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07-19 浏览次数:4084
· 福州粮情
七月份中旬福州市场粮油价格涨跌不一
时间:2023.7.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本月上旬平均价 | 本月中旬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450 | 2400 | -2.04%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2500 | -1.96%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580 | 3580 | 持平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6000 | 持平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280 | 4280 | 持平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东北米 | 一级 | 4560 | 4560 | 持平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000 | 3000 | 持平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020 | 3020 | 持平 |
玉米 | 中等 | 3000 | 3010 | 持平 |
大豆 | 中等 | 6600 | 6600 | 持平 |
豆粕 | 一级 | 4400 | 4400 | 持平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640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540 | 2530 | -0.39%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500 | 8300 | -2.35%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900 | 8700 | -2.25%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全国粮食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3190万吨,完成预计收购量的一半左右。今年新麦市场价格如何?呈现出哪些特点?
下午三点,在山东东营市广饶县一家粮食收购点,种粮大户吴恒绪准备出售3000多斤小麦。他家种植了150亩小麦,亩产超过1000斤,而且质量普遍达到二等以上。随着近期小麦收购价出现上涨,他也加快了售粮的节奏。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小麦种植户 吴恒绪:一斤收购价提高了几分,现在一斤1.4元。
吴恒绪说,往年这个时期,小麦大量上市、市场粮源增加,价格往往走低。但今年,价格出现上涨,主要是由于部分产区遭遇降雨、小麦质量受损。因此质量好的小麦供应偏紧,优质小麦价格走高,很多外地贸易商也来跨区收购。
卓创资讯小麦分析师 张婷婷:质量好和优质品种小麦供应偏紧,部分地区因降雨受损的芽麦有政策兜底。贸易商、企业等市场主体入市积极性较高,目前小麦购销较为活跃,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面粉加工处淡季,小麦价格或将波动
尽管近期小麦收购价有所上涨,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收购进度推进以及面粉消费淡季的影响,未来小麦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
记者在山东采访时了解到,受高温酷暑天气以及面粉传统淡季的影响,当地面粉企业的开机率在40%左右,很多面粉厂采购小麦主要以刚需为主,收购量比旺季下降30%左右。
山东省德州市某面粉企业负责人 孙娟娟:夏季面粉放不住,如果有订单的话,就是附近的村民。
山东省滨州市某面粉企业销售经理 王剑英:七月份天气比较热,我们这边主要是集团采购比较多。
由于面粉企业开工率不足,对小麦的需求有限,再加上全国小麦整体供应充足,未来价格阶段性上涨空间有限。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小麦首席分析师 李圣军:今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3亿亩以上,小麦库存充裕,供给完全有保障。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小麦价格运行会相对保持平稳,但是具体走势会受到玉米价格涨跌和厄尔尼诺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来源:央视财经(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现阶段玉米价格整体上移,且涨价幅度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这不但让很多贸易商库存解套,也提振了贸易商对玉米后市的信心,不过近期小麦价格的下探让不少贸易商担忧玉米也会跟随跌价,因此部分贸易商选择陆续走货,本周山东等地各深加工企业玉米到厂量也有所增加,那么玉米的后市行情将如何运行呢?价格是一直向好还是仍有跌价风险呢?什么时候是贸易商走货的最好时机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试着做简要解析,仅供参考使用。
供给收窄,难掩需求弱势
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尽管山东等地的深加工企业玉米到厂量有增加,但这其中很多玉米来自东北,华北本地粮源绝对算不上充裕,虽然现阶段华北地区贸易商库存玉米走货基本已能顺价,但选择短期挺价的贸易商仍不在少数,而东北玉米经过本轮涨价,多数贸易商也已解套,不再像之前需要购买各大集团的烘干玉米,尤其是黑龙江省,库存玉米走货的贸易商可能最多。不过从目前购销进度看,尽管贸易商库存较往年可能有明显减少,但大集团手中可能仍持有较多库存,因此对于后续玉米价格,各大集团仍掌握着较大话语权。此外,今年的弱势需求仍严重制约着玉米行情,尽管基层供给相对紧张,但正值轮出期的各级储备投放加码,如上周中储粮玉米累计销售玉米82万吨以上,周比增加了44%;其中实际成交66.89万吨,周比增加了40%;成交率在81.5%,周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投放增加,溢价下滑,成交有所下降,玉米阶段性压力凸显,不少东北贸易商也反映最近玉米外发明显不如之前顺畅。
小麦替代,上方压力仍存
尽管小麦整体价格较前期也有上涨,但相较玉米,小麦的价格优势仍较为明显,特别是今年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局部麦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这些芽麦,价格上更加低廉,在目前养殖业低迷的环境下,必然会得到更多饲料厂的青睐,因此也就更会挤占玉米的饲用市场,虽然目前玉米仍有刚需支撑价格,但因今年芽麦的客观增多,玉米价格继续上行的压力较大。
进口玉米,巴西出口增多
1月7日,我国首次散船进口的巴西玉米抵达广东麻涌港,标志着巴西玉米输华的大门的开启,我国进口玉米主要来源渠道也从原来的北美、黑海产区,进一步拓展到了南美洲。而巴西每年收获三季玉米,今年产量最大的二季玉米产量有望超过1亿吨,将从7月开始涌入全球市场。此外根据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568,434吨,远低于一年前的190万吨,美玉米进口的减少很大原因是我国买家转而选择价格更低廉的巴西玉米。2022/23年度巴西玉米出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5500万吨,而从目前国际动态来看,巴西玉米价格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若我国今年进口量增加,那届时巴西玉米到港无疑会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玉米价格将以震荡运行为主,目前华北地区供给收窄,虽然近期东北玉米入关增多,但若是山东等地深加工企业跌价幅度加大,东北玉米的流通也会转差,加上目前多地有强降雨天气影响玉米装车运输速度,因此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较为有支撑,因此建议各位粮友能顺价就可以抓紧走货,因为长期来看,玉米替代品供给宽松,生猪养殖长期在亏损区间徘徊,玉米后市的利好因素并不充足。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据泰国相关机构统计,泰米价格已经开始上涨,接近疫情期间的峰值水平。越南等国的大米贸易商表示,市场上已经有来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买家开始大量囤货。
