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2023年15期粮情快讯

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05-31 浏览次数:3786

· 福州粮情

月份福州市场粮跌不一

时间:2023.5.31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上月平均价

本月平均价

涨跌率

早籼谷

(15-17)中等

2450

2450

持平

晚籼谷

15-17)中等

2550

2550

持平

早籼米

(15-17)中等

3580

3580

持平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6000

持平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080

4280

4.9%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东北米

一级

4560

4560

持平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100

3100

持平

白小麦

河南中等

2950

2880

-2.37%

玉米

中等

3080

2950

-2.64%

大豆

中等

6300

6500

3.17%

豆粕

一级

4500

4200

-6.67%

  籼糯米

一级

6400

6400

持平

麦皮

中粗

2530

2590

2.37%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300

8800

6.02%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8700

9200

5.75%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轮换小麦溢价成交,麦价持续上涨 

  长江一带小麦陆续开始收割上市,部分面粉厂公布的新麦价格在1.295-1.315元/斤,水分要求在12%上下,容重795-800,面筋30上下,而湖北新麦上车价格在1.25-1.29元/斤左右,水分14%内,远距离外流倒挂。新麦价格逐渐明朗对陈麦也有一定支撑,当前面粉厂陈麦收购价格趋于1.35元/斤左右,部分较前期涨0.01-0.03元/斤左右,原因一是低价位收不到什么粮,提价收点陈麦;二是轮换小麦拍卖较前期转好,部分伴随一定溢价支撑价格。新麦上市步伐加快,虽主流价格隐隐形成,但在后期全面收割开始,上量增加下仍有小幅趋弱的可能性,同时因华北地区新麦质量不明朗加上后熟期问题,短期陈麦仍是厂家主要采购的粮源。

    拍卖成交转好,溢价增加。因行情转好,近期轮换小麦成交率提高且伴随一定溢价,以中储粮河南地区为例,18日销售59130吨,全部成交,溢价0.013元/斤,其中周口底价1.335元/斤,成交价格1.3475-1.35元/斤,平顶山底价1.33元/斤,成交价格1.35元/斤,溢价幅度在0.0025-0.0225元/斤不等,但12日成交率仅12%,无溢价,同成交的平顶山价格为1.35元/斤,周口1.35元/斤。从采购看16日中储粮北京采购成交2000吨,成交地清苑,价格1.3075元/斤,18日全部流拍,底价相同,近期陈麦跌幅有限,饲企、粉企适当补库,市场购销积极性也明显提高,支撑麦价趋强。 

    新麦由南到北推进,收购主体多元。近期市场心态明显转好,对小麦看跌心也没那么强了,当然看涨心也不强,也有贸易商计划入市收购建库,市场逐渐向好发展,购销有所转好,同时小麦仍在替代行列,湖北新麦收割上市,部分晒干或烘干出售,但各地区质量有所不同,容重在730-770不等,到饲企的价格多在1.3元/斤及以上,而湖北地区玉米到厂价格至少在1.4元/斤以上,替代优势明显,新麦虽有一个月后熟期,但饲企收购意愿偏强,即便大量上市后价格走弱,在多重主体收购下价格也有一定支撑,但同时因各地区新麦上市只是时间问题,华北地区采购意愿偏低,等待观望。

    综上所述,近期陈麦价格或维持小幅趋强的态势,但新麦临近上市,厂家也不会大量采购,多是适量采购过渡后熟期,因此对陈麦谨慎看涨,而新麦方面因开秤价偏低后续农户出售积极性有待观望,同时因小麦形成新的价格,市场购销谨慎观望等待后续储备库价格指引。

来源:粮信网   作者:孙静   仅供分享

未来谷物市场怎么走?需看天气“脸色” 

5月中旬,美麦、美玉米跌至区间低位。在黑海谷物出口协议延迟、美麦玉米出口销售疲软的利空拖累下,CBOT谷物价格创下两年来的低位。进入6月以后,美麦、美玉米生长进度加快,天气对新季作物的影响逐步浮出水面。在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预期新年度美麦单产下降、美玉米单产增加的情况下,6月美国谷物价格能否在天气市带动下恢复上行,成为未来1—2个月市场关注的焦点。

  调研数据印证美麦单产下降

  近期,美国小麦质量委员会组织了为期3天的年度考察活动,考察人员预估今年美国堪萨斯州小麦平均单产为每英亩30蒲式耳,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高于美国农业部5月预测的每英亩29蒲式耳。通过以上数据对比不难发现,在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大幅下调美麦单产预期之后,国际谷物市场对作物单产的调研及其关注度随之增加。按照以往天气市炒作的季节性规律判断,在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公布后的两至三个月时间内,美国农业部将基于天气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逐步调整作物单产预期,进而对新年度谷物供需数据进行持续调整。因此,在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首次公布新年度作物产量预期之后,天气逐渐成为市场最关注的问题。

  小麦种植主要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美国是全球主要小麦生产国,近两年小麦产量受天气影响较大。在刚刚公布的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中,市场预期受干旱天气影响,美麦单产下降,报告预计2023/2024年度美国小麦总产量预估为16.59亿蒲式耳,较2022/2023年度小麦产量16.5亿蒲式耳减少0.09亿蒲式耳,这是自1957年以来美国小麦产量最低的一年。与美玉米对比,造成美麦减产的主要因素是小麦单产下降。在5月报告中,美国农业部预期2023/2024年度美麦单产为44.7蒲/英亩,较去年减少1.8蒲/英亩,降幅 3.87%。最近一周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美国冬小麦优良率为31%,高于市场预期的30%,去年同期为28%。目前美国春小麦种植率为64%,高于市场预期的60%和去年同期的48%。

