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2022年1期粮情快讯

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2-01-10 浏览次数:3863

 福州粮情

月份上旬福州市场粮价涨跌不一

时间:2022.1.10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上月平均价

本月上旬平均价

涨跌率

早籼谷

(15-17)中等

2360

2360

持平

晚籼谷

(15-17)中等

2480

2480

持平

早籼米

(15-17)中等

3360

3360

持平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6000

持平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200

4160

-0.95%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080

4080

持平

东北米

一级

4680

4640

-0.85%

江苏粳米

一级

4400

4400

持平

红小麦

江苏中等

2920

2920

持平

白小麦

河南中等

2940

2940

持平

玉米

中等

2940

2900

-1.36%

大豆

中等

6900

6900

持平

豆粕

一级

3500

3500

持平

  籼糯米

一级

5400

5400

持平

麦皮

中粗

2350

2450

4.26%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9800

10000

2.04%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10200

10300

0.98%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全球粮价创十年新高!粮食市场风浪不停。。。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月6日发布最新月度报告:2021年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达到十年来最高水平。其中植物油价格创历史新高。

2021年全年,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31.2点,比2020年上升27.2%,达到自2012年以来的年度最高平均值。

2021年,玉米和小麦价格分别比2020年平均水平高出44.1%和31.3%,主要因为需求强劲且供应趋紧,主要小麦出口国的情况尤其如此。

稻米是2021年价格下跌的唯一主要谷物,报价平均比2020年水平低4.0%。价格疲软反映出稻米出口供应量充足,这加剧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使其不得不通过降低价格来应对运费高企和集装箱短缺对需求的影响。

2021年全年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平均为164.8点,比2020年上升65.8%,创年度历史新高。

世界局势复杂多变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供需关系引起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世卫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国际粮价上涨,一方面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

另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疫情的影响,阻断了粮食供应链,特别在运输这一部分。“就从海运这一部分来看,国家之间对于疫情的管理和措施不协同、不协调,导致运输成本增长,这是最大的原因。”

许世卫提出,目前来看,世界正处于一个少有的、复杂多变的条件之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贸易的规则和秩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反映在粮价上。通过观察与预测,许世卫认为,2022年国际粮价情况依旧是高位运行的,在疫情无法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粮食运输成本上涨的事实便不会发生变化。他说:“未来,自然灾害、疫情、贸易问题这些原因影响是长远的。”

不断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2021年我国粮食进口量呈现增长趋势,比如稻谷、小麦口粮这一部分国内进口量增长的幅度比较大。但并非国外媒体子虚乌有的文章报道,称中国大规模囤粮,恶意炒作粮价,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

进口量幅度的增大,不代表进口量就大。比如,2021年的前11个月,大米的进口量同比增长了90%以上,但实际情况是去年同期进口了200多万吨,今年进口了400多万吨,只是增涨数据听起来惊人,其实相比国内两亿吨的稻谷产量比例是非常小的。

而且我国深知全球粮食贸易量有限,在进口粮食的时候,充分考虑世界粮食供给能力,确保进口规模相对稳定,一直在避免突然大量进口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经济日报也撰文指出,我国历来重视粮食储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我国全面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库存数量足够全国吃一年半以上。充足的库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使得我国有能力应对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带来的风险挑战。

近年来我国不仅没有囤积粮食,反倒是加快粮食去库存,直到2020年底才完成临储玉米去库存任务,稻谷去库存压力仍然存在。从国际上看,在疫情引发的粮食安全恐慌之下,各国普遍增加储备规模,全球粮食库存持续增加。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我国要着力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补强粮食安全“软肋”,增强粮食储备能力,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装满中国粮,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气。我们只有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才能更好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来源:FAO、新京报、经济日报

南半球小麦丰产,麦价下跌 

外媒1月6日消息:周四,美国小麦期货市场下跌,部分期约创下近三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南半球小麦有望丰收,令麦价承压下行。