大米作为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食,一直为全球最贫困人口提供着赖以果腹的廉价食品来源。专家担心如果大米价格出现疯涨,世界上最脆弱的贫穷人口可能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
大部分主产区均遭干旱困扰
印尼等国买家囤购推动价格走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进入7月以来,全球大米价格已达到11年来的最高水平,并且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大米是全球30多亿人口赖以为生的主食,大米的产量和价格关系到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大米的生产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但7年一遇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全球大部分产区面临降雨量减少的干旱天气,预计将影响今年的大米产量。
印度和泰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大米出口国,而目前来看,这两个国家情况都不乐观。
印度占世界大米出口量约40%的份额,但目前印度国内的大米库存量处于低位。为了保障自身粮食安全,印度政府采取行动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了官方的大米收购价。
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克里施纳表示:“印度一直为全世界提供着最便宜的大米。最近政府收购价的提高,意味着出口的价格肯定会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可供出口的数量一定不会太多。”
印度农业公司Olam副总裁尼廷·古普塔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并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影响着几乎所有生产国的大米产量。”
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的数据显示,基准等级泰国白米(破碎率5%以下)在过去4个月时间上涨了约15%,至每吨535美元,为两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并且正在接近疫情管控最严重时期的大米价格。
受厄尔尼诺影响,泰国当局预计从2024年初开始将面临大范围干旱。泰国政府已要求农民限制经济作物的多元化种植,集中资源确保大米等主粮的生产。
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名誉主席欧法旺瑟表示:“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我们将在今年9月和10月左右开始清楚地感受到干燥天气的影响。而且厄尔尼诺现象似乎将持续到明年,我们看到市场上有人已经开始囤积大米了。”
越南方面预计,今年该国大米出口量将攀升至约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且来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买家正在大量囤货。
农业研究网站The Rice Trader创始人杰里米·茨温格表示:“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大量购买,推动了大米价格走高,除非俄乌局势或者全球燥热天气得到重大缓解,否则这种势头还将持续下去。”
国际知名的农业与气候变化预测机构Gro Intelligence表示,如印度以及法国、德国和英国等亚欧主要水稻种植国普遍遭遇了20年来少见的干旱情况。知名分析机构惠誉的一篇报告认为,全球大米产量可能在今年创下20年以来的新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人口可能面临“食不果腹”的压力。
除了大米之外,今年以来其他主粮的生产也受到高温影响减产。澳大利亚农业及资源经济和科学局预测,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下降34%至2620万吨,大麦产量将下降30%至990万吨。在西班牙,60%的农业地区由于极端干旱天气而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失”。
高温等极端天气肆虐全球
粮食生产等经济链条均受影响
在上周,全球平均气温三次刷新最高纪录。专家普遍认为,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叠加7年一遇的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高温等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这将对全球各国经济产生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今年7月初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高温引发的极端天气及相关灾害在全球多地显现,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欧洲多国遭遇热浪侵袭,挪威、瑞典、丹麦、芬兰等地发生小规模野火,法国部分地区还出现森林火灾。美国多州近期持续高温,约1.1亿美国人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加拿大今年遭遇21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山火。南美洲的乌拉圭正在经历44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在亚洲,印度大片地区持续遭受极端热浪的侵袭,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出现30年来破纪录的降雨量,引发了大范围的洪水。孟加拉国一些地区遭受创纪录洪灾,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干旱天气。
在极端高温的影响下,从粮食生产到工业制造到交通运输,全球各国经济各个链条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损失。
过热的天气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1000亿美元的损失。联合国气候透明度报告称,到2050年,印度的极端高温可能导致“户外工作能力”下降15%,造成GDP下降2.8%,并影响4.8亿人口的生存质量。
《科学》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未来5年给全球经济造成3万亿美元的损失。鉴于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率和强度,到21世纪末,全球经济损失将达到84万亿美元。
来源:红星新闻(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早稻已收获28.7%,进度同比快0.7个百分点。各主产区多措并举,有序推进早稻收获。
进入7月,水稻大省湖南1816万亩早稻迎来大面积收割,全省调集2.8万多台收割机加紧抢收。今年,耒阳市种粮大户曹利古的1000亩早稻,由于采用了优质新品种和绿色高产栽培模式,收成不错。
湖南省耒阳市新市镇高炉村种粮大户 曹利古:去年我们这里大概八百斤一亩,今年亩产可能要超过九百斤。
