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2023年33期粮情快讯

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11-29 浏览次数:5637

· 福州粮情

十一月份福州市场粮格涨跌不一

时间:2023.11.30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上月平均价

本月平均价

涨跌率

早籼谷

(15-17)中等

2550

2550

持平

晚籼谷

15-17)中等

2650

2650

持平

早籼米

(15-17)中等

3860

3880

0.52%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6000

持平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480

4520

0.89%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4400

4.76%

东北米

一级

4600

4800

4.35%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130

3180

1.6%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150

3200

1.59%

玉米

中等

3000

2860

4.67%

大豆

中等

6400

6400

持平

豆粕

一级

4400

4200

4.55%

  籼糯米

一级

6400

6400

持平

麦皮

中粗

2320

2300

-0.86%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600

8700

1.16%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9000

9100

1.11%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小麦价格快速回落 麦粉行情如何运行?

    上周各制粉企业普遍选择下调小麦到厂价格,且本次涉及落价的地区也十分广泛,截至上周五,制粉企业调价幅度多在0.01-0.02元/斤及以上,很多企业报价已跌破1.5元/斤,随着这个之前市场普遍认为具有较强支撑的价位被突破,小麦短期行情似乎仍难掩弱势。近期的行情与之前相对平静的小麦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细究本轮落价的主要原因除了制粉企业需求疲弱外,部分贸易商惜售情绪减弱、粮源流通集中也是较为明显的跌价原因,本次跌价的揭示了不少市场现象,笔者将结合近期了解到的情况,对小麦后市行情作简要分析。

    企业压价收购 大涨仍需等待

    目前小麦市场调价权主要掌握在大厂手中,而周边中小企业只得被动跟随调价,目前很多企业反映虽然小麦到厂量不大,基本都能满足刚需,且目前很多企业收购小麦并不积极,多选择优先消耗库存小麦,毕竟现阶段面粉走货不畅,很多企业难以维持较高的开机率,对小麦需求偏弱,不过最近小麦价格较前期高点已有较大跌幅,不少贸易商都反映最近的装车价格已较前期高点每斤回落4-5分,预计后续选择积极走货的贸易商将陆续减少,基层重返惜售状态,小麦价格继续下行的空间应该有限。

节后走货不佳 面粉回调居多

今年双节面粉的市场行情就并不算理想,节后经销商拿货则更是谨慎,很多企业为刺激走货,近期面粉、尤其前路粉报价都有一定下调,如上周五有山东泰安面粉厂特精30粉出厂报价在1.78元/斤,特精60粉报价在1.74元/斤;河南焦作面粉厂特精30粉出厂报价在1.72元/斤,特精40粉报价1.7元/斤,但目前企业生产效益欠佳,加之副产品价格也处于相对低位,预计面粉短期内调价空间较为有限。

    开机率走低 副产品小幅回暖

    前期副产品尤其麸皮价格受养殖弱势行情影响,价格一直不理想,尤其河北地区,不少企业混麸报价低于0.9元/斤,而近期因企业开机率回落,副产品供给偏紧,麸皮价格受提振多有一定上涨,近期有河北廊坊面粉厂混麸出厂报价0.92元/斤,次粉报价大多也随之小涨。但因走货欠佳,目前标粉报价相对震荡,不过目前粉企也基本没有产品积压的情况,而考虑到养殖行情短期内向好转变的可能性较低,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并不充足,目前的价格较往年同期也仍处于相对低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小麦价格或将偏弱震荡运行,但大幅落价的可能性不大,且随着后续制粉企业需求回暖,尤其质优小麦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目前小麦价格虽有较为明显的回落,但各持粮主体也不必过分看空,而后续小麦的价格波动或许也会提振经销商拿货积极性、利好面粉走货,后续关注企业开机情况、面粉中下游需求和陈粮投放。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CBOT玉米周报:玉米震荡下行 跌至近两周低点

    截至2023年11月24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震荡下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0.6%,跌至近两周低点,主要反映出南美天气改善,国际原油连续第五周下跌,美国政府推迟允许中西部全年销售E15乙醇汽油的计划。

  周五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推迟允许中西部全年销售E15乙醇汽油,因为石油行业警告此举可能引发供应中断以及汽油价格飙升。明年美国将迎来总统大选,拜登政府担心汽油价格上涨将会影响其连任机会。

  本周头号玉米出口国巴西的农业产区出现有利降雨,未来几天还将继续降雨。这给玉米市场也带来利空影响。不过今年巴西玉米产量仍将面临播种面积下降以及错过理想播种窗口的威胁。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1月16日当周,美国玉米净销量约为143万吨,比上周低了21%,但是比四周均值高出16%。这一数据接近市场预期范围的上端。2023/24年度迄今美国玉米销售总量为2253万吨,同比提高26.9%,而美国农业部的出口目标为5271万吨,同比增加24.9%。私人出口商周一报告向墨西哥销售10.2万吨玉米,周三向对未知目的地销售12.8万吨玉米,均在2023/24年度交货。

  美国能源信息署称,截至11月17日的一周,乙醇日均产量降至102.3万桶,低于一周前的104.7万桶。

  美国农业部作物周报显示,截至11月19日,美国玉米收割工作完成93%,一周前为88%,上年同期为96%,五年平均进度为91%。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11月20日,玉米期货略微上涨,因为美国向墨西哥销售玉米,巴西天气担忧。

