;

   1、价格连涨之后,基层粮商加速出粮,会不会把价格砸下来;

   2、玉米持续涨价这么猛,可供应压力依然很大,需求并没有改善,会不会突然转跌;

   3、现在已经是进入到3月份,升温即将到来,会不会出现集中卖粮降价潮;

    其实对于这3点疑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在当前还看不到有大跌的可能,咱们地趴粮还是要尽快出手,来规避后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下面咱们来关注一下东北玉米涨跌动态;

   绥化象屿:上涨10元,30水玉米0.86元;

   富锦象屿:上涨20元,30水玉米0.835元;

   中粮龙江:上涨30元,30水玉米0.885元;

   拉哈鸿展:上涨20元,30水玉米0.87元;

   大庆伊品:上涨20元,30水玉米0.8524元;

   龙江阜丰:上涨40元,30水玉米0.859元;

   肇东成福:下跌10元,30水玉米0.8827元;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涨跌起伏之后,国内玉米市场终于在3月6日迎来上涨,根据最新的市场行情来看,作为主产区的山东及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全线飘红”。从全国玉米价格上涨报价来看,山东地区玉米价格维持在1.2元每斤左右,东北地区维持在1.1元每斤左右。

   从全国市场各个区域的市场报价来看,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整体稳重走强,黑龙江绥化上调10元每吨,吉林企业乙醇原料收购价格上调20元/吨,市场报价在1.135元/斤,局部地区上调40元每吨。从东北三省来看,主流玉米市场价格维持在1.1至1.18元每斤。部分地区的潮粮价格在0.9至0.96元每斤。

   针对当前东北局部地区的现货价格上涨来看,主要有一定的市场稳重偏强走势。市场主要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国家直属库开价收购走高,带动市场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当前的玉米市场现货报价开始上调,特别粮食贸易商开始建库需求逐渐增多,而对于深加工企业及饲料企业来说,市场补库量增多,对于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天气逐渐转暖的情况下,春耕开始,粮农受到天气的变化的影响下会出现一定的集中出售变现的市场需求。因此,作为东北玉米市场报价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市场前景依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价格存在一定的价格回落,重点是当前的粮食惜售节奏增多导致的地趴量上量增多风险。

   山东地区,此前近一周的时间,山东地区基层农户卖粮心态高涨,部分本地贸易商节前囤货低价粮源陆续出库,现货玉米供应增强,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量曾高达1417车!但是,受深加工报价不断下调,贸易商挺价心态升温,基层农户观望心态转强,粮源上量节奏放缓,企业门前到货水平下降至872车左右!

   据数据了解,山东地区,工厂报价窄幅偏强,其中,下跌方面,邹城米能落价10元/吨,执行价1.19元;柠檬生化落价10元/吨,执行价1.26元;枣庄恒仁报价下调10元,执行价1.185元/斤;上涨方面,晨鸣淀粉、寿光金玉米上调10元,执行价1.175元/斤;乐陵中谷上调10元,执行价1.16元;潍坊天力上调10元,执行价1.17元;山东鲁洲上涨10元,执行价1.205元;昌乐盛泰上调10元,执行价1.162元;东平祥瑞上调10元,执行价1.17元;

   从山东地区的市场行情来看,国内工厂收购报价以市场报价为主,市场购销两端,仍然需要谨慎。

一方面,当前的粮食惜售进度相对缓慢,仅仅出售进度维持在55%左右,较往年同期降低10个百分点,基层玉米剩余量依然较多,伴随天气的逐渐变暖,粮农储存难度加大,市场变现虚伪依然较高,玉米市场存在一定的上量风险。

   另一方面来看,市场需求跟进较为谨慎,养殖端缺乏一定的利好因素,深加工企业虽然存在一定集中补库操作,但是观望状态依然较强,贸易商及深加工多以市场补库为主。

    综合以上分析,从当前市场购销两端市场行情来看,当前的现货玉米市场有一定的较强走势,但是针对后续市场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国内市场玉米集中上量下,国内需求震荡走势,价格难以支撑很大的上涨空间。

来源:三农事探究  仅供分享

印度米价再创新高,我国粳稻市场能否有所“起色”?