  美玉米近月跟随远月下跌

  在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公布后,美玉米成为国际谷物板块的领跌品种。统计数据显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在5月12日报告当周及其后的一周时间内,连续两周下跌,累计跌幅达到7%,美玉米期价创下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玉米期价在短期急速下跌后,其报价绝对值已经跌破俄乌冲突之前2022年1月590美分/蒲的价格起涨点。本周初,美玉米技术性反弹,近月合约领涨、远月合约跟涨,玉米期价在短期急跌之后呈现技术性反弹。

  美新季玉米出口销售不畅,巴西二季玉米产量前景乐观,全球玉米市场供应充裕预期增加,这些因素都是打压短期玉米期价上行的主要因素。在最近美玉米下跌过程中,远月合约领跌、近月合约跟跌,玉米近月期价在出口销售低迷的利空因素影响下区间下移。

  具体数据方面,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11日的一周,美玉米净销售量减少33.9万吨,创年度新低,较之前一周和前四周均值大幅下降。5月中旬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我国买家取消了27.12万吨旧作玉米订单,未知地买家取消8.56万吨美玉米旧作订单,美玉米旧作累计销售减少26.5万吨,刷新了年度最低水平。

  对于新季玉米产量前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需要重点关注的国家是美国和巴西。5月中旬,国际谷物理事会将2023/20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测上调900万吨,至12.17亿吨。其中,巴西玉米产量预测从1.27亿吨上调至1.302亿吨,我国玉米产量从2.762亿吨上调至2.794亿吨。从8月传统天气炒作周期来看,这一阶段对CBOT美玉米价格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玉米单产和产量预期。从2022年全球厄尔尼诺天气预期的判断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导致太平洋西岸国家潮湿多雨,利于美国作物增产。在这一背景之下,预期今年美豆、美玉米生长期温度及降雨条件良好,但是要警惕美国玉米生长关键期可能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

  我国玉米产量近3年较为稳定,2023年玉米种植在农户收益稳中上行的情况下,预计新年度玉米播种面恢复增加。因此,如果新年度玉米单产正常,新年度玉米产量也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来源:光大期货(责任编辑:米良)仅供分享

农产品多降价 唯有稻谷在涨价 

近期大宗产品纷纷落价,农业板块油脂、玉米小麦菜籽品种价格均在走低,一朝仿佛回到了疫情前,特别是小麦品种更是断崖式下跌,与高点相比跌幅近0.3元/斤,让有库存的贸易商苦不堪言。而稻谷品种却与众不同,如今南北方稻价低价位补涨,那么此轮稻价能持续高位吗?以下是笔者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粳稻余粮减少

      本周东北产区新季水稻正值插秧季,预计月底前将全面结束。农忙时节,市场稻谷原粮流通量少。作为托市大省,2022年最低晚粳稻托市力度大,大部分水稻已入库,市场粮源非常紧张,部分外发装车价格不低于1.39元/斤。包括陈粮在内的19年产圆粒水稻车板价已达到1.3元/斤,出米率为63%,米业加工利润低,近期米业出售稻谷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国家临储在持续投放,但实际上年限多为18-19年产。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轮出也暂告一段落,本周五计销售稻谷6722吨,全部流拍。长粒水稻方面,目前稻价居高不下,由于粮源大部分存于贸易商手中,因此挺价心理较强。其中哈尔滨周边哈417水稻现货价格在2元/斤、中科发五稻谷价格在2.3-2.5元/斤、绥粳18系列水稻价格在1.7-1.72元/斤。超级稻上量困难,市场报价接近1.5元/斤,价格坚挺运行。针对于后市,笔者认为,大米季节性消费淡季,稻谷的保管难度也在逐步增加。国家临储或尽快增加投放20年以后产水稻,将很大程度上缓解稻谷供应紧张的局面。另外长粒水稻,重点关注终端需求,当前米业开机率,大米走货不畅。副产品米糠、稻壳纷纷走低,长粒水稻后市销售存在一定的风险,况且存粮主体非农户,建议贸易商及时锁定利润为佳,否则资金存贮出现压力,需求不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行情踩踏事件。

籼稻稻价易涨难跌

     进入5月份后,国内籼稻余粮量继续下降,米业方面也多处于停收,消耗少量库存为主。然而以丰两优稻谷为例,其价格从未停止上涨。其中苏北地区质量好的丰两优稻谷现货价格已近1.5元/斤、随后安徽、湖北等地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包括中储粮在湖北、安徽等地投放的陈稻谷,其现货价格也均不低于1.35元/斤。包括购销双向中,采购入库23年产中晚籼稻价格也多在1.35元/斤,为新季稻谷上市高开奠定了基础。针对于后市,笔者认为该产区籼稻价格易涨难跌,暂不会出现如其他农产品那样大幅走跌。籼稻库存量低,20年产中晚籼稻未启动托市。同时距离新作上市至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因此贸易商无库存的背景下,其稻价还将坚挺运行,低价位继续补涨。

