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市场遭遇新春困局 粉企应该如何突围

作者:福州粮批 来源:中华粮网 时间:2025-02-20 浏览次数:279

元宵的烟花尚未散尽,粉企的压力已扑面而来!

       近日小麦库存量日渐减少的粉企撑不住了,麦价从南至北,开启了上涨模式,价虽涨量未增,郁闷的心情还没有缓解,面粉价格战又杀到了眼前,新年两重礼,冰爽两重天!

       价格战的挤压效应将逐步呈现,是被动接招,陷入更深的亏损泥潭,还是弃量保价,丢失更多的市场份额,都不是最好的解方。

       面对麦价、粉价的双重绞杀,悲观躺平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拓宽思路,解放思想,切换视角,或许这正是重新校准航向、重构竞争力的契机。

       低价策略可以短时间抢占市场,如果演变为普遍性低价,降价效应就会相互抵消。

       竞争的本质不是价格战,是成本、效率、创新、产品体验的四轮驱动。加宽应对竞争洪流的坚固长城,我们可以这样做:

       下足功夫,科学调研面粉消费需求,用心研发平替难度更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拳头产品,抵消价格战的冲击。

       细分赛道,培育新的增长点。长久以来,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始终占据着面粉消费市场的“C位”。是粉企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面粉消费规模、中高端面粉消费水平、面粉品牌认可度等方面都是“一骑绝尘”。在经济环境愈发困难的背景之下这个格局已经开始“松动”,县域市场正在崛起。有关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县域市场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24.0%,远超城市消费。

       拓宽渠道,避其锋芒,面粉消费既有竞争激烈的流通渠道,也有相对封闭的团餐、高校、军供等渠道,战术绕行胜于强攻。

       面粉行业的蛋糕小了,分蛋糕的人必须更拼命。体质好的粉企抢到的蛋糕份额相对会较大,体质弱的可能没有机会分享盈利的蛋糕。囤积人才,练好内功,精心管理,有助于取得更多优势。

       应对价格战,还不足以进入发展的安全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实现健康发展,还需要我们逐步塑造跨界思维。

       国内某知名的茶企,为应对同质化、低价化的竞争,跳出茶叶行业谋发展,选择了茶店与饭店相伴共生模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实现了发展。

       星级酒店从为住宿旅客提供早餐的辅助服务,跨界到早餐自助,办起了次卡、周卡、月卡等套餐活动,有的还做晚餐服务,使餐饮成为酒店的第二增长曲线,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商超行业也在经济寒冬的侵袭之下,迈出了跨界发展的步伐,永辉超市率先在卖场内开设15元自助食堂;物美则推出13元和19.9元两档价位的自助餐模式。既带来了人流,也增加了卖场销售收入。

       跳出面粉行业求变革,酵母行业、调味品行业、餐饮服务行业、家庭食品机械行业等,也许值得粉企思考、尝试。

       强链、补链作为近年经济发展的抓手,粉企在行业的上、下游谋求发展,加宽加固品牌塑造的护城河,也许会成为新的发展亮点。

       中小饲料企业在体量、实力均不及头部企业的情况下,开始布局养殖行业,通过部分外销,部分自产自销,保住了主业的基本盘;头部饲料企业则在肉品加工方面发力,谋划新的利润增长点。

       手机行业的小米充分发挥自身的研发优势,从手机到家电再到新能源汽车,从别人代工到自研、自建工厂,产业链条不断加长,目前营收已近万亿,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主食工业化生产,正在逐步成形。据有关机构统计,馒头、面条、包子、水饺等占主食消费量的比重为48.57%。工业化生产在食品安全、干净卫生、管理规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粉企可以考虑的方向。

       低价、实惠,只是表面的竞争。真正做强做大品牌并实现持续盈利的关键,是能否做到同行业成本最低,管理模式能否做到极致化、企业效率是否优于同行,产品是否能真正追随顾客需求。实现这些目标的路线图是优质优价,提质增效。

       国内某知名商超,被业内称为超市界的天花板,在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营收、效益双增长,实现这一目标最为重要的内在因素是物美、价实,物鲜、价高,优质、优价。

       小米近十年发展迅猛,持续盈利是支撑其发展、扩张的核心基础。10年前手机毛利率为3.45%,2023年是14.59%;10年前家电毛利率为8.16%,2023年达到了16.33%;2016年互联网服务毛利率为64.37%,2023年上涨到74.18%,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清晰路径是对标行业头部企业的产品品质,走优质、优价之路,不踏入低价竞争的河流。

       面粉行业的同质化将持续存在,价格战也将继续存在。摆脱同质化的红海,脱离价格战的泥沼,转入中、高端领域,是实现优质、优价、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虽然竞争的赛道不再拥挤,但对粉企也有更高的要求,经营的难度更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风险,是粉企需要攀爬的高峰。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3/2024年度我国小麦食用消费9200万吨,2030/2031年度9088万吨,2035/2036年度8787万吨,小麦食用消费长期看是逐步递减的,做为世界上最大的面粉消费国,面粉行业的前景仍是光明的,值得面粉人站在制粉工业百年历史的发展高地,擘画蓝图,打造百年粉企!

(责任编辑: 福州粮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