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1929
· 福州粮情
四月份中旬福州市场粮价涨跌不一
时间:2022.4.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本月上旬平均价 | 本月中旬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560 | 2560 | 持平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620 | 2620 | 持平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400 | 3400 | 持平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58900 | 5900 | 持平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120 | 4120 | 持平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100 | 4100 | 持平 |
东北米 | 一级 | 4520 | 4520 | 持平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040 | 3080 | 1.32%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060 | 3120 | 1.96% |
玉米 | 中等 | 3000 | 3040 | 1.33% |
大豆 | 中等 | 6900 | 6900 | 持平 |
豆粕 | 一级 | 4500 | 4550 | 1.11% |
籼糯米 | 一级 | 5200 | 520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750 | 2570 | -6.55%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11700 | 12000 | 2.56%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12000 | 12300 | 2.5%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近期小麦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涨一周落一周,而且还是宽幅震荡,上下波动幅度达到0.1元/斤,冷热交替,让市场有些接受不良。作为口粮,国家前期政策一直是维稳为主,只是没想到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小麦也开始放飞自我了,市场化波动比玉米还剧烈。那么随着本轮小麦大幅上涨,面粉也会跟涨吗?笔者认为,受原粮成本支撑,面粉价格也将跟涨,不过还要看小麦价格能否在高位维持住。
临储拍卖升温,小麦迅速反弹。自3月初小麦飙涨后,临储拍卖已连续6周降温,上周更是大幅跳水,成交均价下滑148元/吨。而本周小麦成交却迅速拉高,成交均价回弹132元/吨。本轮涨价一方面由于下周临储拍卖公告迟迟不见公布,市场传言临储拍卖或将提前停拍,再加上上周虽然大幅落价,但工厂没有收到低价小麦,市场小麦供应仍比较紧张;另一方面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仍在持续,继续扰乱该地区的小麦及其他农产品出口。贸易商表示,由于乌克兰南部、东部和北部地区冲突不断,乌克兰2022年小麦产量可能减少近45%,约为1820万吨。国际麦价居高难下,进口小麦优势减弱,长期利好国内小麦。
疫情仍在持续,面粉需求低迷。转眼间4月即将过半,疫情从3月上旬爆发,已持续40多天了,尤其上海地区每天确诊病例居高不下,周边辐射区域也受到很大影响,虽然本周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但效果不大,地方高速公路管控仍十分严格,区域间流通困难,物流成本居高难下,挤占厂家利润空间。而且本轮疫情持续时间过长,对餐饮业影响很大,刚性需求大幅减少,下游需求低迷,面粉上涨受限。
工厂开机下调,副产品小幅反弹。由于面粉销售疲软,工厂将开机进一步下调,据了解部分小厂家一周仅开机2-3天,副产品供应量减少,麸皮报价小幅反弹,目前市场混麸报价多在1.15元/斤以上。不过当前养殖需求低迷,饲料企业采购麸皮显得谨慎。后期天气气温逐渐升高,各市场主体又得考虑麸皮的储存问题,所以都没有大量进购麸皮的打算,短期内麸皮上涨空间有限,而原粮成本却在大幅上涨,工厂只能通过上调面粉价格来平衡利润。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作者:张艳秋 仅供分享
周末两天山东玉米深加工厂晨间到车都在200辆以下,周日涨价的厂家就开始增多,不过也只能算是昙花一现,毕竟受疫情影响,淀粉也是走不动货的,目前只不过是快到贸易商预期成本线了,没什么到车了也就开始提价了,好在现在小麦热度空前高涨,替代减弱,利好玉米,不过预计麦收前玉米价格还得是老样子,震震震,但消耗越多后期压价空间也就越小了。
华北余粮偏多,东北自然干上市
本轮疫情陆续持续了一个多月,不仅影响经济消费,更导致物流停滞,不过国务院在10号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交通运输的通知,目前这个消息只能让物流稍有缓解,疫情不停,管控还是常态,加上油价高位运行,多数贸易商的物流价格较疫情前上涨30-60元/吨不等,导致成本被迫提高。
今年贸易商腾仓期硬生生被压缩到一个半月左右,虽然基层余粮并不算多约有2-3成,但贸易商至少还有2成多,除去基层可能有1成左右玉米要等到麦收后出售,部分贸易商会到7-8月份出售,保守估计市面至少需要消耗2成粮,虽然周末工厂涨价了,就如笔者前面所说也只是压到大家成本线,没车了,那深工厂只能抬价在吸引在调价了。
市面对于东北自然干关注度颇高,想看看这波上量会不会打压目前的价格,根据近几天的调研了解到目前黑龙江地区自然干收购价格在2560元/吨,水14,吉林地区自然干收购价格在2600-2660元/吨,水14,辽宁地区自然干收购价格在2680-2700元/吨,水13-14。与目前装车价近乎持平,东北的贸易商也想等着这波粮降降价,补充一部分库存,奈何春耕近在眼前,上量不高加之运不出去,价格就难以变化了。
小麦冲高,替代减弱
近期最红最受关注的粮食应该就是小麦了,目前小麦的主流价格又回到了1.6-1.65元/斤,而上周由于市场传言临储小麦或将停拍,陈麦成交均价又回到了1.4元/斤以上,加上出库贴水到厂价多在1.5-1.55元/斤,这个价格基本注定今年陈麦流入饲用的份额大大减少,加之目前小麦价格强势,今年小麦开秤价较去年在高0.1元/斤是完全没问题的,最主要的是小麦的强势也给玉米打了一针强心剂,不指望在麦收前涨多少价,只要平稳就好。
上周定向水稻停拍,目前定向水稻共投放450万吨,虽然受疫情影响17号定向水稻拍卖南方标的投放量增多,基本是五五开,但标的还是集中在黑龙江,最快4月底5月初饲料厂可以使用到,目前市场有言糙米混合物出厂价在2500元/吨以上,注意出库点是在黑龙江东北部的,目前黑龙江东北部主流散粮装车价在2550元/吨左右,和玉米价格相近,加上近期中储粮分公司在东北地区投放的玉米起拍底价和市面价格差距不大,所以东北价格也就难落了。
地缘冲突不停,国际粮价难降
上周俄乌谈判又双叒叕僵了,普京也不打算和泽连斯基绕弯子了,两方都集结军队,1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南部城市赫尔松发生剧烈爆炸,两方的交火直接带动期货盘面又起来了,间接导致近期或者说上半年进口玉米在签单的可能性再度减小,近期国外的各种数据大都是减少,比如种植面积减少,出口量减少或停止出口,为应对高价汽油提高乙醇使用量等等,战争下的蝴蝶效应越来越大,粮价也是居高难下啊。目前国内港口还有订单到港,多数是去年或者年初的单子,不过国外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难保不会有脱单、违约的状况,总得来说利好国内玉米,即便近期难以显现,但只要缺口存在总会有机会出现的。
综上所述,本轮消耗后的回暖是一时的,后期还是要根据上量震荡的,不过近期出粮主体越多,那么下半年余粮也就越少,上涨动力也会更足,另外现在小麦打头阵吸引注意力,玉米或许也能少被点名,跟在小麦后头喝汤了。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作者:孙静 仅供分享
