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12-20 浏览次数:5902
· 福州粮情
十二月份中旬福州市场粮油价格涨跌不一
时间:2023.12.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本月上旬 平均价 | 本月中旬 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5-17) 中等 | 2550 | 2550 | 持平 |
晚籼谷 | 15-17) 中等 | 2650 | 2650 | 持平 |
早籼米 | (15-17) 中等 | 3880 | 3880 | 持平 |
晚籼米 (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6000 | 持平 |
晚籼米 (安徽) | 一级 | 4520 | 4520 | 持平 |
浦城 晚籼米 | 一级 | 4400 | 4400 | 持平 |
东北米 | 一级 | 4800 | 4800 | 持平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180 | 3180 | 持平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200 | 3200 | 持平 |
玉米 | 中等 | 2800 | 2800 | 持平 |
大豆 | 中等 | 6400 | 6300 | -1.56% |
豆粕 | 一级 | 4000 | 3950 | -1.25%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640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300 | 2330 | 1.3%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300 | 8400 | 1.2%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700 | 8800 | 1.15%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上周俄罗斯小麦出口报价继续上涨,天气恶劣导致港口装运持续放慢。埃及入市采购俄罗斯小麦,对价格构成支持。
莫斯科的咨询机构IKAR表示,截至上周五(12月8日),12月底船期的俄罗斯12.5%蛋白小麦在黑海港口的FOB价格为每吨241美元,比一周前上涨5美元。
另一家莫斯科咨询机构SovEcon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小麦FOB报价为237到241美元/吨,一周前为236到239美元。
IKAR负责人迪米特里·里尔克表示,市场预期价格上涨,因为来自俄罗斯北部地区的供应更为昂贵。恶劣天气导致的供应问题也在影响价格。12月份天气不理想,上个月积压的货物难以装运。他估计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能清空积压的货物。
上周五,泛欧交易所成交最活跃的3月小麦期货收报230.25欧元/吨,比一周前上涨0.7%;同期芝加哥小麦上涨4.8%。上周俄罗斯国内小麦价格上涨。国产三等小麦的报价(不含增值税)为每吨12,550卢布,比一周前上涨50卢布。
12月份小麦出口可能高于上月
港口数据显示,俄罗斯上周出口了69万吨谷物,其中包括61万吨小麦。作为对比,前一周谷物出口量为45万吨谷物,其中包括37万吨小麦。
SovEcon预计12月份小麦出口量为400到440万吨,去年同期为410万吨。该公司上周估计11月份的出口量为340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430万吨。
过去一周,埃及通过招标买入了42万吨俄罗斯小麦,CNF价格为每吨265美元,1月份装运。
美国农业部维持俄罗斯小麦供需数据不变
12月8日,美国农业部在供需报告里维持2023/24年度俄罗斯小麦供需数据不变,产量9000万吨,低于上年的9200万吨;出口5000万吨,比上年增长250万吨或5.3%。
11月28日俄罗斯农业部长德米特里·帕图谢夫表示,目前俄罗斯已经收获1.51亿吨谷物,其中包括近9900万吨小麦,这意味着2023年的收成将是历史次高纪录,有助于出口创纪录。去年俄罗斯出口了约6000万吨粮食。
11月16日,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将俄罗斯2023/24年度谷物产量从1.302亿吨调高至1.326亿吨;小麦产量预期上调100万吨,达到9000万吨。俄罗斯谷物出口量预计为6060万吨,高于上月预期的5920万吨;小麦出口量预计为5010万吨,高于上月预期的4910万吨。
2024年俄罗斯小麦有望再次丰收
俄罗斯联邦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俄罗斯小麦收获量为9500万吨(未清洁前的重量),低于去年同期的1.056亿吨。收获面积2910万公顷,去年同期2930万公顷,单产3.27吨/公顷,去年同期3.61吨/公顷。
报告显示,俄罗斯冬季谷物播种面积达到1860万公顷,高于去年的1770万公顷。气象官员称冬季作物状况平均好于去年,只有4%的作物状况不佳。
周一(12月11日),俄罗斯宣布了今年的干预采购措施,通过拍卖会销售15,930吨谷物。俄罗斯农业部早些时候宣布将为国家干预基金买入多达200万吨谷物。
12月4日,俄罗斯铁路谷物运输公司Rusagrotrans预计2024年俄罗斯谷物总产量为1.367亿吨,其中小麦产量8910万吨,大麦产量1800万吨,玉米产量1460万吨。
11月30日,IKAR预计俄罗斯2024/25年度谷物产量将为1.45亿吨(上年1.44亿吨),小麦产量将达到9200万吨(上年9160万吨)。IKAR预计2024/25年度谷物出口量为6300万吨,其中4800万吨为小麦。作为对比,2023/24年度谷物出口量预计为6700万吨,其中5100万吨为小麦。
咨询机构SovEcon预测俄罗斯2024年小麦产量为8980万吨。
11月28日,法国咨询机构Agritel表示,2024年俄罗斯小麦产量可能达到9000万吨,加上期初库存,2024/25年度俄罗斯小麦供应量将连续第三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
俄罗斯小麦出口关税调高6.7%
2023年12月13日到19日期间,俄罗斯小麦和混合麦的出口关税为每吨4,063.5卢布。相比之下,12月6日到12日期间的出口关税为每吨3,808.1卢布。
2023年5月29日,俄罗斯政府发布官方通告称,从6月1日起,俄罗斯用于计算小麦出口税的计算基数从每吨15,000卢布提高到17,000卢布,大麦和玉米的关税计算基数也调高了2000卢布/吨。2022年7月6日,俄罗斯将谷物出口关税从美元改为卢布计价。计算公式是用小麦基准价格减去基数,然后乘以70%。公式里的小麦基准价格是莫斯科交易所根据出口商报告的FOB合同价格计算出的基准价。
出口配额
