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2023年21期粮情快讯

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4760

· 福州粮情

月份福州市场粮跌不一

时间:2023.7.31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上月平均价

本月平均价

涨跌率

早籼谷

(15-17)中等

2450

2400

-2.04%

晚籼谷

15-17)中等

2550

2500

-1.96%

早籼米

(15-17)中等

3580

3580

持平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6000

持平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280

4280

持平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东北米

一级

4560

4560

持平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00

3000

持平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020

3020

持平

玉米

中等

2920

3100

2.74%

大豆

中等

6600

6600

持平

豆粕

一级

4150

4400

6.02%

  籼糯米

一级

6400

6400

持平

麦皮

中粗

2540

3000

18.11%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050

8400

4.35%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8450

8800

4.14%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超三千八百万吨 

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约六成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杜海涛)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7月2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超3800万吨,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的六成左右。

  当前小麦收购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收购进展总体顺利。新麦上市初期,部分主产区出现持续阴雨天气,上市时间较常年有所推迟,收购进度也略慢一些。近期小麦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日均收购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目前收购进度与近些年同期基本相当。二是市场购销较为活跃。面粉加工、饲料、储备等企业抢抓粮源,以满足自身生产经营需要;贸易企业积极采购、增建库存,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农民择机择价售粮,小麦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三是收购价格稳中有涨。新麦开秤价格为每斤1.35元左右,目前主产区收购均价为每斤1.39元左右,农民售粮收益更有保障。预计后期小麦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基本不会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

  为切实做好今年夏粮收购工作,国家有关部门提前召开工作会议、印发收购通知,对夏粮收购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通知,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推广预约收购,提高粮食收购工作效率,让农民少排队、快售粮。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河南、安徽等省份出台针对性政策应对降雨影响,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 人民日报   仅供分享

定向稻谷八月开拍?玉米能否平稳着陆? 

    近期,各地深加工企业玉米到厂量相对有所好转,尤其山东地区,7月24日山东深加工企业剩余车辆已达到1100多台,各企业多根据玉米到厂量灵活调整收购价格,此外近期市场上又传出八月份定向稻谷将陆续开拍的消息,这无疑加剧了玉米市场的利空氛围,那么在新季玉米上市前的这段时间内,玉米价格将如何运行呢?是否会出现大跌价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作如下简析,仅供参考使用。

“狼来了”的定向稻谷,这次应该是真的

    根据本网近期从市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今年定向稻谷预计将于8月10日左右开拍,尽管市场上已有8月3日就会开拍的传言,但从目前调研到的情况来看,8月3日这个起拍时间可能还是有些仓促,因为一些必要的流程还没有走完。今年的定向稻谷预计拍卖总量将在1600-1800万吨,其中1300-1500万吨超期稻谷的产地是黑龙江省。此外,今年拍卖底价将上调100元/吨至东北地区1700元/吨,若只按底价成交来计算,产区成本可能在2400-2500元/吨,则至北方港口的价格接近2700元/吨。目前不少贸易商认为本次定向稻谷拍卖的影响可能会因为今年大量芽麦的出现而有所削弱,不过依然无法改变其对玉米价格利空的本质。

老生常谈的需求弱势,现在还是”涛声依旧“

    今年多数时候贸易商都反映玉米走货并不顺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今年养殖业的不景气,各养殖企业虽然也在寻找破局的方法,但目前来看多数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仍处于亏损区间,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玉米的销路,不少东北贸易商反映往年应该是东北玉米最不愁走货的时间,今年却处处碰壁,这其中虽然有其他产区去年玉米质量大幅提高,东北玉米优势减少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需求萎靡,需要的玉米少了,市场多数时候处于供大于需的局面,因此即便是阶段性的涨价,也涨的危机四伏。

渠道库存偏低,却适逢芽麦”狂轰滥炸“

    不少贸易商针对今年相对弱势的玉米市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少做库存的想法,再加上后续小麦价格的整体下移,甚至持续回落至低于玉米的价格,让很多建起库存的贸易商都选择了认赔走货,因此各地渠道库存,尤其华北地区贸易商库存都不算大,这也促使了前段时间玉米价格的攀升,同时今年小麦因遭遇多年不遇的”烂场雨“,导致芽麦大量涌现,而这些芽麦很多都将流向饲企,这必然会使饲企减少对玉米的使用,不过目前来看,各企业玉米原粮库存依然处于相对低位,玉米仍存在刚需,而贸易商的库存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玉米底部价格较为有支撑,短期内即便跌价,预计跌幅也不会太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玉米价格将以震荡趋弱运行为主,之前价格的高点可能很难再突破,玉米价格更多的可能还是呈现相对弱势的运行态势。从国际市场来看,虽然前期采购进口玉米将陆续到港,但国际粮食价格随着近期俄乌冲突的升级呈现出明显的上涨,又使得行情的走势更加扑朔迷离,针对国内贸易商,笔者仍是建议逐步走货,因为目前市场仍是利空因素占了上风。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广西统筹下达稻谷补贴超10亿元 