本周开始国内大米市场终于迎来好消息,国内局部地区米价出现了触底反弹的态势,价格较上周相比最高涨幅可达到0.05元/斤,市场需求稍有好转。这轮米价上涨后是否有回调的风险,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吗?笔者将结合市场现状和大家分析,仅供参考!
粳米上涨明显
截至本周四粳米主产区米价均有小幅上涨,其中黑龙江产区长粒香大米涨幅可达到0.03-0.05元/斤,主流出厂报价1.7/-2元/斤不等。米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抄底主体收购稻谷囤粮,长粒水稻基层收购价格已达到了1.25-1.35元/斤之间,米率要求65%以上。另一方面局部地区交通运输恢复,便于大米走货,部分米价涨幅也与运费上涨息息相关。针对于这轮涨价,实际上工厂对后市并不是很看好,主要是疫情之下阶段性需求满足后,担忧后续所带来的后遗症,米业是深有体会。这次疫情影响的范围广且持续时间久,不利于大米的后期消化。不过长期来看,低价位、优质稻谷已基本耗尽,加之近期油粕价格低位,米企基于成本以及利润的考量,大米现货价格不会继续下行。
籼米依旧平稳
本轮籼米上涨幅度不大,部分仅为0.02-0.03元/斤,工厂表示大米走货依然滞缓,当前所接订单稀少。其中江苏、安徽两省受疫情影响,外发请车艰难,并且运费是居高不下,甚至部分司机都不接单,造成工厂大米走货滞缓,截至目前丰两优大米主流价格仍维持在1.8-1.9元/斤不等、黄华占大米价格不超过2.3元/斤。部分米企表示,如今销区广东米价也十分低廉,产区与销区处于倒挂的状态,疫情之下,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运营情况不佳,这样大米的整体刚需量也在下降。
糯米透支性上涨
本周国内粳糯米价格上涨明显,部分涨幅可达到0.05元/斤,主流出厂报价1.8-1.9元/斤。安徽产区圆粒型糯米报价1.88-1.95元/斤,涨幅达到0.03元/斤以上,本轮米价上涨主要是糯稻价格上涨以及经销商有需求带动,库存已基本售完。针对于后市,笔者认为当下距离端午还有一段时间,糯米价格的上涨或透支后市的需求。一旦疫情影响,糯米消费方面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同时在新麦上市之前还有一轮售粮期,届时糯米成本有望小幅回落,仍有回调的风险。
综上所述;国内米价的上涨实属难得,但求不是昙花一现。国内疫情还未有出现拐点,官方通报称尚且处于高发期,未出现拐点,因此未来短期内米价或将持续平稳为主。随着国家对交通运输的放开,销区大米将及时到货。建议经销商仍是以刚需为主,毕竟气温开始回升,大米保管的难度增加,一些劳动密集性企业对于大米的需求偏弱,米价不具备大涨的条件。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近期,在成交寡淡的情况下,国储陈豆拍卖依旧规律地进行,政策性调控之势不改。一直以来国产大豆都有直属库收购价格在支撑着价格,虽然近日拜泉直属库公告收购任务量还有 1500 吨左右的缺口,收购入库进度有所减缓,但其他直属库(阿城直属库及敦化直属库)收购仍在继续。政策性调控不断但直属库的收购限制着豆价的大幅下跌,虽需求疲弱,也难有大跌,短期内豆价仍将以稳为主。
基层粮源不多豆价坚挺
春耕临近,东北产区的农户售粮积极较好。但多地基层粮源不多,部分地区所剩大豆多为油粮或是水分偏大大豆,好粮较少。部分库存较小的贸易商收购积极性较前期有所提高,但因疫情原因人员流通受限,贸易商无法去农户家查看粮质,收购艰难。近期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后期物流略有好转,但部分需求端因运费高昂导致成本增加,运输方面多以走火运或是集装箱为主。部分销区依旧是因为疫情而难以卸货导致需求减弱,大豆现货市场成交极低,部分主要走货制药厂及深加工企业的贸易商也因物流不畅而无法走货,部分走货蛋白厂的贸易商走货量也不大。需求疲弱,但基层好粮较少,较大库存的贸易商也不多,使得豆价较为坚挺。截止到本周五,主流装车价在3.12-3.15元/斤左右,但有价无市,成交不高。
南方产区多地大豆购销已近尾声,多数贸易商都以去库存为主。其中河南部分地区依旧管控严格找车艰难,贸易商无法走货,部分库存较大贸易商比较焦虑。河北部分库存较大贸易商不再是等到5月后再行出售,而是提前开始去库存以便为小麦上市腾仓。山东部分地区贸易商也开始为小麦腾仓,湖北及江苏部分贸易商库存仅几十吨,为油菜籽上市腾仓做准备。南北产区多地基层粮源不多,贸易商较为挺价,豆价保持坚挺。
销区市场大豆走货缓慢
豆制品需求淡季外加疫情影响,经销商多谨慎采购。 一方面,部分经销商鉴于国产豆价高且需求疲弱外加进口豆的冲击,国产豆只是按需少量采购,另受疫情影响流通受限走货缓慢,为了更好的控制风险,经销商多不建库存以随用随采为主;部分经营进口豆的经销商,库存也不大,一般主要走货当地豆坊,量小。另一方面,部分供应工厂的经销商采购量也不大,受疫情影响部分工厂减量生产。
进口豆冲击国产豆市场
近一年多,进口大豆替代国产食品豆已经常态化,南方市场进口购销活跃的地区市场占有率明显攀升,多地经销商反馈进口豆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根据船期检测显示, 4-5月份国内大豆进口量将明显增加,预计月均到港在850万吨左右,6月份后进口大豆采购进度偏慢,届时到港量再度减少。贸易粮(大豆)的不断拍卖及4-5月份进口豆的明显增加或将增加进口豆的市场供应,若流入到市场的进口豆量再度增大,国产豆和进口豆的价差或将再度扩大,进口豆的市场购销将更加活跃。
综上所述,虽市场交易清淡,但短期内大豆现货价格仍将以稳定为主。本周中储粮拍卖2次,依旧成交不高。豆制品需求淡季外加疫情影响,成交不高比较符合预期。近期物流有所好转,但需求淡季,多地疫情依然严峻管控严格,大豆现货市场成交率不高。中储粮一周2-3拍已成规律,不断的进行市场投放使得豆价承压,当前又是豆制品需求淡季外加疫情肆虐,后期进口豆也将大量到港,豆价或将受到冲击。但基层粮源不多,好粮更少,贸易商也普遍库存不多,而直属库收购的强大支撑仍在外加春耕在即,短期内豆价亦难有大跌。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作者:栾波 仅供分享
清明节假期后,两周时间八个交易日,国内豆油、棕榈油行情呈现连续震荡上涨态势,不少现货经销商反映手头可销库存不足,但节后油脂行情并未给出合适的回调空间和点价机会,这波上涨较为突然。那么中国粮油信息网辛显明在此聊聊近日豆油行情走势原因,以及对未来的看法。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截至4月15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约11410元/吨,大连地区约11300元/吨、天津地区约11310元/吨、日照地区约11310元/吨、广州地区约1155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11400元/吨左右。
马棕库存低位,俄乌谈判僵局
4月11日午间,马棕MPOB月度报告公布,其中3月份马棕油产量为141.1万吨,环比增24.07%;3月份马棕油出口量为126.5万吨,环比增14.14%;3月份马棕油进口量为8.48万吨,环比减43.34%;3月份马棕油库存为147.3万吨,环比减2.99%。本次报告中,3月份马棕产量环比增加且高于市场预期,但库存低于市场预期,因此报告整体对市场偏中性。但随后,市场开始着重炒作对马棕库存低位的担忧,称马棕库存已处近一年低点,这助推了马棕期货的上扬,并带动连盘油脂价格。
4月12日,俄总统称,基辅“脱离”俄乌双方在伊斯坦布尔谈判时达成的共识,俄乌谈判陷入僵局。4月13日,俄方军舰起火,乌方称是乌军导弹重创所为。4月1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南部城市赫尔松发生剧烈爆炸。
我们知道,俄乌局势对原油价格有直接影响,近期双方发生局部交火,关系愈发紧张,另外有消息称欧盟可能分阶段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市场担忧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近段时间原油价格走高,4月14日,纽交所原油重新站到105美元/桶上方。原油价格上涨也在生物燃料需求方面支撑豆油、棕榈油等相关油脂价格。
连盘棕油期货逼仓,大豆起拍价格偏高
随着进入四月,连盘油脂05合约临近交割期,资金重心逐步从05合约过渡到09合约。每个商品期货临近交割时,都会有一个期现货价格逐步趋近的规律过程,其原因就在于市场现货价格和即将交割合约的期货价格价差过大。截至4月15日,以港口24度棕榈油现货价格参考,天津地区约P2205+1100,东莞地区约P2205+1000。