近期俄罗斯农业部宣布,2024年2月15日到6月底的谷物出口配额为2400万吨。俄罗斯农业部预计2023/24年度谷物出口潜力达到6500万吨。SovEcon预计2024年2月至6月期间的小麦出口量为1800万吨。SovEcon在10月2日将2023/24年俄罗斯小麦出口目标调高到创纪录的4890万吨,比上年的历史峰值4690万吨高出200万吨。
周一俄罗斯卢布汇率为90.80卢布兑1美元,一周前为90.58卢布。
来源:博易大师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从全球角度看,2024年玉米供需格局将继续趋于宽松。2023年随着玉米主产国美国、中国、乌克兰、阿根廷相继增产,全球玉米产量将达12.22亿吨,创出历史第二高。从最近四个年度的全球平衡表看,2020/2021年度和2022/2023年期末结转库存都处于偏低水平,在2023年全球增产下,2023/2024年度虽然整体消费量将有所上升,但最终反映到结转将明显增加,全球玉米供需格局逐步转向宽松状态。
从国内角度看,2024年我国玉米市场供应端整体充裕,需求量总体将有所下滑,结转缺口将得到有效填补。供应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内自身产量,2023/2024年度我国玉米实现增产,同比增幅达8.5%,有效保证新年度玉米供给;二是其他谷物替代,由于2023年养殖利润情况不佳,饲料企业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其他谷物,玉米今年受到小麦、稻谷、高粱和大麦等多种谷物的竞争,替代影响较大,国内谷物替代呈现多元化格局,整体上对玉米结转仍有一定影响;三是进口玉米,目前来看,远期交货月美国玉米和巴西玉米均有较大进口利润,但考虑到我国供需结构和进口配额,预计新年度玉米进口量总体保持稳中略降态势。因此,在自身产量增加、未来替代规模持续、低价进口玉米仍有一定补充的情况下,2023/2024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充足。
需求层面,饲料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的70%,而猪饲料占饲料总量约40%,是产量最多的饲料,其次是肉禽饲料,占比近30%。生猪整体产能去化趋势将延续至2024年,所以预计猪饲料需求会随之下降,当前下游饲料企业库存偏低,仍以维持安全库存为主。2024年我国白羽肉鸡供应量将逐渐下降,供给压力持续削弱,预计2024年肉禽饲料产量也将呈现下降趋势。深加工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约30%,预计新年度深加工消费量稳定增长,目前深加工企业库存处于近5年中位水平,开工率维持在高位有利于玉米原料消费,年底深加工需求韧性较强。
宏观方面,当前我国处于盈利、库存和通胀多个周期触底反弹的共振阶段,经济修复大趋势较为明确,但因新旧动能切换仍处于中间阶段,不具备全面共振复苏的条件,2024年仍以温和修复为主。
综上所述,2024年全球玉米主产国相继增产,全球供需格局趋于宽松;国内玉米产量增加,替代规模和进口数量仍有补充,深加工消费量稳中有增,饲料消费同比减少,整体供需结构亦呈现相对宽松格局。因此,预计2024年我国玉米价格将延续重心下移趋势。另外,基于宏观面持续复苏,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空间有限。
从短期行情走势看,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处于年底农户售粮阶段,春节前天气易于储存,农户以待价售粮为主,农户心理价位普遍参考今年新粮开秤价,所以经过9月和10月的持续下跌,以目前价位售粮农户心态并不积极。中游贸易商和下游用粮企业库存还在低位,部分存在年底备货操作,但因为看空后市,整体建库采购仍然谨慎,市场进入购销僵持阶段。春节气温升高后,农户议价能力逐渐减弱,预计售粮高峰将出现在春节后,贸易商和用粮企业可能会在1月逐步开启建库操作。近期,盘面仍然受到新粮卖压影响,但考虑到农户仍有抗价情绪,所以盘面短期难现趋势性行情,玉米偏弱振荡至春节前后将再度迎来跌势。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懿轩 仅供分享
据市场反映,今年水稻产量或将高于去年的水平,受上半年行情的影响,今年下半年新粮上市后,初期收粮价格相对高开,不过稻谷价格并未按照业内的预期那样“一路长虹”:近期稻谷价格逐步走低,市场观望情绪逐步走高,虽部分米企尚有建库需求,但大米销售滞缓所带来的压力之下,加工点的收粮进度变慢,部分米企选择零库存状态,随用随采,库存建立进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推迟。按照往年的售粮进度来看,春节前或有一小波售粮高峰,叠加当前稻谷价格相对疲软,那么农户方面究竟何时售粮才能最大限度的锁定利润呢?部分业内表示按照当前的局面来看,当下售粮并不算太迟。
据粮信网统计:粳稻方面,佳木斯等地圆粒水稻收购价格在1.35-1.4元/斤之间,出米率68-70%。绥粳18水稻到厂价格在1.7-1.78元/斤,出米率65-69%,加工厂收粮积极性稍有降低,部分米厂已建库完成。吉林地区超级稻价格在1.61-1.62元/斤,出米率70%左右,价格小幅下滑。辽宁辽星水稻到厂价格在1.63-1.65元/斤。籼稻方面,安徽、湖北等地,本周丰两优稻谷价格在1.37-1.45元/斤左右;黄华占水稻价格在1.45-1.5元/斤左右,出米率65%左右,近期籼稻供需表现相对一般,部分地区稻价小幅下行,幅度在0.02-0.03元/斤。市场需求跟进缓慢,基层新季原粮较多。
虽目前市场惜售情绪尚存,但近期水稻价格难有大幅上涨的迹象,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基层原粮剩余较多,供应压力偏大。从市场获悉,今年原粮收购进相对缓慢,部分区域原粮收购进度仅为总量的四成左右,个别区域仅两成左右,因稻谷初期定价相对偏高,而近期北方地区价格出现下滑,米企为规避近期价格下滑所带来的成本下行,采购进度暂缓,另外各粮点收购进展也相对缓慢,原粮上量速速较为缓慢,当下原粮数量偏多,且质量良莠不齐,即便惜售情绪再高,供应压力短时间难以得到缓解,在稻谷产量偏高的背景之下,短期内其价位继续走高的空间不大。
其次,大米销售一般,米企加工需求不大。近期各地大米走货一般,往年同期单月十数个车皮的走货量,而如今仅仅数车的待发,进入12月份以后,米企的开工率呈现明显的下滑,大米贸易商也在尽量控制自身成品米库存,而当前收购主体为中储粮以及米企为主,各地中储粮收购工作已有一段时间,收购也渐入尾声,米企订单偏少,加之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后续即便存在采购,也属于储备或是拉低前期高价稻谷,预估数量也不会太多。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集中售粮的可能性比较高。按照往年惯例,临近年关,基层资金需求量增多,加之一部分对赌后市失败的也将会进行销售,当农户集中卖粮,市场供应压力激增,稻谷价格或有被打压的可能。
综上,因今年上半年稻谷价格高位运行以及今年下半年新粮上市相对偏晚等因素的影响,当下新季水稻收购进展略晚于往年,加之新粮上市初期价格偏高,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的惜售情绪,不过同时也因为今年水稻丰产,供应压力略高于往年,“稻强米弱”的格局将会持续进行,适时适量销售亦不失为一种选择。