CBOT软红冬小麦市场的3月期约收低14.75美分,报收746美分/蒲式耳。
  KCBT硬红冬小麦市场的3月期约收低18.50美分,报收768.50美分/蒲式耳。
  MGE硬红春小麦市场的3月期约收低24.50美分,报收923.75美分/蒲式耳。
  南半球小麦产量前景强劲,缓解全球供应担忧,对小麦市场构成了下跌压力。CBOT3月期约盘中一度跌至10月19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2021/22年度阿根廷小麦产量可能达到218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2150万吨,因为单产高于预期。
  在过去九个交易日里,小麦市场有七个交易日下跌,跌幅超过9%。
  美国小麦出口销售疲软,促使投机基金建立空单。咨询机构AgResource说,截至周四午间,投机基金已经在小麦市场抛售约八千手。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的一周,美国2021/22年度小麦净销售量为48,600吨,创下年度新低,比上周低了76%,比四周均值低了78%。
  周三下午公布的美联储12月份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立场更加鹰派,将会比早先预期更快进行加息。美联储表示将会缩减资产规模,以遏制通胀。
  分析师指出,随着美联储以及其他主要央行改变货币政策立场,投机资金风险偏好减弱,令全球市场面临压力。

     来源:博易大师    责任编辑:未央  仅供分享

玉米 维持高位振荡格局 

2205合约价格在2600—2900元/吨区间波动
  玉米2205合约从最高2930元/吨跌到最低2480元/吨,波动较大,预计在小麦和水稻拍卖政策出台之前,玉米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窄幅振荡。
  从2021年年初到9月中旬,玉米2205合约从最高2930元/吨下跌到最低2480元/吨;从2021年9月中旬到11月初走出一轮反弹行情;从2021年11月初至目前窄幅振荡。
  替代数量不确定
  2020/2021年度,小麦拍卖成交4300万吨,大约有3500万吨流入饲料行业替代玉米;水稻拍卖成交980万吨,促使玉米价格从2021年年初跌到9月。目前国内储备小麦大约有4000万吨,水稻9000万吨。预计2021/2022年度,小麦拍卖数量将下滑,水稻拍卖数量会继续增加。整体上,小麦替代玉米数量预计比去年减少2000万吨左右。
  2021/2022年度,预计国内高粱进口数量将继续增加。国内高粱供给为1300万吨,比去年增加200万吨,国内产量基本维持在320万吨左右,进口量大约1000万吨,高于去年的870万吨。2021/2022年度,中国大麦进口量也将继续增加,国内大麦供给为1330万吨,高于去年的1160万吨。其中进口1250万吨,高于去年的1080万吨。
  整个替代方面,2022年的小麦和水稻拍卖政策将决定玉米替代数量,若拍卖数量低于2021年,则玉米供应大概率偏紧。
  2021/2022年度,按照目前政策预计玉米进口2000万吨,低于2020/2021年度的2950万吨。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国内累计进口玉米2624万吨,高粱818万吨,大麦994万吨,木薯干490万吨,DDGS22万吨,累计进口玉米及相关替代品总量4948万吨;预计2021年全年将进口5600万吨,高于2020年的2786万吨。
  去掉关税的进口玉米价格远低于国内玉米价格。截至2021年12月15日,广东港口进口玉米价格为2450元/吨,港口国内玉米价格为2860元/吨左右。若2022年进口政策继续放开,则进口玉米数量会大幅增加,进口DDGS可能会恢复到往年较高水平,大量的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利空国内玉米价格。
  玉米需求相对稳定
  商品猪价格继续上涨。截至2021年12月1日,生猪出栏均价为17.29元/公斤,环比上涨35.9%,同比下跌42.3%。7公斤仔猪均价227.86元/头,环比上涨114%,低于去年的1200元/头。自繁母猪已经开始盈利,平均盈利280元/头,较前一个月上涨588元/头;外购母猪亏损154元/头,较前一个月上涨1043元/头。能繁母猪存栏维持高位,有缓慢下降趋势,但商品猪存栏持续走高。预计2022年商品猪会保持盈利,生猪数量继续维持高位,保持稳定。
  肉食鸡价格相对稳定。截至2021年12月1日,肉食鸡均价3.82元/斤,环比上涨8.5%,同比下跌0.3%。预计2022年肉禽价格相对稳定,存栏数量相对稳定。全国蛋鸡价格继续维持高位。截至2021年12月初,产区均价为4.66元/斤,高于2020年同期,养殖利润较高。预计2022年蛋鸡存栏会继续增加。
  从整个养殖行业来看,生猪存栏略跌,蛋鸡存栏略涨,预计2022年饲料需求相对稳定,对玉米需求影响不大。
  对于深加工行业来说,目前淀粉行业山东利润在50元/吨左右,吉林大约80元/吨,利润相对较高。2021年淀粉行业新增产能140万吨,加之疫情影响越来越小,2022年市场对淀粉的需求将继续增加,从而加大玉米需求量。
  玉米成本继续提升
  2021年,地租成本继续上涨,部分地区地租每亩从400元上涨到700元。化肥价格涨幅较大,尤其是尿素价格同比翻番。华北部分地区出现水灾,收割成本增加较多,导致种植收益略有下滑。由于2021年大豆价格涨幅较大,而玉米价格相对较低,东北地区会有部分农户改种大豆,预计2022年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会减少,大豆面积会增加。同时,2022年可能会继续炒作天气因素、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等。玉米价格很难下跌,大概率继续上行或维持高位振荡。
  在整个农产品种植成本增加的前提下,小麦去库存速度加快,小麦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从而带动玉米价格。国内谷物库存继续下滑,替代减少,同时玉米新作种植面积可能会减少,天气也存在不确定性,玉米价格波动加大,易涨难跌。需求相对稳定,关注后期小麦、水稻的拍卖政策和进口政策。玉米2205合约价格在2600—2900元/吨区间波动。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2021稻米市场回顾与2022展望 

