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1497
福州粮情
二月份中旬福州市场粮价涨跌不一
时间:2022.2.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本月上旬平均价 | 本月中旬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340 | 2340 | 持平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460 | 2460 | 持平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360 | 3360 | 持平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5900 | 5900 | 持平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120 | 4120 | 持平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040 | 4100 | 1.49% |
东北米 | 一级 | 4600 | 4600 | 持平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400 | 4400 | 持平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2940 | 2960 | 0.68%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2960 | 3020 | 2.03% |
玉米 | 中等 | 2870 | 2870 | 持平 |
大豆 | 中等 | 6900 | 6900 | 持平 |
豆粕 | 一级 | 4200 | 4400 | 4.76% |
籼糯米 | 一级 | 5400 | 540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580 | 2580 | 持平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11100 | 11100 | 持平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11400 | 11400 | 持平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2月16日,22年春节后最低收购价小麦第二拍,继续保持接近百分之百的高成交率依然是意料之中的事。虽然说最高成交价2810元/吨和上周持平,但是成交均价2689.10元/吨较上期的成交均价2590元/吨提高了接近100元/吨。
正如笔者前文在《小麦:年后走势及机会》一文中所说到的,“小麦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模式或已是不可避免,但小麦市场,由于基层社会粮源见底,尤其是好小麦依然处于强势状态”。那么小麦接下来还会不会继续大涨,甚至再创新高呢?
一、政策性小麦的供应将会逐渐加码
春节后,最低收购价小麦继续保持50万吨/周的投放数量,没有突发因素刺激,接下来最低收购价投放或成为常态。而三月份以后,绝大多数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的轮换小麦都满足了架空期要求,这部分小麦的轮出也将进入密集状态,预计3-4月份进入高潮区,那么从政策性小麦供应的角度来说,需求是有一定的保证的。
二、小麦的需求端发生了变化
从常年数据来说,正常年份我国的小麦是产大于需的,政策性小麦库存也是连年积累的,按说是供应端是确保无虞的。但是随着20-21年玉米的强势上涨,饲料企业介入小麦市场后,小麦的供需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畜抢人粮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也就导致了小麦的政策性库存锐减,小麦出现大的上涨不仅是合理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随着小麦市场价格的节节攀升,玉米的市场价格却从高点回落后处于疲弱状态,尤其是21年新季玉米总产量也出现了增加,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大多数饲料企业对高价小麦逐步开始敬而远之!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小麦市场将缺少饲用这个重要的需求端,小麦的市场需求也将会回归本源,面粉加工企业将重新掌握小麦市场的话语权。
三、天气因素对小麦后市的影响将至关重要
对于商品市场而言,预期是市场价格变化的最大推手,那么小麦市场价格的未来预期是什么?当然还是供需结构,就当前而言,小麦的基层社会粮源已基本见底,而政策性小麦的库存虽然各方数据有些许出入,但总量还是比较明确的。
那么对于预期而言,就只能是天气因素对22年新产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了,从目前来看,比之前的悲观预期有了一些改变,尤其是黄淮地区一场大雪后旱情已基本解除,但是依然不可掉以轻心,这也将是小麦后市价格至关重要的变量,这也是小麦市场多空转换的重要分歧所在。
四、玉米未来会不会上涨?
上面说了,因为玉米市场价格的疲软,导致饲料企业对小麦的需求热度发生了变化,那么玉米后市会不会上涨,会不会引发大涨后饲料企业再次转向?从市场的一致预期来看,玉米的后市上涨或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笔者以为玉米即便出现上涨,立足于供需及多源替代的角度来说大涨的理由并不充分,因此对玉米重新拉抬小麦市场价格的预期不可高估。
五、小麦短期依然会保持强势
虽然说随着政策性小麦的投放积累,以及中央储备粮小麦和各级地方储备粮小麦的抢跑入市,小麦的供应端是充足的,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央储备粮小麦和各级地方储备粮小麦之所以抢跑入市,并非是要来调控打压小麦市场价格,反而是冲着强势市场的高价来的,因此拍卖底价一定不会定的很低,甚至部分标段还会有拉抬的成分,至少在现阶段,想捡漏是不太可能的,而小麦民间库存的枯竭更是使得筹码的集中度提高,更有利于小麦市场价格保持强势状态!
六、小麦后市走向及操作建议
综合以上几方面对小麦的影响因素已经政策性库存年份结构的分析,笔者以为小麦处于强势状态下,从2月16日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河北(见下图)和陕西的成交情况来看,质量较好的小麦以及部分年份较近的小麦市场价格再创新高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量和范围并不会大,持续性也不会太强,因此并不宜以个例来投机普遍,在天气因素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对小麦市场价格还是抱有有一些敬畏之心为上策!