由于国内食用棕榈油商业库存约28万吨,处于同期偏低位,加上东南亚产地棕榈油库存也低,价格较高,进口利润倒挂,国内市场大多刚性订船,4月份国内预估到港10万吨左右棕榈油,有一定需求缺口。加之市场现货价格高出期价较多,这就给了连棕多头一个逼仓的空间。观察就能发现,清明节后连盘油脂的每个阳线,连棕油涨幅一般都大于连豆油,说明多头资金在连棕盘上更有力量。而4月15日恰逢耶稣受难日假期,美盘期货休市,在失去外盘指引的情况下,给了内盘资金放飞自我的契机,当天连盘豆油和棕油的主力09合约均刷新前高,使得市场现货价格被迫跟涨。
另外,自4月1日开始的每周进行的50万吨进口大豆拍卖,本周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投放作用。4月15日拍卖,实际成交99093.1吨,成交率19.71%,最高价5220元/吨,最低价5100元/吨,平均成交价为5194.12元/吨。此前两次拍卖,一般标的是4800-4900元/吨起拍,本次起拍价和成交均价偏高,国家粮油信息中心4月15日所报的港口大豆分销价为5260元/吨左右。本次进口大豆拍卖价格和港口现货价格未有明显差距,因此本轮抛储失去了调控物价作用和意义,市场认可度不够令成交率较低,供应增加预期不足,也被有人理解为“炒涨”,这使得4月15日下午13:30开拍的同时,连盘油粕期货午后开盘走高。
综上,近段时间,国际市场上俄乌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令投资者担忧大宗商品供应问题,原油价格走高提振相关油脂,马棕方面炒作库存处于一年低位,国内豆油、棕榈油等食用油脂库存偏低,尤其棕榈油基差较高,临近交割期,连棕油有逼仓现象,资金面波动活跃,并带动连盘豆油期价,叠加本周进口大豆投放未能发挥抛储抑价作用,在多头资金的强势下,本周连盘豆油09和连棕油09刷新前高,现货市场报价跟随上涨。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4-5月将月均到港大豆850万吨左右,6月份后进口大豆采购进度偏慢。这也和此前市场观点认为后期大豆榨利亏损订船意愿下降也能对应得上。从已有消息来看,短周期内,豆类油脂行情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较难出现深跌和合适的回撤补货机会。中周期内,即便一切乐观,俄乌真能在5月份如期达成和平,缓解全球投资者对大宗商品供应的忧虑,后期大豆陆续到港增加供应,油厂逐步恢复开机,但届时第一个面临的问题便是豆粕会优先胀库,油厂停机又会减缓豆油的供应,因此笔者认为,今年夏天豆油即便消费淡季走回调周期,价格可能也“淡得有限”,一旦有合适位置,又会有买盘介入准备秋冬用量来支撑价格。
盘面上,连盘豆油09突破3月初高点,技术上短线呈多头偏强格局,上方压力参考11000/11200/11400,下方支撑参考重心上移至10750/10500/10300。目前多地疫情影响购销和运输,豆油价格偏高,现货市场难买又难卖,经销商仅适合暂时销售手头库存,逢回调补充刚需,不适合大量囤货,以免突发的防疫政策令货车无法回程和下高速。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作者:辛显明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落实《“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部署,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决定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创建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选取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地域特点的县(市、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和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为重点,强化科技集成创新,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搭建先行先试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二、申报条件
先行区创建主体原则上以县、农场为单位,严格控制地市级申报数量。拟申请的创建主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辖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保持稳定。农业节水技术广泛应用,农业用水效率明显提升。农业种质资源、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外来生物入侵防治成效明显。
(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好。节肥节药技术装备普遍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效果明显,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基本普及。农业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三)农业生态涵养功能强。耕地轮作休耕、酸化和盐碱化耕地治理有序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较高。农业减排固碳、森林覆盖、农田林网控制较好,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四)绿色生产技术覆盖面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普遍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科研团队支撑持续稳定,区域性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基本形成,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强。
(五)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完善。将农业绿色发展相关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范围,地方支持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力度较大,金融、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积极性高。
近五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被省级及以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或食品安全等部门通报的地区,均不得纳入申报范围。
三、重点任务
创建第三批先行区应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和发展基础等因素,聚焦重点、突出特色,探索符合不同区域、生态类型、主导品种的绿色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同类地区农业绿色发展。
(一)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推进耕地、水、生物等重要农业资源利用集约高效。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好划足永久基本农田,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开发利用,有序推进退化耕地治理。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推进农艺节水、品种节水、工程节水,发展旱作雨养农业,严控地下水利用,协同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护农业生物资源。加强农业物种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森林、草原、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农田生态廊道等田园生态系统。