据卓创资讯统计,2021年全国稻米年均价为3980.78元/吨,同比下滑0.29%。其中高点为4127元/吨,低点为3803.00元/吨,高低价差324元/吨。今年稻米价格走势呈现三个阶段。

2021全年稻米价格走势

2022年全年稻米价格走势呈现先涨后跌再稳的趋势。

第一阶段1-2月份,受散发疫情影响,春节前国内大米集中备货价格普遍上涨。节后市场仍受到节前氛围支撑,处于高位。2月下旬开始局部性稻米价格开始回落,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3-9月份新粮集中上市前,市场价格总体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第一,2021年春节前市场集中备货量大,消化时间长,市场购销低迷。第二,至2021年2月底前,稻米市场价格总体高位,随着米市需求转淡,价格风险逐步增大。微信搜索:水稻种植交流网,获取更多水稻信息!第三,大米进口量高位,加之部分低价陈粮有所冲击市场。另外,麦收腾仓、集中备货、市场心态等均对阶段性行情带来一定影响。

第三阶段,新粮上市季,10-12月价格先跌后涨再稳。10月份新稻陆续上市,价格有所回落。11月中上旬大米集中备货,加之多因素收购托底,价格上涨。12月需求转淡,因价格并不高,且农户低价惜售,稻米价格总体以稳为主,局部小幅偏弱。今年新粮上市突出特点:市场心态理性,价格波动幅度缩小。

2022年稻米市场展望

供应方面,2022年国内稻谷生产仍以“稳口粮”为主,种植面积或基本平稳,若无区域性极端天气,稻谷总产量或起伏不大。

需求方面,淡旺季分化不明显,购销心态或较为理性,随行就市为主。另外,关注稻谷最低收购价及拍卖情况。

初步预计2022年稻米市场价格走势:

1季度价格稳定为主,局部波动微小,购销市场稳中小幅提升。

2季度陈粮投拍、需求不快,春耕前售粮积极性提升,稻谷价格基本平稳,局部有升;部分大米价格或小幅回落。

3季度随着市场粮源消化尾声,价格稳中小幅偏强。

4季度价格或小幅先跌后涨。具体行情走势,由于各主产区市场粮源消化及售粮进度不一,市场走势或有所不同。

      来源:卓创资讯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备货量低 大米上涨势头弱 

元旦节后国内大米市场购销依然显弱,与米企沟通后了解到,近日下游备货迟迟未启动,更别提米价走高了,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差别较大。根据当前市场购销研判,春节前米价还将以稳为主,终端市场总体仍处于消耗期,上涨不易,具体各品种分析如下。

