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5-01-26 浏览次数:155
福州粮情
一月份福州市场粮油价格涨跌不一
时间:2025.1.31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上月平均价 |
本月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450 |
2450 |
持平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2550 |
持平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860 |
3860 |
持平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40 |
6040 |
持平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400 |
4400 |
持平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400 |
4400 |
持平 |
东北米 |
一级 |
4840 |
4840 |
持平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500 |
4600 |
2.22%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2700 |
2680 |
-0.74%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2720 |
2700 |
-0.74% |
玉米 |
中等 |
2300 |
2360 |
2.61% |
大豆 |
中等 |
5350 |
5400 |
0.94% |
豆粕 |
一级 |
3360 |
3460 |
2.98% |
籼糯米 |
一级 |
6440 |
644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080 |
2000 |
-3.85%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400 |
8500 |
1.19%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800 |
8900 |
1.14%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上周小麦价格回暖,不少制粉企业原粮库存持续偏低,年前陆续选择适量备货、支撑小麦价格反弹,此外目前渠道库存普遍仍处于亏损状态,因此短期也相对挺价,不过就今年春节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制粉企业旺季不旺的情况较为明显,上周很多粉企涨价幅度不足0.01元/斤,且最近到厂价格也有转跌趋势。那么在年前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小麦价格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吗?尤其对回本无望的贸易商来说,后市又该如何抉择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作如下简析,仅供参考使用。
玉米偏强 提振麦市
近期玉米价格趋强,虽然上周五左右,山东等地玉米价格出现回落,但整体来看,年前玉米涨势仍较为明确,因此也对小麦市场起一定提振作用,尤其是最近小麦价格虽然也有一定程度上涨,但涨价的幅度和范围均不及临池玉米,这也使得小麦、玉米价差缩小。而尽管目前小麦饲用性价比优势并不明显,但近期小麦市场信心略有修复,不少贸易商都计划挺价至年后,但也有一些压力较大的贸易商只得选择近期陆续走货,毕竟目前很多普麦库存成本价格已在1.25元/斤以上,且后续行情如何运转仍是未知的情况下,逢涨分批走货也不失为一种减小风险的好办法。
备货有限 陆续停产
虽然元旦以来,面粉消费情况较前期略有好转,但较往年同期实际仍有不小落差,同时因制粉企业开机率一般都有所提升,现阶段各地面粉市场供给充足,近期不少粉企都反映年前面粉涨价困难,小麦价格回暖也未能带动中下游市场对面粉备货需求增加,因此在整体行情仍不乐观的情况下,今年不少粉企都计划提前停产,此外本周制粉企业多数都将完成年前的生产工作,短期粉企对小麦的需求也会逐步减弱,后续关注新一季小麦产情、看能否为小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采购增量 支撑价格
本周中储粮继续加大采购力度,20、21日均有不少数量的小麦竞价采购专场开拍,同时因年前小麦价格整体偏强,近期采购底价一般也有所上涨。如1月20日中储粮拍卖山东分公司小麦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24年小麦6000吨,实际成交6000吨,成交率100%,起拍均价2390元/吨,成交均价2390元/吨,溢价0元/吨;1月20日中储粮拍卖江苏分公司小麦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24年小麦2581吨,实际成交2581吨,成交率100%,起拍均价2380元/吨,成交均价2380元/吨,溢价0元/吨。尤其目前24年产小麦质量普遍都较为良好,且价格也低于托市价格,此时自然会吸引各级储备,而采购加码也会一定程度上提振小麦市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小麦价格或震荡运行,年前制粉企业小麦收购逐步结束,小麦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不过因25年小麦产情并不明确,贸易商对质量良好的库存小麦不少都相对挺价,但近期多数制粉企业对小麦收购仍不积极,再考虑到现阶段正处于轮出高峰期,后续粉企对原粮采购也会较为谨慎,因此短期小麦价格能否继续上涨可能仍需仰仗玉米行情,建议各位粮友结合自身情况、不宜对价格抱有太高期待。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近期内外盘联动,受种因素的影响,中储粮集团公司1月11日发布公告,按照有关部门工作安排,中储粮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企业将进一步增加2024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国储继续增收,继续提振市场信心,但后续仍要看实际的收储效果。
受库存调减影响,CBOT玉米价格继续上涨
根据美国农业部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4/2025年度世界玉米收获面积较上月预估调增17万公顷,较上年度面积减少237万公顷。本月产量较上月预估调减354万吨,较上年度产量减少1566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较上月调减103万吨,食种工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270万吨,总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167万吨,较上年度总消费增加789万吨。全球期末库存较上月预估继续调减310万吨,至2.93亿吨,较上年度期末库存减少2412万吨。库存消费比继续下降至23.84%,自2014/2015年度以来库存消费比首次低于25%,继续创近11年来新低。
受美国农业下调玉米库存影响,外盘玉米价格继续上涨。截至2025年1月10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上涨,其中芝加哥玉米期货创下六个月新高,因为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陈季玉米供应,而南美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不利于玉米生长,国际原油大幅上涨也提供支持。上周(1.9-1.15)CBOT玉米最高价449.7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453.5美分/蒲式耳,区间震幅5.75%。
