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2023年18期粮情快讯

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3851

· 福州粮情

月份福州市场粮跌不一

时间:2023.6.30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上月平均价

本月平均价

涨跌率

早籼谷

(15-17)中等

2450

2450

持平

晚籼谷

15-17)中等

2550

2550

持平

早籼米

(15-17)中等

3580

3580

持平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6000

持平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280

4280

持平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东北米

一级

4560

4560

持平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80

3000

-2.6%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100

3020

-2.58%

玉米

中等

2880

2920

1.39%

大豆

中等

6500

6600

1.54%

豆粕

一级

4200

4150

-1.93%

  籼糯米

一级

6400

6400

持平

麦皮

中粗

2590

2540

-1.93%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800

8050

-8.52%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9200

8450

-8.15%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小麦价格偏强震荡,后续行情还是看涨? 

    根据日前农业农村部的小麦机收调度显示,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9省已收获冬小麦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而新季小麦的收割虽然告一段落,但市场上的购销博弈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21日中储粮安徽分公司竞价采购23年小麦4234吨,成交率100%,起拍均价2740元/吨,成交均价2645元/吨,虽然折价幅度较大,但并未对市场价格产生明显影响,目前各制粉企业调价较为频繁,整体呈偏强整理态势,那么小麦此番行情还会持续多久呢?行情的下一个拐点又会何时到来?笔者将结合近期市场动态作如下简析,仅供参考使用。

后市看涨惜售心强

    现阶段,新季小麦“优质优价”的情况可以说是每天都在被提及、渲染,而今年优质普麦也从上市起,一直购销火热,可以说是倍受粮库、贸易商、制粉企业的青睐,不过从近期基层的反馈来看,因为今年雨后麦数量较为庞大,加上前期部分地区小麦生长期受冻,多地小麦减产,且容重等指标有所下滑,虽然去年主产区小麦普遍丰产,但仍有不少地区今年小麦的产量哪怕是较往年也有较为明显的减产,这已经让多地农户对手中的小麦更加惜售,再叠加今年小麦收购价格较去年同期落差较大,更是使得很多农户不认可现在的价格而选择捂粮挺价,受访的多位贸易商反映目前很多农户都是将小麦先暂存在粮点,观望后续行情再考虑出售。而中间渠道的贸易商也多是看好优质小麦的后续价格,对于这类小麦也大多是先留作库存,因此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以质量稍差的小麦或芽麦为主。

持续弱势又逢淡季

    今年各制粉企业开机率都或多或少有所下滑,产品销售似乎也多不尽如人意,尽管前期受小麦价格大幅波动影响,经销商备货增多,但可能也仅此而已了,近几个节日也并没有对面粉走货产生明显提振反而随着气温的升高,进入了面粉销售的传统淡季,麦强粉弱的特征较为明显,副产品方面也因也因芽麦的供给增多而受到一定冲击,整体来看,各制粉企业对小麦需求相对弱势的局面难以扭转,因此制粉企业对小麦采购的策略也多是以满足刚需为主。

替代需求进口增多

    不过,虽然制粉企业对小麦的需求可能并不算旺盛,但养殖、饲料对小麦的需求却是逐步上涨的,意味着小麦的替代需求有所增加,这点我们从之前海关公布的数据总就可以看出,5月份我国进口小麦115万吨,同比增加71.5%,进口单价2510.99元/吨;1-5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712万吨,同比增加62%。其中进口澳大利亚小麦450万吨,占总量63%;加拿大125万吨,占比17.6%;法国进口77万吨,占比10.8%;哈萨克斯坦9.9万吨,占比1.4%,而如果进口小麦的性价比优势依然明显,我国的小麦进口量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小麦价格将以震荡趋强运行为主,虽然各制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震荡调整,但基层价格其实多是只涨难降,挺价、减产、农忙、优质粮源减少等因素共同支撑小麦底部价格,不过仍需各位粮友多多关注后续的政策指引,关注当地直属库、面粉厂的价格风向,灵活调整库存体量。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玉米价格稳中趋强,涨势还能持续多久? 