南北粳米竞争激烈

元旦节后,东北产区大米现货价格依旧稳定。外车皮紧张的局面已得到了有效的缓解,部分铁路运费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浮,也将加快东北大米外运量以及外运速度。如今物流问题已得到解决,后期就要看市场价格是否有竞争力了。截至目前,东北产区普通圆粒大米为1.75-1.90元/斤之间,部分陈米价格更低。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拍卖陈稻谷,成交价为1.24-1.25元/斤,仓内车板价。长粒香大米价格也仍在低位徘徊,并且今年长粒香水稻产量大,成本低,短期内价格抬头的机会也不多,但相对今年的价格,市场优势相对明显,主流外发价格在1.85-2元/斤之间。随着东北产区大米的外流,江苏、山东产区大米或将将受阻。近日该产区稻价也有明显的回落趋势,后期或将也伴随着米价的回落。

籼米依旧有价无市

主产区中晚籼米价格与节前持平,局部地区米价小幅回落。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市场持续有陈米在售,持续压制着21产中晚籼米的走货。以丰两优米为例,元旦节后米价小幅下行0.02元/斤,主流价格在1.8-1.9元/斤不等,具体根据质量以及品牌定价。从以上的价格来看,与粳米间的价差也缩小,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难改。同时中储粮各分公司陈粮也在持续抛售中,市场必将面临着量多价低的态势。

糯米反弹幅度有限

受东北产区糯稻触底,市场收购主体增多的影响,东北产区糯米成本增加,糯米外发价格小幅上涨,主流价格在1.67~1.75元/斤,较前期相比上涨0.02元/斤。自上月末至今,不少主体纷纷入市囤稻子,使得稻价获得一定的支撑,甚至赌长期。但虽然米价上涨,但根据当前购销形势,糯米节前备货难言乐观。主要是市场仍有库存可消耗,大集团已在前期备货完毕,市场仅有少量的刚需。另外东北糯稻产量高,近日售粮进度加快,但后期还要看主体收购量能有多大,毕竟随着稻价的小幅上涨,农户的惜售心理加重,购销期延长。

综上所述,春节前大米很难有大行情出现,个别经销商仍会有少量的刚需补库需求。节前市场不景气,但节后市场或将有所变化。一方面已经历了长发近三个月的消耗,11月初集中备货已暂告一段落。另一方面,二月份即春节假期结束,各地将顺利展开复工,疫情控制得各大中专院校也将如期开学,市场刚性需求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2022年全球大豆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全球大豆产量预计将达3.82亿吨 

1、大豆产量将达到3.82亿吨

2017/18-2020/2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波动较大。2020/2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达到了366231千吨,相比2019/20年度增加了7.75%。根据美国农业部于2021年12月的预测数据,2021/22年,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381783千吨。

2、大豆进口量波动上升

2017/18-2020/21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整体有所上升。2020/21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达到了165837千吨,与2019/20年度基本保持一致。根据美国农业部于2021年12月的预测数据,2021/22年,全球大豆进口量将达到169781千吨。

3、大豆出口量将突破1.7亿吨

2017/18-2020/21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呈波动态势。2020/21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达到了164746千吨,较2019/20小幅下降0.19%。根据美国农业部于2021年12月的预测数据,2021/22年,全球大豆出口量将达到172340千吨,相比2020/21年度上涨4.61%。

4、大豆压榨量保持增长态势

2017/18-2020/21年度,全球大豆压榨量逐年递增。2020/21年度,全球大豆压榨量达到了315767千吨,较2019/20小幅上升1.07%%。根据美国农业部于2021年12月的预测数据,2021/22年,全球大豆出口量将达到327746千吨。

5、大豆结存量将达到1.02亿吨

2017/18-2020/21年度,全球大豆结存量有所下降。2020/21年度,全球大豆结存量为99808千吨,相比2019/20年度上升了4.48%。根据美国农业部于2021年12月的预测数据,2021/22年,全球大豆结存量将达到102001千吨。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加上国际航运不畅,物流紧张,推动国际大豆价格持续走高。国内因种植大豆不如玉米等作物收益高,农民种植大豆热情不断降低,造成大豆种植面积萎缩,导致国产大豆价格也节节攀升。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美豆收获完成,丰产成为定局,南美大豆开局良好,产量预期较高,压制国际大豆价格;但美国国内压榨需求旺盛,又为国际大豆价格提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天气变化也会影响国际大豆价格,多种因素交织,预计未来国际大豆价格高位震荡。