▽河北最高价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如果风调雨顺,我们不去揣测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会不会加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中央储备粮小麦和地方储备粮小麦的市场价格预期也会逐渐弱化,拍卖底价也有可能出现下调,尤其是那些连续流拍的标段!这将牵扯小麦市场价格的重心下移!从惯性的角度来说,市场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向上难一些,向下会速率或更快!因此对当前小麦的操作而言,还是不宜激进,看不清或预期不充分时保持防守态势,多看少动,或许会错过一些风景,但是不至于出现资金风险!
来源:中华粮网作者:宁夏 责任编辑:未央 仅供分享
南美干旱问题进一步发酵,被迫使得包括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预期下调,同时,俄乌紧张局势升级,市场担忧影响两大谷物出口国的出口会降低,带动美玉米连续走高,主力3月合约创下2013年以来的高点662.75美分/蒲式耳,2月以来涨幅也超过2%。春节前后连盘玉米跟随外盘震荡回升,5月合约由2660元/吨一线最高升至2797元/吨,但未能向上突破2800元/吨的整数关口,近期出现小幅震荡回落。国内玉米购销逐步恢复,由于售粮进度偏慢引发节后仍是集中销售期、渠道商建库与下游补库仍是市场共同话题。
一、集中售粮压力仍存
Mysteel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4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玉米7581万吨,2021年2月10日为7297万吨。但其他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基层农户余粮基本在4成左右,华北地区余粮仍有5成以上,同比去年仍然是较慢15%-20%,整体售粮进度不及去年同期。因此2-3月份仍是集中售粮期,卖压仍存。分区域来看,东北产区受雨雪天气影响,售粮积极性不高,但天气转晴后,上量大概率增加;华北地区购销逐步恢复、余粮陆续出货。由此来看产区现货价格波动幅度有限。
二、北港库存偏低,渠道建库需求或提供价格支撑
数据显示,2月4日广东港内贸+外贸货物库存140.8万吨,较节前增加31.9万吨,同比处于2018年以来的高点。北方四港库存302万吨,较年前增加3万吨,同比处于2018年以来的偏低位置,这也表明中间渠道商玉米库存处于中性略偏低水平,后期建库需求将有回升。叠加优质粮源偏少,均将为现货价格提供支撑。
三、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偏低,产品利润修复
数据显示,2月4日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520.7万吨,周环比降低49万吨,同比处于近4年偏低位置。由于春节原因淀粉企业开工水平随之降低,截至2月11日,玉米企业开工率43.42%,环比降幅收窄,同比较前两年偏高。由此来看,深加工企业节后存在补库需求。
从终端产品来看,截至2022年1月11日,玉米淀粉企业淀粉库存总量117.65万吨,较上周增加10.54万吨,处于2019年以来的高位,终端累库现象明显。此外,2月14日山东淀粉企业利润当前在50元/吨之间,主要深加工企业利润也都回升至0轴上方,1月以来有所修复,较去年同期偏低,但高于2018年以来的其他年份,或支撑企业采购原料的心态。
整体来看,补库需求与产品利润修复仍能支撑玉米价格,但产品库存高企或导致淀粉价格上行乏力,限制玉米价格涨幅。
四、养殖亏损&出栏均重延续下滑,饲企采购心态弱
2022年2月11日,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2.44元/头,自繁自养养殖利润亏损增加至-336.70元/头。生猪养殖利润短暂回升后再度陷入亏损。自2021年5月,出栏均重自132公斤的高位回落至122.05公斤,可以看出,2021年三季度肥猪出栏后养殖户惜售的情绪延续弱势,将使得饲料需求或同步受挫。此外,南方港口玉米库存高位,企业节前备货充足,在养殖业亏损下,对玉米采购较为谨慎,短期内企业采购需求表现略弱,对玉米提振效应也有限。
五、我国进口美玉米处于环比回升态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玉米进口量2834万吨,2020年同期为1384万吨,增幅超过100%,12月进口133万吨,环比两个月下降后小幅反弹,去年同期225万吨。2022年2月15日美国玉米进口到岸价361.82美元,进口成本为2622.51元/吨,持续反弹,低于广东港玉米价格2440元/吨,进口仍有利润空间,但会抑制进口积极性。不过2月10日当周我国玉米装运量创下近6个月高点,环比同比均有增加,我国进口美玉米呈现回升态势。
六、价差分析
基差方面,2月14日锦州港玉米平舱价与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价差为-94元/吨,2月以来基差基本为-100元/吨以上,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即期货价格升水较高。而仓单为50783张,处于玉米上市以来的高位区间,对近月合约价格压力较大。
价差方面,2022年1月淀粉-玉米价差达到了800元/吨的高位区间,近期有所回落,2月14日价差达到540元/吨,仍处高位区间。当前淀粉库存高企,且年后深加工产品处于淡季,需求回落,价差仍有回落空间,仍将压制玉米期价。
除此之外,自1月5日政策小麦开拍,累计拍卖近256万吨小麦,成交率维持高位,但成交均价连续回落,不过现货价格仍保持坚挺。玉米-小麦价差在-150元/吨附近,基本回归至正常水平。且玉米已进入反替代区间,饲料企业对玉米需求或有增加。
小结与展望
整体看,当前国内处于集中售粮期间,且自美国进口也处于阶段性回升态势,因此粮源供应充裕,价格上涨仍存阻力,但节后中间商、下游补库需求仍存,不过因养殖利润亏损,饲企采购心态短期仍是相对薄弱,主要是渠道中间商以及深加工企业补库需求支撑玉米价格。此外,俄乌局势的变动下,后期市场对乌克兰玉米进口仍存担忧,且南美天气干燥的背景下,美玉米大概率保持高位,将给予连盘支撑。由此来看,集中售粮压力下,近月合约承压回调概率大,但下方支撑较为坚挺,预计回调空间有限,逢回调做多仍是较佳策略。
来源:长安期货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糙米期货市场收盘上涨,追随临池农产品市场的涨势。
截至收盘,糙米期货上涨2美分到3美分不等,其中3月期约收高3美分,报收14.91美元/美担;5月期约收高3美分,报收15.18美元/美担;7月期约收高3美分,报收15.32美元/美担。
成交最活跃的3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4.80美元到15美元。
受黑海地区局势担忧的影响,当天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市场走强,这也提振糙米市场人气。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2月10日的一周,美国2021/22年度大米净销售量为24,000吨,比上周低了88%,比四周均值低了80%。
周四,主力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758手,周三为1,338手。空盘量为2949手,周三为3,958手。
来源:博易大师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2021年我国稻谷产量创历史新高,国内稻米供应十分充足;超期存储稻谷投放进入饲料消费领域虽带动国内稻谷消费总量有所上升,但在国内稻谷库存庞大且以食用消费需求为主的定价参照背景下,2021年稻谷大部分品种的市场价格仍较年初下滑。2022年国家将继续实施多项举措稳定粮食生产,在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国稻谷供需基本面仍将保持相对宽松。
一、2021年我国稻米产量创历史新高,市场供应总体充裕
(一)我国稻谷产量创历史新高,质量总体好于上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比上年略减0.51%,但由于生长期气候条件总体适宜,单产比上年提高0.98%,弥补了种植面积下降的损失,稻谷总产量达历史新高的2.128亿吨。当年早稻、中晚稻生长和收获期间天气总体好于上年,品质整体优于上年,符合收购标准稻谷占比较上年提高,市场有效供应增加。
(二)国际大米供应充裕、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市场价格下滑。
美国农业部1月12日发布报告预计,2021/2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5.10亿吨,同比增加263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期末库存1.86亿吨,与上年基本相当,处于为历史高位。受此影响,2021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也出现回落,进口大米完税成本普遍低于国内大米。1月底,泰国、越南5%破碎率大米进口完税成本比南方国产早籼米价格低600~800元/吨,巴基斯坦、印度大米进口完税成本更是比国产早籼米低1100元/吨以上,进口价格优势明显。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进口大米496万吨,同比增加202万吨,增幅为69%。但大米折稻谷进口量仅占稻谷总产量的3.3%。2021年我国累计出口大米244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增幅为7%,大米净进口252万吨,同比增加187万吨,对国内稻谷替代增强。