来源:粮信网 作者:吴文超 仅供分享
今年稻谷同比小幅减产,由于大米需求低迷,市场走势偏弱,黑龙江于上周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南方中晚籼稻价格目前仍高高在上,在粳稻走势较弱的情况下,预计短期也难摆脱下行趋势。
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增产的主要贡献者是玉米,产量比上年增加1164万吨,而稻谷产量则小幅下降。我国稻谷产量为20660万吨,比上年减少189万吨,下降0.9%,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早稻产量2833.5万吨,比上年增加21.5万吨;中晚稻产量17826.5万吨,减少210.5万吨。
今年稻谷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下降,主要是黑龙江水稻面积调减较多。由于前两年小麦、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而稻谷价格滞涨,种植效益不佳,加上国家“两稳两扩”政策的实施,今年水稻种植面积略降,得益于稻谷单产提升,今年我国稻谷总产降幅不大。稻谷产量小幅下降,对缓解供应压力、稳定稻米价格具有积极作用。
粳稻托市率先启动
后市有望逐步企稳
随着粳稻价格持续走弱,黑龙江省在佳木斯地区率先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时间较上年晚了一个月。随着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黑龙江稻谷底部已经明朗,后期有望逐步企稳。上年共有黑龙江、湖北、河南、江苏、安徽五个省份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江苏和安徽启动最早,黑龙江最晚。今年截至目前,仅黑龙江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且主要在佳木斯地区,启动范围大幅小于上年,启动时间也同比偏晚。因此,今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大概率少于上年,后期中晚稻的供应压力预计仍可能同比偏大。
大米需求尚未恢复
稻米市场弱势震荡
由于大米需求偏弱,随着国内新稻进入上市高峰期,供应压力逐渐显现,稻米市场逐步走弱。
12月12日,黑龙江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吉林松原超级稻收购价2940元/吨,周环比持平。河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60元/吨,周环比持平。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824元/吨,周环比下跌8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18元/吨,下跌1元/吨;“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890元/吨,持平;“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080元/吨,下跌40元/吨。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90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4060元/吨,下跌4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100元/吨,下跌60元/吨。江西普通中稻收购价2880元/吨,周环比持平;“黄华占”稻谷收购价3020元/吨,下跌20元/吨;普通晚籼米出厂价41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600元/吨,均持平。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0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9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浙江杭州市场东北优质大米批发价5760元/吨,安徽优质晚籼米5200元/吨,安徽普通大米442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江苏优质大米4500元/吨,均下跌20元/吨。福建粳米批发均价5100元/吨,中晚籼米批发均价46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稻谷收购进度偏慢
短期供应压力仍大
籼稻收购进度相对较快,粳稻收购进度同比偏慢,今年中晚稻收购进度总体略慢于上年同期。虽然今年稻谷产量小幅下降,但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降幅更大,因此,短期新稻供应压力同比仍大。
截至12月10日,湖北收购新中晚籼稻595.4万吨,同比减少12.6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4.1万吨,较上期大减7.5万吨。安徽累计收购中晚稻647.4万吨,同比增加129.9万吨,约占旺季收购量的八成(其中,中晚籼稻581.9万吨,粳稻65.4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10万吨左右,较上期减少1.4万吨。河南市场化收购中晚稻96万吨,同比减少59.6万吨(粳稻1.8万吨,同比减少2.3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3.1万吨左右,较上期增加1.2万吨。广东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9万吨,同比增加5.6万吨。
截至12月5日,江西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35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其中非国企收购262万吨,同比增加43.5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2.1万吨左右,较上期减少1.7万吨。浙江累计收购晚稻143.8万吨,同比增加62.9万吨(其中,收购中晚籼稻59万吨,同比增加17.6万吨;粳稻84.8万吨,同比增加45.3万吨)。
河南和湖北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同比均偏慢。目前湖北中晚籼稻收购价在2800元/吨以上,与最低收购价2580元/吨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可能性不大。而河南中晚籼稻收购价为2660元/吨,与最低收购价尚有80元/吨的差距,收购价格在主产区相对较低,农户有一定惜售心理,因此,该省收购进度同比大幅下降,供应压力相对较大,后期启动预案的可能性较低。在中晚籼稻增产的大背景下,供应压力短期将难以化解。