  来源:前瞻经济学人   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CBOT豆油下跌,出口销售低迷不振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期货市场收盘下跌,出口销售低迷不振,美联储或加快加息步伐,令豆油价格承压。

截至收盘,豆油期货下跌0.03美分到0.54美分不等,其中3月期约收低0.54美分,报收58.90美分/磅;5月期约收低0.48美分,报收58.93美分/磅;7月期约收低0.42美分,报收58.79美分/磅。

成交最活跃的3月期约交易区间在58.34美分到59.65美分。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的一周,美国2021/22年度豆油净销售量为2,900吨,创下年度新低,比上周低了69%,比四周均值低了91%。

周四,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的2月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合约收盘上涨1.4美元或1.8%,报79.25美元/桶。这也是该合约1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值。

周四,主力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42,343手,周三为51,346手。空盘量为156,960手,周三为159,488手。

来源:博易大师   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推进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工作 

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作为2022年首要重点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大力推进信息化穿透式监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眼全面改革、彻底根治,紧抓不放、一鼓作气,自查自纠要彻底,办案力度要加大,体制机制改革要深化,以严和实的作风把专项整治引向深入,务求取得持久性成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披露,在加强专项执法的同时,2021年,12325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受理有效投诉举报802件。帮助兑现拖欠农民售粮款约3685万元,协调出库粮食9万余吨,避免了2500多吨食品安全指标不合格粮食流向口粮市场。

为进一步规范12325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修订了《12325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举报处理规定》。

12325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举报处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举报人)依法举报涉粮涉储违规违法行为的权利,规范 12325 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以下简称热线)举报处理工作,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热线实行统一受理、分级负责、实事求是、便民高效的处置原则。

第三条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热线的统一管理。地方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各垂直管理局(以下简称垂管局)及有关单位按照属地原则和管理职责负责承办查处举报线索等工作。 

第二章 接收受理

第四条 举报人可拨打热线电话或者登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政府网站等渠道进行举报,电话受理时间为法定工作日8: 30-12:00,13:00-17:00;网站全天候 24 小时接收举报。

第五条 热线提倡实名举报。举报人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客观真实反映问题,尽可能提供详细情况,对其真实性负责,并保持预留联系方式畅通。

第六条 举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 

(二)无明确被举报对象、诉求目的描述不清等举报基本要件不全的; 

(三)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已经解决、正在解决,或者已由其他机关受理的; 

(四)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热线接到举报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般在 7个工作日内(含第 7 个工作日,下同)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实名举报不予受理的,应自接到举报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并说明原因。

第八条 举报人可拨打热线电话查询举报受理情况及核查进度。

第九条 话务人员在接听或者拨打举报人电话时,应使用文明用语并主动表明身份。 

第三章

第十条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一受理涉及粮食、国家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违规违法行为的举报,自受理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向承办单位分办。 

第十一条 一般情况下,举报应在相关规定时限内核查办结,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办理期限,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 30 个工作日。对于涉嫌违规违法行为性质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或者具有突发性、需要紧急处置的举报,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另行指定核查期限。 

第十二条 承办查处举报线索单位应对核查结果负责,核查过程要全程记录留痕。 

第十三条 对已受理的举报,举报人有提供证据资料的,由举报核查单位与举报人联系,依法办理交接手续。 

第四章

第十四条 举报人对热线服务态度或者服务质量不满意,对热线受理举报核查结果有异议,或者认为举报核查人员行为不当的,可通过热线投诉线路进行投诉。 

第十五条 投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针对热线受理举报范围以外问题投诉的; 

(二)无正当理由投诉的; 

(三)投诉对象和投诉内容不明确的; 

(四)无法提供必要证据的; 

(五)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投诉事项。 

第十六条 热线接到投诉后,应在 5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实名投诉不予受理的,应自收到投诉之日起 7 个工作日内反馈投诉人。投诉应在相关规定时限内核查办结。有特殊情况的,可延期一次,最长延期 15 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 热线受理的投诉,由被投诉人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核查。 

第五章 督促反馈

第十八条 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垂管局和有关单位应及时核查分办至本单位的举报,密切跟踪转办举报的核查情况,建立层级催办督办制度。重要举报要挂牌督办。 