眼下,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已收割过半。今年,广东重点向各地推广25个优质高效水稻品种和15项先进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桂山: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我们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目前水稻已经开始收割,丰收在望。
这几天,江西宜春袁州区的31万亩早稻迎来收获。今年,当地组织调集的新型水稻收割机不仅作业效率高,而且粮食损失率比往年也降低了0.9个百分点。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农民袁斌华:我种了800亩早稻,仅仅机收损失率降低这一项,一亩就能少损失7到8斤,我800亩能少损失6000斤左右。
今年,预计南方稻区将有28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作业,机具保障总体充足。为做好高温等极端天气应急作业准备,有关省份组织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3300多支,提前联系烘干主体5000多家,确保早稻抢收高效有序推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截至2023年7月14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上涨,市场似乎在对美国农业部本月维持创纪录的美国大豆单产预期打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毕竟迄今为止的生长条件远非理想;而加拿大大草原的持续干旱天气也在威胁油籽作物生长。美国通胀趋缓令人憧憬本月晚些时候美联储将完成本轮货币紧缩周期里的最后一次加息,美元汇率暴跌至15个月新低,进而提振金融市场的投资风险偏好。
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2023年11月大豆期约报收13.707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涨4.02%。美湾7月船期1号黄大豆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5.3275美元,比一周前上涨2.78%。CBOT的12月豆粕报每短吨401美元,上涨3.80%;12月豆油期货报收每磅60.76美分,上涨4.17%。泛欧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71.25欧元/吨,比一周前上涨5.1%;洲际交易所11月油菜籽报收820.80加元/吨,上涨8.20%;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547美元(含33%出口税),上涨0.37%。周五美元指数报收99.605点,比一周前下跌2.30%。
美国农业部有理由维持美国大豆单产不变,市场也有理由不信
美国农业部在7月份供需报告中维持2023年美国大豆平均单产预估不变,仍为每英亩52蒲。作为对比,华尔街日报调查的十几家机构分析师平均预计大豆单产下调到51.4蒲/英亩。由于6月底的年度种植面积数据将美国大豆播种面积调低400万英亩,所以本月将美国大豆产量调低到43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45.1亿蒲。
我们在上周报告里提到,尽管大豆评级下滑,但是不排除美国农业部维持大豆单产不变,因为8月份才是大豆关键生长期,所以大豆仍有足够的时间恢复。最近一周多来中西部天气转为多雨,大豆评级改善,为美国农业部维持大豆单产不变提供理由。
从美国农业部的单产预测模型来看,主要是根据7月和8月份的天气进行单产调整,但是如果6月份极端干旱(如2012年),美国农业部也会在7月份进行调整。自1988年来,当6月份降水量位于统计正态分布的最低10%尾部区域时,将会触发6月份的干旱变量修正。不过今年6月份的降雨量正好位于这一阈值的擦边区,调不调都可以,考虑到7月上旬没有出现高温天气,许多地区出现降雨,大豆状况稳定或者改善,所以美国农业部选择等到下个月再调整单产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大豆单产能否达到52蒲/英亩的创纪录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或者说是个a very long shot。未来几周的天气不容任何闪失,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对期货市场来说,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风险意味着价格需要添加风险升水。
美国农业部下个月发布的单产数据会更靠谱一些,因为是基于调查,并纳入未来几周的天气因素;到了9月份,单产数据还将增加实地观测数据。在这些更可靠的单产预期出台前,市场通过周三大跌30美分来表达对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的尊重,然后通过周四大涨40美分来表达内心对52蒲可能难以成为现实的质疑。
美国农业部通过削减出口预期来避免库存降至极为紧张的水平,但是。。。。
为了避免大豆库存降低到极为紧张的水平,美国农业部本月削减了大豆需求,主要是将2023/24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下调1.25亿蒲,为18.5亿蒲,同比减少6.6%。考虑到国内生物燃料需求的刚性增长,美国农业部仅仅将大豆压榨调低1000万蒲,为23亿蒲。
由于供应下降,压榨厂需要和出口商竞争大豆,将推动大豆价格上涨。本月将2023/24年度美国大豆年度均价调高30美分至12.40美元/蒲,但仍低于上年的14.20美元。豆粕价格预估上调10美元,为每短吨375美元,低于2022/23年度的450美元。2023/24年度美国豆油价格预估上调2美分,为每磅60美分,低于上年的64美分/磅。
本月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年8月底美国大豆库存将从上月预测的3.5亿蒲降至3亿蒲,但是仍比上年增长17.6%,比分析师预期高出近1亿蒲。库存用量比为7.0%,低于上月预测的7.9%,高于上年的5.9%。
但是,以上预期都是基于大豆单产达到创纪录的52蒲/英亩。假设大豆单产降低1蒲/英亩呢?大豆库存将会降至2.2亿蒲,库存用量比也将降至5.1%,创下8年来最低水平;单产降低1.5蒲,大豆库存将只有1.75亿蒲,库存用量比将只有4.1%,创下1965年以来的历史次低水平;如果大豆单产降低到去年水平,库存将跌落至0.9亿蒲,库存用量比只有2.2%,仅仅能满足一周需求。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月里,随着大豆进入关键单产形成期,围绕天气预报以及单产预期的剧烈波动行情将会成为新常态。今年的天气市要比往年来得更猛烈一些。如果降雨未能达到实现当前单产预期所需的水平,大豆很可能继续成为农产品的领头羊。
美国大豆出口继续季节性下滑,但是新豆销售有望开始加速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周报显示,截至7月6日当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为29万吨,低于一周前的78万吨。2022/23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总量为5260万吨,同比减少11.4%,上周是同比减少12.1%。美国农业部本月向下修正后的出口目标是同比降低8%。目前美国新豆销售合同量仅为415万吨,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385万吨,处于历史低位。从报价来看,当前美国大豆依然缺乏竞争力(参考图2)。7月13日,美湾大豆报价为582美元/吨,巴西大豆在帕拉纳瓜港口的报价为521美元/吨,阿根廷大豆在上河报价为每吨548美元。
考虑到第三季度巴西大豆出口趋于季节性放慢(因出口重心转向玉米),美国新豆销售将会开始加速。周四(7月13日),美国私人出口商报告对墨西哥销售31.57万吨大豆,2023/24年度交货。
中国6月份进口1030万吨大豆,环比减少15%,但同比增加25%。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5260万吨,同比增长13.6%,而美国农业部预测同比增长8.1%。美国农业部本月将2022/23年度中国进口预期上调了10万吨,达到9900万吨。