    综上所述,笔者笔者认为,作为口粮之一的稻谷,接下来稻谷市场购销将逐步降温,米业开机率方面不会有太大的提升,这种情况将持续一段时间。虽然稻价坚挺,但继续上涨的空间非常有限。米业可结合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加工能力考量,适当存储原粮,以免出现原粮短缺。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豆粕定价转向 巴西大豆与油厂双重主导 

随着3月份我国大量采购巴西大豆,国内豆粕定价便由美国转向巴西,那时进口大豆尚能顺利进港,入厂压榨,从而豆粕定价主导为巴西大豆;不过随着4月海关检验政策调整,大豆进港延后,油厂断豆停机,从而当前豆粕定价主导转变为巴西大豆与国内油厂双重主导;随着后期巴西大豆集中出口渐弱,美豆炒作或将兴起,叠加美豆提前订货的买船增加,国内豆粕定价将再次有巴西转为美国。

  定价主导因素转变

  豆粕定价的本质在于大豆产业链各环节对利润的把控程度,因国内油厂拥有大豆采购及压榨权,则以油厂为主体,大豆产业链各环节在利润分配时存在两个主要矛盾。其一为国内油厂与大豆出口国贸易商的矛盾,由于在各时期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国均具有出口垄断特征,使其在利润分配中均具有决定权,从而造成国内豆粕跟随成本端走势情况,这也是上篇提到国内豆粕定价权由美国转向巴西的原因所在;其二为国内油厂与豆粕下游饲料厂商的矛盾,由于国内油厂少而饲料厂及养殖场较多,一般油厂拥有压榨利润决定权,因此油厂可以通过调节开工率决定国内豆粕供给,进而影响豆粕价格,这也是当前豆粕持续震荡的原因所在。因此,当前豆粕定价主导因素已由3月的巴西大豆主导转变为巴西大豆和国内油厂的双重主导。

  基本面分析

  1、巴西定价进口大豆成本

  巴西大豆自3月进入集中出口阶段,国内油厂对巴西大豆采购便开始增多,从而国内豆粕价格走势不断追随巴西大豆港口报价。随着巴西大豆收割不断提速,本年度天量的丰产叠加巴西港口库容紧张使报价持续走低进而拖累国内豆粕,不过4月份随着巴西大豆收割接近尾声,大豆库容紧张得到缓解,巴西大豆报价有所上升,从而为国内豆粕价格企稳提供支撑;目前巴西大豆港口FOB价格再次走弱并创新低,再次使豆粕价格承压,不过由于进口大豆到港延缓及油厂开工率提升有限,国内豆粕并未持续走弱。

  2、国内调节供需

  油厂对开工率的调控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海关检验政策改变导致进口大豆到港延缓,造成部分油厂缺豆进而不得不选择停机检修;其二是为保持良好的压榨利润,以此弥补前期因豆价过高给油厂造成的亏损,从而油厂也具有主动调节开机率的驱动。自4月以来,进口大豆海关检验政策不断调整,4月上旬海关执行更严格的检验程序使进口大豆卸货推迟;5月初部分海关由前期5船抽检1船调整为5船随机抽检,从而使进口大豆通关时间再度延长,且传闻5月下旬该政策还将向其他海关推广,从而使进口大豆到港延后持续存在。而通过海关数据也可看到进口大豆到港缓慢,4月进口大豆仅到港726万吨低于市场预估的900多万吨。压榨利润方面,自4月以来,国内油厂压榨进口大豆的利润整体转正并保持今年高位,而豆粕下游养殖端恢复缓慢难以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从而为保持压榨利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油厂开机率难以提升。

  未来主导因素变化

  鉴于海关政策严格的检验的持续性,预计今年我国对巴西大豆集中采购期将延长至7月,随着之后对巴西大豆采购的消退,其对国内豆粕定价主导能力将逐渐减弱,而此时正是美豆进行天气炒作的关键时刻,预计自8月前后国内豆粕主导将由巴西与油厂转换为美国与国内油厂共同主导。而本年度美国天气炒作的最大变量当属厄尔尼诺的再次降临,目前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全球在7月-9月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为70%-80%。而厄尔尼诺的发生通常会给美国大豆产区带来更多降水,结合今年美豆播种速度偏快,在不发生极端灾害情况下预计下一年度美豆及全球大豆将迎来大丰收,这也与5月USDA报告中预期一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NOAA提供的历年海洋尼诺指数(ONI)和USDA历年美国大豆供需报告,自1980年以来,全球在7月-9月共发生11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有10次为美豆带来增产,平均增产6.79%,最大增产21.84%。因此当今年厄尔尼诺现象来临时,我们认为美豆将大概率迎来丰产,从而使CBOT大豆持续承压回落。

  行情展望

  当前严格的进口大豆海关检验政策持续,且预计未来仍将趋紧,国内油厂虽有大量买船但到港偏少,从而使得油厂开机率难以提升,造成国内豆粕供给偏弱,油厂库存持续保持低位。不过随着检验政策的常态化,利多因素的边际增量持续衰减,而利空因素的边际增量则将持续累积,预计三季度国内豆粕供需形势将再生变化,叠加豆粕定价主导因素也将迎来转变,后期国内豆粕将跟随美豆承压运行。