重点支持双季稻规模种植

    本报南宁7月27日电  (记者庞革平)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获悉:为认真落实国家稻谷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基本稳定和稻谷生产稳定,自治区财政厅近日下达2023年中央目标价格补贴等稻谷补贴资金10.19亿元,支持稻谷生产和储备粮收购,开展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创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据介绍,广西大力支持稻谷生产,对年内种植单季稻、双季稻原则上均给予补贴,重点支持双季稻规模种植。补贴资金发放给实际种植水稻的生产者,包括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实施水稻高产攻关行动,支持62个县(市、区)实施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创建项目,引导实现水稻单产明显提升,通过示范带动全区水稻均衡增产。

来源:人民日报   仅供分享

我国科学家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杂交水稻或将增产15%以上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合作,解开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成功克隆了控制生殖隔离的关键基因并阐明了分子机理,同时揭示了基因的演化规律以及其在不同水稻种质资源之间的分布。该研究为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高产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相关成果于7月26日23时在《CELL(细胞)》发表。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水稻分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我国南方多种植籼稻,北方多种植粳稻。籼稻有比较好的耐热性,同时抗病抗虫,粳稻有比较好的耐寒性,同时也有比较好的品质等等。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袁隆平先生研发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籼稻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实现了水稻大幅增产,带来第二次“绿色革命”,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籼稻(广陆矮4号)和粳稻(台中65)杂交F1表现出严重的杂种不育现象,严重限制了籼稻和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供图)

  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专家预测,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亚种间的超强优势一直受到育种家的关注。然而,籼稻和粳稻之间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其杂交种常表现出杂种不育现象,是阻碍杂种优势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

  此次研究首次从分子层面阐明了水稻杂种不育的机理,实现了该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利用该研究的发现,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规避花粉败育问题,从而推进水稻亚种间超强优势利用和高产品种的培育。此外,研究发现还将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指出,在理论上明确籼稻和粳稻亚种之间的生殖隔离的机理,对新一代籼稻粳稻杂交优势的利用,包括利用籼稻粳稻杂交进行品质改良都有非常大的意义。不光对于水稻,其实对其他作物的杂种优势的理论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评价该研究称,“可以说籼粳杂种不育的障碍在若干年内就会得到解决,这是我的一个比较乐观的看法,以后我们的杂交稻的产量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来源:澎湃新闻(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7月27日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下跌 

     周四,美国大豆现货下跌,主要反映出美元汇率走强,而一些气象预报员预测8月份中西部天气对作物更为友好。这使得大豆市场暂时忽略了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步伐加快的消息。
  周四美国农业部称,私人出口商报告对未知目的地销售25.5万吨大豆,这也是本周第三次发布单日出口销售报告。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大豆出口净销售量为74万吨(包括陈豆和新豆),前一周为89万吨。本年度迄今2022/23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总量约为5276万吨,同比减少11.4%(上周同比降低11.6%)。美国农业部出口目标为5389万吨,同比降低8.0%。目前美国大豆报价依然远高于南美供应。
  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美国大豆作物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53%,低于一周前的57%,去年同期26%。
  在美湾,8月船期的美国1号黄大豆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5.90美元(每吨584.2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下跌14.25美分。路易斯安那湾的基差报价是比CBOT的2023年8月大豆期价高出56到60美分。
  在伊利诺伊州的中部地区,大豆加工厂收购大豆的平均报价为每蒲15.038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下跌18.125美分/蒲。基差报价是比芝加哥11月大豆期价高出95到150美分不等。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下跌。2023年8月大豆期约下跌14.25美分,报收1532美分/蒲;新作11月大豆收低22美分,报1398美分/蒲。