中晚籼稻仍将下行
粳稻或将率先触底
随着黑龙江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粳稻率先触底,后期下跌空间已经不大。但南方中晚籼稻在产量丰收、供应压力同比较高的情况下,收购价格却偏高,预计短期继续向下寻底的可能性较大。
一是中晚籼稻价格偏高。2023年,在三大粮食品种中,稻谷市场表现相对较强。其中,中晚籼稻走势最强,新稻上市后一度高开高走,而小麦、玉米与年初相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主要原因是今年中晚籼稻收获较上年略有推迟,短期供应压力较轻,叠加国际大米价格连续大涨,加上储备企业集中补库推动,随着中晚籼稻与粳稻的价差拉大,以及玉米价格快速下跌,中晚籼稻需求可能下降,回调压力增大,近期中晚籼稻行情已有所走弱。
二是中晚籼稻供应压力较大。上年中晚籼稻减产,仍有多个主产区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虽然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仅200多万吨,但对增强市场信心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今年主要是粳稻产量下降,中晚籼稻预计仍然丰收。但今年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却高开高走,目前还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因此,当前中晚籼稻供应压力同比偏大。
三是储备稻谷采购需求减弱。由于今年中晚籼稻收获延迟,储备企业补库需求更加集中,对前期中晚籼稻的上涨起到了助推作用。进入12月份,经过前期的采购,粮食储备企业轮换计划逐步完成,后期对中晚籼稻的需求将逐步减少。
不过,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大米需求将会回暖,因此,中晚籼稻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从供求关系看,后期向下的趋势短期可能难以改变。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郑红明 作者:郑红明 仅供分享
“大雪”节气到来,各地都陆续进入“初冬”时节,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大家热火朝天卖粮的好时候,因为距离元旦、春节时间越来越近了,厂家、贸易商等都会为节日备货,以待后续生产需要使用。但今年却不一样,大豆冷了点,和东北的冬天一样。这个“冷”不仅是指大豆现货市场的行情比较冷淡,也指的是豆农和做大豆的贸易商心里有点凉啊!确实,今年本来在大豆补贴方面,黑龙江地区给出了366元/亩的高补贴,并且今年大豆无论是产量和质量,都比去年强。所以豆农们对今年的大豆都充满了希望。可事与愿违,现在到了卖粮的季节,国储收购比去年低了两毛多钱,而且基层卖粮价格也不高,2.2-2.3元/斤都有。这价格和豆农预期的价格相差太多了,不仅如此,基层需求也不好,供大于求的格局比较明显,大豆市场始终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那么,大豆市场后面的路会如何,笔者简单为大家分析一下。
仓容将满 东北豆有点难
东北产区一直有国储收储支撑大豆现货市场价格,价格还算是平稳,没涨没跌。但大多数贸易商都反映今年走市场真不容易啊,走货速度较前期那真是慢了不少,并且今年贸易商也没有像去年一样大量囤货,而是随手随走为主,依据订单,合同,按需收购。绥棱直属库在11月20日就发布公告称所剩库容有限,暂停发号,等门口排队车辆卸货完毕之后再发号,紧接着大杨树、敦化等直属库也发出公告称仓容将满,贸易商谨慎排队。截止到12月7日,哈尔滨直属库也发出了公告,称预计剩余大豆收购量约8000吨左右,告知贸易商酌情排队派车,但门口等待卸货的车辆大约有170多辆,估计这些车卸完,仓容也基本差不多就满了。当前国储收购托起了大豆的价格,一旦仓满,大豆现货市场价格缺少支持,大概率会偏弱运行,因为如果单纯走市场的话,就现在的情况,可谓是非常不乐观,本来贸易商走货就缓慢,停收的话,市场供应压力将会增大,所以东北地区还需要政策方面的指引才能不迷茫。
需求不好 南方市场也挺难
东北产区大豆难,南方大豆市场也不算乐观。由于今年收割时间较为集中,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区大豆上市没有打开时间差,这也就导致南方新豆上市之后价格都比较接近。当前山东、江苏部分地区的杂花大豆,主流装车价格均在2.8元/斤左右,价格偏弱,豆农均惜售心理较强,贸易商收购量大幅减少,行情比较僵持。在市场需求不佳的情况下,河南、安徽部分地区由于前期降雨天气影响大豆质量,流通所谓的“二级豆”,该豆品相较差,但价格较低,主流装车价格为2.45-2.5元/斤,与东北普通商品粮价格接近,东北豆优势减弱。湖北地区早熟537,由于初期贸易商高价收购,所以价格不松动,市场流通较慢。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需求不好。蔬菜价格便宜,生猪流行病导致出栏和补栏失调,肉类、蛋、禽价格便宜,给了居民和集团性消费更多的选择空间,进而影响了豆制品的消耗。在当前消费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厂家,餐饮都不景气,规模较小的都倒闭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豆制品的消耗。
综上所述,国内大豆供大于求,在当前没有利好因素的情况下,大豆行情较弱很难改变,并且需求也不会在短期就能有起色。进口大豆持续到港,美湾大豆价格在下调,俄罗斯大豆价格也再回调,对本就弱势的国内大豆有一定的冲击。不过“大雪”时节已过,12月中旬,天气转冷之后,蔬菜价格反弹的话,或会带动豆制品需求稍有好转,终端可能会适当补货。后期可多关注进口大豆价格走势还有东北天气对运输方面的影响。
来源:粮信网 作者:许文茜 仅供分享
由于棕榈油消费季节性减少,菜油虽然性价比提高,但具有风味油特点,限制其扩大消费区域,下游市场对豆油仍有刚性消费需求,因此,在这波油脂深跌中表现相对抗跌。但2024年春节较晚,目前备货行情尚未启动,贸易商采购谨慎,油厂提货一般,短期内豆油价格或呈现弱势震荡走势。
巴西降雨增多 美豆跌至11月以来最低
本周巴西中西部降雨增多,大豆丰产预期增强,投机基金连续第二周减持大豆期市净多单,美豆价格震荡下跌。12月6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1月基准合约收盘价1305.5美分/蒲式耳,比上周同期下跌41.25美分/蒲式耳,跌幅3.1%,为11月份以来最低。