    近期,各深加工企业因玉米到厂量不理想,大多选择上调玉米收购价格,多地玉米价格也因此呈现平稳趋强的态势,但价格虽有所上涨,玉米供应紧张的情况却依然明显。尽管现阶段市场购销重心主要倾向于新季小麦,但也有很多贸易商对当前的玉米行情犯了嘀咕,玉米价格还能上涨多久呢?库存玉米还能顺价吗?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作如下简析,仅供参考使用。

新麦流通玉米承压

    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预计全国小麦机收将持续至22日前后,目前全国麦收已陆续进入尾声。尽管受品质影响,各地新季小麦的收购进度较慢,再加上今年小麦收购价格较去年同期落差较大,近期多地受访的贸易商反映,当地农户对目前的价格并不认可,进而选择挺价惜售,但整体上看新季小麦上量仍在持续增加,因此近期部分制粉企业也因新季小麦到厂量转好,而陆续选择下调小麦收购价格。今年新季小麦因芽麦数量增多,流向饲用的小麦比例也会加大,预计对玉米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近期市场上较为主流的调研结果显示,今年芽麦量级将在2000万吨以上,产地主要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目前普通小麦及芽麦对玉米的替代优势依然明显,随着这部分饲用小麦的流通增多,玉米需求将被进一步挤占,价格也可能有下行的风险,但从近期的市场调研来看,虽然饲料企业对芽麦的使用比例持续上升,但优质玉米仍有其客观优势,即优质玉米仍有刚需,因此笔者认为短期内玉米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大。

库存倒挂挺价居多

    尽管多数贸易商反映玉米库存较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因年后玉米行情的整体弱势,玉米销售进度定然会受到影响,从目前各产区贸易商的反馈中我们了解到,尽管今年使用第三方资金的贸易商少之又少,但如华北贸易商的前期玉米库存的成本也基本都在2800元/吨左右,因此现在玉米价格虽较前期有所上涨,但多数贸易商目前玉米装车仍不顺价,且若算上利息,倒挂只会更加严重,从各深加工企业近期持续低位的玉米到厂量中,我们也能看出选择挺价的贸易商不在少数。因上量收窄,预计会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需求弱势抑制行情

    据检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亏损325.66元/头,6月9日为亏损321.82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亏损240.26元/头,6月9日为亏损189.71元/头。市场对养殖业的后市普遍持悲观看法,很多常年供应当地养殖户的贸易商反映,今年当地很多养殖户因持续亏损而选择转行,玉米需求疲软,而很多企业也反馈行情弱势,对玉米需求量减少,采购也会更加谨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玉米价格将以震荡趋强运行为主,但目前各企业玉米收购价格的上涨较为被动,玉米价格缺乏长期上涨的动力,且东北多地直属库收储预计将在六月末或七月上旬前结束,建议玉米能顺价走货的贸易商积极走货,不顺价的也应理智看待行情,规避更大的损失。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大米进口大幅下降 国内稻米将“减压” 

  由于国内外大米价差大幅缩小,我国大米进口动力持续减弱,截至5月份,我国大米月度进口量同比已连续7个月下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内稻米市场的供应压力,有利于国内稻米市场走强。

  国际大米价格自上年四季度上涨以来,持续在高位波动,国内稻米市场总体表现平稳,国内外大米价差快速缩小,甚至出现倒挂,我国大米进口动力下降,进口量同比持续减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内稻米市场的供应压力。当前东南亚新米尚未大量上市,预计短期国际大米仍将维持高位,我国大米进口料将继续减少,利于国内稻米市场走强。

  我国大米进口同比连续下降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高企,在国内的竞争力下降,大米进口利润大幅缩水,我国大米进口继续快速下降,且有加快势头。5月份我国进口大米28万吨,月环比减少8万吨,减幅22%;同比减少38.7万吨,减幅58%。1月至5月我国进口大米164万吨,同比减少128.3万吨,减幅43.9%。前5个月碎米进口大幅下降,累计进口碎米53.2万吨,同比大减115.8万吨,减幅69.6%。其中,从印度进口碎米9.5万吨,同比大减82.9万吨,减幅89.7%。前5个月累计进口精米109.1万吨,同比减少14.5万吨,减幅11.7%。其中从越南进口精米同比增加24.1万吨,增幅91.3%。

  前5个月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60.4万吨,同比增加24.3万吨,占总进口量36.8%,由上年的第三位升至第一位;从缅甸进口35.7万吨,同比增加0.4万吨,占总进口量21.8%,由上年的第四位升至第二位;从泰国进口20.4万吨,同比减少12.1万吨;从印度进口19.9万吨,同比减少74.3万吨;从巴基斯坦进口14.4万吨,同比减少59.6万吨;从柬埔寨进口12.4万吨,同比减少2.6万吨。合计从六国进口大米163.2万吨,占我国大米总进口量的99.7%。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高企,供应趋紧,我国大米出口优势逐渐凸现,从低位出现较快增加。5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1万吨,同比增加5.5万吨,增幅100.1%;1月至5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40万吨,同比减少32.3万吨,减幅44.7%。其中,累计出口精米37.7万吨,同比减少27.3万吨。出口减少主要是对非洲的大米出口大幅下降。1月至5月我国累计净进口大米124万吨,同比减少95万吨。