期现联动,国内玉米期货价格继续反弹
受外盘和国内现货市场诸多利好因素的影响,上周大连盘玉米主力合约C2505结算价格上涨明显,中储粮发布再次增储的消息对市场有所提振,现货价格也出现上涨,期现市场形成联动。截至1月16日,大连盘主力合约C2505结算价格为2281元/吨,较前一周2225元/吨上涨56元/吨。
贸易商存粮意愿增强,“蓄水池”的作用逐渐显现随着购销的深入,玉米价格在底部震荡时间够久,另外近期利多因素不断增强,不管是东北还是华北,贸易商存粮积极行明显增强。华北产区今年天气晴好,基本没有雨雪天气,玉米水分下降较快,市场干粮增多,为贸易商做中长期库存提供了条件,贸易商渠道库存“蓄水池”的作用逐渐显现,对价格形成利好支撑。
国内农户售粮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水平
目前国内售粮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年前玉米售粮进度达到一半以上,春节后因天气的回暖基层上量增多或不利于玉米价格向好发展。但年前要进一步扩大收储范围,积极入市收购,有助于提振市场各方主体信心。随着基层余粮存量的减少,基层种植户出货节奏缓慢,贸易主体的看涨心态陆续增强,也开始加大了收购力度,部分加工企业通过小幅提价来促进收购。贸易商采购意向有所增加,有助于夯实玉米底部价格。截至1月16日,据统计,全国13个省份农户售粮进度53%,较去年同期快6%。全国7个主产省份农户售粮进度为50%,较去年同期偏快7%。
多种利好刺激,国内玉米价格企稳反弹
中储粮集团公司1月11日发布公告,按照有关部门工作安排,中储粮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企业将进一步增加2024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国储继续增收,继续提振市场信心,但后续仍要看实际的收储效果。从贸易商的态度来看,随着底部价格基本确认,贸易商存粮意愿增强,渠道库存的蓄水池作用逐渐显现,对价格也形成支撑。从下游企业来看,春节之前普遍有补库的需求,同样提振市场。
截至1月16日,吉林长春二等玉米市场价格193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1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二等玉米市场价格189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10元/吨。山东寿光深加工玉米价格参考2090元/吨,较前一周价格窄幅上调96元/吨。北方港口二等15水收购价格2040-2050元/吨,较前一周期上涨50元/吨。二等玉米平仓价格2090-2100元/吨,较前一周期上涨50元/吨。江苏南通港东北二等玉米主流价格2230元/吨,环比上涨70元/吨;广东蛇口港东北二等玉米主流价格2230元/吨,环比上涨70元/吨。
从外部环境来看,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将于1月20日在华盛顿举行。在上一次任职期间中美贸易有较大摩擦,虽然近两年巴西成为我国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即便没有粮食进口冲突,但市场也担心特朗普就职后引发关税的问题,市场的担忧情绪或一定程度上在盘面有所体现,进而影响现货价格。综合来看,近期玉米市场利多消息相对较多,外盘不断创阶段性新高,国内农户售粮进度明显偏快,贸易商存粮意愿增强,下游企业节前补库等对国内玉米价格形成较强的支撑。在多方收购主体参与下,玉米底部价格更加坚实,玉米价格中长期有望维持稳中上涨的趋势。
来源: 市场资讯 仅供分享
近期国内糯米价格“米凭稻贵”,整体价格维持相对高位,安徽地区圆粒糯米出厂价格区间在2.27-2.33元/斤,黑吉等地圆粒糯米出厂价格区间在2.25-2.40元/斤,江苏区域出厂参考价在2.35-2.40元/斤之间,当前糯稻整体供应偏紧,如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糯稻装车参考价1.65元/斤左右,出米率65%,水分15%以内,低价原粮数量较少,个别高端当地到厂价已达1.695元/斤,虽成交量较少,但米企多表示受成本因素的限制,价格难有明显下调的空间,米企虽看似稳守价格,但实际被原粮制约,价格暂时僵持持稳,对年后糯稻价格走势的关注度逐渐升高,那年后糯米价格仍会继续偏强运行么?通过市场反馈来看,价格再度明显拉涨的可能性不高,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进口糯米价格表现相对较差。近期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印度在两年的禁令后解除了大米出口限制,导致全球供应增加,给包括越南在内的其他出口国带来了竞争压力。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MARD)和工业和贸易部(MOIT)在1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破碎率5%大米价格已跌至434美元/吨,创下两年来的最低水平,低于泰国大米价格479美元/吨,也比2023年8月历史最高水平700美元/吨低了266美元/吨,降幅达38%。近期,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主要进口国的需求放缓,因为这些国家在2024年储备了充足的大米库存,正在等待价格进一步下跌后再恢复购买,由于全球供应充足和来自其他出口国的竞争加剧,越南的大米出口可能面临挑战。从目前深圳港口贸易商处获悉,越南新季糯米港口自提参考价不高于2.45元/斤,部分贸易商已经清库,且泰国糯米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简而言之,近期中国进口糯米数量增多,且后续进口量仍较多,价格后期也呈现一定下滑的迹象,进而如果东北糯米价格仍保持目前的高价位水平,后期在两广地区的认可度将会降低。
其次,安徽等地价格制约了东北糯米销售的半径。按照目前的价格横向来看,黑吉等地糯米仅在东北地区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安徽地区相对偏低的糯米决定了东北糯米外售的范围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且安徽以及江苏等地糯米价格存小幅下探的可能,更加制约了东北地区糯米的外发销售,而春节归来,后续糯米供应量将逐渐加码,价格方面也恐难有明显的拉涨。
最后,糯稻库存存疑。从目前东北糯稻主产区的反馈情况来看,当地糯稻库存量较高,这也是糯稻价格保持相对偏强运行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从24年新季糯稻上市以来,米企加工需求量并不是十分的巨大,业内对实际糯稻库存量存一定的质疑,部分糯米加工厂已于12月底清库后暂停采购,观望为主,虽捂货惜售能令糯稻价格短时间上涨,但并不是因为需求有多么大的支撑,市场恐慌情绪尚存,部分加工厂以及贸易商不敢贸然对糯稻进行大规模的储备(且目前市场可售货源也相对偏少)。
综上,目前东北地区糯米价格相对偏强运行,但有价无市,且市场恐慌情绪尚存,叠加进口糯米行情表现相对低迷,预估节后糯米价格存向下波动的可能。
来源: 中国粮油信息网 仅供分享
小年已过,新春将至,小编在这里提前祝大家蛇年大吉!自今年1月10日起,豆粕价格持续上涨,本周现货累计涨幅甚至达到200元/吨。整个年前备货阶段涨势不停,如今备货进入尾声,市场交易热度降低,年后还会延续强势行情吗?以下是笔者结合市场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粕现货市场参考,截至1月22日,国内主 要地区油厂平均报价在3210元/吨左右。其中山东地区在3200元/吨,华东地区报3190元/吨,大连地区3280元/吨,天津地区3220元/吨,广东地区3200元/吨。