来源:博易大师(责任编辑:朝阳)仅供分享

油脂上涨动力稍显不足 

     本周国内油脂行情多呈震荡走势。因黑海协议终止,随之俄乌局势再起波澜,提振油脂市场,油脂期价再创新高。但直至周末,随着利好消息消化,油脂上涨动力明显不足,周五夜盘豆油跌破8000大关,直至收盘至8066。那么油脂行情区间震荡的行情要持续多久,后市是涨是落呢?结合市场来看,国内油脂仍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成交好转的迹象不明显,但受外围宏观因素影响,油脂行情仍以偏强为主,以下是笔者浅析,仅供参考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截至7月21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8430元/吨左右,其中大连地区约8320元/吨、天津地区约8420元/吨、日照地区约8460元/吨、广州地区约8470元/吨左右,防城港地区约8480元/吨左右。 

美豆新作干旱引发担忧

    美豆方面,上周美豆七月月度供需报告落地,报告偏利空,美豆走跌。本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上涨 2.3%,作为对比,上周上涨4%。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周五发布的 72 小时累积降水图显示,从本周六到下周二,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区仅有少量降雨,此期间降水量超过0.25英寸的地区非常少。分析师称,大豆仍处于典型的天气市,如果气象预报显示稍微凉爽多雨一些,大盘就会回调。不过大豆作物要到8月份才会进入关键生长期,因此大盘价格跌幅受到限制,后期天气市仍是市场的主要方向标。另外本周黑海协议未续签,俄乌再起冲突,提振油脂市场。不过有消息称,周五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他计划和俄罗斯总统举行会谈,可能会导致恢复黑海谷物协议。他还呼吁西方国家考虑俄罗斯的要求,关注后期事态发展。

    产地棕榈油出口向好

    本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上涨3.69%,这也是连续第四周上涨,之前三周分别上涨1.12%,1.16%和4.50%,反映出棕榈油出口需求改善。从出口情况看,船运调查机构AmSpec Agri和ITS的数据显示,7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长10.1%到19.3%。另一产地印尼棕榈油协会的数据显示,5月份印尼棕榈油出口量(包括精炼产品)为223万吨,而去年同月仅为76.3万吨。因此即便产地处于增产周期,但出口向好,依然对盘面有较强的支撑。外部食用油市场以及国际原油走强,也提供了比价支持,短期内仍关注产地棕榈油出口和库存情况。 

油脂消费依旧低迷

    本周国内油脂库存除菜籽油外,豆油棕榈油继续累库,各地现货成交较差,多地下游多以刚需为主。其中豆油方面,周度大豆压榨量保持高位,豆油继续累库中,但因正值暑期以及高温影响,需求惨淡。除此之外,市场普遍认为,消费降级、经济复苏滞缓是主因,整体的油脂消费量也较往年低,限制走货。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基差延续走跌态势,由于6月份买船较多,因此棕榈油已连续两周库存继续上升,本周仍有8月份买船,因此未来供应依旧是充足状态。菜油方面,本周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延续偏强态势,特别是近周末,期价再创新高至9910。受产地加拿大新季菜籽单产、总产量因天气干旱或造成减产提振。而国内各地现货成交因豆棕、菜棕价差的拉大,大部分地区多为有价无市的状态。其中华南广西地区三级菜油实际成交多为负基差。本周四中储粮油脂公司招标采购以流拍为主,其中采购华东地区三菜价格为09+50,华南地区价格为09-50,销售2021年产三级菜油成交基差为09-30。即便这样预计后期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延续坚挺态势,毕竟从海关数据来看,中国6月油菜籽进口量为421,471吨,环比下滑38.6%,随着菜籽进口量减少,叠加产地总产量存在不确定性,支撑其菜油现货价格。

    综上所述,预计下周国内油脂或将延续偏强震荡,关注豆油期价底部支撑。即将进入八月份,美豆新作天气仍是市场关注焦点,目前新作单产以及总产尚不确定,一旦产区干旱,那么期价或将继续推高。同时关注俄乌局势发展,黑海协议能否续签,以及我国国内接下来中秋以及国庆备货情况,但根据今年经济形式,预计消费恢复仍需时间。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宏观和基本面共振 棕榈油反弹势头强劲 

    国际方面,黑海局势升级,俄罗斯袭击乌克兰港口和粮食基础设施,再度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担忧。基于此,国际农产品持续多日大幅走强,其中,油脂油料板块价格重心也随之上移。其中,棕榈油主力合约自6月初低点反弹近25%。