  11月21日,玉米期货略微上涨,因为巴西天气担忧,市场消化阿根廷大选结果。

  11月22日,玉米期货收盘略微下跌,因巴西农业产区降雨改善,国际原油走低。

  11月23日,因感恩节,美国市场周四休市。

  11月24日,玉米期货下跌1%,因白宫推迟批准中西部全年销售E15乙醇计划。

  11月24日收盘时,12月玉米期约比一周前下跌3.75美分,报收463.25美分/蒲;3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2.75美分,报收482.50美分/蒲;5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1.50美分,报收494.50美分/蒲。

来源:博易大师(责任编辑:米良)仅供分享

稻价继续上涨遇阻 卖粮要趁早!

    当前国内新季稻谷收割工作渐入尾声,上市购销已有一月有余。今年粮食作物中,比起大豆玉米小麦品种来讲,水稻整体的收益以及价格方面仍是相对较好的。当下,北方受雨雪影响购销缓慢。同时大米走货不畅,也抑制了稻价进一步上行空间。笔者认为当前正是售粮好时期,不妨及时锁定利润,规避风险。以下是笔者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作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粳稻托市启动或推迟

    当下已至11月中下旬,作为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0月27日公布了第一批收储库点后,截至目前尚未有启动收购的消息。新季水稻上市后,普通圆粒水稻价格均高于国家托市价运行,因此按照政策规定来看,当市场价格高于托市价,托市将不启动,因此预计2023年托市启动的范围小或不启动托市收购工作。从近三年启动的时间来看,2020年启动时间是11月12日、2021与2022均是11月5日,因此建议农户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酌情售粮。特别是未受到暴雪影响的区域及时锁定利润,稻价继续走高的空间不大,并且农户惜售是普通现象,整体售粮进度也较往年慢很多。据本网了解,当前收购主体为中储粮以及米企为主,中储粮各个分工公司收购工作已有一段时间,收购也渐入尾声。新季大米已经过一轮备货后,当前下游处于饱和状态,走货缓慢。同时江苏、山东等地大米现货价格均较东北产区低,叠加销区云贵川均有轮换粮出库,市场需求量有限,这样不利于稻价走高。

    长粒绥粳18、中科发五等稻价经历了前期上涨后,近期价格有回调,并且大米也出现了走货滞缓的局面。截至本周五黑龙江地区绥粳18水稻价格在1.70-1.80元/斤左右、中科发五价格在2.2元/斤以内,具体根据质量定价。辽星水稻价格在1.66-1.70元/斤,出米率均不低于65%。因此在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的背景下,市场供给相对充足,若想再达到今夏的价格高点,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着实有点难。

    籼稻价格止涨企稳

    本周籼稻主产区稻价多以稳中偏弱运行,贸易商以及农户手中均有库存未售。截至本周五安徽、江苏以及湖北地区丰两优稻谷到厂价格多在1.42-1.45元/斤不等,出米率65%以上,中储粮要求净粮,过筛,实际结算价格在1.42元/斤左右,门前排队车辆较少。随着地方以及中储粮收购工作的结束,稻价或缺乏支撑。但笔者长期来看,最低收购价库存总量较少,米业也均有一定量的库存,贸易商收购以及存贮成本较高,因此稻价或延续平稳运行,不会发生大的波动。重点关注进口大米价格涨落以及大米终端走货情况。

    综上所述,短期内笔者认为根据大米走货现状,稻价继续走高的空间有限,建议东北农户积极售粮,锁定利润。进入12月份后,农户均有还贷的压力。由于整体经济相对低迷,今年销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开机率偏低,对大米的需求不及疫情之前。部分中小型企业表示,加工无利润的情况下,只能被迫停机,因此对稻谷的需求也在萎缩。当农户集中卖粮,卖压出现时,极易出现行情踩踏事件,若对后市行情有期待,不妨可循序渐进售粮,先锁定一部分利润为佳。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新稻收购进度加快 供应压力短期难缓

    随着新稻全面上市,收购进度继续加快,但在大米走货较慢、出口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国内稻米市场供应压力依然沉重,短期仍将以稳为主,上涨日益困难。

   新稻收购进度同比相对偏快

   近期我国出现了强冷空气,局部甚至出现了大暴雪,但总体上天气以晴好为主,尤其南方地区雨水较少,新稻收购进度同比相对偏快。除河南、湖北等地外,南方地区新稻收购进度均同比偏快。不过随着部分主产区储备补库任务逐步完成,部分地区收购进度环比已开始放缓。

   截至11月20日,安徽累计收购中晚稻465.9万吨(其中,中晚籼稻431.8万吨,粳稻34万吨),同比增加47.1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11.1万吨,较上期增加2.1万吨。江西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88万吨,同比增加48.5万吨(其中,非国有企业收购236万吨,同比增加48.5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3.4万吨,与上期基本接近。湖南累计收购新中晚、优质稻181.8万吨(不含中储粮),同比增长14.4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57.1万吨,同比减少2.3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2.1万吨。