  国际大米价格料将保持坚挺

  2022年四季度以来,受需求旺盛和供应趋紧因素影响,国际大米价格出现持续上涨,近期虽较年内高位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处于近几年高位附近。上周,泰国5%破碎率白米FOB报价509美元/吨,周环比上涨2美元/吨;25%破碎率白米492美元/吨,上涨1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白米500美元/吨,25%破碎率白米485美元/吨,均持平,继续维持在五年来高位附近。印度5%破碎率白米455美元/吨,25%破碎率白米430美元/吨,均持平,仍处于3个多月以来高位。巴基斯坦5%破碎率白米490美元/吨,下跌15美元/吨,跌幅3%;25%破碎率白米450美元/吨,下跌10美元/吨。因前期涨幅过大,巴基斯坦大米近期连续下跌,但仍处于近年高位。目前,国际大米供需形势短期不会出现大的改观,加上贸易商担心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稻米产量,预计国际米价短期仍将维持高位。

  国内外大米价差仍在缩小

  虽然近期国际米价较年内高位回落,但由于人民币贬值,加上国内稻米走势平稳,国内外大米价差仍在缩小。6月20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7.1596,月环比贬值1.76%,同比贬值6.67%。在国内稻米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国内外大米价差继续缩小。

  6月16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371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率)理论到港完税价4189元/吨,国内外价差为-479元/吨,周环比缩小26元/吨,上年同期为322元/吨;越南大米4063元/吨,国内外价差-353元/吨,周环比缩小9元/吨,上年同期为485元/吨;巴基斯坦大米3993元/吨,国内外价差-283元/吨,周环比扩大108元/吨,主要因近期巴基斯坦大米出口价格大幅回落,上年同期为595元/吨。

  短期大米进口仍可能下降

  由于国内外大米价差大幅缩小,我国大米进口动力持续减弱,截至5月份,我国大米月度进口量同比已连续7个月下降。在国内外稻米市场基本面短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大米进口仍将保持较低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内稻米市场的供应压力,利于稻米市场后期走势。

  一是国际大米需求仍较旺盛。国际大米短期供应仍然偏紧,新作上市仍需时间,加上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后期又面临厄尔尼诺现象。因担心供应趋紧,主要进口国进口大米积极性仍较高。如,越南1月至5月大米出口量为362万吨,同比增加30.8%。短期国际大米需求仍较旺盛,刺激国际大米价格保持强劲走势,预计短期我国大米进口动力仍将较弱。

  二是印巴大米短期难以恢复正常出口。2022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均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大米收成大幅下降,影响国内供给。巴基斯坦因大米出口大幅减少,出口价格大幅上涨,甚至一度高于泰国同等级大米。印度则于上年度9月实施加征20%大米出口关税,并禁止碎米出口,导致我国从印度进口的大米大幅下降,降幅接近八成。夏季新作大米大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国际大米出口价格仍将居高不下,后期我国大米进口仍将减少。

  三是当前我国大米需求较弱。今年4月份我国CPI为0.1%,而5月份CPI数据为0.2%,显示我国物价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内需较弱。当前是我国大米需求最淡的时期,加上南方地区开始进入梅雨季节,稻米不易保管,经销商大米进货减少,大米走货放缓,市场对大米后期的整体预期不高。

  四是国内稻米供大于需的基本面仍未有根本性的变化。当前国内稻谷供需良好,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常态化进行,成交并不活跃。显示国内大米供应充足,精米进口意愿并不强烈。

  6月20日,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继续进行,本周共计投放稻谷90.17万吨,实际成交7.9万吨,周环比增加1.9万吨;成交率8.76%,周环比提高2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559元/吨,周环比持平。

  经过13轮拍卖,截至6月20日,今年最低收购价稻谷累计成交已达117.7万吨,较2022年全年成交量增加八成以上,按照目前的成交情况简单推算,预计全年成交可能超过200万吨。但总体成交仍将较为低迷,将是2014年以来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的次低年份。

  虽然随着超期储存稻谷的大量出库,我国托市稻谷的库存逐步趋于正常,但总体上仍供大于求。在当前大米需求较弱的情况下,预计国内稻米市场短期难以出现较大的上涨行情,整体将以稳中偏强为主。