  据中泰期货研究所植物油首席分析师史恒昱介绍,今年二季度油脂油料跟随大宗商品指数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形成的高利率的货币环境不断给市场造成了经济衰退的预期,早些时候SVB和欧洲银行业的信用危机和5月份以后关于美国国债上限谈判的担忧导致整个宏观的氛围都偏空。而油脂油料自身的压力也比较大,主要原因是3月份以后南美新作大豆上市以后形成的短期现货供给压力,不过,这些因素在时间进入6月份以后都发生了逆转。

  “6月份是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空窗期,从6月初开始到7月底的下一个加息的时间点,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不会有货币政策的调整,而欧洲菜系品种的超跌反弹和与豆棕葵系品种的价差修复导致菜油率先企稳,6月份以后新作美豆的天气炒作和前不久加拿大菜籽的天气炒作不断接力,使油脂油料板块走出了螺旋式上涨的行情。”史恒昱说。

  此外,近期棕榈油表现强势,史恒昱认为,短期原因是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的不确定性对整个农产品板块的利多影响,以及棕榈油市场自身的利多,包括主要需求国如印度的加速补库,以及产地近期产量增幅不及预期等等。

  在中辉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贾晖看来,棕榈油自6月初开始的此轮上涨主要是来自于东南亚棕榈油出口状况的改善以及天气干旱导致的升水炒作。据她介绍,作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印度和中国,两国棕榈油进口环比同比增加提振了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出口量。根据SEA统计数据显示印度6月植物油进口量达到131.1万吨,环比增加25.1万吨,同比增加39.31%。其中棕榈油进口量提高到683133吨,较5月份的439173吨增长55.5%。中国6月棕榈液油进口23.31万吨,同比增长227.53%。本周二最新消息,由于对黑海供应的不确定性,精炼商增加采购以为节日补库,印度7月食用油进口量预计将跳增至创纪录的186万吨。较常值高出近60%,中印进口需求对棕榈油短期将会继续带来支持。

  不过,记者注意到,国内棕榈油库存自6月下旬开始回升,截至上周末,国内棕榈油商业库存约为65万吨,较上一周增幅近10%。对此,贾晖表示,主要是因为棕榈油6月进口量较高所致。6月棕榈油进口23.3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了16.2万吨,大量进口到港导致棕榈油库存累积。据现货成交统计数据来看,自6月20日起截至7月24日,棕榈油现货成交量10.12万吨,远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3.07万吨。从现货成交量反映出下游消费需求依然良好。不过截止7月25日,江苏地区豆棕现货价差仅为460元/ 吨,抑制了棕榈油对豆油的替代性消费。

  “由于目前国内棕榈油库存基数较小,增幅百分比虽然较大,实际增幅只有五六万吨。目前到港的货多为前期倒挂缩窄时国内的集中买船,但近期进口倒挂幅度已经再次拉大,后期到港的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目前国内市场现货豆棕价差并不高,棕榈油合同销售情况表现一般,实际提货状况处于正常水平。”史恒昱说。

  史恒昱表示,从中长期的行情结构来看,如果整个商品指数的重心继续上移,油脂目前比大豆和蛋白具有更大的上涨空间。不过从6月初至今,商品累计反弹幅度已经很大,油脂油料板块的美豆距离近三年的高点只有100美分/蒲式耳了,价格重新回到高价区间,这不由得让人担心后期价格上涨的空间可能已经不大。不过,对棕榈油来说,厄尔尼诺是否会造成今年四季度东南亚产区的减产是个未知数,从经验上看,这可能是个大概率事件,这一点从目前盘面的1-5价差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短期来看,史恒昱认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月美联储加息概率虽然很高,但是议息会议之前市场的避险情绪似乎很低,这让人感到意外。加息靴子落地后市场的反应是否会让报告前淡定的人们变得无法淡定,可能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盲盒,我们拭目以待。

  “从目前的出口情况来看,三季度中国和印度的消费和进口需求将支持国际棕榈油价格难再创出新低,但产量旺季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棕榈油上涨力度和空间,在三季度产销均旺的局面下,棕榈油预计将维持偏强振荡。单考虑下半年全球厄尔尼诺气候的开启,以及冬季减产季,棕榈油的价格重心会逐步走高,6月的低点年内预计难以再见到。”贾晖说。

来源:期货日报(责任编辑:阡陌)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农业农村部部署今年第5号台风 
“杜苏芮”防御工作
 