二、稻谷价格总体回落,籼稻市场“早籼稳中晚籼弱”,粳稻市场“南强北弱”
2021年国内稻米市场价格除了早籼稻市场价格上涨以外,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均较年初回落。按籼稻、粳稻分类,籼稻呈现“早籼稳中晚弱”,粳稻呈现“南强北弱”的市场格局。
(一)籼稻价格呈现“早籼稳中晚籼弱”的市场特征
2021年籼稻市场上早籼稻价格较上年略涨,中晚籼稻市场价格较上年回落。从价格走势变化看,早籼稻价格呈现较为稳中上行走势,中晚籼稻走势呈现倒V型走势。
新季早籼稻上市前,由于市场交易量较少,价格总体较为稳定。地方增储需求旺盛的影响下,市场价格高开高走。湖南、江西等产区早稻收购价格从开秤初期的2500元/吨左右, 8月中旬上涨到2700~2780元/吨,超过了2014年、2015年的创历史高点,也成为2021年唯一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预案的品种。
2021年中晚籼稻价格变化较大,新粮上市则是行情变化的关键时点。2021年一季度,南方中晚籼稻价格延续了上年上涨行情。但在3月份达到高点后随着政策性粮源的逐步投放而回落。8月新粮上市,受早籼稻价格高开高走和各级储备收购支撑,新季中籼稻价格同比普遍高开20~60元/吨。随着上市量稳步增加,加之市场消费疲软,市场价格持续走低,10月主产区中晚籼稻收购价格比上市初期回落60~120元/吨,并普遍低于最低收购价。部分省份陆续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市场价格逐步企稳。
(二)粳稻价格总体呈现“南强北弱”的市场特征
粳稻市场包括以黑龙江为代表的北方产区和江苏、安徽代表的南方产区。2021年南北粳稻价格呈现较为显著的“南强北弱”的特征。年初苏皖粳稻和黑龙江粳稻价格先后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扬,时间上南方早于北方,幅度上南方也要高于北方。后期两地价格因需求下降而均回落。新季粳稻上市后,苏皖粳稻特别是江苏地区由于新稻上市前遭遇连阴雨,局部品质受影响,价格高开高走,2022年1月下旬以来有所回调。而黑龙江地区新季粳稻价格则全面低开,开秤价格低于260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水平,随着预案的启动市场价格逐步回到2600元/吨。
截至2022年1月20日,主产区早籼稻价格在2660~2720元/吨,较2021年同期上涨40~80元/吨,涨幅为1-3%;中晚籼稻价格在2540~2650元/吨左右,较2021年同期低150~200元/吨,跌幅在9%左右;苏皖地区粳稻收购价在2820元/吨左右,较2021年同期低160元/吨,跌幅在5%左右;黑龙江地区圆粒粳稻收购价为2640元/吨,比2021年同期低60元/吨,跌幅为2%左右。
三、2022年国内稻谷供需宽松形势仍将持续,市场价格维持窄幅波动
供需形势上看,2021/22年度我国稻谷供需有余。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月预计2021/22年度国内稻谷总产量为2.128亿吨,稻谷总消费2.07亿吨,我国稻谷仍为产大于需,供给充裕。
在国家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预计2022年稻谷种植面积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局部地区种植结构或因品种比较效益偏低有所调整。整体看,2022年国内稻谷市场供需宽松,库存充裕,消费相对稳定,供需基础面决定稻谷价格仍将保持窄幅震荡运行。
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周四,美国大豆现货市场上涨,南美大豆产量前景变差,美国大豆出口机会改善,有助于支持大豆价格上涨。
周四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周报显示,截至2月10日的一周,美国2021/22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1,361,800吨,比上周低了15%,但是比四周均值提高26%。其中对中国的销售量为22.5万吨(上周30万吨)。2022/23年度的净销售量为152.6万吨,低于上周的89.5万吨,其中销往中国87.6万吨(上周31.6万吨)。
周四,2月船期的美湾的美国1号黄大豆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6.85美元(每吨619.1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上涨4.5美分/蒲。路易斯安那湾的基差报价是比CBOT的2022年3月大豆期价高出92到94美分。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上涨,2022年5月大豆期约收高4.5美分,报收1596美分/蒲;5月大豆收高5.25美分,报1460.75美分/蒲。
来源:博易大师 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在南美大豆大幅减产题材的炒作下,春节后豆油主力合约一度升至10356元/吨,但很快遭到新增利空传言打压自高位回落。价格高位市场对利空较为敏感,获利多单出场令短期盘面上行动能不足。然而,在南美大豆减产超2000万吨的背景下,笔者预计,未来几个月CBOT盘面及大豆升贴水有望保持强势,在国内远月大豆采购不足的情况下,将显著抬升大豆进口成本,从成本端对豆油价格形成强劲支撑。此外,当前产地棕榈油依然面临着产量恢复和库存重建偏慢的局面,预计未来几个月豆油价格强势格局依然难改,延续回调买入思路。
国内压榨企业将承担高额的大豆采购成本
拉尼娜为南美大豆生产带来了许多阻碍,干旱令部分大豆种植未能如期完成,并严重损害巴西帕拉纳州、南里奥格兰德州及阿根廷、巴拉圭的单产前景。目前,市场主流预估已将2021/2022年度的南美大豆同比减产幅度看至2000万吨左右,并且未来一周降雨预报并不有利,南美大豆产量面临进一步调降的可能。在此背景下,近期CBOT大豆站稳1500美分/蒲式耳,并向1600美分/蒲式耳发起冲击,南美大豆升贴水报价也从正常的160—180美分/蒲式耳攀升至260美分/蒲式耳以上的高位,这令国内大豆进口成本显著抬升400—500元/吨。
根据进口商跟踪,目前国内4月船期以后的大豆采购覆盖率不足40%。在南美大豆减产的背景下,未来几个月针对美豆种植面积以及种植期天气的炒作,将使美豆走势易涨难跌,而南美大豆减产和农户惜售将令升贴水报价保持强势,国内压榨企业可能将承担高额的大豆采购成本。在国内大豆盘面压榨利润倒挂数百元每吨的情况下,大豆进口成本增加势必向下游转嫁,这将支撑包括豆油在内的压榨产品价格强势。
虽然近期市场传言中储粮可能投放100万—200万吨大豆和数十万吨豆油储备,但笔者预计即便传言兑现,影响也较为有限。国内2—3月大豆到港量约有600万吨,尚不足以满足压榨需求,并且后期买船覆盖率偏低,100万—200万吨的储备大豆投放仅能弥补部分采购缺口,冲击较为有限,或难以扭转南美大豆减产2000万吨以上为豆类奠定的整体强势格局。若后期大豆到港偏低影响到压榨量,那么豆油3月后的季节性累库节奏可能会受到阻碍,供应偏紧或随下游补库开启而催生新一轮行情。
强棕榈油和低豆棕价差支持豆油价格
MPOB月报显示,马棕1月末库存进一步回落至155万吨,预计斋月前马棕产量难言乐观,加之中短期出口有所回暖,未来几个月马棕库存重建速度或继续偏慢,这将有助于棕榈油中期价格保持强势运行。在豆棕05合约价差倒挂近200元/吨的情况下,豆油价格有望得到棕榈油强势上涨的支撑。
产量端,虽然近期马来西亚称最快从3月起全面开放边境,可能有利于种植园劳动力状况改善,但笔者预计5月前马来西亚种植园劳动力和产量恢复情况可能难言乐观。全面开放边境未必会那么快,即使全面开放边境,首先可能引发的是现有劳工的返乡潮。此外,全面开放边境还可能为疫情反扑带来压力,种植园运营也面临潜在风险。以上因素均可能对未来几个月的马棕产量恢复形成较大拖累。
需求端,虽然马棕2月前10日出口偏慢,但未来有望受益于印尼出口限制、印度减税及斋月备货需求,出口改善可能进一步拖累其库存重建进展。印尼要求将20%的出口计划强制供应国内,出口许可证发放偏慢为短期出口带来瓶颈,还可能造成每月50万吨左右的实质性出口冲击,这将有利于马棕近期的出口回暖。而随着4月初的斋月临近,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在内的穆斯林国家的备货需求有望得到增长,印度已为此再度削减毛棕榈油进口的农业设施税至5%,这将对马棕出口回暖形成进一步刺激。按此前景预计,在5月之前马棕均难看到明显的累库情况,库存反而有出现新低的可能,这将支撑棕榈油05合约走强。在豆棕05合约价差已跌至-200元/吨左右低位的情况下,豆油合约价格有望得到支撑。
综合上述分析,在南美大豆减产预期增加、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可能引致后期大豆压榨不足的背景下,国内豆油价格有望整体保持强势,储备即便有投放也难以形成根本扭转。此外,强棕榈油和低豆棕价差也将成为豆油价格的坚实支撑。因此,笔者预计,未来几个月豆油价格强势格局依然难改,延续回调买入思路,豆油合约在9200元/吨附近存在较高的做多安全边际。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在我国,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对稳定全年粮食产量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时不等人,各地要抓紧春耕备耕,确保粮食耕种面积只增不减。