来源:美尔雅期货(责任编辑:雨非)仅供分享

淡季已至 油脂价格屡创新低 

自五一小长假归来后,国内油脂便开启了下跌模式。虽偶尔有小幅反弹之势,但整体空间非常有限。本周国内豆油主力合约2309期货价格屡创两年新低至7096,各地一级基差也在下调,幅度在20~50元/吨。那么接下来国内油脂现货价格是继续走低还是超跌反弹呢?以下是笔者结合市场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截至5月19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7765元/吨,较上周五下跌200元/吨以上,大连地区约7640元/吨、天津地区约7700元/吨、日照地区约7640元/吨、广州地区约7900元/吨左右,防城港地区约7920元/吨左右。

     本周美豆跌多涨少

   本周美豆期货价格与国内豆油期价一样,屡创新低。截至本周五收盘,大豆期货下跌4.50美分到26美分不等,其中7月期约收低26美分,报收1307.25美分/蒲式耳;本周大豆期货下跌5.95%,作为对比,上周下跌3.24%。影响期价不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大豆出口需求不佳。同时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良好,利于新作播种。至本周一美国农业部表示大豆播种完成49%,均略低于预期,但仍高于五年同期均值,预计美国新季作物产量将会创下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交易商称,联邦政府债务上限谈判停止的消息再度在农产品市场也引发了空头抛售。  

马棕期价涨跌反弹

    本周五收盘,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期货四个交易日里首次上涨,从上一交易日触及的近三周低点展开反弹。令吉持续走软,对棕榈油构成支持;但是同样,市场预期五月产地棕榈油产量增长而需求放缓。自四月份以来,因进口利润偏差,我国棕榈油便进入了去库存阶段,随着气温回升,棕榈油去库存加快。随着马棕期价的走低,作为主要买家我国以及印度精炼棕榈油以及印度毛棕榈油的进口再次变得有利可图,提振棕油超跌反弹。但长远来看,市场人士认为棕榈油上涨空间继续受到棕榈油产量增长而需求放慢的制约。分析师们预计5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可能提高。一家行业组织称5月1至15日期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提高16.7%

油脂处于供大于求

     本周国内豆油库存较上周相比略有下降、棕榈油继续去库存,但仍维持高位、菜油继续累库中。其中,豆油方面,目前与棕油间的价差进一步收窄。虽然山东、华东地区均因大豆检验检疫政策影响,大豆到厂延迟,工厂开机率低,豆油提货需要排队。但豆油现货价格并未因此而出现价格上涨,反而期货小幅反弹后,工厂将豆油现货基差走跌,可见豆油走货依然偏差,日成交量较上周相比大幅或。棕榈油方面,本月棕榈油到船少,仍是去库存阶段。不过近期市场称,随着产地出口价格的走低,其6月份将有新的船只,远月基差也在走低。海关总署:中国4月食用棕榈油进口量为23万吨,同比增加89.6%。中国1-4月食用棕榈油进口量总计为123万吨,同比攀升222.2%。菜油方面,本周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偏强,局部地区基差小幅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普遍看好后市,进入8月份我国进口菜籽量减少,市场后期将逐步进入去库存阶段。包括中储粮油脂公司招标采购2023年产进口菜籽1万吨,基差较上周相比均有所上涨,但实际市场仍不认可当前价格,以全部流拍而告终。

综上所述,预计下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或延续偏弱运行,关注港口大豆检验建议通过情况。上周山东地区大豆通关略有恢复,市场传言华南江苏地区大豆通关政策有变,抽检严格,部分大厂已于上周五停机,虽然或对油脂出货、提货有一定的影响,但整体来讲终端需求消费也持续低迷,不足以支撑豆油现货价格底部,不排除仍有走低的风险,建议经销商现货刚需采购,关注终端消费是否会提升。若悲观的看,不排除豆油现货价格或将逐步向19年上半年的行情那样。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粮食产地烘干是保障粮食品质、减少粮食产后灾后损失、确保粮食丰收到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加快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部分地区还存在设施装备总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设施与装备不配套等问题,烘干服务还不能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补上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短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对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作出了专门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粮食烘干设施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着力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加快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损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聚焦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需要,全力推进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优化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布局,补齐粮食烘干设施装备短板,提升粮食产后处理保障服务水平,切实降低粮食产后灾后损失,支持粮食生产收储提质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方式市场化,提升设施装备利用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府投入、金融支持、保障用地用电用气等方面的政策予以扶持,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设。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改造与新建并举,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烘干设施布局、市场需求、防灾减灾需要和基础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和辐射范围。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粮食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设施与装备配套、平时与应急结合的要求,统筹推进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发挥好设施装备对粮食生产防灾减损的支撑作用。

  ——规范引领、科技支撑。分品种、分区域研究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需求,制定建设规范与技术方案,指导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实施、验收与使用。根据不同品种及市场需求,强化粮食烘干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创制与集成应用,不断提高粮食产地烘干质量效益。

  ——绿色发展、保障安全。强化节能、高效、低碳烘干储粮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确保噪音、震动、粉尘、烟气等符合环保要求,促进粮食烘干绿色发展。压实各方责任,提升检验监测体系能力,强化安全监管,实现粮食烘干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三)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建成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烘干能力基本满足全国粮食产地烘干需求,应急烘干作业能力齐备,粮食产后损失显著下降,粮食产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粮食烘干能力布局