近日,因特朗普上台,市场对美方关税政策的关注度明显增加。2024年11月,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时表示,他计划对中国征收60%关税;1月21日,特朗普称,美国政府正在讨论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因为芬太尼正从中国运往墨西哥和加拿大;1月22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税25%,同时,对金砖国家加100%。关税政策变化莫测,或能引发国内反制措施,间接影响进口大豆成本价格,豆粕价格易受到短期提振影响。同时,荷兰国际集团(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伦·帕特森表示,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降至8500万英亩,同比下降2.4%。而大豆与玉米的性价对比、贸易关税等因素也将对美国大豆新作调整产生影响。
因南美自12月中旬入夏以来,阿根廷持续遭遇干旱天气,主要农业区最近的降雨并未缓解人们对持续干旱可能进一步损害农业产量的担忧。虽然阿根廷主要农业区有降雨,但是各地降水量差异很大。如果降雨来得过晚,也将无法扭转干旱造成的损害。因此近期多家机构下调阿根廷新作预期产量。而巴西南部和东北部部分地区也面临干旱威胁,作物状况也有恶化的趋势。在马托格罗索和中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的其他州,则出现过多降雨,导致上周收获进展不大。春节期间国内停盘时间较长,天气对南美新作大豆影响的不确定性也易引起进口大豆价格的大幅波动,国内豆粕价格在巴西新作大豆大量上市前仍有上涨的可能。
除了南美天气影响,近期中国质检部门在一些巴西大豆船货中发现化学污染、害虫或昆虫,暂已停止接收五家公司的巴西大豆,或将影响年后市场大豆供应。而因前期天气干旱,巴西播种进度较慢的情况或将导致大豆集中上市的时间推迟,国内2~3月仍有供应偏紧的可能。同时2024年饲料及原料价格整体偏低的行情给养殖行业带来了信心,叠加市场年前备货量普遍不大,年后对豆粕的需求仍有一定支撑。
综上所述,豆粕近期利好较多,但大多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预计年后行情短期内或仍偏强,但可能会伴随多次回调。同时因节前备货后期运输车辆难找及工厂限量、停机等因素,现货市场价涨势较强,但难以持续至年后,因此年前谨慎追高。笔者思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各位读者需结合自身及周边市场情况酌情参考。
来源:粮信网 作者:刘慧 仅供分享
上周国内油脂整体呈先涨后跌的态势,其中棕榈油以及菜籽油偏弱,豆油最强。近期国内油脂市场波动或巨大,毕竟外围市场消息较多,其中包括美国生柴行业政策的变化,45Z税收政策的决定权在于新政府。同时美新任总统1月20日上任以及上任后对外税收政策等。那么问题来了,节前国内油脂是涨是跌?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1月17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再次回落至8000元/吨大关下方至7990元/吨,其中大连地区约7930元/吨。天津地区约7860元/吨、青岛地区约794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030元/吨、东莞地区约813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8110元/吨左右。
美豆站稳1000美分
上周CBOT大豆以上涨为主,上涨0.85%,最活跃合约3月期约上涨15美分,报收1034美分/蒲式耳;南美天气市当前市场关注重点之一,上周市场逐步消化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利多。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大豆优良率32%,比一周前下滑17%;差劣率21%,比一周前提高13%。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将低于之前预测的5300-5350万吨,但当前巴西新作长势良好,丰产可期,对美豆而言仍存潜在压力。同时中美关系走向也将影响着美豆价格走势。
棕榈油行情偏弱
上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棕榈油期货下跌2.15%。1月份迄今下跌2.6%,主要因为印尼推迟实施B40项目,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需求疲软。船运调查机构称,1月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减少15.5%到23.7%。特别是作为棕榈油买家之一的印度1月份棕榈油进口量可能创下近五年来最低水平,因为棕榈油价格相对竞争对手溢价,导致国内精炼利润转为亏损,促使精炼厂转向价格更具竞争力的豆油。另外印尼官员表示,由于棕榈油基金机构(BPDPKS)重组,印尼暂时冻结发放棕榈油生物柴油和重播油棕的补贴,或将使得印尼B40政策实施难度增加。
国内油脂基差窄幅波动
上周国内油脂基差多延续稳定为主,局部地区继续小幅上涨。上周豆油行情在三大油脂中整体呈偏强的态势,成交较好,前两日日成交量过万。截至当前东北地区一豆基差在05+420~460之间,基差上涨,货源偏紧,个别工作已停机。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在05+250~270基差稳定、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5+350~400,基差稳定、华东地区主流05+450~500、华南地区主流在05+600~620左右。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基差暂稳,局部地区略有松动,进口成本较前期相比略有改善。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5+1550~1600。华东地区基差在05+1200、华南24度基差多在05+1200。菜油方面,上周菜籽油行情波动较大,周三郑盘主力合约增仓下行,跌至四个月新低,主要是外围市场利空,美国财政布的45Z指引不包含加拿大菜籽油,国内各地基差波动幅度较小。当前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5+300~330,华东地区三级菜油05+100~120、华南广西地区三级菜油现货05-50~70、东莞地区三菜05+50、一级菜籽油基差在05+170,基差上涨10~20元/吨。
油脂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春节临近国内备货工作已渐入尾声,各地厂商均执行合同为主,因此在油脂整体供给宽松的背景下,价格上涨动力仍是不足。今年市场多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预计节后恢复交易会较晚,重点关注美国新任总统执政后中美、中加以及加美之间贸易关系。就当前国内大豆供给情况来看,预计节后国内油脂或将延续弱势震荡整理,关注春节假期期间外围市场变化。
来源: 粮信网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组织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推动粮食产能稳步迈上1.4万亿斤台阶。深入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落实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加强糖料、天然橡胶基地建设。健全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统筹做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完善储备体系和制度建设,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优化生猪、棉花、食糖市场调控机制,加强应急保供能力建设。