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我国春播粮食面积9.4亿亩左右。为确保春播面积落到实处,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统筹用好各项政策资金,支持双季稻产区开展集中育秧、机插机播等社会化服务,千方百计稳住早稻面积。东北地区安排好种植结构,扩大豆、稳玉米,西南地区挖掘撂荒地潜力扩种玉米,西北地区扩种春小麦。
东北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将扩种大豆1000万亩以上,目前,扩种大豆面积已分解落实到市、县、乡。吉林发布推介年度120个农业主导品种、58项主推实用技术,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100%。
西南粮食主产区:四川今年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每亩提高到3100多元,新建450万亩高标准农田任务目前已开工建设。重庆市适时推出提高粮食单产攻坚计划,组织19个农技指导组,开展“春耕服务100天”行动。
黄淮海粮食主产区:河北成立推进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在产粮大县成立粮食科技服务团,在乡镇设立粮食科技服务站,在行政村选派粮食生产科技专员。安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近七成,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全省安排8亿元资金,严格防控重大病虫害。
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湖北拨付4.7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出台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条措施。江西已下达今年耕地地力补贴近43亿元,耕地轮作资金4.2亿元。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
《通知》明确,普查对象为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普查内容为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等。普查时间为2022—2025年。
《通知》指出,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各省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土壤普查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加强专家技术指导、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普查队伍培训,确保土壤普查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近日,陕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延川县、志丹县原粮食局局长杨延峰、刘玉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陕西省纪委监委全面启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案件直查直办,关键环节全程督导,深挖涉粮乱象,严肃查处一批对粮食动歪心思、伸黑手的“硕鼠”。
针对粮食系统职能单一、购销环节补贴资金多等特点,陕西省纪委监委紧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重点环节,严肃查处虚报数量、以陈顶新、空进空出等“靠粮吃粮”的人和事,以及监督管理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2021年10月中旬,陕西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兴平市,对粮食购销领域进行明察暗访,当场向有关部门反馈4方面问题。随后,兴平市纪委监委组织4个业务主管监管部门召开反馈意见整改推进会,建立整改台账,对兴平市5家粮食购销企业自查自纠以及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全方位督导,采取“边巡边审”,对2017年以来涉粮企业库存容量、购销流程等进行监督检查。
像这样“说走就走”的督导检查并非首次,陕西省纪委监委组织全省25个省级和363个市县督导组全面开展督导调研,实地督导调研自查自纠、边查边改情况,层层压实专项整治责任。在省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省财政厅倒查党的十八大以来政策性粮食储备费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起底近三年粮食库存、12325热线等线索,设立举报箱。截至目前,全省共自查自纠发现问题2501件,已整改落实1190件。
在专项整治中,陕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检查党委和政府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粮食安全责任制有关规定等情况,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粮食购销主体责任。针对职能部门,着力发现监督管理缺失缺位、履职不公、失职失责等问题,督促业务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同时,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在收购、储存、销售环节执行政策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督促地方和相关部门着力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落实政策的责任问题。
从专项整治启动至今,陕西省纪委监委已对全省144家粮食储备承储企业信息和11240户涉粮市场主体进行梳理摸排,重点对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国资委等业务主管监管部门和陕西粮农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做到底数清。
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陕西省市县三级党委分别成立专项巡视巡察组,对全省粮食购销领域联动开展专项巡视巡察,其中省委专项巡视组分5个组对10个市、6个职能部门及陕西粮农集团集中开展巡视,并下沉到39家省级储备粮直属库开展工作,全省共移交问题线索272件,受理信访件81件。
2021年11月23日,陕西粮农集团纪委对下属陕西军星粮油有限公司出现的通过个人银行账户支付购粮款等违纪行为进行立案审查。最终,给予责任人杨某某警告处分,对责任单位党总支通报批评,并向责任单位下达了监察建议书。“该案件对基层代储库点、非主业储粮库点形成有力震慑,警示作用明显。”办案人员表示。
“集团承担着全省70%储备粮管理业务。按照要求,对所属的16户涉粮企业进行了全面督查,发现问题396项,并全部立即安排核查整改;市县代储库清查问题432项,已全部现场反馈。”陕西粮农集团副总经理、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督查抽查组组长梁军民说,目前正在对集团成立以来受理的粮食购销领域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对重点问题线索严肃查办,其中集团纪委立案办结1件、交地方纪委并案2件、立案审查调查2件。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从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省将集中开展为期5个月的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聚焦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主体,全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维护食品安全稳定。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聚焦食品生产领域市场占有率高、销售覆盖面广的企业和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突出大米、紧压茶、调味面制品、白酒、乳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食用油、包装饮用水、含金银箔食品等品种,排查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标签标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