(二)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减少不合理施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方式。开展有机肥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在更大范围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引导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开展统防统治,带动群防群治,在更大范围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三)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以秸秆、畜禽粪污、地膜为重点,健全农业废弃物收集、运输、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设一批粪肥还田利用示范基地,探索建立粪肥运输、使用激励机制,推进绿色种养循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结合资源禀赋和三农发展需求,统筹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科学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健全高效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地膜科学使用。
(四)推进农业产业链低碳循环化。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广农产品绿色电商模式,促进绿色农产品消费。打造低碳循环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循环经济园区和基地,完善园区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全域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和特色化水平。落实农产品追溯挂钩意见。推动农业固碳减排。强化森林、草原、农田、土壤固碳功能,开展减排固碳能源替代示范,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五)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整体解决方案。集成推广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分品种、分环节、分生态类型开展技术创新集成,探索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和模式,开发农业绿色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探索建立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稳定农业绿色发展投入,推动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出台农业负面清单,制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标准,规范农业生产经营行为。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和发展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开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协调推进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生态保护补偿,拓展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四、创建管理
(一)指标分配。指标分为基础性、竞争性两类,每个省份安排1个基础性指标和1个竞争性指标(浙江、海南、宁夏不安排指标,北京、天津、上海不安排竞争性指标),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各安排1个基础性指标。基础性指标原则上以县、农场为主体申报。
(二)申报程序。按照“创建主体申请、省级部门择优遴选、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批准创建”的程序,开展申报创建工作。由先行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材料包括创建方案和有关基础数据表等。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同级别有关部门择优遴选推荐创建名单,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送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
(三)评审方式。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组成专家组,通过形式审查、集中评审、视频答辩等方式进行遴选。申报基础性指标的先行区,采用书面审核的形式,符合条件的纳入批准创建名单,不符合条件的直接取消资格,不再递补。申报竞争性指标的先行区,采取差额竞争的方式,择优遴选纳入批准创建名单。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视先行区创建进展,适时开展认定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各地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实际,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申报创建,做好先行区创建主体推荐工作。
(二)严格遴选条件。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对照申报条件和创建任务,严格把关、择优推荐、确保质量,真正把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的主体遴选出来。
(三)按时报送材料。请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于5月13日(周五)前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农业农村部,包括部门联合上报文件、拟推荐先行区申报材料等,逾期不予受理。
来源: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作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仅供分享
农业农村部:春播粮食意向面积达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对稳定全年粮食产量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时不等人,主产区要抢农时,保春播,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春播粮食意向面积达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处处长 朱娟:经国务院审定,今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向各地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目前各地已经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