    截至11月15日,湖北市场化收购中晚籼稻484.75万吨,同比减少3.35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4.2万吨,较上期减少5万吨,收购进度继续放缓。浙江晚稻累计收购58.48万吨,同比增加20.65万吨,增幅54.59%。其中,中晚籼稻累计收购33.34万吨,同比增加10.34万吨,增幅44.94%;粳稻累计收购25.14万吨,同比增加9.84万吨,增幅66.37%。河南市场化收购中晚籼稻56.3万吨,同比减少39.9万吨,粳稻1万吨,同比减少2万吨;近五日日均收购量1万吨左右,与上期基本接近。广东累计收购中晚籼稻9.3万吨,同比增加6.8万吨。

   国内稻米市场继续小幅波动

   当前国内新稻上市进入高峰,供应持续增加,好在市场主体收购积极,尤其是部分储备企业为完成补库任务,收购热情较高,加上今年中晚稻质量普遍较好,使得稻米市场短期维持高位走势,但价格已有趋弱迹象。

   11月21日,黑龙江建三江圆粒粳稻收购价2640元/吨,周环比持平。吉林松原超级稻收购价2940元/吨,周环比持平。河南中晚籼稻收购价2680元/吨,周环比持平。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845元/吨,周环比下跌2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27元/吨,下跌4元/吨;“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900元/吨,持平。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90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8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江西普通中稻收购价286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30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40元/吨,周环比持平。浙江杭州市场东北优质大米批发价5780元/吨,安徽普通大米4440元/吨,安徽优质晚籼米52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江苏优质大米4520元/吨,下跌20元/吨。福建粳米批发均价5100元/吨,中晚籼米批发价46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大米进口成本短期难以降低

   随着国际大米价格快速上涨,我国大米进口成本同比大增,进口量快速减少。11月17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4180元/吨;泰国5%破碎率大米理论到港完税价4798元/吨,国内外价差-618元/吨,理论亏损周环比拉大23元/吨;越南大米理论到港完税价5320元/吨,价差-1140元/吨,理论亏损缩小15元/吨。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0月我国进口大米12万吨,环比减少1万吨,减幅7.7%;同比大降28万吨,降幅68.7%。1月至10月我国进口大米227万吨,同比大降318万吨,降幅58.3%。其中,从越南进口86.6万吨,占比38.1%;从缅甸进口46万吨,占比20.3%;从泰国进口34.4万吨,占比15.2%;从印度进口24.1万吨,占比10.6%;从巴基斯坦进口14.9万吨,占比6.6%。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高企,我国大米出口竞争优势有所提升。10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6万吨,环比减少1万吨,减幅5.9%;同比下降3万吨,降幅12.3%。1月至10月我国出口大米124万吨,同比下降56万吨,降幅31.2%。其中,向朝鲜出口15.5万吨,占比12.5%;向土耳其出口15.3万吨,占比12.3%;向埃及出口14.8万吨,占比11.9%。

    1月至10月我国大米净进口103万吨,与上年同期的365万吨相比大减262万吨。当前印度大米出口限制措施仍未放松,预计后期国际米价仍将维持高位震荡,我国大米进口成本短期难以降低,大米进口仍将保持低迷。

    稻米市场供应压力仍然较重

    当前,国内稻谷收购进度虽然同比较快,但稻谷供应压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压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今年我国稻谷增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预计,2023年我国稻谷产量21012万吨,同比增加163万吨,增幅0.8%。美国农业部11月份预计,中国大米产量为14900万吨(折合稻谷21286万吨),同比增加305万吨(折合稻谷436万吨)。若取两者平均值,预计今年我国稻谷较2022年约增产300万吨。

    在稻谷增产的同时,因今年新稻收购价格较高,目前主产区最低收购价预案均未启动。后期来看,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下降,即使个别省份启动,收购量也将同比大幅减少。而上年同期已有黑龙江、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省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1188万吨(其中,粳稻1022万吨,中晚籼稻166万吨)。因此,仅新稻的供应压力就比上年大得多。

    二是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成交好于上年。据统计,今年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成交341万吨,同比增加276万吨,增幅424.4%。其中,早籼稻成交18万吨,中晚籼稻成交158万吨,粳稻成交165万吨。虽然定向稻谷共成交1478万吨,比上年减少1427万吨,但由于定向稻谷不流入口粮市场,因此,定向稻谷销售可以不考虑。

    大米进口同比大幅减少,有助于部分缓解稻米供应压力。当前国际大米价格高位坚挺,国内稻米市场小幅波动,预计全年大米进口在25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369万吨;大米出口约160万吨,同比下降59万吨;大米净进口90万吨左右,同比大减310万吨(折合稻谷443万吨)。

    通过简单测算可知,今年稻谷产量预计增产300万吨,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同比增加276万吨,而稻米净进口减少约443万吨,当前稻谷供应压力预计将较上年增加100多万吨。因此,在当前大米需求并未实质性增加的情况下,稻谷供应压力比预期要大得多。

    今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预计大幅减少甚至可能不启动,加之今年大米进口虽然大幅减少,但主要是碎米进口大幅下降,而精米下降幅度较小。1月至10月我国进口精米149.7万吨,同比减少55.1万吨;进口碎米74.9万吨,同比减少256.7万吨。从供求角度看,后期稻米市场走势难以乐观。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郑红明   编辑:李偲  仅供分享

进口豆陆续到港,国内大豆或难上加难?