来源:粮油市场报(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湖南启动耐盐碱水稻联合攻关 

  6月25日,记者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长沙种业研究中心获悉,截至目前,我国耐盐碱水稻年示范推广面积达60余万亩。为进一步整合耐盐碱水稻创新资源,加大平台共建力度,湖南举行联合攻关推进会,并拟通过“耐盐碱水稻研究揭榜挂帅项目”,启动7大课题联合攻关。

  2021年,科技部批复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中心由湖南省政府组织,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等11家单位,按“总部+专业中心+区域中心+试验站/基地”的模式共建,总部设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其中,长沙种业研究中心重点发挥湖南省技术、人才和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开展耐盐碱水稻种业创新研究。

  此次耐盐碱水稻研究揭榜挂帅项目由长沙种业研究中心“发榜”,主要围绕现有可利用的耐盐碱明星基因少、具大面积推广潜力的耐盐碱重大新品种缺乏、配套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不健全与盐碱地改良有效物化产品少,针对耐盐碱水稻研究团队各具特色但相对分散,优势力量难集中等问题,聚集湖南省内耐盐碱水稻研究领域优势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并力争短时间内在基因资源、资源创制和重大新品种上取得突破。

  最终,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隆平高科等单位“揭榜”,将就水稻核心种质中耐盐碱关键基因发掘及其分子机制解析、水稻耐盐碱关键基因发掘与分子机理解析、水稻强耐盐新材料创制与新品种选育等7个课题展开联合攻关。另据悉,经过前期探索,国创中心已形成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参与的盐碱地改造利用及耐盐碱水稻推广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来源:科技日报(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巴西农户加快卖出大豆,因美盘上涨抵消基差下跌影响 

     分析师和贸易商称,由于美国中西部干旱支持芝加哥大豆期价上涨,抵消了巴西大豆基差下跌的影响,鼓励巴西农户加快卖出大豆。
  上周巴西帕拉纳瓜港口已经处于负值的大豆基差报价进一步下跌,表明巴西和美国这两个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的价格走势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目前巴西大豆收获工作已经结束,创纪录的大豆正在源源不断运往全球市场;与此同时,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正在为中西部干旱感到忧虑。投机基金大举做多大豆期货,导致本月迄今芝加哥大豆期货上涨14%左右。
  上周三(6月21日),帕拉纳瓜港口8月船期的巴西大豆FOB价格比CBOT的8月大豆期货低了65美分/蒲,9月船期报价比CBOT的9月大豆期约低15美分/蒲。
  到了本周初,8月船期巴西大豆FOB直接价格为498.25美元/吨,几乎和芝加哥大豆期价持平,创下5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因为周一芝加哥大豆期货上涨,有助于抵消巴西大豆基差的跌幅;2024年3月船期交货的巴西大豆报价比CBOT的2024年3月大豆期价低了105美分/蒲。
  随着美国中西部干旱范围不断扩大,市场担忧日益加剧。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6月20日当周,约57%的大豆作物处于干旱地区,比一周前提高6%,也远高于上年同期的11%。美国农业部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6月18日,大豆优良率为54%,低于一周前的59%以及上年同期的68%,也低于市场预期的57%。
  随着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上涨,而巴西国内大豆价格相对平稳,鼓励了巴西农户加快卖出大豆。咨询机构AgRural的分析师丹尼尔·斯奎拉表示,芝加哥大豆期货上涨时机很好,可以抵消巴西大豆基差大幅下跌以及美元兑雷亚尔汇率下跌的影响。贸易商称,不只是2023年收获的大豆交易增长,过去一周里农户还预售了大量2024年大豆,尽管其基差报价仍比CBOT大豆价格低了三位数。Granopar公司的分析师阿尔多·罗伯表示,即使2024年交货的大豆基差报价很低,帕拉纳瓜港的成交量也很大。一位贸易商称,CBOT大豆期货上涨抵消了基差报价下跌带来的影响,7月到11月以及2023年7月到2024年7月的价差缩小,也促进了新季大豆预售交易。
  上周四,帕拉纳瓜港口2024年2月船期巴西大豆的FOB报价比CBOT的2024年3月大豆期价低80美分/蒲,3月船期巴西大豆FOB报价比芝加哥大豆低90美分/蒲。到了本周初,3月船期大豆报价比CBOT的3月大豆期价低105美分/蒲,远低于去年同期,当时2023年3月船期大豆报价比CBOT的2023年3月期价高出53美分/蒲。
  当被问及在美国干旱担忧加剧的情况下,巴西农民为何不等待价格进一步上涨再出售更多大豆库存时,斯奎拉表示,虽然美国干旱恶化的情况下,CBOT大豆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提高,但是巴西农户手中仍有非常多的大豆要卖,而出口基差报价意味着大豆销售价格不会上涨那么多,所以农户还是选择了出售。
  罗伯表示,大豆价格和下个年度的种植成本密切相关,而今年这种关联远远超过去年。由于农民被上个月大豆价格暴跌所吓到,所以趁着价格上涨大量预售2024年大豆。即使帕拉纳瓜港2月船期大豆FOB价已经比CBOT大豆价格低80美分/蒲,但从理论上讲,下一年度大豆价格仍有可能进一步走低,现在没有人知道新豆价格的底部在哪里。