  各地根据不同粮食品种生产情况和补足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的需要,统筹已有烘干设施装备的改造提升和新增烘干能力建设,统筹各类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经营主体、粮食加工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资源,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确定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布局和规模,构建烘干点与烘干中心相结合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烘干点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烘干机和配套的清选机、皮带输送机、提升机、除尘系统以及烘干厂区房等,主要以南方稻谷为烘干对象,配备批次处理量50吨以下的单套循环式烘干机。烘干中心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烘干机和配套的清选机、烘前仓、烘后仓、皮带输送机、提升机、除尘系统、储粮设施以及烘干厂区房等,其中,配备组合式循环式烘干机的,批次处理量应50吨以上;配备连续式烘干机的,日处理量应100吨以上。

  东北地区:以烘干中心为主,玉米、大豆产区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0000亩、20000亩、50000亩以上三种规模布局;水稻产区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5000—8000亩布局。

  黄淮海地区:玉米、小麦和大豆产区以烘干中心为主,按服务面积2000—3000亩、5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稻麦区烘干点按服务面积300—500亩布局,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600—1000亩和2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

  长江中下游地区:烘干点按服务面积300—500亩布局,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500—2000亩和5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

  西南地区:烘干点按服务面积100—200亩、300—500亩两种规模布局,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000亩以上布局。

  西北地区:以烘干中心为主,按服务面积2000—3000亩和5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

  华南地区:烘干点按服务面积300—500亩布局,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500—2000亩和5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

  (二)推进粮食烘干设施装备规范建设

  分品种、分区域推广应用适宜的粮食烘干机与储粮仓,建设标准化的粮食烘干中心(点)。

  东北地区:玉米、小麦和大豆重点推广连续式烘干机;水稻以连续式烘干机为主、循环式烘干机为辅,适度发展烘储一体化储粮仓。

  黄淮海地区:玉米、小麦和大豆以连续式烘干机为主、循环式烘干机为辅,适度发展烘储一体化储粮仓;小麦与水稻轮作区域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和小麦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

  西南地区:水稻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小麦和玉米以循环式烘干机为主,连续式烘干机为辅;丘陵山区发展小型循环式烘干机和多功能箱式烘干机。

  西北地区:小麦和玉米以连续式烘干机为主,鼓励发展烘储一体化储粮仓。

  华南地区:水稻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丘陵山区发展小型循环式烘干机和多功能箱式烘干机。

  针对粮食产地储藏时间短的特点,北方地区储藏以钢板仓为主、简易房式仓为辅,南方地区以房式仓为主、钢板仓为辅。

  (三)发展节能高效绿色技术与装备

  因地制宜采用热泵、电加热、生物质燃料、天然气和太阳能等热源,推进粮食烘干燃煤热源更新改造,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完成粮食烘干散煤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加快研制新型热源和清洁能源机型,提高机具热能转化效率。推进对现有粮食烘干机进行环保节能升级改造,确保达标排放。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不同粮食品种和不同粮食用途,开发创新利用自然空气、太阳能的新型粮食烘储一体化技术,降低烘干作业成本,提高设备使用率和粮食储藏保质增值能力。加快与烘干储粮设施配套的环保型清理、输送、除尘设备和多功能粮情测控装置的研发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烘干仓储适配技术绿色发展。

  (四)提高烘干设施装备信息化水平

  加快信息化技术与烘干储粮设施装备相融合,提高烘干设施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广粮食烘干作业量自动计量、水分在线测量、烘干机作业情况和储藏粮情信息化监测等技术,实现作业服务信息在线感知、生产精细管控、运维高效管理。

  (五)增强烘干作业服务能力

  引导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产后烘干及仓储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机制,提升设备共享与服务能力。培育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农机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购买+农民租用”等粮食产地烘干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加强对烘干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引导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将具备条件的烘干服务组织列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鼓励其按照平时和应急结合的原则积极承担应急救灾任务,探索灾害性天气下的烘干服务模式,提高烘干应急保障能力。引导粮食烘干作业服务向油菜等经济作物扩展,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设施装备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布局,加强工作指导,以适当方式将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成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电力、燃气、石油、石化等单位参与的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加大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力度,推进烘干能力建设。

  (二)强化政策扶持。积极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和做好用地保障,对于直接依附于作物种植主业,必须与主业同步建设,无法分割独立存在的烘干晾晒设施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对于不直接依附于作物种植主业,可以独立存在并集中建设,提供工厂化烘干服务的烘干中心(点)纳入建设用地管理,地方加大对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力度。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用于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完善烘干中心(点)环保评估,允许其在应急救灾烘干作业时使用清洁燃煤、生物质等固体燃料。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粮食烘干中心(点)。用好现有支持政策,加强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按规定按程序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提升烘干能力。鼓励融资担保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对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经营主体投资建设烘干中心(点)提供信贷担保支持。

  (三)完善公共服务。制定烘干中心(点)建设工作指引、烘干成套设施装备补贴实施规范、烘干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等工作规范,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参观以及编写简明实用手册、明白纸等方式,指导建设主体合理利用土地、优配设施装备、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实用技术、提升管护水平。组织开展烘干机质量调查、先进适用烘干机具遴选,及时发布调查、遴选结果,指导各地选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机具。加强粮食烘干新机具新技术试验鉴定,支持其加快熟化和推广应用。推动大中专院校开展烘干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培养造就一批粮食烘干机械操作、维修、管理等实用人才。及时总结先进做法,特别是烘干一机多用、粮食油料烘干一体应用等方面典型案例,开展宣传引导,强化示范引领,努力营造加快粮食烘干能力建设的良好氛围。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3年5月9日