     本网讯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已于7月21日上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目前已达强台风级,预计将继续增强到超强台风级,于28日早晨至上午登陆福建沿海。受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影响,第5号台风“杜苏芮”水汽充沛强度强,路径复杂,登陆后深入内陆的可能性大。当前正值“双抢”和玉米、中稻等秋粮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台风“杜苏芮”带来的强风暴雨可能对沿海地区秋粮和设施农业造成严重影响,一旦深入内陆可能造成黄淮海玉米等高秆作物倒伏。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台风防御工作,要求各地深刻认识抓好今年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及早制定应对预案,备足防台救灾物资,抓细抓实各项措施,确保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 

   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海洋等部门的沟通会商,紧盯台风移动路径、强度和天气、海浪变化,分析研判对农牧渔业生产的影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应急值守,强化灾情调度,主动收集、核实和反映灾情。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宣传台风防范措施。要第一时间将灾害预警信息通知到相关海域的渔船和人员,及时报告渔船进港、渔民撤离上岸、渔政船待命等防御准备情况。   

  抓好秋粮抗灾救灾。北方玉米等高秆作物遭遇台风倒伏后,没有出现茎秆折断的地块要及时扶正培土,对积水田块要及时抢排积水,风雨过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南方地区要及时组织农户、机手和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抓住降雨前和降雨间隙抢收抢晒已成熟早稻等作物,及时开展烘干,确保颗粒归仓。对受淹的水稻,要及时查苗洗苗扶苗,加强肥水管理。对旱地作物,要及时中耕松土,壅土培蔸,喷施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对因灾绝收地块,要指导农民及时查苗补苗,因地制宜改种补种。 

  确保渔业生产安全。第一时间通知海上作业渔船、养殖设施生产经营者采取措施防风避浪,必要时组织渔船回港避风、养殖人员上岸避险。加强渔港码头和渔船集中停泊等重点区域的监控和督促指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停港系泊锚泊渔船合理安排,留足间距和疏散通道,防止发生港内船舶碰撞事故。加强应急值守,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着力做好渔民撤离、渔船救助、渔船自救互救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渔民生命财产损失。 

  做好畜牧和设施农业防风防涝。做好大棚设施防风处理,及时疏通田间沟渠。抓紧畜禽圈舍排险加固,加固维护渔港设施和堤坝,彻底清理疏浚畜禽养殖场排水系统,避免人员和畜禽伤亡。台风过后尽快修复损毁的蔬菜大棚、畜禽圈舍、养殖池塘,疏浚渠系,修复桥涵泵站、机耕道路等农业设施,及时补苗、补栏,尽快恢复生产。加强灾区动物疫病防控,做好灾后消毒和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防止灾后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传染病暴发流行。 

  精准指导服务。要根据作物生育进程和灾害发生特点,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及时组派工作组包县包乡、进村入户,督促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组派专家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巡回指导,调查评估灾情。搞好种子、种苗、种畜及化肥、农药、疫苗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满足灾后生产恢复需要。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对参保渔船等设施和农作物尽快定损、理赔。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秋粮播种面积超13亿亩 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预计秋粮播种面积超过13亿亩,当前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全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南方地区中稻大部处于拔节孕穗期,长势好于高温干旱的上年、与常年相当。

  东北地区玉米处于喇叭口至抽雄吐丝期,大豆处于开花结荚期,水稻开始拔节孕穗,三大作物一二类苗比例97.8%,除西部传统旱区因旱作物长势略差外,大部长势与上年相当。

  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春玉米开始抽雄吐丝,春大豆开始结荚,夏玉米和夏大豆处于苗期,6月虽然高温天气多,但出现多次降雨,近期河北等地旱情已解除,大部地区长势基本正常。

  绿色智能防控,提升夏管服务能力

  在夏管现场记者发现,各地不断推行绿色智能防控措施,提升夏管服务能力。

  眼下,安徽的3700多万亩水稻正陆续进入分蘖中期。全省超过17000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对所有行政村实现服务全覆盖,全力推广绿色防控,绿色增产关键技术措施,高质量推进水稻夏管。

  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在安徽省颍上县江店孜镇的高产示范片,种粮农户们正在安装害虫诱捕器,里面放入的信息素可以诱导害虫飞进来,达到绿色防控的效果。

  颍上县种粮大户 宋廷周:通过绿色防控模式,我们的水稻减少了农药使用量,稻米品质提升,每亩可以增加效益六七十块钱左右。

  而在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的联丰村,鸭子成了夏管的“新生力量”,记者在联丰村的稻田里看到,成群的鸭子在稻田里自由穿梭,忙着吃虫、踩草,成了稻田里特殊的“管理员”。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一田双收的新“稻路”。