   11月以来,国内大豆市场持续低迷,贸易商收粮难,卖粮难;农户心理也十分矛盾,想卖粮,但价格却一直不理想,利润不大,所以农户挺价惜售,仍在期待价格的回升。国内进口大豆由于货源紧张,新一批到港数量不多,对国内大豆的影响不算大,可近期,进口大豆陆续到港,并且数量比较庞大,后期或会给国内大豆一定的冲击,笔者感觉,今年的大豆市场挺难啊,并且难上加难呀?

降雪为东北产区添“色彩”

   据天气预报11月18日消息,昨日以来,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黑龙江牡丹江、双鸭山、佳木斯、鹤岗局地暴雪,双鸭山、鹤岗局地大暴雪。预计今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和东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这接连不断的降雪给本就清淡的大豆市场增添了一丝悲观色彩,由于部分地区雪量较大,

   不少地区汽运运输受阻,贸易商发货难度加大,不得已走铁路,这导致铁路运输压力加大。与之相反,国储收购库点却相对热闹,送粮的车辆排成一条小长龙,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如果离库点较近的话,送粮入库无疑是当下相对较好的选择。截止至11月17日,中储粮北安直属库,内蒙古地区大杨树直属库、红彦直属库等库点均已完成收购目标。大杨树收购25000-30000吨,红彦收购30000吨左右。但目前库点开放有限,收储计划也受到一定限制。由于陈豆轮出不明显,加之上半年新增政策性调节储备占用大量仓容,预计国储收新总量将与拍陈量同等数量。国储最近仍在持续进行拍卖。11月17日,拍卖30414吨陈豆,成交11581吨,成交率38.08%,成交均价4852.56元/吨,溢价0-10元/吨。拍卖低价:嫩江、哈尔滨、大杨树、牡丹江4850元/吨。此价格于当下市场价格相差不大,但相对划算。部分豆企较倾向于采购陈豆。

    销区需求好转难度大

    自新豆上市以来,销区采购东北豆不积极,主要由于今年新豆丰产,鉴于地理位置及豆价原因,销区观望气氛较浓,当前市场消化速度较往年同期偏缓,叠加各地新豆豆源充足,市场需求寡淡。今年,东北大豆的质量好、价格较低,这样的优势被南方市场慢慢认可,南方一些批发市场都以销售东北大豆为主,但由于市场需求不佳,豆源消耗缓慢,未能推升东北大豆行情。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区,当地豆源消耗较慢,贸易商通常手里会有很多类型豆源,以便满足各种豆制品需求。虽然北方已进入寒冬,蔬菜减少,但南方地区低廉的蔬菜以及肉、蛋、禽产品,仍挤占了居民和各类食堂的豆制品需求。预计豆制品需求好转还需一定时日。不过,后期豆制品需求或会有些起色,但进入寒假阶段,集团性消费减少,所以一增一减,需求好转难度仍较大。

    进口豆到港冲击国内大豆

   进口方面,1-10月累计大豆进口8,241.5万吨,同比增14.6%,其中我国10月大豆进口515.8万吨,预计11月进口大豆的到港量将迎来放量增长,11—12月平均大豆到港量1000万吨。近日,随着新季大豆陆续增量装船,美湾转基因大豆分销价呈下跌,净粮装车价最高时5500元/吨,目前已跌到5080元/吨,后期或继续下探,据贸易商反映,12月中旬有跌至4800元/吨的可能。后期进口大豆大量进入市场,价格、运距优势明显,对东北豆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并且目前部分南方贸易商仍比较青睐采购美湾豆进行加工。

    综上所述,进口大豆陆续到港,短期内对我国新豆价格将会有小幅影响,但受粮库底价支撑,价格难以出现大跌。今年大豆市场形势比较严峻,行情可谓是难上加难,但贸易商和豆农仍要调整心态,相信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对大豆市场进行调控的。后期建议贸易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随收随走,谨慎购销,及时锁定利润。

来源:粮信网  作者:许文茜  仅供分享

油脂行情开启了下跌的模式吗?

    本周国内油脂期价整体呈震荡下行趋势,市场整体购销依旧谨慎。其中豆油期价已跌破8200点。另外随着11-12月份大豆菜籽的集中性到港,使得现货基本面整体也是偏利空。那么油脂是否已开启了下跌模式呢?以下是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11月24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约8417元/吨左右,其中大连地区约8360元/吨。天津地区约8360~8370元/吨、日照地区约837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490元/吨、东莞地区约845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8320元/吨左右。

      南美天气市场焦点

   如今美豆收割工作已基本结束,市场重心逐步转移至南美新作大豆种植上。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国作物进展周报不再包括美国大豆收获数据,表明美国大豆收获已经全部结束,上周为95%,去年同期100%。因本周四美国感恩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休市,周五公布的周度销售报告来看,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6日当周,美国2023/24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961,300吨,比上周低了75%,比四周均值低了47%。2024/25年度净销售量为9,000吨,相比之下,上周没有销售。大豆销售总量为97万吨,接近分析师预估的低端。