针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对局部地区春耕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农业农村部成立了农资保供专班,设立热线电话,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春耕生产遇到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处处长 朱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指导各地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上路和农民下田等堵点卡点问题,确保不误农时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
来源:金农网金农号自媒体中心 作者:央视财经 仅供分享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4月10日,正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等情况,再次指明种子之于中国饭碗、之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专程前往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
再早,在陕北插队、在河北当县委书记和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都跟种业以及海南南繁育种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粒小小的种子,缘何让总书记牵挂在心?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早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的这句话就揭示其中真谛。
近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频频在重要场合提及“种子”,从中,可以观察到一条布局种子“加速跑”的轨迹: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同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
——2021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2021年7月,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
——2021年10月,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强调,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
……
从转变育种观念到保障粮食安全,从推进平台建设到生物育种产业化……总书记反复提及的背后,深蕴着全局层面的重大考量。
一粒种子,连着“国之大者”,关系粮食安全主动权。
在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查看玉米种子发芽实验结果(2020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这些年我国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盘点我国种子家底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同时,我国大豆、玉米受育种及栽培等因素影响,现在的单产仅为美国的60%左右。
“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种地选好种的重要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有限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
一粒种子,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
放眼当前和未来,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变,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
一粒种子,连着创造奇迹的钥匙,关系建设科技强国。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种业的科技创新。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此次在海南,总书记重点了解种业创新的情况。他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
早在几十年前,习近平就认识到科技在促进农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他刚到梁家河的时候,在被派往制种站学习良种培育期间,积极学习育种知识,还用一个小本子做笔记,回到窑洞里,有机会就给大家讲有关制种知识。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一粒种子,连着农业现代化,关系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曾感慨道,“我反复思考,感到有一条必须明确,就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种业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
2021年7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为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提供了路线图、任务书。
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能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推进种业振兴,是绘就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的必然。
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确保粮食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
米袋子、菜篮子要拎得好,品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无疑是筑牢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
然而,种业振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诚如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的:“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
来源:新华社 责编:王静 仅供分享
乌克兰东部的一片向日葵田及麦田。黑海地区是世界粮食篮子,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地区之一。过去两年中,新冠疫情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诸多挑战,俄乌之间爆发的冲突让这一严峻形势雪上加霜。联合国警告称,随着乌克兰春季耕种受阻和粮食贸易中断,已经创纪录的粮价可能再暴涨22%,这将对世界粮食贸易和安全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雪上加霜的是,俄乌冲突不是发生在真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首席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Arif Husain)对《财经》记者表达对粮食危机的担忧。在他看来,新冠病毒变异株和供应链问题已经扰乱全球经济复苏,不断上升的通胀和创纪录的债务将进一步限制各国应对新挑战的能力。许多贫穷经济体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就陷入困境,它们的政府在为进口硬通货融资而苦苦挣扎。飞涨的农产品价格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使它们无法进口基本商品。