  苏州市吴江区联丰村种植大户 胥爱礼:不需要打药水,化肥也可以少施。鸭子在田里能吃虫除草还能松土,稻米品质好了,价格也卖得高了。

  眼下,黑龙江的水稻进入生长关键期,为实现绿色种植,富锦市把发展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记者在长安镇新立村看到,中国农资App软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等观测体系,实现了对水稻墒情、苗情、病虫害等多方面的实时监测,为水稻生长精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农户在手机上就能对水稻实施科学管理实现绿色生产。

  富锦市长安镇新立村村民 迟洪玉:在田间管理这块对我们帮助很大,有天气预测和病虫害防治,我们今年水稻的长势也非常好。

来源:央视新闻(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粮食生产如何应对今夏“大烤”?

——入夏以来发布高温预警超40次,部分地区达到或超过极端高温阈值

  入夏以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华北、黄淮地区出现达到或超过极端高温阈值情况,部分地区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截至目前,中央气象台已发布高温预警超40次。

  持续高温影响日常生活,也“烤”验粮食生产。7月19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提出东北西部和西北地区重点防夏伏旱,黄淮海地区重点防阶段性高温干旱和局部洪涝,长江流域重点防高温热害和局部旱涝。今夏“大烤”将对粮食生产有多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高温天气、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增加

  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7月26日,进入中伏的第六天,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公报,未来10天,新疆盆地地区、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高温天气持续,最高气温一般有35-38℃,局地可达40℃以上;未来3天,江南中西部、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有35-37℃高温,局地超过37℃。

  “今年进入夏季以来,我国已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介绍,5月28日至6月5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比常年同期偏早16天。同时,入汛以来降水偏少,空间差异明显。全国平均降雨量28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0.6%。

  在今夏高温发展过程中,华北、黄淮地区高温极端性较强。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华北东部、内蒙古和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偏高2-4℃。其中,6月21日至24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最高气温达38-41℃,14个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37个站突破6月同期极值。区域最高气温出现在22日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站、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站,均达到41.8℃,区域高温天气过程综合强度级别为特强。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正在增加。”高辉说,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快速增暖,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发展较快,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多模式预测,预计后期暖海温异常仍将持续发展加强。

  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遭遇高温热浪,多地高温纪录被刷新。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初步数据显示,6月全球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且创纪录高温在7月仍持续发生,短期内未见缓解迹象。

  防范夏伏旱、高温热害

  持续高温给农作物生长发育带来挑战。

  高温热害是其一。农业专家介绍,高温热害是指高温超过植物(生物)生长发育上限温度而对植物(生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造成的损害,主要包括高温逼熟和果树林木日灼伤及畜、禽热害等。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介绍,以水稻为例,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温度高于33℃,或日最高温度高于38℃,且每天高温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会造成水稻高温热害,加快水稻幼穗分化进程,减少穗型,降低结实率。水稻在灌浆阶段遭遇晴热高温,容易早熟,出现空壳现象,影响产量。

  “持续高温伴随的干旱,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另一个突出因素。”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说,如果一些地区高温,伴随降雨减少,导致伏旱,会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生长;如果高温伴随一定的降雨量,或者地区有水源供应保证,则可能影响不大。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夏高温正在影响粮食生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的数据显示,在这个生长季节,堪萨斯州的农田里到处都是生长不良和被烤焦的作物,因为该州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干旱状态;美国农业部预计该州的冬小麦收成将比去年减少22%,创历史新低。欧盟委员会估计,西班牙小麦产量预计将比5年平均水平低38%。澳大利亚农业及资源经济和科学局预测,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下降34%,大麦产量将下降30%。

  “目前厄尔尼诺形成并向中等强度发展,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大、不可预见性更强。”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根据农业农村部和气象部门会商研判,下半年农业灾害将呈现极端天气、旱涝并重、复杂严峻等特点。

  潘文博表示,预计内蒙古中西部、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部以及西北大部温度高、降雨少,可能发生夏伏旱;前期,黄淮海出现了多年少见的持续高温,尤其是河北北部旱情较重,虽然近期有所缓解,但7月底前还有一轮高温天气,旱情有可能反复;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两湖”水位比去年同期低,局部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中稻抽穗扬花期发生高温热害风险比较高。“在生产上,这些区域要重点防范。”潘文博说。