   南美天气仍是市场关注焦点。

   本周初两日,因南美巴西炎热天气以及阿根廷总统选举结果,提振美豆市场,美豆价格走高。但后期随着巴西产区迎来降雨,美豆再次下行。据气象预测显示,周末巴西将会出现有利降雨,这将有助于支持这个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前景。由于担心巴西北部和中部的炎热干燥天气会降低大豆单产潜力,大豆期货市场自上周跃升至8月份以来的最高价。随着本周这一担心有所减弱,豆价已经回落了约5%。咨询机构Safras & Mercado公司和hEDGEpoint下调了巴西2023/24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不过巴西大豆产量仍将创下历史新高。

   马棕期价跌多涨少

   本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跌多涨少,截至本周五棕榈油期货下跌1.02%,而之前两周分别上涨2.37%和0.93%。从基本面看,本月迄今产地棕榈油出口下滑,反映出主要买家采购需求放慢。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发布的数据,马来西亚11月1-20日棕榈油产量预估减少3.89%,其中马来半岛减少5.37%,马来东部减少1.37%,沙巴减少0.7%,沙捞越减少3.33%。印度食用油行业人士周四表示,由于价格上涨,加上过去几个月大量进口,印度买家减少采购12月和1月的棕榈油。不过后期天气影响,也制约了棕榈油下跌的幅度。当前产地棕榈油已逐步进入减产周期,10月份迄今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下降。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估计11月1日至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3.89%。世界气象组织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天气将会至少持续到明年4月份。美国政府气象机构11月9日预测,在11到1月份期间,有35%的可能性出现超级厄尔尼诺。这种气候现象通常导致东南亚天气更为干燥,对未来6个月至24个月的油棕产量造成滞后影响。

      市场多逢低补充刚需

    目前经销商订货一改前期打法,市场普遍认为油脂涨跌下游采购积极性都不高。多数根据期价走势逢低少量补充刚需,毕竟对当前市场消费信心依然不足,囤库的现象很少减,主体认为今年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消费更加谨慎,多次少拿是普遍策略规避风险。其中豆油方面,本周豆油主力合约2401期价跌破8200点至周五夜盘收盘至8136点,现货供给依然是宽松。各地区豆油基差止跌小幅上涨,但空间不大,多在10~30之间窄幅波动。截至周五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在01+190、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1+200~260,华南地区主流在130~280之间。棕榈油方面,本周国内棕榈油期价同豆油一样涨落,由于本周有洗船,因此贸易商多挺基差,基差上涨10~20元/吨,但大多数地区仍是负基差,库存仍是维持高位,成交较上周相比略有好转。菜油方面,本周菜籽油购销同前期相比略有好转,市场局部地区再次出现如年初的行情,即豆油现货价格与菜油价格持平,或菜油价格略低,其中四川地区已部分开始替代豆油。同时本周菜油现货仍是维持低基差,部分地区基差再次下跌10~50元/吨不等,其中四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OI2401+300。

    油脂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外围市场仍是围绕南美天气为重点,后期重点关注南美大豆种植进度以及天气情况。美联储10月31日至11月31日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最近一次政策会议上同意将“谨慎”行事,只有在控制通胀进展缓慢的情况下才会加息。国内方面,即将进入12月份,国内进口大豆以及菜籽量较多,特别是11月份有部分大豆延迟到港,届时工厂的开机率或维持高位,棕榈油高库存的格局仍在持续,因此国内三大油脂库存充足,仍保持逢低少拿、勤拿的策略,油脂暂无更多利好消息支撑向上,或延续区间震荡整理的行情。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中国农学会换届大会在京召开

    本网讯 11月23日,中国农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当选中国农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会长。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出席并讲话。

  束为代表中国科协充分肯定了中国农学会十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对新一届理事会当选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希望中国农学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农业农村部党组的领导下,要当好桥梁纽带,弘扬科学家精神,最广泛地把农业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要聚力创新赋能,始终把人才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聚焦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开展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要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学会党建引领作用,深化数字化转型,为中国特色一流学会设立标杆、做示范。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农学会成立100周年贺信嘱托,努力推动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把准政治方向,切实增强学会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农业科学家精神,树立和践行优良作风学风,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扑下身子做研究、搞服务、做贡献;要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拓展学会事业发展新空间,加快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农业科技专家智库,组织开展多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农业科技经济融合;要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学会治理效能,持续抓好体系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打造联系广泛、有温度、可信赖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通过各方面协作共进,努力开创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换届同期举办了学术报告会,有关农业农村领域院士专家围绕“科技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献计献策。来自全国农业科教战线的300余位专家参会。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全面开秤 高开稳走——全国多地秋粮收购一线见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题:全面开秤 高开稳走——全国多地秋粮收购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

  正是小雪时节,秋粮收购全面铺开。记者在黑龙江、山东、新疆等粮食产区看到,各地有关部门精心组织秋粮收购,积极服务保障农民卖粮,秋粮收购高开稳走,市场顺畅有序。

  21日上午,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兴华村村民张立学家门口,水稻收购企业派来的货车正在装运其门前堆放的新季稻谷。