来源:博易大师(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豆油供需季节性差异明显 下半年迎低点 

     豆油作为大豆的压榨产品,其价格对上游大豆的依赖性相对较强,豆油价格随着大豆供给量及豆油库存量的增减出现波动,豆油价格季节性规律呈现先上涨再下跌、然后再上涨的过程,价格高点出现在上半年的4月份,价格低点出现在下半年的7月至9月份。

       在一季度,由于油厂开机率低,加上春节的消耗,豆油库存较低,价格相对较强。4月份之后豆粕需求和大豆到港量增加,油厂开机率上升,豆油消费淡季导致库存累积,豆油价格偏弱;9月份为北半球大豆收获期,美豆集中供应形成豆油价格低点。9月份之后,油脂进入消费旺季,而豆粕需求减少,油厂挺油意愿增强,豆油价格上涨。

       供需、库存及基差的季节性

       供给方面,由于北半球大豆收获季节一般在9月,美豆集中供应会造成豆油价格下跌,形成价格低点。从10月开始到春节,大豆价格触底回升,经历稳步攀升阶段。原因在于南美大豆尚处于生长期,大豆供应主要来自北半球刚收获的大豆以及上年结转库存。随着库存减少,大豆价格逐步爬升,豆油价格随之逐步上涨,2月春节前后价格加速上涨。2月至6月,随着北半球大豆逐渐消耗殆尽,南美大豆收获从3月下旬开始,5月至6月南美大豆开始上市,故每年6月至7月豆油期货价格呈下降趋势。

       消费方面,一般而言,为了应对春节而提前备货,四季度油脂消费旺盛,豆油库存下降,价格易涨难跌,而夏季油脂消费淡季豆油库存下降,价格呈下降趋势。结合供需规律,每年6月和9月豆油下跌概率较大,4月和8月上涨概率较大。

       库存方面,1月至3月油粕消费淡季,油厂普遍在这一阶段检修,开机率降低导致产量减少,这个时期库存也低;4月至8月豆粕需求增加,油厂开机率上升、产量增加,而油脂此时为消费淡季,豆油在4月至8月为累库阶段;9月至12月为降库存阶段,10月之前由于产量减少导致库存下降,10月份之后由于消费增加导致库存下降。豆油库存与价格呈反向相关:1月至3月,库存下降,价格上升;4月至8月,库存增加,价格下降;9月至12月,库存下降,价格上升。

       豆油现货的季节性为1月至4月上涨,4月至7月下跌,7月至12月上涨;而期货季节性为1月至4月上涨,4月至9月下跌,9月至12月上涨。现货和期货下跌低点时间不同,原因是8月至9月为国庆、中秋消费旺季,现货需求支撑价格;而期货方面,在7月至9月是美豆收割期价格低点,也是棕榈油增产旺季,在盘面上对豆油形成压制。

       豆油基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月至7月基差下行,7月至12月基差上涨。上半年豆油消费淡季,豆油库存积累,现货价格弱于期货价格;下半年油脂消费旺季,豆油期货会受到9月美豆收割期价格低位和棕榈油增产的压力,盘面价格低于现货价格。下游贸易商利用基差购买豆油时,6月至7月可购买豆油基差,在9月份左右进行点价,锁定豆油成本。