    春节期间,国际大米供应继续保持偏紧格局,价格高位坚挺,印度大米出口报价再创新高。元宵节后年味渐淡,国内稻米市场购销逐渐恢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受农户库存较高影响,粳稻市场后期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国际大米高位坚挺

    印度大米再创新高

    越南国家农林渔业质量保证部预测,2024年全球大米产量可能接近5.2亿吨,消费量接近5.25亿吨,大米供需略紧。而印度却再次延长了大米出口关税期限。由于1月份印度食品通胀率高达8.3%,2月21日,印度财政部称,将对原定于3月31日到期的20%蒸谷米出口税无限期有效,以防止大选前国内大米价格上涨,这将导致全球供应继续偏紧,并可能再度推高国际大米价格。受此影响,印度蒸谷米价格继续上涨。上周,印度破碎率5%的蒸谷米价格报546~554美元/吨,周环比上涨5美元/吨,达到创纪录新高。

    泰国破碎率5%大米价格为61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5美元/吨,主要是泰铢小幅升值。越南破碎率5%大米价格为625~630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1美元/吨,主要是越南冬春稻米开始收割,库存有所上升。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较高,印度限制大米出口,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表现依然强劲,一定程度弥补了印度大米出口减少带来的空缺。截至2月4日,2024年泰国大米出口总量为84.7万吨,同比增加48%。2024年1月份越南大米出口量为51.2万吨,月环比增长4%,大米出口收入达3.6亿美元,月环比增长7%。

    市场购销逐渐恢复

    国内稻米有价无市

    元宵节过后,学校陆续开学,厂矿企业陆续复工,食堂购买大米需求有所增加,但居民口粮仍以节前存货消耗为主,需求总体不旺,市场短期呈现“有价无市”现象,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元宵节后,随着农户售粮意愿提升,稻谷收购价格可能继续稳中小幅下滑。

    2月下旬,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稻谷收购价2620元/吨,龙江圆粒稻谷收购价2660元/吨,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吉林德惠大米加工企业超级稻谷收购价318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3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河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3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春节前下跌20元/吨。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790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06元/吨,与春节前相比变化均不大。江西南昌中晚籼稻收购价284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20元/吨;中晚籼米批发价3980元/吨,持平。湖南长沙中晚籼稻收购价2880元/吨,中晚籼米批发价42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浙江杭州市场江苏产粳米批发价452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40元/吨;安徽产优质晚籼米批发价4380元/吨,黑龙江产圆粒粳米批发价4920元/吨、长粒粳米批发价6660元/吨,均持平。福建福州市场安徽晚籼米批发均价4360元/吨,东北米批发均价4800元/吨,江苏粳米批发均价42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广东东莞常平市场江苏产优质杂交晚籼米批发均价4390元/吨,湖北产优质晚籼米批发均价4990元/吨,安徽产中籼米批发均价4380元/吨,黑龙江产普通粳米批发均价478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

    粳稻库存总体偏高

    延长预案期限更好

    目前已是2月底,继南方稻谷收购旺季结束后,北方粳稻收购旺季也将结束。国内其他粳稻主产区收购进度同比偏快,但黑龙江部分农户对粳稻价格不认可,春节前存在惜售现象,收购进度同比大幅放慢。虽然国家在该省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托市收购量同比也大幅下降,预计春节前黑龙江基层仍有余粮四至五成,同比增加一至二成。

    虽然国际大米市场供应偏紧,但当前国内稻谷供应较为宽松,上半年又是稻米需求淡季。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稻谷储存难度将会加大,加上春耕备耕需要,农户可能会出现集中售粮情况,市场供应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黑龙江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如期结束后,部分供应压力较大地区的粳稻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鉴于当前黑龙江农户库存稻谷较高,为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避免后期出现“卖难”现象,建议将东北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期限适当延长至3月31日。一方面,可以借此稳定新稻市场,避免集中售粮出现“踩踏”现象,缓解农户卖粮难,确保农户收益;另一方面,经过前四年定向稻谷销售,我国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下降较快,仓容也较为充足。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若能适当多收购一些稻谷,可以增加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更好地调控市场,从而更加有力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