为避免全球粮食安全局势恶化,侯赛因呼吁,国际社会和有能力的国家必须设法在短期内保护最贫穷和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推动粮食、燃料和化肥进口措施是立即支持这些国家的有效举措。
不安的黑海粮仓
3月29日,WFP执行主任大卫·比斯利(David Beasley)在向安理会作简报时再一次发出警示称,撒哈拉、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会恶化,因为这些地区的小麦和其他主食供应大部分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
乌克兰和俄罗斯是位列全球前五的小麦和玉米出口国。WFP数据显示,就小麦而言,乌克兰在2021年-2022年度的出口量预计将达到2400万吨,占2021年-2022年度全球1.93亿吨小麦预计贸易量的12%左右,乌克兰和俄罗斯为全球小麦市场提供30%的供应量。在玉米方面,乌克兰预计将在2021年-2022年度出口3300万吨玉米,占全球1.86亿吨玉米贸易量18%。加上俄罗斯的450万吨玉米出口,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全球玉米市场的份额达到20%。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葵花籽油和大麦的主要出口国,分别占国际市场供应的四分之三和三分之一以上。
鉴于俄乌在全球农业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投行高盛悲观地预计,俄乌冲突会给全球谷物市场带来自1973年苏联作物歉收以来的最大扰动,面对高企的粮价,那些经济体系最脆弱的国家将受到最大的打击。
乌克兰和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对象主要是已饱受粮价高涨煎熬的发展中经济体。中东和北非的许多国家严重依赖从俄乌两国进口小麦,埃及、利比亚和黎巴嫩超过三分之二的进口来自这两国。就玉米而言,对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依赖具有更大的地理范围,东亚和欧洲国家也从这两个国家进口很大一部分玉米。
其中小麦的意义最为重要,因为依赖小麦进口的国家将其作为民众的主食来源。农业市场信息系统(AMIS,二十国集团发起的粮食倡议)数据显示,过去20年,全球小麦贸易量几乎增长一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小麦出口的增加。有25个国家至少一半的粮食供应来自这两个国家。“一些国家的小麦供应如此依赖俄罗斯和/或乌克兰,这显然令人不安。”该组织的项目经理丹尼斯·德雷克斯勒(Denis Drechsler)说。
“有14个国家对乌克兰小麦的依存度超过10%”,美国环境问题智库突破研究所(Breakthrough Institute)食品农业研究员亚历克斯·史密斯(Alex Smith)举例说,在利比亚,小麦养活着这个国家,它们43%的进口小麦来自乌克兰。突尼斯对乌克兰小麦的依赖程度为32%。黎巴嫩每年进口70万吨乌克兰小麦,这相当于它们供应量的50%。
上述许多国家目前已经面临粮食不足的困境。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数据显示,全球的粮食储备已经连续第五年萎缩,俄乌冲突将令全球粮食价格进一步升高,将饥荒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水平,在2020年已有7.2亿至8.11亿人挨饿。成本上升正在影响世界粮食计划署为面临饥饿危险的人群提供食物的能力,该机构现在每月的粮食和燃料费用又增加2900万美元。
IGC执行理事阿尔诺·佩蒂特(Arnaud Petit)对《财经》记者解释说,黑海地区是世界粮食篮子,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地区之一。该地区约占全球小麦出口的30%、葵花籽植物油出口的80%,以及饲料出口市场的25%大麦和12%玉米。来自黑海地区的谷物绝对是北非、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主要进口来源。近50个国家正在购买谷物和油料种子,这些国家主要是在市场上寻找廉价商品的净进口国。如果小麦价格维持高位,对这些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影响更为严重。
春耕无期运粮无路
鉴于黑海地区在全球粮食体系中的重要性,春耕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按照正常农作物耕种时节,乌克兰小麦已开启春季播种,只剩几周时间可播种玉米、向日葵和大麦,进入6月和7月也是小麦的收获季节(小麦一年两熟)。乌克兰的农户却无法获得所需肥料和化学品。他们的拖拉机和其他农用设备所用燃料不足。工人们要么辞工参军,要么辞工离开乌克兰,农场缺少人手。乌克兰政府对1700名农民进行的线上调查,这些农民平均只拥有所需燃料的20%,这些农民的土地占乌克兰耕地15%。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在对乌克兰19个州进行评估后表示,对能否收获农作物、种植新作物或维持畜牧业生产尚不确定。冲突会严重扰乱数以万计农民生产,超过40%受调查地区预计立即或将在未来三个月出现粮食短缺。为了帮助支持更广泛的救济工作,粮农组织已经呼吁各方提供5000万美元,但目前只有10%资金到位。
今年3月卸任的乌克兰农业政策和食品部部长罗曼·列先科(Roman Leshchenko)透露,乌克兰今年的春播面积可能会比2021年的规模减少一半以上,约为700万公顷,而冲突前的预期为1500万公顷。播种作物中预计涵盖大麦和玉米等谷物,以及甜菜、向日葵和大豆等其他作物。
乌克兰农民总共播种了650万公顷冬小麦,将在2022年收割,但由于冲突,收割面积可能只有400万公顷左右。乌克兰农民今年可以最多播种330万公顷玉米,而2021年的播种面积为540万公顷。
减产必将影响出口供给,乌克兰农业政策和食品部副部长塔拉斯·维索茨基(Taras Vysotskyi)对于出口前景不乐观,在最好情况下,该国今年的农产品出口将较2021年下降五分之一,但有可能出现更大降幅。
除了减产,物流中断进一步阻碍乌克兰出口农产品能力,目前乌克兰港口的商业运作暂停,该国所有出海港口都位于可通往地中海的黑海沿岸,85%的作物出口通过海运。再加上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严厉制裁,海运企业也不能停靠俄罗斯控制下的港口,很少有船只得以靠近黑海交火区。就算船只抵达,附加保险金就能让其望而却步。马士基船舶租赁买卖公司的一名分析师认为,大船东冒险租船会一无所获。
乌克兰目前正试图转而经由西部边境进行部分出口,现在约有25%-30%通过火车运往罗马尼亚、波兰和斯洛伐克,然后再运往其他港口。但这是一个不完美的解决方案。乌克兰铁路可容纳的作物量不像港口那么大,而且谷物必须在边境转入不同的火车,因为乌克兰的铁路遗留自苏联时代,轨距与欧盟不同,运输上绕路将让作物成本增加10%到15%。
一些分析人士建议海运物流改道,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佩蒂特指出,虽然根据相对成本和货运价格计算,欧盟、印度和澳大利亚似乎是黑海地区的主要替代选择。然而后者的现货装载能力已经非常紧张,几乎没可能迅速增加产量。乌克兰在全球市场上的贸易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亚速海和黑海港口的后勤和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状况。
在理想情况下,其他大型粮食生产国或许可以尝试填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供应缺口。在连续五次取得创纪录收成之后,印度政府拥有大量小麦库存,可以用来出口。澳大利亚今年收成也非常好,但是航运能力紧张,舱位提前好几个月就已订满。缺乏运输工具意味着澳大利亚的生产者可能很难像外界所希望的那样,将尽可能多的粮食供应给国际市场。
海运受阻已经使俄罗斯和乌克兰冻结2021年-2022年收获期的1350万吨小麦和1600万吨玉米。再加上少数相关出口商(美国、加拿大、欧盟和俄罗斯)在收获上减产、俄罗斯实施出口限制(出口税和下半年粮食配额),以及美国小麦价格缺乏竞争力(农业补贴造成),附近地区对美国供应的需求一直缓慢(新作物销售情况有所好转)。在这种背景下,甚至出现了进口需求配给的迹象,最近由于价格高企,一些交易意向被取消。