近期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有所加快,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1月23日,2023/2024年度迄今美国大豆销售总量为3095万吨,比去年同期降低16.5%,上周是同比降低20.3%。美国农业部11月预计,2023/2024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4776万吨,较上年度下降11.9%,减少645万吨。在美豆减产、出口预期下降的形势下,预计本年度美豆出口销售量低于上年度将是常态。
11月下旬以来,随着巴西降雨增多,市场对美豆价格走势预期发生转变,近两周投机基金累计减持CBOT大豆期市净多单近2万手,11月28日投机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以及期权部位持有净多单6.76万手,预计本周净多单持仓继续下降,甚至出现多转空的情况。
预计近期美豆价格维持震荡偏弱走势,但在美豆减产、南美大豆上市前全球大豆供给整体偏紧的形势下,美豆种植成本对价格的支撑作用依然较强,12月份CBOT大豆主力合约或在1200美分/蒲式耳以上运行。
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依然是新季南美大豆生产。巴西大豆播种进度依然偏慢,咨询机构AgRural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巴西2023/2024年度大豆播种进度85%,去年同期为91%。本周巴西迎来全面降雨,巴西东南部、中西部、北部地区降雨增多,但是巴西中北部地区的降雨仍然不规律。11月份部分市场机构下调巴西大豆产量预估,《油世界》、AgRural、Safras等研究机构将巴西大豆产量预期值调低200万~800万吨,较上年持平略减。考虑到巴西大豆播种期时间跨度长,巴西等多家气象机构预报未来两周巴西中北部降雨增多,有利于大豆重播和生长,预计未来巴西大豆增产的可能性仍较大。
阿根廷降雨充沛、土壤适宜,大豆播种进度明显快于上年。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称,截至11月29日当周,2023/2024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度43.8%,比去年同期高出15个百分点。其中,阿根廷北部以及南部核心种植带的首季大豆种植工作基本结束,二季大豆播种也在加快。BAGE预期2023/2024年度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1735万公顷,比上年度提高7.1%;产量5000万吨,远高于上年因干旱而减产的2100万吨,也高于11月美国农业部预测的4800万吨。
供应压力增大 局部地区豆粕基差转负
受华北大豆卸港问题影响,本周国内豆粕期价止跌略涨,但现货端施压基差继续走弱,山东、江苏等地出现50元/吨的负基差,现货报价跟随下探。12月6日,大商所豆粕主力2401合约收盘价3927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43元/吨,涨幅1.1%;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现货报价3840~3970元/吨,周环比下跌40~70元/吨;沿海地区基差报价M2401-50~80元/吨,周环比下跌30~80元/吨。
上周进口大豆到港继续增加,油厂压榨高位趋稳,国内大豆库存回升。监测显示,12月1日,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504万吨,周环比增加16万吨,月环比增加65万吨,同比增加155万吨。根据船期监测,12月份大豆到港量可能超过1000万吨,后期大豆库存将继续回升。
监测显示,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202万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增加32万吨,同比下降5万吨,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增加3万吨。近期油厂开机率较稳定,预计本周国内大豆压榨量维持在200万吨左右。
在油厂开机率维持高位的支撑下,豆粕产出增加,但下游提货一般,国内库存继续回升。12月1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82万吨,周环比增加8万吨,月环比增加12万吨,同比增加54万吨,比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增加25万吨。后续大豆到港、油厂开机均维持高位,豆粕库存或继续累库。
近期,国内油厂开机率维持高位,大豆压榨连续三周维持在200万吨上方水平,国内现货端供应充裕、库存增加,施压基差继续走弱,下游成交情况有所好转,但疫情导致生猪出栏增加、整体养殖利润不佳、豆菜粕价差高位引发替代等均抑制豆粕用量。若油厂开机继续维持高位,短期内豆粕价格仍将偏弱运行。
油脂市场下跌 豆油期价跌破8000元/吨
受累于原油和外盘价格下挫,本周国内豆油期货价格继续下行,基差相对坚挺,现货报价跌幅略小于期货。12月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2401合约收盘价7970元/吨,周环比下跌390元/吨,跌幅4.7%。现货方面,国内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市场报价8140~8310元/吨,周环比下跌230~250元/吨;基差报价Y2401+190~350元/吨,周环比上涨10~20元/吨。
上周国际大豆报价持稳,人民币升值,大豆进口成本小幅下降。监测显示,12月1日,美湾大豆12月船期CNF报价579美元/吨,升贴水报价对CBOT12月合约升水235美分/蒲式耳,合到港完税价4729元/吨(3%进口关税,9%增值税),较上周下降12元/吨;巴西大豆12月船期CNF报价576美元/吨,升贴水报价对CBOT12月合约升水225美分/蒲式耳,合到港完税价4705元/吨,较上周下降36元/吨。
上周进口大豆成本略降,但国内豆粕价格跌幅更大,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下降。监测显示,12月1日,美湾大豆12月船期对大商所1月合约压榨利润为-269元/吨(3%进口关税,加工费用100元/吨),周环比下降37元/吨;对现货压榨利润-154元/吨,周环比下降74元/吨。
国内油厂开机率维持高位,下游提货一般,豆油库存继续回升。监测显示,12月1日,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92万吨,周环比增加2万吨,月环比增加8万吨,同比增加26万吨。12月份进口大豆集中到港,预计本周大豆压榨量仍将保持在200万吨以上,豆油库存将继续攀升。
外部市场走低 拖累国内棕榈油价走弱
本周,国际棕榈油价格大幅回调。12月6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基准合约收盘价3725令吉/吨,周环比下跌141令吉/吨,跌幅3.6%;现货方面,12月船期马来西亚棕榈油FOB报价823美元/吨,周环比下跌32美元/吨,跌幅3.7%。