  多措并举减轻灾害损失

  应对极端天气,各地各部门正采取措施积极行动,防灾减灾。

  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126万多亩玉米进入拔节期。“但连续出现的高温天气不利于玉米生长,必须及时补水。”滑县宣武村的农田内,农技专员李成帅正操控植保无人机给连片的玉米喷施叶面肥,“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或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过磷酸钙及草木灰浸出液连续多次喷雾,有助于降温增湿,为玉米叶片提供必需的水分养分。”

  连日来,该县密切关注高温、干旱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分区分片指导农户及时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做好秋粮抗高温干旱保结实工作。

  抗高温干旱,水是关键。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四十里街镇太公岭调水站十台机组7月21日开机调试,成功调水。该调水站的启用,可有效保障该镇4万余亩晚稻等农作物防旱抗旱用水。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往年鄱阳湖8月底才会逐渐露出河床和草洲,今年6月底就提早露出来了。针对可能出现的旱情,县里组织各方及早做好农灌渠道修缮清淤,改善引水条件、确保引水畅通。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安排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明确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做好蓄水保水,积极储备抗旱水源,强化抗旱水源统一调度和灌区灌溉排水管理,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打井取水等措施,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各方合力之下,成效初步显现。多位农业专家分析,当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082万亩,与常年同期相比偏轻。持续高温对部分地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相对有限。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南方地区中稻大部处于拔节孕穗期,长势好于高温干旱的上年,与常年相当。东北地区玉米处于喇叭口至抽雄吐丝期,大豆处于开花结荚期,水稻开始拔节孕穗,三大作物一二类苗比例97.8%,除西部传统旱区因旱作物长势略差外,大部长势与上年相当。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春玉米开始抽雄吐丝,春大豆开始结荚,夏玉米和夏大豆处于苗期,大部地区长势基本正常。

  “全年来看,粮食生产基础较好。”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今年夏粮产量2923亿斤,居历史第二高位,是个丰收季。早稻收获已过七成,呈增产趋势。秋粮面积稳中略增,长势与常年大体相当。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万亩、比上年增加500万亩,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

  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加强灾情监测调度,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强化精准指导服务,落实“一喷多促”、防病治虫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全国夏粮再获丰收 ——从夏粮生产看粮食安全 

    夏粮颗粒归仓,新一季秋粮压茬推进。“抢农时、赶进度,今年小麦平均每亩打了1200斤,接下来的这季玉米也得管好,确保全年粮食好收成。”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田间,种粮大户许延岭边查看玉米长势边说。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127.4万吨(25.5亿斤),下降0.9%,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收了,全年丰收就托底了。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抢农时、抓田管,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创造有利条件,为稳定经济发展预期、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抢”出产量、“管”出质量,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各地区各部门不误农时扎实推进,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时时抓紧,处处抓实,今年夏粮生产立足抗灾夺丰收,成绩来之不易。

——抢收抢烘,抢出丰收粮。

   在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的时候,北方冬麦区5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面对突如其来的“烂场雨”,主产区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科学调度机械抢收,抓好小麦烘干晾晒。

   “连续5天,日收获小麦超900万亩”“3万台履带式收割机争分夺秒下地抢收”“600余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累计帮扶作业面积45万余亩”……在河南,“跟雨赛跑”成了今年麦收主基调。

   黄淮地区,房前屋后、文化广场等场所都成了小麦临时晒场。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烘干设备马力全开。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4660台烘干机昼夜不停运转。

立足“抢”、突出“快”,夏收期间,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做好跨区机收通行保障、用油供给,强化麦收信息发布和机具调度,1650万台(套)各类农机共同服务夏收夏播。

——落实管细,“管”出丰收田。

   “人勤地不懒,肥水跟上、肥跟水走,好苗情关键靠管理。”回望春耕,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白家店村种粮大户白桂林感慨:“踩稳节点浇好‘四水’,及时喷洒叶面肥,今年种出来的小麦,亩穗数有48万个,籽粒饱满。”

管好田、打好粮,河北省磁县磁州镇南来村种粮大户赵桂虎说:“杀虫、杀菌和叶面肥‘三合一’,无人机一次喷洒,有效实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

保穗数、增粒重、减损失,盯紧关键农时,因苗施策稳夏粮。今年春节一过,各主产区纷纷投入小麦夺丰收百日会战。中央财政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补助政策,各省份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全力增加小麦粒重。

    丰收是“管”出来的,又是夺回来的。今年小麦病虫害是近年发生最重的一年,也是防治效果最好、实际危害最轻的一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危害面积分别比上年减少25.3%、15.6%。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全力夺取粮食丰收,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下一步要继续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要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分环节挖掘增产潜力,分类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