来源:农业农村部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风吹麦浪 丰收在望 

眼下,我国夏收已经拉开序幕。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小麦陆续开镰收割,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达4.8%,夏收油料作物冬油菜收获近60%。

  夏粮夏油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涉及居民口粮和“油瓶子”,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记者获悉,今年夏收小麦长势较好,油菜长势总体正常,夏季粮油丰收有基础。

  夏粮主要包括夏收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等,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作为重要口粮的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眼下,小麦正自南向北次第成熟丰收,大地风吹麦浪一片金黄。

  作为夏粮最早成熟的麦区,西南麦区已大面积开镰收获。今年,四川省小麦播种总面积约880.5万亩,比去年稳中略增,占西南麦区接近60%的播面。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5月23日,农民在泗洪县龙集镇勒东村麦田里除杂。新华社发(许昌亮 摄)

  5月20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连枝村约800亩连片种植的四川省主导小麦品种“绵麦902”喜获丰收,多台收割机穿梭在麦田中,金色的麦穗被卷入收割机仓,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经专家现场实产验收,收获的108.72亩小麦累计实收55790kg,平均水分含量12.80%,百亩连片平均亩产514.33kg,产量创下新高。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各地围绕良种、良法、良机,着力提升粮食单产。

  “‘绵麦902’是绵阳市农科院培育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多抗性好、抗倒性强、品质优、软质率高、镉吸附低等突出特点,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同时也是首个亩产突破700公斤的‘绵阳造’小麦品种。”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向海军说。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西南地区麦收已在扫尾,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开始陆续收获,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达4.8%,预计本月25日前后,黄淮海主产区小麦也将陆续迎来开镰。

  我国夏粮小麦主要靠机收,全国小麦机收率在97%以上。据悉,今年“三夏”期间,全国预计将投入1650万台(套)各类农机装备,开展夏收、夏种和夏季田管机械化作业。

  冬油菜是全年油料生产的第一季。今年夏收油菜面积预计达到1亿亩以上、增加1000万亩左右。眼下,各油菜主产区油菜收获已大面积展开,全国油菜已收获近六成。

  湖北省是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今年,湖北省大力实施油菜产能提升工程,一手抓开发冬闲田扩面,一手抓单产提升,大面积推广示范高产高效油菜品种。根据最新农情调度和形势分析,今年湖北全省夏油丰收已成定局。

  “我们结合油菜轮作冬种油菜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实施,推广了华油杂62等优质油菜品种。”湖北省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吴运明说,宜城全市油菜种植面积24.3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预计总产4.15万吨,增加5.06%。

  眼下,也正值东北播种时节,广袤的黑土地上,水稻插秧正忙。

  在有着“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之称的黑龙江省五常市,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51.1万亩。5月初,这里便开始水稻插秧。在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处地块,农民们正抢抓农时,将育好的水稻秧苗移栽进大田。新绿在田野里蔓延开来,秧苗在阳光下焕发勃勃生机。

  “‘稻花香2号’水稻的生长周期为142天,今年春天有些偏旱,我们动员全乡水稻种植户抢抓有利天气尽早插秧,赶上‘头茬水’,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党委书记任心顺说。

  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9亿亩。据农情调度,截至5月21日,黑龙江省旱田农作物已播17423.8万亩。其中旱田粮食作物已播16865.2万亩,水稻已插秧4796.1万亩。

  “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重重困难,逆境再夺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7万亿斤,为今年以来粮食保供稳价提供了有力保障。”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从当前生产形势看,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去年,夏粮丰收基础较好,春播粮食播种比较顺利,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汪子旭 侯文坤  仅供分享

有效整治粮食“跑冒滴漏”

节粮减损是我国粮食供给保障制度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等于是在开发“无形良田”。在当前国内粮食供给结构性短缺矛盾凸显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节约集约高效生产,推动全社会节约消费,可以有效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有效增强粮食供给体系韧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支撑。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下,节粮减损取得明显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粮食收获、储运、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跑冒滴漏”现象仍比较严重,消费环节浪费尤甚。据有关机构估算,每年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约9200亿斤,若能挽回一半的损失,就够1.9亿人吃一年。中国农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测算显示,到2035年,如果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个至3个百分点,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可降低损失约1100亿斤。由此可见,节粮减损潜力巨大。

  从路径来看,科技是实现节粮减损的关键一招。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粮食产业从传统粗放式发展向现代精细化发展转型,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浪费。在收获环节,通过农机精细化收割,可以把小麦收获损失控制在2%以内。在收购环节,通过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储存等服务,以及推广使用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按照要求使用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降到如今的2%以内。在储存环节,推广应用“四合一”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控温储粮等技术,改善储存条件和储存粮食质量,国有粮库储藏周期粮食的综合损失率降到1%以内。在运输环节,开发应用铁水联运接卸、运输专用车、散粮物流装具等技术装备,减少粮食运输损耗。在加工环节,大力推广应用适度加工技术,升级改造加工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油料损失消耗,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要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标准体系,为节粮减损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要用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合理消费。针对当前国际市场粮食能源化趋势日益凸显的问题,我国严禁新增以粮食、油料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加工产能,避免“人汽争粮”影响粮食安全。针对配合饲料中豆粕占比过高的问题,今年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到2025年,饲用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从当前的14.5%降至13%。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减油、减糖。引导消费者逐步走出“精米白面”的饮食消费误区,增加对全谷物的消费,推动粮食加工从“过度加工”向“适度加工”转变。针对我国居民食用油和“红肉”人均消费量超标的问题,鼓励全社会改变大鱼大肉重油的消费习惯,减少食用油和“红肉”的摄入量。