来源: 财联社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近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为新时期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当前,科技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引擎,在品种培育、高产技术以及农机装备等方面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协同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科技创新保障粮食稳产高产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130亿斤,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背后是科技发挥着日益强劲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耕地总量刚性约束凸显的情况下,科技创新成为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科技已渗透到地种水肥药全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成为兴粮稳产的关键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逐步构建了以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等关键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育种体系,培育出具备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广适等特性的新品种,显著提高了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其中小麦超过50%。中国种保障了中国粮,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的历史性转变,正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迈进。
第二,各地集成创新了水稻侧深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玉米密植滴灌、大豆大垄密植等一批高产技术模式,示范点平均增产都在10%以上。随着精准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多项技术集成和大面积推广,粮食产量将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通过“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双向发力,打开了粮食新的增产空间。此外,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普及应用,促进了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粮食生产效率,展示了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第三,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现已超过11亿千瓦,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81%、91.67%和88.03%。我国安装北斗终端的农机达到220万台,植保无人机保有量25.1万架。30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12公斤/秒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等大马力农机市场占有率已超国外机型,6—15度丘陵山地拖拉机、山地玉米播种机等灵活精准作业的丘陵适用小农机成功部署一线。农机装备在耕种管收各环节广泛应用以及农机社会化服务持续发展,大幅减少人力、物力和资源消耗,在确保粮食生产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的同时,推动了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使粮食安全基础更加牢固。
三方面发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与此同时,还应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人才支撑不强、机制有待完善。当前,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极端气象灾害频发重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多重挑战。强化科技支撑成为确保粮食自给自足、抵御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发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一是抓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强化重点突破。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瓶颈,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整合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农业科技领军企业等多方优质资源和优秀人才,形成跨领域、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聚力攻关“卡脖子”难题,确保种源自主可控,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二是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有效赋能。要坚持以用促研发,以用促转化。一方面,紧密围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明确研发导向,凝练出接地气的科研项目,产出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创新链好技术到产业链好应用之间的转化,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开展科技成果征集、筛选、发布以及技术供需对接等服务,推动科技与农业产业有效结合。同时,推进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企业等市场化服务力量参与农技推广,用好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等服务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落实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将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国家粮食安全。