   提升粮食产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支撑

   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粮食产能是首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越夯越实。

——保数量,更多农田变良田。

   “旱能浇、涝能排,俺的麦子种在项目区,麦子收得及时,心里踏实了。”山东省汶上县苑庄镇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张道立算起丰收账。

   “今年下雨抢收麦子,大型农机收得快、收得好,每亩产量达到1100多斤。”张道立说,以前地块小,缺乏机耕道,边边角角收得不干净。现如今,耕种管收一条龙机械化作业,种粮成本下降了10%。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

稳面积保数量。今年夏收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保持在3.3亿亩以上,为夺取夏粮丰收提供了保障。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7亿亩以上,连续4年增加,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提质量,好种产好粮。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陈家村家庭农场,今年种植的黑小麦成了周围食品加工厂、面粉厂的“宠儿”。

   “好种产好粮,俺们的黑小麦是‘铁杆庄稼’,也是金字招牌。”陈家村党支部书记贾文阁说,黑小麦耐寒抗冻、抗倒伏、抗干旱,锌和铁的含量是普通小麦的2倍,营养价值高,亩均产量1200斤,每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五毛钱。

   瞄准高产优质,种业“芯片”越擦越亮。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针对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分解产能增长目标,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提高产能,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集成运用高产增产技术模式,开展粮油作物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开展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

   强化机制保障,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抓机制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农惠农富农、重农抓粮制度基础不断巩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不断加强,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不断健全,农业补贴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安全机制保障能力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农民种粮挑上“金扁担”、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更有效率、更有保障。

   强化支撑,完善机制,粮食安全机制保障推进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今年夏粮生产亮点多、成色足。

——机械化耕作,种粮更省心。

   “用上‘大铁牛’,350多亩小麦半天就收完,省工省钱,算下来,每亩地减损60斤,节省成本100元,产量在1000斤左右。”说到夏收,山东省诸城市天益金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煜平打开了话匣子,“现在,播种有北斗导航播种机,植保有无人机,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

目前诸城市拥有各类联合收获机械5000多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超93%,全市100多万亩小麦已全部收获。

   农机增动力,种粮添底气。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达180万台(套)。

——社会化服务,种粮有赚头。

   “过去夏收四处找农机,现在坐在家里等农机。今年,2台收割机和3台运输车,帮我家240多亩小麦顺顺当当入仓。”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索家寨村种粮大户陈瑞祥说。

   为陈瑞祥提供服务的是信益种植合作社。“农户下单,我们接单,从产中作业、技术指导到收割仓储,提供一条龙服务,范围覆盖20多个村。”合作社负责人胡娇娇蛮自豪。

   夏收一线,手机约车,“共享”农机下田,“田保姆”涌现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生力军作用。

   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目前,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400万家、223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4万个,服务面积近18.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8900多万户。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抓紧制定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指导意见,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稻谷补贴等政策,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加大力度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带动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放眼沃野田畴,新的丰收正在孕育。新插的水稻秧苗茁壮生长,郁郁葱葱;新播的夏玉米、夏大豆披上新绿,浸漫四野。新征程上,粮食生产压茬推进,生产措施落实到位,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让亿万农民种粮有账算、有钱赚,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来源:人民网(本报记者高云才、王浩、常钦、郁静娴、邵玉姿、王沛)  仅供分享

福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 李红波)近日,全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福建美丽乡村现场推进会在福建省邵武市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全省工作做法,对建设福建美丽乡村作出全面部署,坚定不移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是福建加快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

  会议提出,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宝贵经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结合福建实际,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不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发展与环保、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着力精准科学,把县域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精准施策,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着力促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大力推进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科学统筹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大力推进人才振兴;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挖掘传承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大力推进文化振兴;着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好,把农村绿水青山守护好,大力推进生态振兴;着力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组织振兴。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党委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压紧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强化资源保障,优先保障乡村振兴财政投入,加快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畅通资源要素流通渠道。要强化示范创新,尊重基层首创,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要强化社会参与,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把各方力量、各方资源汇聚到乡村振兴上。

来源:农民日报  记者 蔡茂楷 李红波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7.31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平均价

早籼谷

(15-17)中等

2400

晚籼谷

(15-17)中等

2500

早籼米

(15-17)中等

358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280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东北米

一级

4560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0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020

玉米

中等

3100

大豆

中等

6600

豆粕

一级

4400

  籼糯米

一级

6400

麦皮

中粗

3000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400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8800

 

21

 2023737日

                              891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