    籼稻价格或小幅上调

    由于国内三大稻谷品种产量和需求不同,近年三者比价关系出现根本变化。粳稻因连年产大于需,自2012年以来,每年都需要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来缓解农户卖难。在供应压力下,粳稻市场走势也持续疲弱,但在2022年之前,粳稻收购价格一直较高,也是三大稻谷品种中最高的。

    2022年下半年以后,南方籼稻因灾减产,中晚籼稻走势持续坚挺,而粳稻市场表现较弱,中晚籼稻价格开始高于粳稻。至2023年底,早籼稻收购价格也开始高于粳稻。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消息,截至2023年12月27日,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为2822元/吨、中晚籼稻为2903元/吨,而粳稻价格为2816元/吨。早籼稻、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分别比粳稻高6元/吨和87元/吨。

    由于新季粳稻供应压力仍较大,尽管黑龙江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但粳稻市场在三大稻谷品种中表现仍最弱,粳稻与早籼稻、中晚籼稻的价差还在拉大。截至2024年1月31日,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为2818元/吨,中晚籼稻为2886元/吨,粳稻为2794元/吨。早籼稻、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分别较粳稻高24元/吨和92元/吨。

    综合考虑南北方的种粮成本与收益、三大稻谷品种的供求关系、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情况以及市场收购价格和比价关系,建议对连年需要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粳稻,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为宜;而籼稻可采取小步慢跑方式,小幅上调早籼稻、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并可通过后期的连续调整,逐步使籼稻最低收购价高于粳稻。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仅供分享

香喷喷的米饭经不起“淘”

    米饭,又称白饭,或简称饭,由稻米与水蒸煮而成,是世界一半人口的主食和主要能量来源。随着人们对美味和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米饭香气已成为评价米饭感官特性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报道了几种类型的米饭香气,它们被描述为淡味、烧焦味、酸味、黄油味、饼干味、坚果味、爆米花味、土豆味和花味。

  其中,2-乙酰-1-吡咯啉是香米中最重要的挥发性化合物,具有爆米花般的香气。另外,淀粉、蛋白质和脂质是大米的主要成分,在蒸煮过程中,香气的形成也与这些成分之间复杂的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包括美拉德反应、脂质氧化等。下面分别介绍大米主要成分和烹煮方法对大米香气的影响。

  大米中成分与香气的形成

  蛋白质对熟米香气的贡献:大米中蛋白质对米饭香气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肽类等参与美拉德反应生成醛、酮、呋喃、吡嗪等香气化合物;另一方面,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离子键、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香气化合物发生可逆或不可逆性结合,影响香气化合物释放。

  脂质对熟米香气的贡献:脂质氧化是熟米香气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空气中氧分子徐徐氧化的过程叫脂质氧化。

  在大米浸泡和蒸煮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内源性酶(脂肪酶和脂氧合酶)的活性提高,原大米中挥发物前体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加速,淀粉-脂质复合物分解成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生成共轭氢过氧脂肪酸,从而进一步被自氧化或酶降解为各种挥发性化合物,使得米饭闻起来更香。

  此外,脂质自氧化或酶降解可以生成各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等。醇类化合物,如己醇和辛醇通常具有沁人心脾的甜味和香气。

  淀粉对熟米香气的贡献:大米淀粉通过美拉德反应影响熟米香气的形成。在蒸煮过程中,淀粉会吸收水分膨胀糊化,导致食物基质中水分分布状态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影响体系的黏度和美拉德反应物的迁移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同时,淀粉在加热过程中经过高温降解和酶解,生成的还原糖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挥发性芳香化合物,并随着蒸煮温度的升高和蒸煮时间的延长,大米中2-乙酰-1-吡咯啉等焦香化合物的质量分数逐渐升高,米饭因而变香。

  稻米品种对熟米香气的影响

  乌鲁内米因其具有甜味、坚果味和略带黏性的质地,是最受欢迎的日本米,常用来做寿司和饭团。

  麻薯米味道温和,略带甜味,由于淀粉含量高,这种大米煮熟后会变得非常黏软,非常适合制作米糕和糖果等。由此可见,稻米品种对熟米香气的影响源自于不同稻米品种中淀粉种类及含量的差异。

  我国科学家也在积极研究环境对水稻淀粉形成的影响。最近的研究发现,温度对水稻中淀粉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扬农1号水稻和扬农6号水稻进行不同的日间高温、夜间高温和全天候高温处理,水稻淀粉含量有明显不同。