美国农业部对南美大豆产量的预期也比其他机构更乐观
美国农业部本月维持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不变,仍为2500万吨。这要高于阿根廷国内行业机构的预测。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计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2000万吨,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大豆产量为2100万吨。美国农业部也维持巴西大豆产量不变,将达到创纪录的1.56亿吨,高于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目前预测的1.546亿吨。美国农业部还将巴西的大豆出口调高100万吨,达到9400万吨;国内大豆压榨调低50万吨,为5300万吨。2022/23年度中国大豆进口调高到9900万吨,高于上月预期的9800万吨。
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前景下降
随着天气愈加干燥,加拿大大草原的油菜籽作物状况正在恶化,气象预报显示7月份剩余时间的前景不容乐观。自今年加拿大的油菜籽播种以来,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导致油菜籽单产低于正常水平,进而使得产量低于预期。头号油菜籽产区萨斯喀彻温省的作物周报显示,截至7月10日当周,全省天气炎热少雨,许多农户希望降雨马上出现。目前油菜籽优良率约为48%,上年同期为68%。该省本周没有表层土水分过剩,一周前为1%,21%充足,一周前为42%,79%短缺或非常短缺,一周前为57%。加拿大统计局称,今年加拿大的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为2208万英亩,比上年增加近50万英亩。分析师表示,干燥天气可能抵消播种面积增加带来的积极影响。加拿大农业部目前预计2023/24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1840万吨,比2022/23年度的1817.4万吨增加1.2%。美国农业部预计2023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2030万吨,将是2017/18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大豆作物状况略有改善,8月份天气将是决定单产关键
过去一周里,美国大豆优良率出现五周来的首次改善。截至7月9日,大豆优良率为51%,略高于一周前的50%,但低于上年同期的62%。三个大豆主产州的大豆优良率有升有降,其中伊利诺伊大豆优良率为36%,高于上周的30%;印第安纳为55%,高于上周的53%;衣阿华为52%,低于上周的53%。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7月11日,57%的大豆处于干旱地区,比一周前减少3%,但仍远高于上年同期的25%。
从土壤墒情数据来看,伊利诺伊州表层土墒短缺到非常短缺的比例为41%,一周前32%;印第安纳35%,一周前39%;衣阿华57%,一周前55%;从亚层土墒情来看,伊利诺伊土壤亚层墒情短缺到非常短缺的比例为55%,上周67%;印第安纳45%,上周49%;衣阿华64%,上周61%。最新气象预报显示,衣阿华州也将出现降雨降温天气,有助于作物状况改善。下周一的作物评级报告有可能显示作物状况继续改善。
美国全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周日(16日)发布的未来三天降雨预报显示,从周日到下周二,中西部几乎所有地区将有降雨,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密歇根、衣阿华、印第安纳、俄亥俄,以及伊利诺伊北部将会出现0.25英寸的降雨;密苏里将会出现0.5英寸左右的降雨,伊利诺伊州南部将出现2.5英寸左右的降雨(参考图3)。NOAA周六发布的6-10天天气展望预测,在7月21日至7月25日期间,玉米种植带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尤其是中部地区;中西部中部以及南部地区降雨高于正常,北部地区降雨接近正常。
来源:博易大师(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本周国内油脂行情多呈横盘区间震荡走势。美国USDA月度供需报告与马棕MPOB报告相继落地,其中美豆报告意外反转偏空,使得国内期价开盘大幅下挫,其中豆棕仍未离开区间震荡,菜油偏强运行。而针对于后市,季节性消费淡季里油脂价格是涨是落呢?以下是笔者浅析,仅供参考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截至7月14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8410元/吨左右,其中大连地区约8280元/吨、天津地区约8360元/吨、日照地区约8400元/吨、广州地区约8460元/吨左右,防城港地区约8460元/吨左右。
USDA报告出炉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USDA公布了7月度供需报告,此报告超出预期,反转偏空,使得国内连盘大幅下挫。美国农业部的7月份供需报告显示,7月美国2023/2024年度大豆产量预期为43亿蒲式耳,市场预期为42.53亿蒲式耳,6月月报预期为45.1亿蒲式耳;7月美国2023/2024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为3亿蒲式耳,市场预期为1.99亿蒲式耳,6月月报预期为3.5亿蒲式耳;7月美国2023/2024年度大豆单产预期为52蒲式耳/英亩,市场预期为51.4蒲式耳/英亩,6月月报预期为52蒲式耳/英亩。而随后市场将焦点再度转移至美豆新作天气方面,根据气象预测,下周美豆主产区或恢复干燥,使得美新豆获得支撑,正式进入天气市,关注极端天气下,新作单产以及产量变化。
产地棕榈油库存出口增加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将在本周一(11日)发布6月份的供需数据,此次报告整体为偏利多。数据显示,6月马棕产量144.8万吨,环比减少4.6%。MPOA预估6月产量141万吨,实际产量相比预期偏差不大。6月马棕出口117.2万吨,环比增加8.59%,机构预估6月出口环比几乎持平约108-109万吨,实际出口量高于预期。6月马棕进口13.5万吨,机构预估6月进口6-7万吨,同样较预期偏高。整体来看本周棕榈油期货上涨1.12%,这也是连续第三周上涨,过去两周分别上涨1.16%和4.50%,反映出市场期待棕榈油出口需求改善。船运调查机构AmSpec和ITS的数据显示,7月上旬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18.7%到26.1%。SGS的数据显示,7月上旬棕榈油出口量为323,712吨,环比提高17.2%。其中作为最大买家之一的印度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印度棕榈油进口量环比提高56%,创下三个月来新高。另外,而作为产地之一的印尼公布,将7月下半月的棕榈油参考价格调高到每吨791.02美元,出口税费相应提高到118美元/吨。周五马来西亚棕榈油局称,8月份的棕榈油出口税维持在8%不变,并上调了计算关税的参考价格,支撑棕榈油价格。
油脂供大于求格局未变
本周国内油脂库存依旧充足,但市场却是一年中最淡的季节。正值暑期,各个品种因其价格问题,终端贸易商多刚需采购。其中豆油方面,目前仍在稳步小幅累库中。但因大豆检验检疫延迟到厂以及豆粕胀库等影响,大豆周度压榨量下降,但整体供应充足,库存总量不低于95万吨。另外各地豆油现货基差也并未止跌,仍在小幅下行中。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基差跌跌不休,截至本周五华北地区基差在09+230左右、华东地区09+100以内、华南地区09+50~60,由于6-7月买船较多,库存也由前期的降库存而转为上升。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消费不及预期,食品厂采购萎缩,棕榈油呈现旺季不旺的行情。菜油方面,本周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多以上涨为主,但各地却是有价无市,主要是菜油价格大幅拉涨,自身的性价比优势降低。年初价格大幅走跌,使其价格已低于豆油,但自上月以来,菜油领涨,一跃成为三大油脂中最强品种,因此各地成交也便趋弱。各地进口三级菜油基差多稳为主。在本周四中储粮油脂公司招标采购中,成交率也较前期略有下降。其中采购华东地区价格为09+100,华南地区价格为09-50,以流拍而告终。但长期来看,由于我国下半年采购进口菜籽量下降,叠加产地新作菜籽面临因干旱而有面临减产的风险,因此主体仍对后市看好,整体将延续稳中偏强的态势。