三是抓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强化动力保障。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为目标,构建战略科学家、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为主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农业科技人才梯队。完善农业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服务保障措施,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动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把“藏粮于技”“授农于技”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来源: 科技日报 仅供分享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4年12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数据显示,当月农产品价格指数为92.9,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5.2%,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白糖等大部分监测农产品价格环比均出现下降。
记者梳理该机构发布的各月数据发现,2024年农产品价格指数以降为主,1月为105.2,到12月下跌约11.7%。对比近4年数据,到2024年底,农产品价格指数已跌至低位。
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数据,2024年多数农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包括稻米、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豆粕、花生等。
在受访专家看来,2024年大宗农产品价格整体下降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际来看,全球主要农产品供应较为充足,叠加经济增速放缓对需求有所影响,供需关系整体宽松,带降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而这也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带来一定影响。从国内看,我国粮食、畜产品、水产品、瓜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整体增长,而人口总量有所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供给增幅超过需求增长,拖累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
从全球来看,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韩杨撰文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谷物产量28.41亿吨,消费量28.59亿吨。加上库存量8.74亿吨,谷物供给总量37.2亿吨。谷物库存消费比预计为30.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国际警戒线17%的水平。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院长赵霞向记者表示,全球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需求不足,供需关系宽松影响农产品价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进一步向记者指出,一方面,受技术进步和转基因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全球主要农产品,包括谷物、油脂油料等都处于增产通道。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全球农产品需求增速有所减缓。受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全球大宗农产品供需相对宽松,价格下降。
赵霞表示,进口将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影响,比如进口大豆等粮食的低价优势对国内同类农产品价格形成压制,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加大国内同类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
着眼国内,胡冰川表示,在供给端,我国粮食、畜产品、水产品、瓜果蔬菜等整体产量在增长。
以粮食为例,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14130亿斤,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创历史新高。其中谷物产量13046亿斤,比2023年增加217亿斤,增长1.7%。
而在需求端,胡冰川指出,我国面临人口总量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实情况,叠加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农产品消费需求趋于饱和。供需两方面因素对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拖累。
从具体品类看,胡冰川表示,影响整体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品类是种植类农产品。我国水稻和小麦有最低收购价,不会对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明显拖累,大宗农产品价格主要受玉米和大豆影响。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的饲料粮,玉米价格和进口大豆价格下降,会产生连锁反应,带降下游养殖业的农产品价格。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24年1月上旬到12月下旬,在监测的主要用于加工的农产品中,豆粕价格降幅最大,下降约24.2%;其次是大豆,下降17.1%;玉米则下降16.4%。
整体来看,赵霞认为,2024年我国重点大宗农产品市场总体呈现供应充足、需求增长缓慢的特点。从供应来看,国内粮食生产形势良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增加,供应充足。从畜产品市场来看,畜产品市场因消费饱和而价格持续低迷,行业正在经历生产调整阶段。
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1月上旬稻米、大豆、豆粕、花生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大豆和豆粕价格环比上涨0.4%。
展望2025年,赵霞预计,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有望实现有限复苏,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从国内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这将对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提供一定支撑。此外,虽然全球农产品仍处于增产通道,但国内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经历了产能调整后,可能会获得一些技术性支撑。