  制作工艺影响香气的形成

  清洗:在烹饪前清洗大米通常可以去除灰尘和碾磨过程中产生的剩余麸皮。有些人喜欢把米放在水中反复淘洗,这样反而会让营养流失,会让蒸好的米饭没有诱人的米香,所以在做米饭的时候应该适度洗米,最多淘洗不要超过三次,而且在淘米的时候不能过于用力揉搓米的表面。

  浸泡:不同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会导致米内源酶活性的差异,从而影响米蒸煮过程中香气的形成和释放。

  据报道,50℃浸泡10分钟可以改善大米的香气,原因是与室温浸泡相比,热浸泡使得水稻内部和表面的大分子结构分布不均匀,形成了渗透通道,挥发性成分可以通过渗透通道挥发,从而促进香气的释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浸泡时间较长,在后续的烹饪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甜味化合物的损失,产生腐臭、变质的气味。故将大米在水中浸泡十来分钟为宜,这样做还会增加大米的黏度。

  浸泡后如果继续在容器中进行高压处理,小分子糖可以在不损失的情况下被压入米粒中,会有更甜的味道。这样处理后的米饭中醇类、醛类和酮类的含量增加,也会改善熟米的香气。

  烹饪方法:常见的热烹饪方法有蒸汽烹饪、电子电饭煲烹饪和微波烹饪。蒸汽烹饪优点是煮熟过程中水分不易流失,更容易产生香气。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电饭锅来煮米饭,而电饭锅根据其是否有压力,可分为常压电饭锅和高压电饭锅。电子电饭锅有自动控温装置,可以更好地控制锅内的温度和加热时间,使煮好的米饭充分散发香气,封闭的烹饪环境让香气不易散失。

  微波烹饪因其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操作安全、烹调时间短的特点而备受欢迎。微波处理可以改变大米淀粉的结构特征,导致结晶区重排,同时也会破坏脂肪酶、脂氧合酶等蛋白质分子的生物构象,减少脂肪酸的产生。

来源:武汉晚报  仅供分享

九三收粮“大排长龙” 三月后大豆市场会如何?

    春节小长假结束,突如其来的冷空气携雨夹雪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大范围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华南许多地区有冻雨或大到暴雨,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对大豆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下游终端市场豆源经过春节之前集中消化,开始少量补货,东北产区大豆收购市场暂未全面恢复,九三油脂集团启动油(饲)大豆收购,原本以为会给低迷的大豆市场带来一丝曙光,可没想到九三给出的价格着实让农户和贸易商吃了一惊。由于价格不算理想,并且偏低,部分农户惜售心理更强了,贸易商也开始有些迷茫了,心里嘀咕着接下来这大豆市场到底会咋样呢?

九三门口排队售粮 基层心态或有转变

    2月18日起,九三油脂集团北安农垦九三、嫩江九三、九三鹤岗宝泉岭收购2023年新季黑龙江产非转基因油(饲)用大豆2月22日齐齐哈尔依安县鹏屿商贸物流有限公司也开始收购2023年新季国产油(饲)用大豆,收购标准和九三集团基本一样,价格也相差无几。据悉,九三油脂集团收购油(饲)用大豆的价格看似较低,但由于国际市场豆价跌幅较大,不同蛋白含量的豆价在4600~4750元/吨,当前油厂压榨利润也较低,九三集团需自负盈亏,所以他们收粮的压力也可以说是蛮大的,未来进口豆价大概率会继续走低,或还会牵连国产大豆价格。目前,九三集团的收购工作有序展开,后续或会更多库区陆续开秤收购。由于最近豆市的持续低迷和价格下滑,开始冷冷清清的九三门口,现在已出现排队送粮的场景,基层持粮主体由初期的“不认卖”到现在,开始不得不慢慢地接受,从这里也看出,大家应该是担心天气转暖,冰雪融化,豆农手中余粮储存困难;外加春耕临近,部分地区豆农已开始准备,或急于资金回笼;怕到后期大量豆源集中抛售,市价恐难保证,豆价或有走低风险。

豆市提前进入“淡季”