化肥油价助推粮价
除了这些短期影响,乌克兰冲突还将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产生长期影响。侯赛因解释说,乌克兰2022年-2023年农业生产将受到影响。由于收获面积减少、产量低和收获后损失,目前乌克兰冬季作物(大部分是小麦)的收成将减少一半。预计2022年春季种植的作物的收获量将减少40%。其次,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肥料和能源出口国之一。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依赖俄罗斯进口化肥。2021年,东欧和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进口依赖度最高,占比超过50%。农业投入成本上升将影响全球下一季的收获,导致较长期的产量下降和食品价格上涨。
“农业需要能源作为生产的重要投入。农业直接使用能源作为燃料或电力来操作机械和设备,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以及为农场照明,并间接地在农场外生产化肥和化学品。油价与化肥等生产资料联系紧密,推高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自然升高。”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对《财经》记者表示。
能源市场波动将影响到农民如何应对粮食短缺情况。粮食价格升高会激励生产,但燃料成本也很高,从而挤压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化肥价格已经上涨许多,化肥价格走高意味着农民可能会减少化肥使用量,进而会降低作物收成并推高全球粮食价格。挪威化肥巨头雅苒国际已经表示,由于欧洲天然气价格达到创纪录高位,该公司欧洲部门的氨和尿素生产还达不到正常产能的一半。
作为全球所有种类的农作物化肥的一个主要供应国,俄罗斯这个月初敦促其国内化肥厂商减少出口,造成化肥供应将短缺的恐慌。俄罗斯的这一举动将使全球市场更加动荡不安。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化肥进口国,已经在进口化肥上遇到麻烦。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将只向俄罗斯的“友好国家”供应化肥。
化肥价格在全球范围内暴涨。在欧洲,氮肥生产的一个主要原料天然气的价格不断高涨,已经迫使一些厂商减产。农场主用来耕作和储藏用的燃料的价格也在飞涨。令局势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开始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和原油产品的制裁行动。
一些分析人士建议制裁俄罗斯的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加剧粮食危机,但在执行中操作难度颇高,涉及农业贸易方方面面。“贸易限制不应适用于食品。这是所有WTO成员国都支持的原则。但仍然难以评估粮食部门的金融制裁对贸易做法的影响。另外,船舶进入黑海海域的(遵守制裁)合规程度、保险问题是使粮食贸易恢复正常的症结所在。”佩蒂特解释说。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寄希望于北半球其他国家的作物丰收以及能源价格下跌将有助于减缓粮食危机,但如今越来越不可能。消费者可以预见将花费更多钱来购买食物。粮食和油料种子指数(GOI)在2022年3月15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指数反映了实物粮食和油料种子市场价值的日变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称,食品价格指数较一年前上涨24.1%,即使是像英国这样在粮食生产上自给自足的国家(90%小麦都产自当地),也会受到不断上涨的化肥和燃料价格的连锁反应影响。最终,粮食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上升的负担会通过粮价上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2022年2月英国食品价格通胀达到4.3%,是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各自屯粮恶性循环
历史经验表明,高企的粮价可能触发粮食保护主义壁垒。2008年中期,全球经历了主要粮食价格的大幅飙升。短短几个月内,世界银行粮食价格指数上涨60%。国际玉米、水稻和小麦价格比2007年中期分别上涨了70%、180%和120%。印度等国在没有证据表明全球出现短缺情况下产生恐慌并禁止大米出口,导致价格大幅上涨。这些价格的飙升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据世行测算,价格飙升导致低收入国家的1.05亿人持续贫困或陷入贫困境地。
“农产品贸易收紧会互相传染,产生传导效应,需求小麦的国家得不到小麦,加剧农产品市场整体恐慌,触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粮食留在国内。与工业品贸易相比,全球农产品自由贸易程度并不高,这场危机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各国寻求自保,产生恶性循环。”司伟说。
农业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比工业贸易保护主义更复杂,司伟解释说,粮食贸易和工业贸易不同,涉及到的农业利益错综复杂,不但涉及到本国农民的利益,还可能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因此并不能像工业品那样是比较完善的自由贸易。工业贸易是按照贸易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例如将工厂外包到劳动力资源便宜的海外国家,但农产品不能如此,受到自身资源限制,取决于资源禀赋限制。世界最主要粮食出口国的资源禀赋都有一些共性,例如国土面积大,耕地丰富,粮食进口国则是贫穷国家和中国这种人多地少且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因为农业事关生存问题,各国比较谨慎,每年真正能够实现全球农业自由贸易的粮食份额并不多。
俄乌冲突已经让农业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端倪。普京已经表示,俄罗斯今年将对粮食出口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出口到“明显对俄采取敌视态度”的国家。乌克兰经济部副部长塔拉斯·卡奇卡(Taras Kachka)也表示,乌克兰内阁将会首先评估作物单产潜力,以确定今年收成能否保障食品安全,然后讨论是否在4月取消出口许可证政策。
爱尔兰政府甚至启动一项1200万欧元的作物种植计划,以促进大麦、小麦和燕麦的种植,弥补乌克兰粮食产量下降,这让人回想起该国在二战时的做法。不仅是爱尔兰,整个欧盟国家都开始推进种植更多农作物,欧盟实际上是食品的净出口国,包括在国外销售小麦,这种做法与长达数十年支持并补贴出口的欧洲农业政策方向背道而驰,这再一次印证全球粮食危机警告不是演习。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很多国家政府就担心农业出口限制,导致抢购潮,但迅速恢复平稳,供应链也保持得很好。然而当前的事件却越来越像2007年至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冲击并非源自贸易体系,而是终结在贸易体系中,各国一边猛烈抨击出口管制,一边试图将农产品留在国内。这是一个全球的囚徒困境,保持出口畅通符合每个人的利益,但没有人愿意成为唯一这样做的国家。
自上一次粮食危机以来,世界已经有15年时间准备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减少出口管制的协议,创建了农业市场信息系统(AMIS),以提高生产透明度。但实施情况不是很好,更不能保证在危机状况下能够促进合作性政策而不是限制性政策。WTO农业贸易谈判主席格洛里亚·亚伯拉罕·佩拉尔塔(Gloria Abraham Peralta)在2021年介绍农业谈判文本时直言,农业贸易仍然受到市场扭曲和保护主义影响。全球贸易警报监测服务报告称,自2021年中以来,食品出口限制或多或少翻了一番。