       油粕比的季节性规律

       由于油脂和粕类的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二、三季度粕强油弱,一、四季度油强粕弱,因此,油粕比的季节性也比较明显。3、4月份之后,天气回暖,养殖业开始复苏,二、三季度处于饲料消费旺季,这期间也是美豆生长的关键时期,气温和降雨往往带来美豆期货的炒作,美豆受天气升水支撑,带动国内豆粕价格的波动;春节过后是油脂消费淡季,棕榈油季节性增产,油脂供给充足,在此阶段常常处于粕强油弱的局面,油粕比存在收窄的季节性趋势。四季度国庆、中秋和一季度的春节,是油脂消费旺季,棕榈油在此期间产量减少,豆油消费增加,而饲料消费淡季油强粕弱,油粕比存在扩大的季节性趋势。

来源:粮油市场报(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抓好
当前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 

  6月21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正值端午假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工作落实,盯紧苗头隐患,全面排查风险。近期有关部门要开展一次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进一步抓好当前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通知如下。 

  一、迅速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对当前农业领域安全生产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再落实。要紧盯渔业、农机等农业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结合伏季休渔和夏种夏管等农业生产特点,深入分析查找风险隐患、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组织安排人员力量下沉基层,全程指导安全生产。要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敏感性,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措施落细落地。 

  二、狠抓细节扎实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持安全生产“三个必须”,按照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部署,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防范遏制农业领域重特大事故发生。要落实远洋渔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部署,加强伏休渔船管理和渔港消防等安全检查,特别要抓好载员10人以上渔船和远洋渔船“过筛子”工作“回头看”。要对照《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指导和帮助农机生产经营主体规范管理、消除隐患;正在开展农机作业的地区,要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和机具、人员转移转场安全管理与服务,防止事故发生。部系统各司局单位要对照2022年度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反馈问题,以消防安全为重点,举一反三摸排风险隐患,加快整改落实,坚决堵塞漏洞,确保部系统安全稳定。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持续提升安全意识。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要利用好伏季休渔期,组织力量进渔港、上渔船、访渔民,宣讲政策法规,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把责任讲明白、把利害讲清楚,引导渔业从业人员守好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要深入田间、场院和农机合作社等生产一线,推进农机安全宣传“五进”走深走实。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宣传活动”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业领域有限空间的排查隐患、建立台账、安全宣传、警示教育等工作。部系统司局单位要大力开展防火防汛宣传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干部职工的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 

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响应和处置。当前正值夏种夏管大忙季节,汛期也即将到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保持通信畅通,保证指挥及时有效。要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人员备勤和物资储备,健全与有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应急处置整体合力。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按照规定程序第一时间报告响应、第一时间应对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影响,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秩序。

                                                                       

来源: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立足国情粮情构建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秀萍)6月26日在京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该草案聚焦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等环节以及粮食应急、节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共11章69条,包括总则、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立足我国国情、粮情,着力构建系统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同时,该草案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另外,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领域改革成果,将经实践检验成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

  坚持党的领导。按照在法律法规中落实党的领导要求,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粮食安全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加强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二章专设“耕地保护”一章,规定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严格保护耕地;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调动耕地保护责任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补充与所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的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确需将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补充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的耕地;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耕地应当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三章规定,建设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建立种子储备制度;鼓励推广普及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及粮食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应当保面积、保产量;健全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在五福龙井智慧农业生态园,全自动植保机在玻璃温室内为番茄苗喷洒叶面肥和清水。
  石濡华摄(影像中国)

  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四章规定,建立政府粮食储备体系,科学确定政府粮食储备规模、结构和布局,确保数量和质量安全;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政府粮食储备安全并符合标准;政府粮食储备的收购、销售、轮换、动用等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进行全过程记录;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指导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鼓励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主储粮;加强粮食储备基础设施及质量检验能力建设。

  加强粮食流通管理。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五章规定,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调控,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市场基本稳定;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不得侵占、损毁、擅自拆除或者迁移,不得擅自改变其用途;加强粮食流通信息管理,粮食经营者应当建立粮食经营台账;粮食供求关系和价格显著变化或者有可能显著变化时,可采取发布粮食市场信息、实行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等市场调控措施。

  保障粮食加工能力。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六章规定,优化粮食加工结构,优先保障口粮加工,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加工应当服从口粮保障;科学布局粮食加工业,确保区域粮食加工能力;鼓励产销合作,稳定产销关系,促进区域粮食供求平衡。

  强化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七章规定,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粮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粮食应急网络,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建立粮食市场异常波动报告制度,在出现粮食应急状态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政策性粮食销售、组织投放储备粮食、增设应急供应网点等措施。