综上所述,预计下周国内油脂或将延续区间震荡,关注是否有回调的机会。本周两大报告已落地,接下来重点关注美豆新作主产区天气、单产以及总产量仍是关键。但国内现货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或逐步好转。建议经销商可适逢刚需适当备货,再无大的利空背景下,油脂大幅下探的空间或有限。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加快构建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切实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编制统一目录。梳理规范应急管理领域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以及部门规章设定的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事项,编制《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并按程序进行动态调整。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的实施依据均为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原文,不涉及增加行政相对人责任义务等内容。《指导目录》中的行政执法事项涉及相关部门职责的,由相关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依法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立改废释和地方立法等情况,对有关事项进行补充、细化和完善,建立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有关事项按程序审核确认后,要在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上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源头治理。对应急管理领域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执法事项一律取消。需要保留或者新增的行政执法事项,要依法逐条逐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审查。虽有法定依据但长期未发生且无实施必要的、交叉重复的行政执法事项,要大力清理,及时提出取消或者调整的意见建议。需修改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按程序先修法再调整《指导目录》,先立后破,有序推进。
四、压实责任主体。对列入《指导目录》的行政执法事项,要按照减少执法层级、推动执法力量下沉的要求,区分不同事项和不同管理体制,结合实际明晰第一责任主体,把查处违法行为的责任压实。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逐一厘清与行政执法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明确责任主体、问责依据、追责情形和免责事由,健全问责机制。严禁以属地管理为名将执法责任转嫁给基层。对不按要求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五、规范执法行为。按照公开透明高效原则和履职需要,制定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行政执法事项的工作程序、履职要求、办理时限、行为规范等,消除行政执法中的模糊条款,压减裁量权,促进同一事项相同情形同基准裁量、同标准处罚。积极推行“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执法”,加强部门联动和协调配合,逐步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环节、结果等全过程网上留痕,强化对行政执法权运行的监督。
六、提高执法效能。按照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原则,聚焦应急管理领域与经营主体、群众关系最密切的行政执法事项,着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经营主体、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成果。制定简明易懂的行政执法履职要求和相应的问责办法,加强宣传,让经营主体、群众能够看得懂、用得上,方便查询、使用和监督。结合应急管理形势任务和执法特点,探索形成可量化的综合行政执法履职评估办法,作为统筹使用和优化配置编制资源的重要依据。畅通投诉受理、跟踪查询、结果反馈渠道,鼓励支持经营主体、群众和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
七、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落实清权、减权、制权、晒权等改革要求,统筹推进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和要求,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效。应急管理部要强化对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推动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中央编办要会同司法部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把关。
《指导目录》由应急管理部根据本通知精神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7月5日
综合信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近期组织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提出农垦要充分发挥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的“国家队”作用,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单产水平,以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有力支撑。近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负责人就“两个行动”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力争用3—5年时间,带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0亿斤
问:“两个行动”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组织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旨在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以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农垦单产水平,以开展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水平,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两个行动”要求,在大面积提高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地方大面积提升单产水平。