对于2025年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赵霞认为,接下来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可能会出现分化,部分品种价格有望获得支撑,但整体价格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具体来看,粮食价格可能以稳为主,其中小麦和稻米可能小幅下行,但最低收购价的调整将构筑价格底部支撑,玉米价格可能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大豆价格仍有下降空间。畜产品价格有望获得技术性支撑,存在一定反弹机会。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仅供分享
2024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聚焦重点问题品种,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格管控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积极查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12个典型案例,包括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或产蛋期不得使用的药物、常规药物残留超标和未按照规定开具、收取、保存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三类。
一、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或产蛋期不得使用的药物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农业农村局查处桑某某在芹菜种植中使用不得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乙酰甲胺磷案
2024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对该州吉木萨尔县农户桑某某种植的芹菜开展监督抽查,在芹菜样品中检出不得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乙酰甲胺磷。2024年9月,昌吉州农业农村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2.海南省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牟某某在芒果种植中使用不得在瓜果上使用的农药乙酰甲胺磷案
2024年4月,海南省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对该市吉阳区牟某某种植的芒果开展监督抽查,在芒果样品中检出不得在瓜果上使用的农药乙酰甲胺磷。2024年5月,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3.甘肃省嘉峪关市农业农村局查处谢某某在肉牛养殖中使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呋喃唑酮案
2024年7月,甘肃省嘉峪关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市文殊镇团结村谢某某在肉牛养殖过程中使用了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呋喃唑酮。经查,涉案肉牛共2头,均已进行无害化处理。2024年8月,嘉峪关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4.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查处某水产养殖场在牛蛙养殖中使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氯霉素案
2024年7月,农业农村部对重庆市潼南区某水产养殖场养殖的牛蛙开展国家水产养殖重点问题品种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在牛蛙样品中检出禁用药品氯霉素。2024年9月,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5.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某公司生产销售兽药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鸡蛋案
2024年8月,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收到邯郸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交办函,称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在监督抽查中发现,某公司生产销售的鸡蛋中多西环素残留超标。2024年9月,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二、常规药物残留超标
6.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农村局查处某合作社生产销售农药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豇豆案
2024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赣县大队接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移送案件线索,称某合作社生产销售的豇豆常规农药灭蝇胺残留检测不合格。经查,该合作社在豇豆种植过程中使用灭蝇胺后未过安全间隔期即采摘上市。2024年5月,赣州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7.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查处某公司生产销售农药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辣椒案
2023年11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对昆明市东川区某公司开展监督抽查,经检测其生产销售的辣椒样品常规农药吡虫啉、噻虫嗪残留超标。2024年2月,东川区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8.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查处郑某某生产销售农药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杨梅案
2024年7月,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对农户郑某某开展监督抽查,经检测其生产销售的杨梅样品常规农药阿维菌素残留超标。2024年9月,三门县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9.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农业农村局查处某合作社生产销售农药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草莓案