第十九条 实名举报和投诉核查结束后,核查单位应在 5 个工作日内答复举报人或投诉人。热线不定期随机抽取核查办结的举报,进行电话回访。 

第六章 信息管理

第二十条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建立热线系统平台,并负责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垂管局及有关单位应充分利用系统平台,规范举报处理流程。 

第二十一条 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垂管局及有关单位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举报核查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等立卷归档。内容涉密的,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垂管局及有关单位如需调阅热线线索相关资料,应按照《粮食行政执法记录信息资料调阅使用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垂管局及有关单位应充分利用热线加强对涉粮涉储违规违法问题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制定有效措施,防范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问题隐患。 

第七章 监督与责任

第二十四条 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垂管局及有关单位在核查举报过程中应严格履行法定程序,遵守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时限要求,自觉接受监督;核查人员与被举报对象和举报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五条 举报核查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违反本规定行为的,举报超过时限仍未核查办结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垂管局及有关单位举报核查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依法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得私自摘抄、复制、扣押、藏匿、销毁举报材料;严禁泄露举报人和被举报对象信息;不得泄露被举报对象商业秘密。 

第二十七条 举报人反映问题应客观真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不得采取暴力、胁迫或者通过其他违法手段干扰正常工作秩序。出现此类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八条 举报人、投诉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热线提醒仍不改正的,纳入热线管理黑名单,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发表违规违法及反动言论的; 

(二)恶意举报或投诉,侮辱、谩骂、骚扰热线工作人员, 恶意中伤他人的; 

(三)同一举报事项,无实质补充内容,反复举报,或已告知查办结果,仍反复举报的; 

(四)其他恶意举报或投诉的情形。

第八章

第二十九条 办理期限中,检验检测、鉴定以及其他部门协助调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办理期限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 2022 年1 月10 日起施行,有效期 5 年。

来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农业农村部:接下来的粮食生产重点工作 

1月4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研究部署一季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要抓紧抓实春季粮食生产,完善保夏粮小麦丰收工作方案,积极争取冬小麦增施返青肥促弱转壮、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政策补助,部署落实好大豆油料扩种,分品种分区域把扩种任务分解下去。

要深入推进种业振兴,尽快发布畜禽、水产种业企业阵型,推动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取得实质性进展。

抓紧研究加强种植结构管控的措施办法,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等相关工作。

着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加快急需装备研发制造。

持续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强化产业就业带动,加强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点区域的支持。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建立部门协同机制,落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等重点任务。研究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的总体思路、重大举措和保障措施等,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紧盯重大节点、重要区域和重点品种,督促各地抓好蔬菜生产、流通、调控等工作,提高应急保供能力,稳定生猪生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

会议指出,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既回望建党百年奋斗历程,又展望第二个百年美好前景,意义非常深远。贺词回顾总结中充满了自信和力量,殷殷嘱托中饱含着责任和情怀,谆谆告诫中蕴含着忧患和警醒,展望未来中体现了担当和作为,既充满温情、真切感人,又鼓舞斗志、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大国领袖的博大胸怀、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以迎难而上、踔厉奋发的精气神,笃行不怠、苦干实干的新作风,攻坚克难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坚决守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我国粮食生产背后的财政力量!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称,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十四五”开局之年喜获粮食丰收,振奋人心。

据悉,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国家总体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粮不稳。近年来,中央财政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各种惠农政策综合发力,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一系列真金白银惠农政策的综合发力,地方政府层层压实,克服了影响种粮的各种不利因素,让农民种粮更有底气、更加安心,粮食产量连创新高,财政政策功不可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种粮农民提供全程全方位保障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虽然今年全国秋粮产量有增有减,但总体来说,增的比减的多。其中,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今年因严重的洪涝和干旱,秋粮出现减产情况,但其他主产区多数增产,尤其是东北地区。

今年50岁的李占国是吉林省吉林市经开区寇家村的种粮户。前不久,他刚收割完家里种的水稻和玉米,“今年水稻收成不错,亩产在1600斤以上,品质也好,最重要的是收购价格很理想。”