同时,聚焦校园食品安全,排查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食品原料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配合有关部门查处取缔校外违规经营食品摊贩。此外,在网络订餐、生鲜配送等领域,线上线下同步排查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入网商家及线下门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
“目前,我省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平稳,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但依然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结合湖南产业发展和日常监管实际,此次专项行动聚焦网络订餐、连锁餐饮企业、特殊食品等5个方面。”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健表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专项行动为中心点和发力点,统筹结合、全面完成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任务,持续开展“网剑”“护老”“护苗”、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以及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三小”食品整治等重点攻坚行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2月14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为扎实做好全年农业农村工作,从8个方面明确了45项重点任务,并建立了128项工作项目台账。
《通知》要求各地要对标工作要点、工作台账,把好工作进度、完成时限,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奋力实现农业农村工作全年红。
202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1.稳定粮食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利用撂荒地,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2.抓好粮食生产管理。制定保夏粮丰收工作方案,抓好8502.2万亩小麦耕、种、管、收全过程生产管理,积极应对小麦晚播等不利影响,严把小麦5个关键关口,因地因苗落实各项关键措施,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3.稳定生猪生产。建立完善生猪产能逆周期调控机制,对年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猪场挂牌建立省级以上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对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猪场保有量实行目标管理,确保能繁母猪稳定在400万头左右。探索推广集约养殖和智慧养猪新模式。
4.大力发展肉牛奶牛。推动出台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新扩建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推广“户繁、企育、龙头带动”“规模养殖、集群发展”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养牛大县,全省牛饲养量达到660万头,奶类产量达到220万吨。实施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加快建设黄河滩区百万亩草业带,苜蓿等优质饲草发展到25万亩。
5.巩固提升油料产能。制定油料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宜机收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全省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2400万亩,产量达到680万吨,其中花生发展到1900万亩以上,高油高油酸花生占比50%以上。
6.稳定蔬菜生产。制定出台经济作物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巩固提升内黄、扶沟、社旗等40个蔬菜大县产业发展优势,培育豫东、豫北、豫南和沿黄四大设施蔬菜产区,打造大别山区、南阳盆地、豫东平原、豫西山区四大露地蔬菜产业带。全省蔬菜面积稳定在2600万亩。
7.抓好渔业生产。科学规划和布局渔业发展,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全省渔业利用水面面积稳定在410万亩左右,年水产品总产量达93万吨左右。
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8.建设高标准农田。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形成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重点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实施756万亩新建任务,打造5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做好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
9.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和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加快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收集提交国家种质资源2000份,省级入库保存3000份以上。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小麦工程国家实验室等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中原农谷”。谋划建设国家级小麦、花生育种制种基地,推进温县、夏邑和滑县等国家制种大县项目建设,实施省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稳定在500万亩以上,供种稳定在21亿公斤。
10.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创建5个以上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打造10个左右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示范县,评选一批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合作社和岗位标兵。支持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农机装备创新产品转化应用。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以上。
11.强化科技推广应用。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巩固拓展科教兴农“一三五五”工作机制,构建和完善1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农技推广效能提升工程,健全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组建100个县域农技推广服务团队,塑造300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培育10000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全面轮训30000名基层农技人员,全年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推进3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16个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共建工作,启动一批新的共建县,树立科技赋能示范样板。