“两个行动”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农垦系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30亿斤,面向地方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5亿亩次,带动地方粮食增产70亿斤,共计带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0亿斤。到2030年,实现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大面积提升,面向地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2.5亿亩次,服务地块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高10%左右。同时,打造一批农垦社会化服务示范点,建立一批社会化服务标准,培育一批服务品牌,壮大一批集体经济组织。
着力打造高产样板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问: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在于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
一方面,着力打造高产样板区,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以提升产能、改善品质、降本增效、集成技术为目标,开展高产样板区建设,打造一批高产样板田和整建制高产农场,集中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健全完善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单项增产技术的组装熟化,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另一方面,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聚焦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农垦先行活动,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总结农垦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和经验做法,探索形成区域性综合治理方案。开展“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推广应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进智慧农场建设。加强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管理,在有条件的垦区探索推进农业生产统一经营管理措施。完善作物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不同作物、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农机作业技术标准和流程标准,实现农机农艺农制相融合。通过技术和农资服务,带动大宗生产资料统采统供,保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强化订单生产、合同收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建立农垦社会化服务集群,健全垦地合作机制
问:“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与垦地一体化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农垦社会化服务。
一方面,建立农垦社会化服务集群,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组建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支持设立区域农服中心,鼓励农场职工到地方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农垦产业联盟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垦区间、垦地间合作,推进跨区、跨省联动联合。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等形式,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构建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规章、规范财务管理,逐步建立“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服务有监管”的社会化服务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健全垦地合作机制。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垦社会化服务主体带头制定农垦社会化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探索建立农垦社会化服务团体标准、全国农垦星级社会化服务主体目录和管理机制,培育和打造“垦字号”农垦社会化服务品牌矩阵。积极发挥社会化服务作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帮助村集体规范集体土地承包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持农垦与地方政府、农场与周边村镇和村屯,通过结对子合作、联合共建等方式,创新垦地合作机制。支持农垦与地方共建示范基地、共组专家队伍、共谋区域发展、共管产业集群,构建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农垦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问:确保“两个行动”取得实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答:一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农业农村部在制定政策、安排项目时,加强统筹和分类管理,确保垦区、农场平等享受。各地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农垦加快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落实社会化服务主体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上支持农垦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金融保险机构支持“两个行动”,支持农垦生产托管的粮食作物参加完全成本保险。
另一方面,加强垦地联动。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打通地方政府与农垦企业的沟通渠道,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构建“政府统筹协调、职能部门组织指导、农垦与地方联合实施、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在有条件的村、镇、县整建制开展农垦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垦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样板。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农垦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机制探索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为进一步提升农垦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有益经验。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进党建引领模式、农服公司模式、村企合作模式、联合体模式、龙头企业带头模式等5种典型模式,重点推广土地经营权流转、全程托管服务、单环节托管服务、产前产后综合服务、信息对接服务、金融保险担保服务等6种服务形式,把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引向深入。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2022年减少127.4万吨(25.5亿斤),下降0.9%。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科学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全力保障夏粮生产。今年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王贵荣说。