  全链条规范粮食节约减损。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八章规定,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做好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的粮食节约工作;禁止故意毁坏粮食作物青苗;粮食生产者加强粮食作物生长期保护和生产作业管理;鼓励粮食经营者运用先进、高效的粮食储存、运输、加工设施设备,减少粮食损失损耗;食品生产经营者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公民个人和家庭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加强节粮减损技术保障,推广应用粮食适度加工技术和节粮减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健全粮食安全保障责任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第九章规定部门监管职责和监测预警、质量安全管理、监督检查、责任制考核、信用体系建设等制度措施。

  此外,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还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与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反食品浪费、安全生产等法律及行政法规进行衔接。

来源:农民日报   记者 李秀萍  仅供分享

数字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新时代画卷)

 

  安徽省砀山县玄庙镇标准化梨园里,数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控制的多功能果园机器人在喷洒生物农药。
  崔 猛摄(影像中国)

 

  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农业智慧平台查看“数字农田”监管和服务系统在农田的分布使用情况。
  董乃德摄(人民视觉)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一家养殖企业的饲养员在智能化奶牛示范牧场作业。
  韩颖群摄(影像中国)

 

  河南省灵宝市,一家果品企业的智能分拣包装车间内,工人借助智能分拣系统进行评级分拣。
  陈明武摄(影像中国)

  向农业强国阔步迈进,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加速融入农业生产各领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带来重大机遇。近年来,我国加快种业、农机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断赋能,为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各地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装上“数字引擎”。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全国大田种植信息化率超过21.8%。目前,全国累计创建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份、建设64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生产中加快应用,精准播种、变量施肥、智慧灌溉、植保无人机等技术和装备开始大面积推广。

  随着数字技术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生产将不断提质增效,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常 钦  仅供分享

耕好“无形粮田”——从夏粮主产区看“全链条节粮减损”路径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夏粮占我国口粮年产量的四成,夏粮丰则全年稳。时值夏粮收获尾期,山东、河北、安徽等小麦主产区在前期克服低温天气、病虫害影响,奋力夺取丰产的基础上,紧抓机收、烘干、仓储、加工等环节,着力耕种好节粮减损这一“无形粮田”。

  让“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

  麦收时节,山东临沭县店头镇的麦田里,2023年山东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拉开帷幕。10名农机手驾驶农机匀速前行,将金灿灿的麦田剃成“板寸”。

  收割完成,裁判组进场寻找遗漏的麦粒。“我们组找了两个点位,接近3平方米的地块,找到的麦粒数只相当于两三个麦穗。”正数着“战利品”的临沭县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王鹏峰说,这一损失率远低于要求。

  8个月生长期内,夏粮经历了重重考验,丰收来之不易。

  “去年小麦播下去不久就遭遇‘断崖式’降温,不少麦苗受了冻害。”山东桓台县起凤镇起南村党支部书记魏锐祚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购买了叶面肥和营养液喷洒服务,并采取了沼液还田等措施,稳住了每亩1000斤的产量。

  今年春季,安徽预判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预计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95.5%。当地加大资金、药剂、器械等要素保障力度,省、市、县三级财政3月底前筹措资金6.5亿元,及时组织实施统防统治和小农户的代防代治,筑牢了夏粮丰收防线。

  临近麦收的降雨天气,让黄淮海麦区打响了一场“夏粮保卫战”。

  抢收压力较大的安徽从山东、江苏等地引入机具,“歇人不歇机”24小时抢收;由村干部、老党员组成的应急抢收服务队活跃在麦收一线,机动调配农机保障及时抢收。麦收高峰期,安徽日均投入收割机超过12万台,其中6月3日收获小麦997万亩,创历史新高。

  机收是粮食“落袋为安”的第一步。小麦主产区近年来持续通过改良更新农机、培养提升机手素质,努力降低机收损失。

  “以前开老式收割机,经常掉籽掉穗。今年我花15万元购买的新型小麦收割机,功率更大、密封性更好,机收损失率降到了1%以内。”在河北邢台南和区史召乡,农机手张军坡对新农机“少掉籽”很满意。

  南和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郑云平介绍,为确保机具机手以最佳状态投入“三夏”生产,南和区提前谋划,在检修12000台农机的基础上,又通过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引导购买新农机537台、培训机手2万余人次。

  按行业标准,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为合格。作为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近年持续组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带动机手能力常态化提升,降低机收损耗,今年正常作业条件下机收损失率预计在1.5%以下。

  铢积寸累,“多收一斤是一斤”背后有大经济账。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处长王乃生说,按去年山东528亿余斤的小麦总产量计算,机收损失率每降低0.1%,理论上就能挽回5000多万斤粮食,相当于“新增”5万多亩耕地。