12.培养农业农村人才。认真落实农业农村系统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作物栽培种植、畜禽产品养殖繁育、水产养殖、农产品检验、农业经理人等职业工种评价体系,持续推进农机驾驶员、执业兽医师、渔船驾驶员、农产品质检员、动物疫病防治员等农业行业特有工种颁证工作。全年完成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持证比例大幅度提高。
13.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把疫情防控与农业农村安全生产结合起来。制定应对极端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科学防范低温冻害、干旱洪涝、地震等灾害。强化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重大病虫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单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14.加快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抓好水毁高标准农田恢复重建,6月底前全面完成232.5万亩Ⅱ类水毁高标准农田恢复重建,年底前164万亩I类水毁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大头落地。187.5万亩水毁非高标准农田全部纳入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发展高效种养业。持续抓好优质专用小麦、肉羊、高油酸花生、设施蔬菜、食用菌、林果、花木、茶叶、水产品、中药材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好11个国家级、3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在郑州、洛阳、开封等中心城区周边引导建设工厂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发展设施农业。以卢氏县、淅川县、温县等县为重点,建设一批省级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稳定在1600万亩,设施瓜菜发展到400万亩,食用菌产量达180万吨,茶园面积发展到17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在110万亩,中药材面积稳定在550万亩。支持西峡县申创国家级食用菌产地批发市场,推动信阳市建设国家级茶叶产地批发市场。
16.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推动出台支持发展政策,培育面、肉、油、乳、果蔬五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打造小麦、酒业、玉米、水稻、红薯、花生、大豆、芝麻、生猪、肉牛、肉羊、奶业、肉禽、蛋鸡、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和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培育百家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主的全产业链“链主”企业,推行“群链长制”“盟会长制”。抓好延津县小麦、泌阳县夏南牛、信阳浉河区茶叶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和双汇国家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建设,再组织推荐申报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积极推动食药同源和豫酒振兴,促进双汇、牧原深度合作。
17.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一县一业”,抓好8个国家级、8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产业园建设体系,新创建2个以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农业产业强镇发展“一镇一特”,抓好69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再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依托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一村一品”,抓好6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39.47万亩创建任务,力争年内建成基地20个。
18.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修订省级知名农业品牌目录,抓好821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建设,新增省级农业品牌200个以上,力争创建更多国字号品牌,传承弘扬更多老字号品牌,加快打造“豫农优品”整体品牌。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年内新认证380个,持续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19.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质量建设2021年76个项目县1500个冷藏保鲜设施,做好2022年项目调查摸底,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区、脱贫地区以及“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新谋划实施一批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争创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指导开展田头市场建设。深化“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加快推进柘城县、淅川县全国试点县建设。
20.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优势气候、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推动农业农村与健康、教育、体育、文化、旅游、气象等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遴选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21.推进农业合作与开放。推动河南食品工业协会换届,搭建联合与合作平台。持续开展豫京、豫沪农业领域合作,办好河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北京、上海)展示展销会、中原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中国(驻马店)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河南(郑州)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郑州种业博览会暨中原国际种业科技展览会、“一带一路”(洛阳)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加强合作交流。组织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等农业展会。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农业合作,加快河南农业“走出去”步伐。
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2.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在沿黄地区14个市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0万亩,推进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黄河流域绿色高标准农田示范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用水效率。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加强试点场创建。开展2个国家级、13个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评价,支持沿黄地区、南水北调源头和干渠沿线率先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23.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争取淮滨县、卧龙区、宁陵县、台前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加快培育畜禽粪肥还田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开展河南省长江流域三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监测调查。