在国内未来油脂供应预期充裕及冬季消费需求下降的带动下,本周国内棕榈油价格下跌幅度较大。12月6日,大商所棕榈油期货主力2401合约收盘价6930元/吨,周环比下跌348元/吨,跌幅4.9%。国内沿海地区24度棕榈油报价6910~7100元/吨,周环比下跌360~380元/吨。其中,天津7020元/吨,山东日照7100元/吨,江苏张家港6950元/吨,广东广州6940元/吨。
本周,国际、国内棕榈油价格均下跌,但国内跌幅更大,棕榈油进口价格倒挂幅度扩大。监测显示,12月6日,马来西亚2023年12月船期24度棕榈油CNF报价848美元/吨,折合到港完税成本7399元/吨(关税9%、增值税9%),周环比下降265元/吨,比大商所棕榈油2401合约期价高469元/吨,周环比扩大53元/吨;比天津棕榈油价格高379元/吨,周环比扩大95元/吨。
国内棕榈油库存保持稳定,处于历史同期高位。12月1日,沿海地区食用棕榈油库存86万吨(加上工棕95万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增加1万吨,同比增加6万吨。其中,天津9万吨,江苏张家港34万吨,广东28万吨。
由于近两周棕榈油价格下跌、进口价格倒挂幅度扩大,油厂洗船现象增多,12月船期买船数量下降。据船期监测,预计12月份棕榈油到港40万吨左右,考虑到油脂总体消费疲软,加之棕榈油消费季节性下滑,预计近期国内棕榈油库存保持高位。
来源:粮油市场报(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12月15日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后,农业农村部党组认真学习贯彻,第一时间研究部署落实举措,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指导受灾地区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强化产销衔接和应急保供,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加强农业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
据中国气象局预报,目前强降雪对我国的影响趋于结束,但雪后伴随的强寒潮正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18—20日还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0℃线将南压至江南南部至华南北部一带,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达到历史同期极值,对冬小麦、冬油菜安全越冬和在田蔬菜、果树等生产运销造成不利影响。
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制定5个分作物以及畜牧水产应对寒潮技术意见的基础上,印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预案、下发防范应对紧急通知和预警信息,派出工作组赴4个重点省份实地指导雨雪天气防范工作,12月16日再次派出由农业农村部小麦、油菜、蔬菜、果树及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成员组成的25个科技小分队,赴相关省份生产一线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帮助落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措施,努力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稳定供应的影响。
农业农村部要求,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要深入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地区,实地查看灾害影响,分析评估发生发展趋势,研究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帮助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完善防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技术意见,及时落实清除受冻叶片,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设施防风增温保暖等措施。同时,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种形式搞好线上线下培训,推动灾害防御措施落实落地。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本报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颗粒归仓。山东省平原县鲁望农场种粮大户何石宝说:“新技术真管用!玉米合理密植,每亩地足足有5000多株,亩产提升了一大截,超过1500斤。”今年平原县大面积推广玉米密植新模式,带动秋粮增产5.3%。
小账连大账。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尤其是全国300个粮食大县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单产提升贡献率达73%。
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
从年初开始,农业农村部重点在200个玉米主产县、100个大豆主产县整建制推进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和单产提升行动,强投入、推技术、增密度、提产量,辐射带动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强农政策见实效。重点县大豆密度每亩增加800—1000株、每亩增产30—50斤,玉米密度增加500—800株,每亩增产150—300斤。在重点县示范带动下,全国粮食单产提升10%以上,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种植面积成为牢靠“底盘”。