他告诉记者:“种粮有钱挣。每年春秋两季,‘一卡通’上都会到账两笔种粮补贴。而且水稻一收割下来,就有收购商围上来谈价钱,谈好价钱后直接收走。”

李占国“种粮有钱挣”的背后是包括种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机购置补贴在内的一整套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不断完善。

201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覆盖2.2亿农户、近13亿亩承包地,亩均补贴约95元、户均补贴约564元,普惠性强,实实在在增加了农民收入。

针对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明显上涨的情况,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进一步释放支持粮食生产的积极信号,稳定了粮农收入。

增加粮食产量,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现代化农机的支持保障。作为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从2004到2020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累计投入2392.42亿元,累计扶持3800多万农民。

今年,中央财政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增2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年度资金规模达到190亿元。同时,将育秧、烘干等方面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据统计,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25%,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0%。

从良种到农资,从种植到销售,财政对粮食生产和种粮农民给予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

“去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处于高位,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今年中央财政继续稳定种粮农民补贴,一次性拿出200亿元补贴种粮农户,再加上农业保险等政策的实施,农民种粮更有底气、更加安心。”李国祥说。

藏粮于地夯实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生产,面积为“王”,稳住了种植面积,就稳定了粮食生产基础。今年秋粮生产,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超过2000万亩,全国秋粮种植面积超过12.9亿亩。

“今年,中央首次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各级党委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层层压实面积。同时,中央财政及时下拨各项救灾资金、提高最低收购价格等举措,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保证了粮食面积,为全年粮食高位增产夯实基础。”李国祥说。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优化完善耕地保护政策,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夯实粮食高产基础,坚持向耕地要产量。

为了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16亿元,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支持在适宜区域推广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今年,中央财政新增12亿元,年度资金规模达到28亿元,支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扩大到7000万亩。“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支持全国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0%以上。

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高标准农田功不可没。“我家有48亩地,过去种大豆和玉米,产量不高,收成也不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基础设施条件好了,耕地质量提高了,传统作物都增产了,还能轮作、套种其他经济作物,收入翻了一番。”黑龙江省宝清县小城子镇太平村村民王纯宝说。

2019—2020年,财政部共安排农田建设补助等资金1396.28亿元,会同有关部门共推动落实新建1.6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含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4亿亩)。今年,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农田建设补助等资金78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同时,推动地方政府投入88亿元。

今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加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在2020年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亿亩。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杨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标准农田道路通达率、土地平整程度显著提升,灌排渠系等水利设施得到完善,同时采取了各类土壤保护和科技措施,产能普遍提升10%—20%,抗灾减灾效果明显。

“从实践来看,8亿亩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障80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占我国年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杨鹏告诉记者,2021—2030年,国家规划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到2030年将累计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此举能够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将更加有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三大主粮保险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十月初正值秋收,山西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多地遭遇时间久、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天气。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汾阳市涉农区不少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和淹泡,农作物受灾。好在汾阳市政府与保险机构迅速在全市开展农业保险集中理赔,及时为受灾农户吃下“定心丸”。

“我们村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玉米损失惨重,现在保险公司正在理赔中,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补种些小麦,争取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汾阳市贾家庄镇西陈家庄村村民闫洪文说。

据了解,今年汾阳市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61.45万亩,市财政年初出资700余万元,为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的面积为51万亩,承保率达到83%。灾情发生以后,汾阳市政府积极组织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定损工作,预计理赔金额达到3980万元,将农民损失降低了60%以上。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支农惠农的一项重要举措。2017年起,我国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200个产粮大县,启动三大主粮作物大灾保险试点,将保障水平在覆盖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到“直接物化成本+地租成本”。2018年,在其中的6个粮食主产省选择24个粮食生产大县,部署开展为期3年的水稻、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推动保障水平实现“直接物化成本+地租成本+劳动力成本”全成本、全覆盖,积极探索开展粮食收入保险。