2024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对该市某合作社开展监督抽查,经检测其生产销售的草莓样品常规农药烯酰吗啉残留超标。经查,该合作社在草莓种植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喷施药物,导致生产销售的草莓烯酰吗啉超标。2024年5月,南安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10.湖北省仙桃市农业农村局查处李某某生产销售兽药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黄鳝案
2024年1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对仙桃市杨林尾镇农户李某某养殖的黄鳝开展监督抽查,在其出塘上市的黄鳝样品中检出常规兽药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超标。2024年4月,仙桃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对李某某作出行政处罚。
三、未按照规定开具、收取、保存承诺达标合格证
11.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农业农村局查处某合作社未按照规定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案
2024年9月,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某合作社销售葡萄未按照规定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执法人员责令其立即改正。2024年10月,执法人员再次依法对该合作社进行检查时,发现其逾期仍未按照规定改正。2024年10月,汨罗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查处王某某未按照规定收取、保存、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案
2024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王某某在收购水产品时未按规定收取、保存承诺达标合格证,在销售水产品时未按规定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执法人员责令其立即改正。2024年4月,执法人员再次依法对当事人进行检查时,发现其逾期仍未按照规定改正。2024年4月,武进区农业农村局依法对王某某作出罚款3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来源: 央视新闻 仅供分享
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靠什么实现了粮食连年增产、再创新高?2025年如何做到稳产丰产?农业农村部就此做出回应。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
第一,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确实来之不易。2024年粮食生产,面对局部低温冷害、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病虫草害等一道道关口,我们积极有效应对,实现了抗灾夺丰收。灾害这么重,粮食产量还能够突破1.4万亿斤,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广大农技人员的无私奉献和亿万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第二,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根基更加坚实。我这里通报几组数据,目前我国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比10年前增了两倍多,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也超过10亿亩、比10年前增了1亿多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了75%、比10年前高了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了63%、比10年前高了8个点左右,特别是近10年,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已迭代升级两轮。可以说,耕地种子这两个要害、科技装备这两个支撑,有力推动着千亿斤的跨越。
第三,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粮食生产须臾不可放松。我国粮食产量超过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增加,耕地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极端天气异常多发,总体上粮食供求将呈紧平衡状态,不仅要保数量,还要保质量、保多样,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历史经验表明,粮食生产爬坡难、滑坡易,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绷得紧而又紧,粮食生产必须抓得牢而又牢,确保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关于2025年粮食生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已经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我们将全力以赴稳定粮食生产、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重点就是稳定粮食和大豆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努力抓好防灾减灾,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
来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5.1.31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450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86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4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40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400 |
东北米 |
一级 |
484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60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268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2700 |
玉米 |
中等 |
2360 |
大豆 |
中等 |
5400 |
豆粕 |
一级 |
3460 |
籼糯米 |
一级 |
6440 |
麦皮 |
中粗 |
200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5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900 |
3
2025年1月31日
总9042期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