  节粮减损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打持久战。健全节约粮食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每个环节都要有具体抓手,越是损失浪费严重的环节越要抓得实。编制发布粮油节约指南,加强全面节约理念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真正做到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节粮减损,人人有责,但切记不要让“人人有责”变成“人人无责”,形成责任分散效应。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中,一定要明确节粮减损的主体责任,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要共同承担责任,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作者: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责任编辑:符仲明) 仅供分享

激发乡村特色产业新动能(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

  记者采访发现,各地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菜篮子”更充盈,“果盘子”更丰富,一个个“乡字号”“土字号”创响,产业发展向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变,政府服务由注重支持生产向支持产业后端延伸,利益联结向全产业链利益合理分享转变……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打出“绿色牌”,延长产业链,特色农产品亮品牌、涨身价

  黑龙江省汤原县的稻田里,机声轰鸣,几台无人插秧机正在作业。“寒地、黑土、山泉,汤原大米是合作社发展的底气。”靠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好招牌,香兰镇庆丰村党支部书记初志国发起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入社村民186户。

  为保证大米品质,初志国邀请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传授绿色种植新技术,农药减量控害、化肥减量增效,施用生物有机肥,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式来防控水稻病虫害。“绿色稻米成了新招牌,带动乡亲们鼓腰包,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增加到1.5万元。”初志国说,目前合作社共有绿色水稻示范田555亩,有机水稻示范田105亩。

  “种有机稻已经第五年了,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丰庆然大米,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稻订单多了不少。”初志国说,按照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庆丰村将发展有机水稻2525亩,平均每亩增加效益466元,人均增收2566元,辐射全村水田面积98%以上。

  走进离合作社不远的大米生产工厂,记者看到稻谷先进入机器清理,灰尘、杂质很快被自动分离,随后进入烘干机烘干,经过碾米、抛光后,晶莹剔透的大米装袋封口后整装待发。

  “汤原大米”是汤原县的特产,当地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05万亩,大米加工企业38家,12家企业获批使用‘汤原大米’地理标志专用标识,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89.7万亩,水稻总产量45.4万吨,产值10.9亿元。”汤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明坤介绍。

  延长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加工是关键。田间连车间,更多“原字号”变成“深字号”。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9.14万亿元、增长3.6%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有望达到80%。

  “辣椒之乡”山东省武城县,在中椒英潮、馨赛德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辣椒年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85%。鲜椒酱、辣椒食品、辣椒预制菜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直接带动2万余人就业。

  鲜椒酱生产车间里,工人正操作机器对辣椒进行清洗、粉碎、熬制、灌装。“鲜辣椒每公斤10块钱左右,做成鲜椒酱后,一罐50克装的辣椒酱可以卖到5块钱,价值大幅提升。”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赵刚说,目前辣椒深加工产品畅销35个国家和地区。

  让更多原汁原味的“土特产”变身形态各异的商品。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等业态。支持龙头企业在县域布局原料基地和加工产能,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利益联结紧,产销对接畅,让更多特色产业长成富民产业

  四川省青神县冷链物流产业园里,一筐筐柑橘通过输送机进入洗果、风干、分选自动化生产环节。近年来,青神县完善冷链物流服务,柑橘综合产出效益提高10%以上,保障果农稳定增收。

  高台镇百家池村村民徐桂枝把自家果园托管给百家椪柑专业合作社。从种植到施肥用药、修枝除草,再到水果销售,一条龙全部由合作社包了。徐桂枝说:“以前每亩果园能赚5000元,交给合作社托管后,每亩果园能赚7000多元,省时省力,效益高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像百家椪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当地柑橘产业发展主力军,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已实现全覆盖。“以前销售柑橘是单打独斗,市场信息不灵,种了好果却卖低价。现在政府搭台帮我们与市场对接,销售渠道打开了,果子价格上去了。”果农李安国说。

  产销对接顺畅,“才下枝头,就上餐桌”。青神县通过持续举办椪柑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农博会、果蔬产业博览会等,与江南菜蔬批发市场、百果园等30余家大型商超、渠道商开展产销对接,建立稳定供应关系,让枝头鲜果连接大市场。

  前不久,河南省夏邑县在北岭镇西瓜种植基地举办西瓜文化节,拉开了20万亩西瓜的销售序幕。“夏邑西瓜”是地理标志农产品,当地为做好西瓜“土特产”大文章,培育西瓜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312家,设置128个“夏邑西瓜”直销点,从业人员12万人。

  一大早,夏邑县北岭镇西瓜种植基地里,种瓜能手张兴抗和妻子忙了起来,看着一车车又大又圆的西瓜装车,夫妻俩脸上露出笑容,“今年行情稳定,上车价格每斤2元左右,俺这20亩西瓜预计纯收入20多万元。”张兴抗说。

  在西瓜代办点,满载西瓜的车队伍整齐有序。过秤、验瓜、包装、上车,“夏邑西瓜”被发往全国各地。“目前,一天能收购10万斤左右,主要发往上海、福建、湖南。”西瓜经纪人武统乐说。