  烘干塔、“空调房”稳质保粮

  走进山东德州陵城区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400多平方米的院子被粮食铺满,只留出几条“羊肠小道”。几名村民穿梭其中,打理着自家晾晒的麦子。

  临邑县公布公共晒粮场所和辖区企业“共享小麦晒场”;平原县部分乡镇倡导工作人员上班不开车,腾出“政府大院”让群众晒粮……为满足农户粮食晾晒需求,山东多地的乡镇“政府大院”、村级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化身临时晒场,群众纷纷“点赞”。

  晾晒、运输、仓储等产后环节,粮食损失占比高。今年,各主产区显著加强粮食产后服务,着力减少损失。

  记者6月上旬在安徽太和县隆平小丽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看到,烘干塔正在以低温模式工作,1000余亩地的新麦经精选机除杂,通过粮食提升机冲进粮仓,被传送带送入烘干塔。“我们这里是制种基地,对小麦品质要求高。烘干塔的投用,不仅降低了我自己的小麦霉变损耗,还能为周边5个大户的近200万斤小麦提供烘干服务。”合作社理事长袁秀珍说。

  面对不利天气,安徽一手抓抢收,一手抓抢烘。全省投入烘干机1.74万台,有效帮助群众减少了粮食损失。

  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建设了公共性烘干仓储设施,扩大服务覆盖面。在山东齐河县,国有企业在田间地头投资建设的16个粮食烘干仓储服务中心覆盖每个乡镇,让粮食可以从收割机直接装车,就近送往烘干仓储服务中心“不落地”入仓,既保证了粮食品质,也避免了传统晾晒方式导致的损失,预计每年可节粮7000吨。

  入仓小麦住进“空调房”,品质和损失率得到严格控制。

  在中储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随着夏粮收储开始,现场工作人员启动制氮机。“气调储粮可以降低仓内氧气含量,实现杀虫和抑虫,同时也对粮食起到抑制呼吸、减少损耗的作用。”中储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科科长崔仁立说。

  这个粮库的每个粮堆里分布着近400个温度传感器。“一旦粮食温度异常,我们能及时发现并调节。通过科学保水保温,粮食可以常年维持在最佳状态,延缓劣变。”崔仁立说,多种储粮新技术的集成应用,让粮食储存环节损耗从过去的1%降到了现在的0.6%左右。

  综合利用隐形“增地”

  在河北邯郸市邯乡面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大功率鼓风机推动小麦在生产线上“游走”,生产出面粉的同时,价格高出小麦6倍的胚芽也被提取出来。

  一粒小麦,可以衍生出多少种产品?

  在山东滨州,科技创新正驱动粮食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滨州市副市长毕志伟介绍,小麦在当地能加工出谷朊粉、赤藓糖醇、膳食纤维等10大系列500余种产品,每吨小麦总产出比传统方式增加5000余元。

  随着粮食加工利用不断精细化,对小麦更好地“吃干榨净”成为常态,一些以往利用效率不高的“边角料”实现“逆袭”。

  “胚芽的重量只占小麦的2%左右,但营养占比却超过60%,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是小麦营养的‘宝库’。”邯乡面业首席质量官杨竹英说,新鲜的小麦胚芽不耐储存,易发酵变质,过去只能作为廉价的饲料原料出售。公司购进国内先进设备,实现了面粉加工和胚芽提取的同步进行,年产小麦胚芽20余万公斤、创造产值2000万元以上。

  “保留胚芽就是节约粮食。”邯郸市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杜光旭说,肥乡区今年收获了20多万吨新麦,如果全部保留胚芽,就可以多出0.4万吨高效利用的粮食。

  胚芽用来制取胚芽油和蛋白粉,麸皮精制成食疗纤维食品,制取酒精的酒糟用于养殖……粮食利用由粗放走向精细,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的同时,也让我国的粮食安全多了一重保障。

  充分挖掘粮食价值的同时,粮食加工不再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近年来,“粗磨”“全麦”系列产品不断走向高端,消费者接受度持续提升,让营养健康与节粮减损实现双赢,无形“增地”。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念、陈灏、叶婧、邵琨、郭雅茹、水金辰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6.30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平均价

早籼谷

(15-17)中等

2450

晚籼谷

(15-17)中等

2550

早籼米

(15-17)中等

358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280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东北米

一级

4560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0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020

玉米

中等

2920

大豆

中等

6600

豆粕

一级

4150

  籼糯米

一级

6400

麦皮

中粗

2540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050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8450

 

18

 2023630日

                             888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