稳政策,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今年,中央财政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00亿元;加大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力度,稳定实施稻谷补贴;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安排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一次性补助资金24亿元……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聚焦300个重点县,增加投入支持力度。各地区各部门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算全年粮食生产大账,夏粮产量达到2923亿斤,虽然比上年略减,但仍为历史第二高位。要看到的是,占全年粮食大头的秋粮今年播种面积达到13.1亿亩,连续4年增加,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种植面积增加,再加上单产提升,对冲了洪涝、干旱等灾害影响,实现了全年粮食“以秋补夏、以丰补歉”。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集成技术应用成为有力支撑。
今年,农业农村部推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200个玉米主产县、100个大豆主产县整建制示范带动,集成配套各类资源措施,精准管控各生产环节。专家估计,全国约有3亿亩玉米具备实施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灌溉条件,全部推广应用可新增玉米年生产能力600亿斤。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田建设是关键举措。
水利是农业命脉。今年以来,农田水利工作扎实推进,全国7300多个大中型灌区,生产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亩均单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到2倍。今年春灌、夏灌、秋灌累计供水2900多亿立方米,为全年粮食丰收提供了坚实水保障。今年1—8月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470万亩,粮食产能基础不断夯实。
抓重点、真投入,出真招、谋实招,开局之年粮食再获丰收,为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新征程上,坚持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大国粮仓根基越来越稳固,中国人的饭碗定能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刘志强、常钦、郁静娴 仅供分享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丰收来之不易。今年粮食丰收有哪些关键因素?如何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攻坚克难夺丰收
眼下,在黑龙江省尚志市,白雪覆盖的大地更显宁静。在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农民李殿友提起粮食生产十分感慨。
今年夏季,黑龙江五常、尚志等地出现连续强降雨。“洪水刚退那段时间大家抓紧排水,抽水机日夜不停。”李殿友说,今年他种了200多亩水稻,被淹的少、没被淹的多,整体是增产的。没受灾的地块产量提升、米质明显比去年好,加上粮价不错,收益有保障。
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各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菌剂,全力保障粮食生产。
一手抓减损,一手促增产。农业农村部今年启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100个大豆、200个玉米主产县主推玉米大豆密植技术,重点县示范区玉米平均密度每亩增加了500至800株。专家测算,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3%以上。
“以往很多品种在试验示范指挥田里的单产很高,但一到大田里就下来一大截。”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农业农村部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查找短板弱项,针对性地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在山东省莱州市,今年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推广面积超过6万亩。“亩株数比常规种植方式多1300多株,达到了5500多株,地里铺设滴灌带精准调节水肥。”莱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张鑫说,当地集成推广保墒保苗、种子包衣、绿色防控等技术模式,全市大多数地块亩产在700至750公斤。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深入挖掘潜力,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尽管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但全国大部农区光温水匹配较好;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来之不易的丰收,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今年春季有些旱,后期又遇上连阴雨,但最终产量没怎么受影响,主要是格田改造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种植户李宏伟说。
去年春天,李宏伟家里400多亩水田进行了格田改造,52个小格田改为28个大格田,池埂减少22条,有效种植面积多出12亩。“浇水施肥和农机作业更方便,遇上旱涝我也不那么担心了。”
今年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在良种方面,科研人员育成了短生育期的油菜“中油早1号”,在解决南方冬闲田种油菜、不耽误来年种早稻的问题上迈出重要一步;在农机装备领域,再生稻收获机等产品基本成熟,电驱式精量播种机成功量产应用。
在江西吉水县,通过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监管平台,农户们用手机就能看到田里情况,操作管理指令。“目前全县安装智慧终端的插秧机有86台,今年水稻机插面积比去年增长超过一倍。”吉水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庞文风说。
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不断加力完善,设施装备条件持续改善,为“虫口夺粮”“龙口夺粮”增添了底气,为稳产增产筑牢了根基。
多措并举提升农民积极性
新米上市后,特色稻米杂粮迎来消费旺季。美团优选数据显示,11月上旬,东北稻花香大米月销量环比上涨近3成,陕西米脂小米月销量增长近25%。
“米袋子”产品关系千家万户。科学种植、优质优价、产销衔接,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和稳产保供的关键。