  “我今年种植了450多亩水稻,今年年景不错,亩产能达到1200斤左右,而且水稻价格比去年有所上浮。”张立学说,只需一个电话,收购企业就能到家里直接装运粮食,收购完成现金结算,卖粮轻松便捷。

  距离张立学家20多公里处,位于友谊县境内的黑龙江红兴隆农垦格林粮食经销有限公司内,传送带正将粮食从货车输送进粮仓,一旁的大米加工车间机械声轰鸣,正在加工新季大米。

  “我们从10月末开始收购新季稻谷,目前每天的收储量在二三百吨,收购季一直可持续到明年二三月份。”公司总经理房树恒说,他们每天的加工量在200吨左右,大米主要通过铁运、汽运等方式销往南方市场。

  在很多粮食产区,社会化、市场化收购日渐活跃,已成为农民售粮的主渠道。

  检斤、化验、卸粮、结算……随着一辆辆满载玉米的卡车驶入交售,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玉米种植户贾斌拿到了自己一年的收入。“都是粮站开车到地头来收,自己只需出收割农机费。”贾斌今年种了1400多亩玉米,收购价1.7元每公斤,总收入近200万元。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晾晒场上等待脱粒交售的玉米。新华社记者苟立锋

  “我们保证价格上墙、样品上桌。”新疆昌粮集团奇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心仓库主任潘斌告诉记者,为做好今年秋粮收购工作,他们提前准备,腾仓并库、调校仪器,继续坚持优质优价,确保好粮食卖上好价钱。“农户交粮一般当天钱款即可到账,基本没有隔夜账。”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2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6000万吨,各地秋粮收购正在有序展开。截至目前,南方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在六成左右;东北、华北地区玉米正在集中上量,收购进度在两成左右。

  促进优质粮食就地加工,可以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粮食附加值。随着新季大豆收储上市,在大豆主产区黑龙江,深加工企业都开足了马力。

黑龙江立呈大豆蛋白有限公司厂区内,送粮的车辆等待卸车。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集贤县今年大豆播种面积达35.88万亩,在县里的黑龙江立呈大豆蛋白有限公司,满载大豆的卡车正在等待卸车,车间里一派忙碌,生产线上是一桶桶新产大豆油,空气中弥漫着香气。

  “我们目前每天收购新季大豆三四百吨,用于加工豆油、浓缩蛋白等13种产品。”公司副总经理郝强说,大豆浑身都是宝,在生产豆油和豆粕的同时,从豆油油脚中提取磷脂,并从低温豆粕中提取浓缩蛋白,将大豆“吃干榨净”。

  在秋粮收购中,各级政府全力做好统筹组织工作。今年秋收以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2300多家多元主体入市收购,鼓励粮食企业开展订单收购,与种粮农民建立粮食购销长期合作。截至11月20日,山东共收购新玉米262万吨,同比增加67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13万吨,同比增加9.5万吨,社会化企业收购成为主力军。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增多,要统筹做好秋粮收购和安全储粮,指导各地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相关社会设施资源作用,为种粮农户及时提供烘干收储等服务,加大预约收购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农户科学储粮指导,保障种粮农民利益。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刘笑冬 记者孙晓宇、王立彬、苟立锋、叶婧 仅供分享

丰收田里见风景


  

  

  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农技推广人员正与水稻种植户车家田查看作物长势。

  近日,在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的万亩稻田里,遍地金黄,人头攒动,一场庆丰收活动如期举行。稻田当秀场、田埂作T台,时装秀别出心裁,音乐会伴着阵阵秋风,更具别样滋味。这头文艺范儿,那厢正“酣战”,割稻子变身竞技赛,大伙捧着稻穗,喜笑颜开。

  嘉兴素来被誉为“鱼米之乡”,古时曾是“江南第一大粮仓”。如今,田园亦是公园,尤其大片晚稻成熟后,引来不少人“打卡”。当然,“门外汉”看重颜值,只觉田园风景独好,若是懂技术之人则会发现,背后的绿色、生态理念无处不在。秋收时节,记者走进嘉兴的田间地头,试图探寻那风景背后隐藏的绿色发展“密码”。

  田里污染田里治

  走进濮院镇的万亩方,这里涉及6个行政村,叠加了多个工程后,连片面积从原来的1200亩增加到3000多亩。刚下地头,桐乡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茹美先带记者看水渠:“瞧,这条是中排渠,全长700米,采取的是‘H’型,中间种了挺水植物,两侧的植物吸附性很强,用于吸附农田退水中的氮磷等物质。”

  司空见惯的渠道,竟还有如此多门道。据了解,项目区内所有排渠各有不同,另外还有支排渠、浅溪式排渠,利用断头浜和田间河道,这里还建了3处生态拦截沟渠,以及10处水下森林,通过“稻田+生态沟渠+拦截渠+水下森林”,实现农田退水的逐级净化和生态处理。

  嘉兴水网密布,做好“水文章”,可谓答好“生态卷”的重中之重。作为“浙北粮仓”,嘉兴市拥有125万亩稻田,一直以来,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小觑。为此,嘉兴在全国率先创新“农田自动排放、生态沟渠沿途沉淀、水生植物吸附、三池两坝过滤储存”的农田退水“零直排”模式。目前,这一模式在嘉兴覆盖面积已达28.2万亩,域内削减主要污染物1/3以上。