    春节过后,经历了节前消耗,本应该有一波补货的小高峰,但由于冷空气影响,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先后出现雨夹雪,安徽、河南大部出现中到大雪,大幅降温夹杂冻雨、路面积雪和结冰严重。接着两湖地区先由雨转冻雨演变至中到大雪,导致运输中断,物流受阻,各地大豆外发停滞。南方各地大豆购销恢复正常或许延迟至3月上旬。三月初各类学校、企业、工地食堂均会随复工复学全面恢复需求,各地豆制品加工作坊也会集中启动生产。但随着天气转暖,蔬菜陆续上市,肉蛋、禽类价格便宜,对豆制品消费油很大的冲击,且当前社会人们饮食习惯逐渐发生转变,豆制品的需求仍比较弱。所以,今年豆制品消费淡季或将提前到来。

进口大豆量大便宜

    近日,进口大豆价格持续窄幅震荡为主。当前天津港口进口美湾大豆,净粮,分销价为4270元/吨;山东港口进口美湾大豆,净粮,分销价为4450元/吨;黑河港口进口俄罗斯大豆,蛋白含量40%,净粮分销价为4600元/吨。目前巴西大豆收获正在进入高峰期。尽管巴西天气不利影响到大豆产量预期,但是巴西大豆出口报价依然低廉,而且南美总体产量预计远高于去年水平,意味着全球大豆供应充足。3月巴西大豆预计到港,到港成本价格较低,对国产大豆挤压或将日益显现。长期来看,进口大豆后期到港量在无特殊条件影响下,或将保持稳定,且成本价格趋于弱势运行。

    综上所述,接下来大豆市场仍呈现出供大于求局面,豆源过剩需大量政策收储来达到平衡。九三收购及后期利好政策给市场价格带来较强的支撑,但政策不及预期导致市场价格走弱,豆价难涨,叠加豆制品消费淡季或将提前,建议持粮主体把握机会积极售粮,以免价格下跌,损失利润。后期关注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及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和成本价格变化。

来源:粮信网   作者:之莲  仅供分享

油脂持续上涨 能涨多久?

    本周国内油脂期价大多以上涨为主,三大油脂中棕榈油涨幅最为明显,豆油菜籽油也跟随走高。但反观现货方面,基差持续走跌,成交量下降,毕竟上周补货已结束,市场多以消耗为主,暂无实质性的供需矛盾。接下来国内油脂现货价格能够持续走高呢?以下是笔者的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3月1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7950元/吨左右,其中大连地区约7870元/吨。天津地区约7870元/吨、日照地区约792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000元/吨、东莞地区约800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7970元/吨左右。

 美豆出口销售不佳                           

    本周美豆出口不佳,南美丰产的压力仍在。目前度巴西大豆收割进度正在不断加快,即便多家机构不断调低其产量预估,也并没有改变其丰产的预期,USDA本周周度销售报告中显示,截至2月22日当周,美国2023/24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为16.0万吨,前一周为5.6万吨,去年同期为36.1万吨,本周净销售环比上周增加185.7%,同比去年减少55.7%。美国2023/24年度大豆出口装船110.2万吨,前一周为119.7万吨,去年同期为88.1万吨,出口装船环比上周减少7.9%,同比去年增加25.1%。美国2023/24年度对中国大豆净销售15.5万吨,前一周为39.2万吨,去年同期为21.8万吨,对中国大豆净销售环比上周减少60.5%,同比去年减少28.9%,美国2023/24年度销售完成率为83.38%,上周为83.04%,去年同期为89.03%,周四期价创下三年新低,美豆出口表现平平,短期内压力不减。关注下周五3月8日凌晨1点美豆月度供需报告,此报告将公布美豆新作播种面积。

 产地棕榈油步入增产周期

    本周马盘棕榈油仍延续上涨趋势,本周棕榈油上涨4.07%。主要反映出棕榈油产量季节性下滑,供应趋于紧张。市场期待斋月和开斋节前的食用油需求增长,也令市场情绪好转。一些投行预计2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将进一步降低到200万吨以下的水平,因为2月份产量将连续第四个月下滑。下周吉隆坡举行大型行业会议之前出现获利回吐,市场交易心态趋于谨慎。外部食用油市场以及原油上涨也提供支撑。下周马来西亚吉隆坡将举行棕榈油价格展望会议(POC),届时知名行业分析师将会发表对棕榈油供需以及价格前景的看法。

