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做优生态共富文章 走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福州粮批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5-03-11 浏览次数:174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一朴实又深刻的理念在广袤乡村大地上开花结果,谱写出一段段生态共富的振兴佳话。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继续推动好绿色发展,来自乡村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主动向记者介绍起家乡的生态“致富经”。

  “上世纪80年代,在我的记忆里村里家家户户都是造纸作坊,不仅造成了生态污染,村民的收入也很有限。”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仁和镇鹿鸣村党支部书记任敏称,“现如今造纸作坊被竹料加工厂所取代;原来的伐竹刀已经被现代的伐竹液压剪所代替;肩挑背磨的人工运输被全新的山地轨道运输取而代之。”如今鹿鸣村近5000亩竹林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走上了绿色的现代发展之路。

  仁和镇素有“百里竹海”的美誉,鹿鸣村有8000亩竹林,是“中国料慈竹之乡”核心区、四川省级竹产业园区核心区,竹林是“山水仁和”最美的风景。鹿鸣村80%左右面积被划为生态红线,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是任敏带领一帮年轻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新发展思路。近年来,“大食物观”和“森林粮库”等理念的提出为任敏带来启发,她带领村民种植竹荪以及黄精、重楼等中药材,在2023年达成100万元的农产品销售额。“因为生态好,我们的竹荪质量也好,价格最高可卖到300元一斤。”任敏说。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带来发展机遇,挑战也接踵而至。任敏调研走访发现,各地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增长与野生动物致害情况呈逐步上升趋势,野生动物致害问题愈发凸显,村民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林下产业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她建议,相关部门适度缩小野生动物保护范围,适度放宽对野生动物猎捕管控,同时建立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支持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纳入农业林草政策性综合保险范围。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

  “我们村这么好的生态就该合理利用起来。我正在做的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和利用生态链之间相协调的关系,让农业实现少打农药、少施化肥、保护环境、提升品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淑娴表示。2017年,农学硕士毕业的她回到家乡赤壁市中伙铺镇安丰村,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9年间,她坚持生态恢复养育,研发调配微生物饲料,利用生物粪便和秸秆发酵制成生物肥料,培养菌种改善水质,设计动态监测方案,精准调控种养节奏,从而实现农产品的绿色低碳生产。

  如今,她的农场蜕变为高效绿色可持续的“菌-藻-稻-虾-鸭”生态种养循环空间,各类农产品高产优质且收益可观。“我们的一亩田能产小龙虾200斤、稻谷1000斤、无抗生素的鸭子30只,每亩利润达3900元。同时,化肥减量60%,农药渔药减量80%,既环保又健康。”目前田淑娴的合作社有200多名成员,成立了社会化服务工作队,为周边村镇提供鸭苗育雏、精准喷洒农业微生物等服务。

  202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一行来到田淑娴所在合作社,对其技术路线与实践成果表示高度认可,这更加坚定了她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的信心。今年她提出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支持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的建议,希望相关部门继续鼓励支持种养结合模式,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田淑娴还提出关于支持赤壁市创建智慧农业大模型试点县的建议。“我们正在训练农业智慧管理模型,希望通过数据积累,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种指标,帮助预判农作物生长情况,形成智能化的生产计划和管理方案,若能实现将会显著缓解农业生产中效率低、资源浪费、风险不可控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田淑娴说。

  让农业与自然相拥,让乡村因绿色而美。绿色生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唯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福州粮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