  平湖市是嘉兴最早探索农田退水“零直排”的地区之一。近两年,当地不断迭代升级,将“田—沟—河—圩”节水减排技术进行集成。简而言之,就是切断农田肥药流失的载体,把肥、药控制在田间,让稻田变身为“海绵”,利用水稻耐淹特性,最大限度收集利用雨水资源,既节了水,又减了肥。

  近几年,浙江推行“肥药两制”改革,即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和定额制施用。嘉兴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入手,积极推进“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下辖7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创建,成为浙江省首批实现全覆盖的地市。

  如何减肥减药?嘉兴主推高效施肥法:稻麦作物,倡导“秸秆还田+配方肥+脲铵”;经济作物,主打“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去年,该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将近50%。2021年以来,嘉兴市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3062吨、农药用量211吨。

  数字化“新农具”更高效

  55岁的车家田两年前从江苏来到了海宁市周王庙镇石井村,总共流转了400亩土地。今年,镇里有个绿色农田建设项目正好落在了石井村一带,面积3300亩、总投资3253.2万元,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渠改造等一系列工程。这季生产,车家田明显察觉到了变化。

  “之前灌溉,总免不了东漏西漏,现在一处不漏,一块田一个‘水龙头’,省水又省工。水好了,水稻自然长得壮,亩产能差不多提高三五十斤,还省了肥料。”车家田的直观感受背后,固然有基建改造之功,其实还仰仗于“数智化”平台。

  周王庙镇农办工作人员哀嘉彬向记者展示“一屏”如何管好千亩田。“这个平台主打的就是一张网感知、一地图管理、一平台数据、一体化保障,与地头的AI农情视频站、智能虫害监测系统、病害监测预警系统、墒情监测预警系统等设备内外联动,实现了农田环境、农作物生产和用地监管全程全方位综合感知。”

  如今,这样的场景在嘉兴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无论春耕备耕还是后续的生产管理,无人机、5G物联网、智能农具、数字传感器等农业数字化“新农具”齐亮相。许多地方还依托“绿色农田”智慧平台,对数千亩稻田进行数字化管理,精准掌握稻田的土壤温度、湿度、pH值、空气温湿度、光照量以及病虫害等实时数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嘉兴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三农”领域的推广应用。《2022浙江省数字乡村发展报告》显示,嘉兴市数字乡村发展总体水平达74.7%,位居浙江省第二。

  在桐乡市洲泉镇小元头村,种植户施用沼液,靠的就是一部手机。打开APP,找到田块对应的灌水器,点击开关键,就能自动控制,不仅高效,还更精准。眼下,这个600多亩的沼液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内,利用5.4千米的地下低压管网,能够将沼液和灌溉水同步浇灌到农田,越来越受到种植户们的欢迎。 

  田园乡村共美丽

  嘉兴的农房基本沿河而居,生活区本身就与农田区共为一体,治理农田水环境,实际上也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在嘉兴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潘侃看来,除了倡导生态化与数字化,嘉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还十分注重美丽田园与美丽乡村的有机融合,从而发挥出绿色农田的最大效益。

  在洲泉镇的东部,以一条和美乡村精品线为轴,串联起产业发展区、城乡融合区、善治宜居区三个区块,推动小元头村等8个村抱团发展。这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取名“丝履湘溪 水映洲泉”,顾名思义,水为灵韵所在,亲水平台、观景平台、滨水栈道等一众节点的打造,让“水乡人家”的韵味扑面而来。

  记者惊喜地看到,当农田置身于美丽乡村的舞台时,已不再是简单的生产空间,田园风光与村落景致相映成趣,尤其是打破行政村的疆域后,蚕桑、牧业、稻虾等产业之间相互交织,以万亩高标准农田为基底,文化遗存、红色遗址、水乡村落等各放异彩,既有看头,又有玩头,还有“吃头”,让人流连忘返。

  当农田变身风景田,许多生态细节就成为了研学的亮点。看,田埂上各种花朵肆意盛开,这是害虫天敌的“家”,美了稻田不说,还实现了生物防治;瞧,过去的闲置荒地,摇身一变成为生态绿道,为田间小动物提供栖息地;田与田之间还“别有洞天”,专门设置了涵洞,便于生物穿越。在许多乡村,农田成了开展运营的“主战场”,大米也成了“后备箱经济”里的伴手礼。

  眼下,嘉兴又在浙江省率先开展全域未来乡村建设。潘侃表示,接下来,将从单一关注村庄环境风貌“硬设施”,到关注村庄经营、文化历史等“软服务”,统筹布局乡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发展,把美丽乡村打造为产业发展的典范,推进和美乡村组团式发展,向全域共美、景致精美升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绿色生态农田,注定将被赋予更多元的意义和价值。

来源:农民日报  记者 朱海洋 仅供分享

人民网评:颗粒归仓,筑牢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达96.2%,基本实现丰收到手,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关乎十四亿人吃饭的民生大计,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千方百计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的基础上,保障颗粒归仓将更加有力地筑牢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进一步确保中国人牢牢端住自己的饭碗。