到目前为止,每隔几天就会有这样的新闻传出,那就是某某国家政府限制食品出口以平抑国内粮价,但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侯赛因对《财经》记者指出,在上一次粮食价格危机中,粮食生产国的出口限制成为农产品市场价格飙升和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鉴于目前市场吃紧,强烈建议粮食出口国政府避免对基本货物实行出口限制。过去的经验表明,这些临时政策只会在短期内使国内粮价下降,但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减少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价格,最终作用到国内粮价。此外,同样重要的是,进口国应避免做出临时反应,比如削减进口补贴以支撑国内供应。
如何避免限制粮食出口已经在WTO进行多次讨论,但各国政府之间仍然没有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来规避食品出口限制。根据WTO法律,出口禁令是非法的,但在“防止或缓解食品或其他产品严重短缺”这个例外情,几乎可以肯定申诉会失败。
各国粮食储备并不均衡
在历次粮食危机中,世界总体上也有足够的食物,但只是集中在某些国家,而不是按比例持有。虽然粮农组织预测,今年底小麦和玉米等重要谷物的全球库存消费比将达到29%。但这一总体数字具有欺骗性,因为少数国家控制着最大的粮食库存份额。美国农业部估计,在连续五年收成创纪录之后,印度的小麦库存几乎占全球的十分之一。美国的小麦和玉米储备分别占全球的6%和12%。而尤其依赖从黑海地区进口粮食的北非国家总计约占全球小麦储备的5%。
粮仓库存充足的国家可以动用现有储备,以此避免支付高涨的粮价,但余粮少的国家民众就难免要受到价格上涨之苦。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降低家庭的实际收入,使更多的人陷入粮食贫困的陷阱。这种影响在发展中地区更为严重,在这些地区,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食品上。以英国和尼日利亚为例,食品价格上涨对尼日利亚普通家庭的影响更为严重,尼日利亚家庭食品支出占其收入56.4%,而英国普通家庭食品支出占其收入比例仅为8.2%。
“食品价格通胀正对社会造成不对称的窒息。在发达国家,粮食只占家庭总支出的不到5%。因此,食品价格通胀是可以暂时消化的。但在发展中国家,食品成本可能达到生活成本的50%,并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不幸的是,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的人群与受新冠危机经济动荡影响的人群是一样的,他们的恢复能力已经受到了影响。”佩蒂特说。
更加不幸的是,粮价上升还会增加如雀巢和卡夫亨氏等全球食品生产商的经营成本,而按照经济规律,这些公司将会把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转嫁给购物者。
埃及也是受波及最大的国家之一,埃及约七成小麦需求依靠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这让其成为这两个国家小麦最大进口国。埃及目前的储备仅够维持该国补贴粮食计划约四个半月时间,预计小麦价格上涨将使埃及今年本已庞大的32亿美元面包补贴账单再增加7.63亿美元。相比还有余粮的埃及,贝宁和索马里等非洲国家几乎没什么粮食储备。
这种缺粮状况能否缓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乌冲突的时间,如果冲突持续加剧,食物会变得更加稀缺。这意味着剩余的少数粮食储备变得越来越昂贵或不足,特别是在政府配给的情况下。当许多人都在追求非常稀缺和昂贵的粮食资源,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国内冲突。这种“战斗-食物-战斗”的模式已经在许多经济学研究中得到证实,并暗示冲突可能是对土地、食物或人口等有限资源争夺的结果。除非有财政和粮食援助形式等外部干预,或者冲突结束,这种恶性冲突循环将继续下去。
饱受粮食危机影响的埃及政府对增加的面包补贴费用不堪重负,一方面正在寻找新的供应,一方面对非补贴面包实行价格控制,以阻止价格急剧上涨。华盛顿智库塔利尔中东政策研究所(Tahrir Institute for Middle East Policy)埃及政治经济专家蒂莫西·卡尔达斯(Timothy Kaldas)称,这种通胀加剧埃及民众动乱的可能性,再加上埃及政府多年来采取的紧缩政策已侵蚀民众购买力。
黎巴嫩经贸部长阿明·萨拉姆(Amin Salam)表示,该国只剩下一个月的小麦储备。黎巴嫩的经济危机让近四分之一的家庭能否吃饱饭都成了未知数。“我们现在正与友好国家联系,看看我们如何能以合适的条件采购更多小麦。”
2008年,粮食价格飙升导致48个国家发生骚乱,这一次全球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最不利局面发生?佩蒂特建议,各国应从上次粮食危机中吸取教训,克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谷物价值链如此复杂,以至于贸易限制会伤害到其他国家,加剧食品价格上涨。这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米内部贸易的情况,出口限制将损害该地区内陆国家的经济。在非洲国家,大米越来越被视为主食。在小麦方面,土耳其磨粉工业在向中东和撒哈拉以南地区供应面粉和意大利面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出口限制也会对这些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能源价格上升,国内生产商不得不支付其日益增加的生产成本(燃料和化肥),因此任何旨在避免食品通胀的出口限制,都将使那些指望从市场获得公平回报的生产商陷入两难境地,中长期内生产潜力将受到损害。在佩蒂特看来,更有帮助的则是削减关税,以确保粮食最终送到需要的地方,并辅之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援助,以赋予它们更多的购买力。首要任务应该是提高各地的生产力。出口国越多,全球市场遭受极端波动的风险就越小。如果在生产力方面不采取任何措施,小麦的库存与利用比率将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低于18%)。
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2.4.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560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620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40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590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12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100 |
东北米 | 一级 | 452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08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120 |
玉米 | 中等 | 3040 |
大豆 | 中等 | 6900 |
豆粕 | 一级 | 4550 |
籼糯米 | 一级 | 5200 |
麦皮 | 中粗 | 257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120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12300 |
11
2022年4月20
总845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