今年,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约60%的产粮大县,针对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中央财政共安排三大粮食作物保费补贴资金148.69亿元,占今年保费补贴资金总额的44.6%,覆盖500个产粮大县,约占实施地区的60%;2022年实现13个粮食主产省份产粮大县全覆盖。同时,本次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还将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都纳入了保障范围,契合新型经营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政策实施范围内的全体农户可自主自愿投保。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提高了保险保障程度,有力兜底了种粮风险,保证种粮不亏,从而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粮食播种面积得到稳定和增加,避免了土地撂荒或弃耕弃种,这样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有关专家认为,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是中央财政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聚焦国计民生的重要体现。自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财政部累计拨付保费补贴资金2201亿元,年均增长21.7%,持续为我国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在稳定和提高种粮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支持打好种业翻身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安全与否,决定了粮食安全与否,所以种业创新发展是我国粮食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持续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支持范围涉及玉米、水稻等7大作物领域,累计安排制种大县奖励资金54亿元,支持23个省份及新疆兵团98个制种大县(师),已建成高标准种子田280万亩。

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制种大县的支持力度,支持资金从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并进一步优化调整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全面推动国家级制种基地转型升级。在现有国家级制种大县范围内,聚焦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重点粮油品种和种子生产、加工短板弱项,创新基地建设和发展模式,推动优势基地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促进种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今年以来,中央财政还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推动种业产业链现代化;大力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重点满足小农户在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专业化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作用,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服务企业等为科技示范主体开展稳粮增产和关键技术、优良品种示范推广等。

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政策下,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真正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上了中国种。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2022年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 

初级产品供给”是近期粮食领域的一个高频词汇。在中央最高规格的经济会议和涉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将粮食安全问题提升到战略高位。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被作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提出。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角度,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从不同维度凸显了这一新课题的极端重要性。

初级产品又称原始产品,指那些人们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尚未加工过或仅经过简单加工的产品,是粮食生产或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主要涵盖了农业和工业两大领域,包括粮食、油料等初级农产品,也包括矿石、煤炭等基础工业原料。

据人民网,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依存度已经比较高,甚至有的还在上升,有的初级产品对外依存度在70%甚至80%以上。初级产品供应的重大缺口有可能演变成为“灰犀牛”事件,存在巨大风险隐患,特别是粮食安全更是不容有半点闪失。

2020年我国进口的主要初级产品贸易值可知,农产品大类,包含粮食、肉类、水产品等进口1.18万亿元;金属矿及矿砂进口1.25万亿元;原油进口1.22万亿元,天然气进口2315亿元……而2020年全年进口货物总值为14.23万亿元,其中初级产品的进口占比不低。

因此“初级产品供给”不仅关乎中国人民的“饭碗”问题,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工业生产的原材料“饭碗”。所以说,初级产品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关乎国家经济命脉,意义重大。

去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波动明显加剧,农产品依然上涨惊人!国际农产品小麦和玉米年上涨幅度均超过20%,豆油棕榈油上涨超过30%,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上涨最猛,达到86%。全球粮食供应链中断、供给短缺、国际粮价创十年新高等问题,提醒我们粮食等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

面对世纪疫情冲击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将如何保障好粮食等初级产品供给?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既要努力克服不利天气影响,实现粮食增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要加强市场调控,稳定粮食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也要建立粮食应急供应保障机制。同时注意好谷物合理进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初级产品供给的保障能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食以及一些农副产品,所以稳定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价格,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并从农业领域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具体要求: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进口方面,总体来看,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更依赖进口。我国三大主粮近5年的平均进口依赖度均在5%以下,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大豆和个别油脂油料进口依赖度较高,大豆近5年进口依赖度平均值为87.88%,棕榈油近5年平均进口依赖度高达99.97%,其中有3年的进口量超国内消费量。

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了以后就要亮红灯。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要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我国粮食应急保供也跟得上。从总体上看,我国涵盖加工、供应、配送、储运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截至目前,我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5507家、粮食供应网点45939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2838个、粮食应急储运企业3788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141万吨。按照每人每天1斤粮消费计算,1天的应急加工能力可以满足全国14亿人2天的需要。

来源:中华粮网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2.1.10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平均价

早籼谷

(15-17)中等

2360

晚籼谷

(15-17)中等

2480 

早籼米

(15-17)中等

336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160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080

东北米

一级

4640

江苏粳米

一级

44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292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2940 

玉米

中等

2900

大豆

中等

6900

豆粕

一级

3500

  籼糯米

一级

5400

麦皮

中粗

2450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10000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10300

 

1

2022110

                           835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