三大油脂基差走跌

    本周国内油脂多以上涨为主,特别是后两日,期价大幅走高,周五日内涨幅达到100以上。但工厂与贸易商基差方面稳步下调,说明主体对后市信心不足以及现货成交略有放缓。当前国内豆油方面,随着期价站上7300点后,基差不断走跌,跌幅较大。截至当前东北地区一豆基差在460~600,较上周跌40、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在05+430~450,下跌70左右、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5+500,基差下跌70~100,华南地区主流在05+560~580之间,基差下跌60~80。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基差止涨企稳,局部地区小幅走跌,棕榈油期价较高,个别地区现货价格已高于豆油,性价比降低,但仍是去库存阶段,短期内此种格局将延续,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5+470~520、华东地区基差在160,较高点下跌40、华南24度基差多在05+290~300,实际成交可议价。菜油方面,本周菜籽油价格价格延续坚挺,市场成交一般。当前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5+320~350,基差走跌20、华东地区05+150~180、华南地区05+20~50元/吨之间,基差变动不大,但实际成交均可议价。中储粮油脂公司投放与购销双向都在持续进行,叠加3月份菜籽到港量仍偏多,菜油供给充足的格局未改变。

油脂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短期内国内油脂现货价格或延续偏强震荡,但上涨动力已不足,毕竟外围市场整体利多消息偏少,美豆出口低迷和全球供应过剩继续限制豆价的反弹势头。产地棕榈油进入三月份后将步入增产周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国内棕榈油也将步入消费旺季,关注棕榈油进口利润变化。不过整体来看,春节后豆油菜籽油市场需求低迷依旧,建议今年经济背景下,现货上谨慎刚需采购为佳。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来源:农民日报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二十连丰”后,如何确保粮食产量继续稳在1.3万亿斤以上

当前,春耕备耕已由南向北逐渐展开。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确定依据是什么?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迈上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的台阶。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近年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粮食生产不确定性增加,端牢饭碗的压力不断加大。

  虽然面临挑战,粮食生产也要稳中求进。

  对于今年粮食产量的目标,计划报告进一步阐述了相关考虑: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粮食产量目标需要保持稳定。同时,随着深入推进粮食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节粮减损等工作持续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中有升。

  如何确保完成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

  计划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布局建设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加强作物田间管理和技术服务指导,完善化肥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和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

  围绕粮食生产的关键,一系列实招、硬招已经部署:

  ——抓好耕地。

  计划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加强退化耕地治理,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攥紧种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今年将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加快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提高“两个积极性”。

  提高种粮农民和主产区“两个积极性”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我国将继续提高小麦和早稻的最低收购价,实现全国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全覆盖,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助水平,取消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表示,提高种粮农民收入、种粮科技水平、种粮农民养老待遇;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推进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对主产区的政策扶持,支持主销区和主产区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实施这些关键举措,将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 郁琼源 许可 仅供分享

首场“部长通道”,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答记者问——粮食生产要大面积提单产 乡村振兴要办一件成一件

    3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首场部长通道启动。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粮食生产供给形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去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产量数字真实可靠、完全可信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始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话题。部长通道上,有媒体提出,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社会上对此有一些不同声音,那么,粮食生产供给形势到底怎么样?

   对此,唐仁健回应: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如果吃饭出了问题,那是颠覆性的、不可承受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他介绍,去年,我国局地遭遇了频繁的、极端的自然灾害,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最后还是实现了粮食生产以秋补夏”“以丰补歉,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2022年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算下来,去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比上年又增加了7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去年遭了灾,灾害还不轻,粮食生产仍然高位增产、再创新高,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此存疑。唐仁健回应道:很明确无误地、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粮食产量的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他进一步作出说明:首先,粮食产量数字是国家统计局通过在各地的直属直管的调查总队,按照严密的程序抽取大量样本,最后按当季实割、实收、实产的数字计算出来的,增就是增,减就是减,比如去年夏粮就因为烂场雨而减产。