  一根西瓜藤,结出乡村振兴累累硕果:“夏邑西瓜”品牌价值达25.53亿元,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产业振兴要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山西的小黄花、陕西的苹果、广东的荔枝……各地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做优物流销售服务,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模式,带领乡亲们闯市场,让特色产业长成富民产业。目前全国每个脱贫县都培育了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

  向产业融合要效益,打造全产业链条,带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这是咱们宁陵金顶谢花酥梨,酥脆多汁,喜欢的抓紧下单啦”……河南省宁陵县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里,30多名直播员向网友推荐酥梨等农产品。附近的农产品云仓和物流分拣中心里,工人也忙着打包、装车,将各类农产品运往各地。

  借助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宁陵酥梨搭上互联网快车。目前,宁陵县电商产业园已开设网店1000多家,通过园区电商平台,销售高峰期仅酥梨产品一天销量就可达到10余万单。宁陵县每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酥梨达1.2亿斤。

  小小的梨子长成大产业。“宁陵县酥梨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总产值15亿元;酥梨亩产超万斤、梨农人均收入2.6万元。”宁陵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赵亚说,酥梨是全县脱贫主导产业,直接带动6万多群众增收,是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

  在宁陵,梨不光能吃,还能看。每年梨花开时,22万亩梨园竞展美景,人在园中走,如在画中游;每到秋季,硕果满枝,游客纷至沓来。石桥镇党委书记吕海涛说:“举办梨花节、采摘节,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游,万亩梨园让乡亲们鼓起腰包。”

  以梨为媒,宁陵每年吸引80余万游客前来观光,带动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宁陵县顺势出台政策,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小吃店、采摘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刘花桥村村民魏道礼在路边开设采摘园,卖特色小吃,年增收两万多元。

  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配置,进一步夯实乡村产业基础,激活发展新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国新批准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

  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总投资5000万元的方正银鲫现代渔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该项目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建成后,可年产方正银鲫“夏花”5亿尾。

  方正县渔业资源丰富,方正银鲫出肉率高、抗病力强、生长快、个体大,是农业农村部门连续多年推介的优质农产品。站在方正银鲫原种场鱼塘边,负责人李广春双手捧着色如银锭的鲫鱼,脸上绽开笑容:“向江河湖海要食物,一定抓住时机好好干。”

  为了让方正银鲫更快走向市场,李广春在县里扶持下,积极与大专院校、企业等合作,从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品牌知名度入手,增强原种场的生产和推广能力。目前原种场养殖面积285亩,年产方正银鲫“水花”1亿尾,原种“夏花”5000万尾,辐射带动养殖户500多户,发展养殖面积4万多亩,产值2000万元以上。

  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将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突出“土特产”要求,实施全国乡村重点产业提升行动,建立完善工作推进体系,加快农业全链条升级。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推介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

来源:人民日报  仅供分享

节水潜力大 提效保丰收(话说新农村)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坚持节水优先,久久为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三水’浇出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看着丰收在望的麦田,河北省邱县杏园村种植大户赵新旭感慨,“水要省着用。硬化水渠,跑冒滴漏少了;窄畦灌溉,用水量降了;再加上种的是节水小麦,每亩节水60多立方米。”

  农民常说:“水是庄稼人的胆。”以邱县为例,为疏通水资源短缺的农业发展瓶颈,当地完善灌溉网、推广节水灌溉,引水蓄水更节水,支撑了年均近20万吨的粮食产量。看全国,近年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节水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占全国耕地面积54%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量75%以上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基本水情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水资源约束趋紧。与此同时,随着消费不断升级,粮食刚性需求依然在增长,对农业节水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牢牢端稳饭碗,必须在节水上下真功。

  从各地实践看,农业节水潜力很大,比如节水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有待继续推广、农业用水管理粗放有待改变等。直面问题,要多措并举,让农业用水大户变为节水大户,不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从源头到田头,全程拧紧“水龙头”。一张水网包含蓄、提、灌、排等工程,系统发力,统筹施策,才能疏通堵点。针对一些灌区渠系淤塞萎缩、泵站年久失修等问题,要精准补短板,开展渠道防渗,铺设低压管道,让水网运行更高效。水网连田网,灌溉设施也要跟得上。各地可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滴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设施,把节水改造与土地平整、农机升级、品种改良结合起来,实现良田、良技、良种、良艺同步推动,把好水用在刀刃上,持续推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推进农业节水,要坚持“两手发力”。过去不少农民觉得“水从门前过,用多少都没错”,现在要改变老观念,用上“明白水”,算清节水账。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水资源禀赋、灌溉条件、作物结构等持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开展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让价格杠杆撬动用水习惯之变。制度管水也应加强,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划出硬杠杠,坚持“有多少汤泡多少馍”,避免“大水漫灌”。

  涓涓清水润田畴,夯实大国粮仓根基。要坚持节水优先,久久为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5.31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平均价

早籼谷

(15-17)中等

2450

晚籼谷

(15-17)中等

2550

早籼米

(15-17)中等

358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280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东北米

一级

4560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8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100

玉米

中等

2880

大豆

中等

6500

豆粕

一级

4200

  籼糯米

一级

6400

麦皮

中粗

2590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800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9200

 

15

 2023531日

                              885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