  粒粒皆辛苦,丰收来之不易。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级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耕地质量关系粮食产量,今年以来,各地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的年度任务,夯实粮食高产稳产根基。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大头,今年秋粮种植面积连续第四年增加,预计达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预计增加1300多万亩,大豆面积连续2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有效落实藏粮于地,为促进粮食稳定生产、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践行科技兴农,贯彻藏粮于技。今年以来,中央财政资金持续投入52亿元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发布主导品种158个、主推技术164项。重点在200个玉米大县、100个大豆大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耕种管收、地种药肥全环节综合施策……不断普及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大面积单产提升落地见效,初步测算,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了7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更为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提供强劲支撑。

  要想来年收成好,秋冬耕种正当时。各地积极腾茬整地、施肥播种、孕育新希望。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全国冬小麦完成意向播种面积过九成,全国冬油菜完成意向播种面积过九成半。落实秋冬无闲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四季稳增收,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各级政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者”,要居安思危,须臾不可放松。确保粮食安全,相关各项工作务必做深、做细、做实、久久为功。春华秋实,不负耕耘。坚持产量产能、数量质量、生产生态一起抓,不断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确保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必将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蒋 萌

 来源:人民网 责编:宫辞  仅供分享

耕好“无形良田”,端稳“中国饭碗” 粮食产后节约减损成效明显

    记者今天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突出政策导向、聚焦绿色仓储、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后服务,推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明显成效。

  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是端稳“中国饭碗”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聚焦粮食产后关键节点,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领,对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进行通盘谋划部署。

  在优化产后服务方面,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产后服务全覆盖,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等服务,促进粮食提档升级,减少粮食损失。2022年,全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农户1700多万户,清理粮食1.6亿吨,烘干粮食4500多万吨,帮助农民减少粮食损失1200多万吨,在助农减损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调查显示,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关部门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节粮减损等相关领域在全国共批复建设23家粮食技术创新中心。“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粮食储运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针对粮食清理、干燥、储藏、运输等环节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为节粮减损增效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钱琪莹  仅供分享

重庆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

村风民风正 村容村貌新(乡村行 看振兴)

    初冬,雾浓。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3000亩柑橘已经挂果。

  金刚村曾是个“空心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土地大多撂荒,村集体几乎没有自主收入。村委会原主任、今年74岁的肖远玖说:“推进乡村振兴,要为村民谋一份可靠的特色产业。”

  2018年,金刚村成立金心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村集体开展村里的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其中,村集体占股51%,由木耳镇政府统筹,免费配送给村集体,村民均可享受分红。村民们自愿入股合计50万余元,占股49%。

  日产菌包2万袋的食用菌智能化生产基地、年产量达万吨的有机肥基地、饲养2000只鸡的生态养殖场……经过多年发展,2022年金刚村集体收入达2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万元。“今年加上迎来丰收的柑橘等收入,预计村集体收入能达40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石元说。

  稳定的村集体收入,同时也助力金刚村的乡村治理。“以去年为例,20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除了分红和产业投资外,有约40万元用于民生工程。”石元说,“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大至人居环境提升,小至路灯电费,都不用村民掏腰包。”

  村民们鼓了口袋,心情也更开朗,乡村治理探索出不少新路子。遇上烦心事、吵架拌嘴等,村民常到村里的“情理堂”找调解员说情说理。调解员里既有村干部和乡贤,也有律师、民警等。

  “遇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情理堂’因此而来。”石元介绍,今年以来,“情理堂”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次,邀请专家开展各类法治宣传40余次。

  邻里关系和谐,乡风也更淳朴。73岁的党员陈义全和几名老党员一起,成立了一支“帮帮队”,哪家农活需要帮忙,哪家拌嘴需要调解,就出现在哪家的田间地头和院子里。如今,村里所有党员及不少村民都加入了“帮帮队”,发挥各自所长,为乡亲排忧解难。

  前不久,金刚村为54户家庭加装了天然气。从收集村民需求到协调天然气公司实地勘测、设计线路、入户安装,党员石大连一直帮着跑前跑后。“村民们环保意识增强了,过去习惯烧柴生火,如今都想换成干净又方便的天然气。”石大连说。

  金刚村妇联主席莫均翠介绍,村里还建立了“做好事积分”的工作机制,不论是打扫卫生,还是为邻居搭把手、运货物,都可得到一定积分,积分能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纸巾、肥皂等日用品。“日子过好了,大家的心气也更足了,自发形成良好的村风。”莫均翠说。

  近年来,渝北区坚持党建引领,创建“情理堂”“民情茶室”“畅晚庭”等22个乡村治理示范点,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目前,渝北区173个行政村已建立起乡村治理“微院落”2120个,构建了“四张清单”减负增效机制,累计减少部门和镇街延伸事项340项,为村级组织减负50%以上。60%的机关干部下沉到村居,变“群众有事找干部”为“干部深入群众解难题”,乡村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沈靖然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11.30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平均价

早籼谷

(15-17)中等

2550

晚籼谷

(15-17)中等

2650

早籼米

(15-17)中等

388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520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400

东北米

一级

4800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18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200

玉米

中等

2860

大豆

中等

6400

豆粕

一级

4200

  籼糯米

一级

6400

麦皮

中粗

2300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700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9100

 

33

20231130日

                               903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