   传统认识上,粮食生产存在两丰一歉一平的周期,如今这一循环早已被打破。唐仁健说,经过这么多年中国共产党人一代接一代矢志不渝地努力,咬定粮食安全不放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空前的力度大抓、特抓、实抓粮食生产,现在农业的装备条件、抗灾能力、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等已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他举例道,2022年长江流域一些省份遭遇历史极值的高温干旱,但由于建成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受灾区域内89%的中稻和95%的晚稻都有水可灌。当地农民讲,只要有水,温度高点没关系,还可能增产。

   唐仁健还建议媒体和社会各界联系实际生活中来感受和看待粮食产量。他表示,粮食作为刚需品,只要供应量少了,市场和价格一定会反映出来。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去年国际大米价格上涨21%,国内大米价格上涨1.7%,粮食价格总体稳定,就是丰收的有力例证。

   夺取夏粮丰收有基础,五良集成大面积提升单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媒体也十分关注今年粮食生产。

今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农谚讲春雷响,万物长。’”唐仁健首先介绍了当前冬小麦苗情,根据近期调度情况,已返青的小麦中,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8.2%,比去年本就很好的苗情还要高0.7%,比近五年平均值高1.8%

   具体到今年粮食生产要抓哪几个方面,唐仁健表示,重点是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强政策。粮食播种面积是丰收的基础和前提,当前面积潜力已经挖掘了不少,但有些地方的撂荒地还要尽量种起来,努力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粮食增产的重心要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集成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这五良,重点推广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在试验田、示范田、指挥田的基础上,让单产能够大面积提升。重点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改革激活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各种专业型、社会型、服务型企业,构建起公益、半公益和经营性组织相互协同的服务体系,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围绕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提高小麦和早稻最低收购价,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此外,唐仁健还特别强调抓好农业防灾减灾,表示今年前段时间的雨雪冰冻灾害,给南方油菜和蔬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对北方冬小麦总体利好,但也增加了病害发生概率,下一步将有针对性地强化防虫治病措施。

   咬准乡村振兴目标一件事一件事地办,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第4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得怎么样?下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别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就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的问题,唐仁健回应表示,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给三农战线立下的底线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大事要事。近3年,我们坚持标准不降、措施不松、力度不减,抓好脱贫成果巩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他以一组数据作了补充:去年832个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96元,近3年年均增加1200元左右,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增速;脱贫劳动力每年务工就业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户均一人以上就业;脱贫县都已培育形成23个特色主导产业,90%的脱贫户参与其中、分享收益。

怎么做好巩固之后的拓展文章?怎样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唐仁健表示,将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学习好运用好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找准蕴含其中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具体思路举措上,唐仁健说关键是把握好三点:把正出发点,乡村振兴要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一定要搞清农民的真实需求和诉求,摸清他们的真实意愿和意图,不能拍脑袋作决策,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图虚名。把住关键点,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乡村振兴的事办好。把好落脚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几件事,列好任务清单,建好项目库,咬准目标一件一件办下去,办一件成一件,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先后走上通道回答记者提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前,还举办了首场代表通道

来源:农民日报  仅供分享

本周南方持续低温阴雨寡照 对农业生产不利

未来十天南方仍多雨 华南抓住降雨间歇做好早稻播种育秧

一、本周天气特点及农业影响分析

    1.1 本周天气特点        

    本周(2024年2月25日-3月2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1~4℃,新疆北部、甘肃中部和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中东部、东北地区西部和中部、江南南部、华南西部和北部、贵州西南部等地偏低4~6℃,部分地区偏低6℃以上;仅西南地区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4℃(图1)。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西部和北部降水量有10~5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成至4倍,全国其余地区降水不足10毫米或无降水(图2)。新疆南疆西部、西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贵州西部等地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少3~9成,新疆北部、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淮中北部、江汉西部和中东部、贵州东部、云南东部和南部等地较常年偏多3~9成,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日照接近常年(图3)。


1 全国平均气温距平


2 全国降水量


3 全国日照距平百分率

1.2 本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本周,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气温显著偏低,内蒙古大部以及东北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6℃,日照正常或略偏多;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以及辽宁西部等地出现1~2天降雪过程,有利于土壤增墒,目前土壤尚未解冻;温度偏低增加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的防寒保暖成本。西北地区东部雨日有3~6天,出现小雪或雨夹雪天气,影响土壤化冻和春耕春播进程。3月1日至2日,新疆西南部、西藏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不利牲畜外出采食和设施农业生产。北方冬麦区土壤墒情较好,光照充足,但气温较常年偏低1~4℃,气温持续偏低使冬小麦萌动返青进程放缓,目前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及新疆西南部冬小麦已返青,返青期接近常年或略偏晚。