在云南省宜良县,首届中国·昆明国际鲜食玉米品种展示会展出了各地特色玉米品种,当地还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发布了甜玉米、饲用玉米、红薯、鲜食大豆等栽培技术指导,通过推广特色粮食作物种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江西省金溪县,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工厂化集中育秧等技术正加快推广。“我们还大力推广稻鱼、稻虾、稻蛙等绿色综合种养模式,农民收入增加了,种粮积极性也提升了。”金溪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徐赶生说。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挖掘面积潜力。
粮稳天下安。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偲 记者 于文静、陈春园、叶婧、黄腾 仅供分享
注:图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分项数合计与全年数据略有差异。
来源:统计微讯(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昨天(17日),农业农村部针对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广西等省区市启动农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农业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精心组织冬季农业生产。目前,冬小麦全部进入越冬期。近期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带来哪些影响?各主产区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来看记者的报道。
多措并举 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
河南是我国冬小麦种植第一大省,眼下,8500多万亩冬小麦已全部进入越冬期。在主产区周口项城,全市组织16支农技专家组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做好低温天气田间管理,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
通过实地查看,专家认为,此次的雨雪降温天气,对于一、二类苗麦田影响不大 ,可以增加一、二类麦田的土壤温度和湿度,保证冬小麦安全越冬。同时,还可以杀死一些冬小麦虫害,为明年防控病虫害减轻压力。
在山东滨州无棣县,50多万亩冬小麦被大雪覆盖,专家认为,本轮降雪可以补充土壤水分,缓解冬小麦可能出现的干旱,还可以沉实土壤,保持土壤温度,增加小麦的抗逆性。同时,专家提醒,这次降雪造成的降温属于断崖式降温,可能会对冬前旺长的麦苗和抗冻性差的冬小麦品种造成一定影响。
为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农村部印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预案,下发防范应对紧急通知和预警信息,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赴相关省份生产一线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帮助落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措施。
加强设施农业畜牧业防护 减少不利影响
这次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一定影响,各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设施农业畜牧业防护,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这两天,大雪寒潮天气导致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全域范围内的2万多个设施蔬菜大棚,全部被大雪覆盖,有将近1000个蔬菜大棚塑料薄膜不同程度受损。当地组织各级农技人员分包到户,有针对性地指导菜农清理积雪,加固棚体,减轻损失。
河南滑县是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在田蔬菜面积14.8万亩,涵盖菠菜、芹菜、黄瓜、辣椒等多个品种。在滑县城关街道史固村,这里的1200多亩芹菜正处于生长阶段,农技人员从防寒保温、喷施营养等方面,对种植户进行生产指导。
从12月13日开始,内蒙古迎来一次超强寒潮天气过程,给农牧业生产,特别是畜牧业带来很大挑战。在鄂尔多斯,当地发布《畜牧业应对寒潮暴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帮助农牧民应对极端天气。截至目前,1160多万元的防灾补贴也已发放到位。
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要加固蔬菜大棚、畜禽圈舍和水产养殖大棚等设施,及时清除积雪,科学调控温度,搞好设施蔬菜肥水运筹和病虫害防控,千方百计降低不利天气影响。
来源:央视新闻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12.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650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88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52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400 |
东北米 | 一级 | 480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18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200 |
玉米 | 中等 | 2800 |
大豆 | 中等 | 6300 |
豆粕 | 一级 | 3950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麦皮 | 中粗 | 233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4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800 |
35
2023年12月20日
总905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