2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对60个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进行动态考评,推动南阳市、濮阳市2个市和光山县等5个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验收,组织新一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遴选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在现有种植业产品追溯平台基础上,推进畜牧、水产等各类平台集成融合,省级平台年度新增用户7000家以上。
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5.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整村推进、集中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三格式、草粉生态式以及卫生厕所+“大三格”等模式。年内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0万户。
26.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集中整治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六乱”问题,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清”,突出抓好基础比较差、脏乱差问题突出的村、水灾严重的乡村、乡镇政府所在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加快扭转农村脏乱差局面,确保5月底前实现村庄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27.开展“十县百镇千村”示范创建。制定“十县百镇千村”创建方案,从2022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打造10个美丽乡村示范县、100个美丽小镇、1000个“四美乡村”。
28.建设数字乡村。加强数字农业建设,加快延津小麦、柘城辣椒、浉河茶叶等3个国家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实施落地。建设河南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在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开展“一村九园”(数字村庄、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菜园、数字茶园、数字菌园、数字药园、数字花园、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建设,打造一批“一村九园”数字化应用场景。举办2022年数字乡村大会(中国郑州)。
29.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抓好5个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132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工作,挖掘推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典型案例,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配合开展平安乡村建设、“三零”创建、扫黑除恶、非法宗教整治、“同心圆·共发展”等工作。
30.传承发展优秀农耕文化。持续做好中原农耕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建立中原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支持农耕文化主题类博物馆、农耕文化园建设和农耕文化品牌展示、推介工作,积极打造中原乡村文化品牌。配合做好大运河河南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黄河文化宣传保护。办好第五个河南农民丰收节。
31.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同推动移风易俗,推进以县乡为单位细化实化村规民约操作细则,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建立道德激励机制,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推介一批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六、深化农村改革
32.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济源试点工作,探索延包路径和程序。
3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将脱贫攻坚形成的集体资产移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进一步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股份合作发展新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34.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管理。继续抓好巩义市、孟津区、宝丰县、长垣市、新县5个县(市、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总结好确权、赋权、活权的制度成果。
35.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26个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20个家庭农场示范市(县)、4个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29个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继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加强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建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力争农民合作社达到20万家、家庭农场达到27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3万家,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00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数量较上年增长10%。深化社企对接服务,争创一批国家社企对接重点县,遴选一批优质企业,解决主体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共性难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千员带万社”活动,鼓励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
36.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一企一策”明确改革方案,上半年全面完成厅直属单位所办企业脱钩划转。加强农场企业化改革,开展农场企业化改革发展质量监测工作。
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7.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做实脱贫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提高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重点支持脱贫县集中、特色资源丰富的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三山”地区壮大茶叶、林果、食用菌、中药材、冷水鱼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历史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到脱贫地区建立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布局加工产能和流通设施。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纳入重点支持区域,加大产业政策资金倾斜力度。