南方大部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其中江南南部、华南西部和北部阴雨日数普遍有5~6天,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利油菜、露地蔬菜等在地作物生长以及早稻播种育秧和秧苗生长,部分低洼田块湿渍害加重,适温高湿的田间环境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蔬菜、瓜果的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一定影响。西南地区大部光温充足、墒情适宜,有利冬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和春播生产,但四川南部、云南南部周内仍无有效降水,墒情持续偏差,不利夏粮产量形成和春玉米、一季稻等播种。

二、未来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预估及建议

预计未来10天,我国大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1~3℃,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等地的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温度偏低推迟土壤化冻进程和春耕春播进度。新疆西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北部、黄淮东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有3~10毫米,利于麦田增墒和冬小麦返青生长。受冷空气影响,3月4日至6日中东部大部地区自西向东有4~6℃降温,江南、华南等地局地降幅可达8~10℃,需关注冷空气过程可能带来的低温、大风天气对设施农业、畜牧业以及春播的影响。

未来10天南方多降雨过程,江淮、江南及华南等地主要降雨时段为4-5日和9-11日,上述地区以小到中雨为主,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降水增加库塘蓄水,但阴雨和局地强对流天气不利于油菜抽薹开花、蔬菜和经济林果等生长以及春耕春播适时开展;华南北部早稻播种育秧可能短暂受阻(图4)。四川南部、云南大部降水仍不足10毫米,部分地区土壤缺墒将持续。

建议:北方冬麦区注意农田墒情演变以及小麦返青期苗情转化升级情况,做好小麦返青后的分类管理,墒情较好的田块可晚浇返青水;同时注意关注春季冷空气活动可能造成的早春冻害。西北春播区根据土壤化冻情况及时整地,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播种春小麦。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需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风加固和保温工作。

长江中下游油菜和南方冬小麦产区降水过后及时清沟理渠,防止湿渍害发生,并加强病虫草害的监测与防治。华南春播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防范阴雨天气对春播的不利影响,并抓住晴好天气适时播种,已播区加强秧田管理,确保秧苗正常生长。四川南部和云南等地需做好水源调配工作。


4 未来十天农业气象关注重点


 附一、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监测

省份

总测站数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四川

19

开花

9

开花盛期

7

湖北

10

抽薹

4

成活

1

湖南

7

开花

4

抽薹

1

安徽

10

抽薹

3

现蕾

1

贵州

10

抽薹

1

开花

1

江西

10

开花

3

开花盛期

2

江苏

3

抽薹

3

 

 

浙江

1

开花

1

 

 

附表1 本周主产省油菜发育进程统计

附表2 本周主产省冬小麦发育进程统计

省份

总测站数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河南

35

返青

12

越冬

11

山东

16

返青

11

越冬

4

安徽

12

越冬

5

返青

2

河北

18

越冬

9

返青

5

江苏

11

越冬

2

起身

2

湖北

11

拔节

2

越冬

2

陕西

16

越冬

7

返青

5

新疆

19

越冬

14

返青

5

四川

22

孕穗

3

拔节

2

山西

13

越冬

8

返青

5

甘肃

9

越冬

7

返青

1

云南

7

开花

3

抽穗

2

贵州

6

孕穗

1

 

 


 附二、土壤墒情监测


附图1  20厘米土壤墒情


附图2  3月2日分省20厘米土壤墒情统计(站点百分比)

附三、作物生长气象适宜指数


附图3  冬小麦生长气象适宜指数

来源:中央气象台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4.3.10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平均价

早籼谷

(15-17)中等

2550

晚籼谷

(15-17)中等

2650

早籼米

(15-17)中等

388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520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400

东北米

一级

4800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8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100

玉米

中等

2700

大豆

中等

6200

豆粕

一级

3450

  籼糯米

一级

6400

麦皮

中粗

2300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100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8500

 

                         7

                2024310日

                   总9013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