夏粮播种面积持续增加
2023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609千公顷(39913万亩),比上年增加78.5千公顷(117.8万亩),增长0.3%,连续三年实现增长。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3059千公顷(34589万亩),比上年增加97.0千公顷(145.6万亩),增长0.4%。
王贵荣分析,夏粮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压实生产责任。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层层压实生产责任,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积极推进整改复耕,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逐步扩大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在春季田管关键期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三是实现适期播种。2022年秋冬播期间产区大部天气正常,土壤墒情较好,冬小麦基本实现适期播种,2021年秋冬播受严重秋汛影响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四是优化种植结构。新疆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新增耕种面积,夏粮播种面积1211千公顷(1816万亩),比上年增加52.8千公顷(79.3万亩),增长4.6%。同时,受上年全国夏收小麦价格上涨带动,农户种麦积极性较高。
夏粮单产小幅下降
2023年全国夏粮单产5491.8公斤/公顷(366.1公斤/亩),比上年减少64.3公斤/公顷(4.3公斤/亩),下降1.2%。其中,小麦单产5834.3公斤/公顷(389.0公斤/亩),比上年减少78.0公斤/公顷(5.2公斤/亩),下降1.3%。
王贵荣表示,夏粮单产下降主要是受河南等地严重“烂场雨”天气影响。夏粮播种以来,主产区光热充足,大部时段农田墒情良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偏轻,病虫害防控及时有效,前期条件总体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5月下旬北方麦区出现大范围降雨,持续时间长、过程雨量大、影响范围广,导致灌浆期小麦光照不足,千粒重下降。特别是河南持续降雨时间与小麦成熟收获期叠加重合,严重“烂场雨”天气造成部分地区小麦萌动发芽,夏粮单产下降明显。此外,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云南、贵州等地夏粮单产有所下降。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夏粮颗粒归仓,新一季秋粮压茬推进。“抢农时、赶进度,今年小麦平均每亩打了1200斤,接下来的这季玉米也得管好,确保全年粮食好收成。”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田间,种粮大户许延岭边查看玉米长势边说。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127.4万吨(25.5亿斤),下降0.9%,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收了,全年丰收就托底了。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抢农时、抓田管,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创造有利条件,为稳定经济发展预期、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抢”出产量、“管”出质量,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各地区各部门不误农时扎实推进,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时时抓紧,处处抓实,今年夏粮生产立足抗灾夺丰收,成绩来之不易。
——抢收抢烘,抢出丰收粮。
在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的时候,北方冬麦区5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面对突如其来的“烂场雨”,主产区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科学调度机械抢收,抓好小麦烘干晾晒。
“连续5天,日收获小麦超900万亩”“3万台履带式收割机争分夺秒下地抢收”“600余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累计帮扶作业面积45万余亩”……在河南,“跟雨赛跑”成了今年麦收主基调。
黄淮地区,房前屋后、文化广场等场所都成了小麦临时晒场。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烘干设备马力全开。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4660台烘干机昼夜不停运转。
立足“抢”、突出“快”,夏收期间,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做好跨区机收通行保障、用油供给,强化麦收信息发布和机具调度,1650万台(套)各类农机共同服务夏收夏播。
——落实管细,“管”出丰收田。
“人勤地不懒,肥水跟上、肥跟水走,好苗情关键靠管理。”回望春耕,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白家店村种粮大户白桂林感慨:“踩稳节点浇好‘四水’,及时喷洒叶面肥,今年种出来的小麦,亩穗数有48万个,籽粒饱满。”
管好田、打好粮,河北省磁县磁州镇南来村种粮大户赵桂虎说:“杀虫、杀菌和叶面肥‘三合一’,无人机一次喷洒,有效实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
保穗数、增粒重、减损失,盯紧关键农时,因苗施策稳夏粮。今年春节一过,各主产区纷纷投入小麦夺丰收百日会战。中央财政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补助政策,各省份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全力增加小麦粒重。
丰收是“管”出来的,又是夺回来的。今年小麦病虫害是近年发生最重的一年,也是防治效果最好、实际危害最轻的一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危害面积分别比上年减少25.3%、15.6%。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全力夺取粮食丰收,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下一步要继续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要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分环节挖掘增产潜力,分类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
提升粮食产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支撑