38.促进脱贫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开展脱贫地区农业品牌公益帮扶,国定脱贫县绿色食品认证费、标志使用费给予全部免除,优先将脱贫地区农业品牌纳入品牌目录,支持脱贫地区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促进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平台、批发市场精准对接,建立稳定产销对接关系。持续开展消费帮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动员开展进市场、进商超、进学校、进社区、进食堂、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六进”行动,拓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39.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推进高素质农民持证培训、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返乡创业、配合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促进农村一户一人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推动低收入县农民稳定增收,加快补齐53个脱贫县农民收入低这个短板。年底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7%,与全省GDP增速同步。
八、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40.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机制。落实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及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方案,推动完善乡村振兴责任落实、组织推动、要素保障、社会动员、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开展2021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41.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推动出台河南省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确保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的比例明显增长。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项目,逐步推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库建设,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管理。落实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政策,总结推广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经验,组织开展制种保险试点。指导各地利用好专项债发行政策,争取全省有更多的专项债资金用于乡村振兴。深化与省内大型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畜禽活体、大型农机具和大棚设施等抵质押贷款,指导担保、金融机构继续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直通车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42.抓好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重点抓好促进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宣贯实施。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抓好干部学法用法,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种子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配套地方性法规规章制修订工作。持续深化市县两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农业执法融合“一体化”,探索农业执法“基层化”,推动执法力量向乡镇延伸。加强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意见,组织开展全省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加强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执法,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种子执法年、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长江禁捕、渔政亮剑、重点水域非法养殖和捕捞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行政审批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43.严格内部审计和绩效管理。完善绩效指标库建设,持续做好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和省级财政等各类资金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提高涉农资金绩效。配合做好2021年度预算执行、高标准农田、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厅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加强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审计监督,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
44.做好农业农村系统机构改革。扎实做好行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依法依规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促进职责、业务有机融合。推进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种业行政管理、综合执法、良种推广工作力量,理顺管理机制,确保活有人干、事有人管。
45.抓好能力作风建设。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努力提升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水平。加强基层农业农村干部人才培训,建设过硬三农干部队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行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推进今年和“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2.2.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340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460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36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590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12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100 |
东北米 | 一级 | 460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40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296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020 |
玉米 | 中等 | 2870 |
大豆 | 中等 | 6900 |
豆粕 | 一级 | 4400 |
籼糯米 | 一级 | 5400 |
麦皮 | 中粗 | 258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111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11400 |
5
2022年2月20
总839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