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粮食产能是首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越夯越实。
——保数量,更多农田变良田。
“旱能浇、涝能排,俺的麦子种在项目区,麦子收得及时,心里踏实了。”山东省汶上县苑庄镇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张道立算起丰收账。
“今年下雨抢收麦子,大型农机收得快、收得好,每亩产量达到1100多斤。”张道立说,以前地块小,缺乏机耕道,边边角角收得不干净。现如今,耕种管收一条龙机械化作业,种粮成本下降了10%。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
稳面积保数量。今年夏收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保持在3.3亿亩以上,为夺取夏粮丰收提供了保障。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7亿亩以上,连续4年增加,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提质量,好种产好粮。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陈家村家庭农场,今年种植的黑小麦成了周围食品加工厂、面粉厂的“宠儿”。
“好种产好粮,俺们的黑小麦是‘铁杆庄稼’,也是金字招牌。”陈家村党支部书记贾文阁说,黑小麦耐寒抗冻、抗倒伏、抗干旱,锌和铁的含量是普通小麦的2倍,营养价值高,亩均产量1200斤,每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五毛钱。
瞄准高产优质,种业“芯片”越擦越亮。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针对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分解产能增长目标,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提高产能,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集成运用高产增产技术模式,开展粮油作物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开展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
强化机制保障,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抓机制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农惠农富农、重农抓粮制度基础不断巩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不断加强,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不断健全,农业补贴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安全机制保障能力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农民种粮挑上“金扁担”、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更有效率、更有保障。
强化支撑,完善机制,粮食安全机制保障推进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今年夏粮生产亮点多、成色足。
——机械化耕作,种粮更省心。
“用上‘大铁牛’,350多亩小麦半天就收完,省工省钱,算下来,每亩地减损60斤,节省成本100元,产量在1000斤左右。”说到夏收,山东省诸城市天益金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煜平打开了话匣子,“现在,播种有北斗导航播种机,植保有无人机,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
目前诸城市拥有各类联合收获机械5000多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超93%,全市100多万亩小麦已全部收获。
农机增动力,种粮添底气。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达180万台(套)。
——社会化服务,种粮有赚头。
“过去夏收四处找农机,现在坐在家里等农机。今年,2台收割机和3台运输车,帮我家240多亩小麦顺顺当当入仓。”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索家寨村种粮大户陈瑞祥说。
为陈瑞祥提供服务的是信益种植合作社。“农户下单,我们接单,从产中作业、技术指导到收割仓储,提供一条龙服务,范围覆盖20多个村。”合作社负责人胡娇娇蛮自豪。
夏收一线,手机约车,“共享”农机下田,“田保姆”涌现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生力军作用。
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目前,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400万家、223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4万个,服务面积近18.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8900多万户。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抓紧制定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指导意见,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稻谷补贴等政策,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加大力度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带动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放眼沃野田畴,新的丰收正在孕育。新插的水稻秧苗茁壮生长,郁郁葱葱;新播的夏玉米、夏大豆披上新绿,浸漫四野。新征程上,粮食生产压茬推进,生产措施落实到位,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让亿万农民种粮有账算、有钱赚,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来源:人民网(本报记者高云才、王浩、常钦、郁静娴、邵玉姿、王沛)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7.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400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500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58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28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200 |
东北米 | 一级 | 456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00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020 |
玉米 | 中等 | 3010 |
大豆 | 中等 | 6600 |
豆粕 | 一级 | 4400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麦皮 | 中粗 | 253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3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700 |
20
2023年7月20日
总890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