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
  • 信息服务
  • 资产租赁
  • 供求信息
  • 产品信息
  • 粮食竟价

2023年24期粮情快讯

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09-01 浏览次数:5026

· 福州粮情

月份福州市场粮跌不一

时间:2023.8.31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上月平均价

本月平均价

涨跌率

早籼谷

(15-17)中等

2400

2450

2.08%

晚籼谷

15-17)中等

2500

2550

2%

早籼米

(15-17)中等

3580

3580

持平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6000

持平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280

4480

4.67%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东北米

一级

4560

4600

0.88%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00

3000

持平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020

3020

持平

玉米

中等

3100

3150

1.61%

大豆

中等

6600

6600

持平

豆粕

一级

4400

5100

15.91%

  籼糯米

一级

6400

6400

持平

麦皮

中粗

3000

2300

-23.33%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8400

9300

10.71%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8800

9700

10.23%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小麦阶段性回调结束 价格仍以看涨为主 

   截至本周五,主产区制粉企业的小麦收购价格多在1.45-1.49元/斤,较上周仍有一定上涨,不过本周初期小麦价格实际上出现了一定回调,主要是因为装车价格已达到部分贸易商走货的心理价位,此外一些贸易商有库存压力需要腾仓周转,这些因素使得本周制粉企业小麦到厂量增加,小麦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不过到了周四时,小麦价格已基本止跌,并且受基层逐渐强劲的挺价情绪影响,小麦重回涨价模式。那么该如何看待后续的小麦市场?贸易商又该着重关注哪些市场动态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作如下简析,仅供参考使用。

采购成交并不理想

    近期各级轮换储备招标采购的底价虽在稳定上涨,但目前来看政策性储备补库依然面临着较大压力,主要是因为补库小麦对于质量的要求十分明确,不完善粒需要在8%以内,毒素也不得超标,若放在小麦质量普遍良好的去年,其实并不会像今年这般收储相对缓慢,但今年我国不少重要的小麦产区,如河南省遭遇了多年不遇的”烂场雨“,导致多地涌现了大量芽麦,这让往年从河南省采购小麦补库的贸易商不得不转移到其他省份调粮,而河南本省的小麦轮入压力也是巨大的。因此不少地区的采购底价半个月上调了100元/吨以上,成交结果依然欠佳,因此在目前政策性储备补库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竞价采购的底价短期内或仍将继续上涨,这无疑也将利好小麦价格。

看好后市基层挺价

    除了前面提到的”烂场雨“使得不少小麦产区受到严重影响,近期极端天气所导致的洪涝灾害也让河北部分地区的小麦浸水,被泡后的小麦质量下降明显。因此贸易商普遍认为今年小麦库存风险明显小于去年,尤其在小麦质量尚可的地区,贸易商的库存意愿良好,甚至不少地区贸易商对新季小麦的收购价格已然高过了当地小麦的装车价格,这就是因为很多贸易商对小麦后市抱有较大信心,尤其对于一些新季小麦上市初期就已经着手建库的贸易商来说,库存小麦目前就已经有了不错的利润。现阶段,农户售粮的意愿差,小麦有库存的贸易商因认为价格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多选择挺价惜售,因此不少制粉企业只得提价促量,毕竟面粉需求较前期也是有一定转好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小麦价格或将震荡趋强运行,目前质优小麦较为稀缺已基本成为了市场共识,而贸易商也普遍看好这类小麦的后市价格,对库存小麦惜售心强,因此尽管后续新季玉米上市可能因腾仓需要而导致小麦价格出现一定回落,但小麦价格整体的涨势依然可以说是较为明显。笔者建议各位粮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库存计划,关注我国进口小麦后续的到港情况和面粉及其副产品的终端需求。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玉米震荡摇摆,等待新季指引 

    14日以来,玉米冲高回调,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一是华北春玉米上市,新的供应增加;二是部分厂家价格突破历史第二高,基层惜售心理减弱;三是天气与流通转好。此外,16日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下跌63个点也让市场哗然。据了解或是天气炒作结束,前期降雨对东北影响并不是特别严重,因市场越涨越不卖想间接刺激上量。不过本周玉米上量下降,价格逐渐企稳反弹,因此玉米大幅下跌并不易,但同样上涨也困难重重。

    基层余粮不多,购销僵持。近期基层价格相对稳定,若是秋粮时收购的库存加上利息仓储费仍不算顺价,但价格也较5月份的价格好很多,贸易商对优质玉米挺价心强,但下游一直处于刚需滚动补货,走货也不快,而新粮临近上市,库存不多的贸易商近期也计划清库等新季。华北因今年走货较快,基层余粮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调粮走货居多,基本无库存压力。

    替代品补充远期头寸,饲料补库意愿不强。定向稻谷已投放3期,成交也略有降温,饲企也陆续开始采购糙米,因出库需要一定时间,交货时间最快要到月底,价格方面山东地区基本可控制在2850元/吨左右,但也会随运费情况有所波动,日前江苏港口报价2820元/吨左右,但厂家多选择汽运到厂,价格有一定优势。大部分厂家暂定一个月库存等待新季情况,部分考虑玉米后熟期库存在两个月,这样一来有糙米的厂家可以减少一定量玉米,在玉米高位运行下,饲企积极选择更有优势的替代品补充。

    临近秋粮上市,市场供应潜力增加。8月份早熟玉米陆续上市,华北企业得到有效补充,不过春玉米种植面积有限,分布不均,属于阶段供应,持续时间不长,今年春玉米质量不错,但因22年玉米价格维持高位使得春玉米价格也不低,例如临沂某饲企春玉米收购价格2980元/吨,与深加工价格相当。而市场主要还是等待9月份过后的秋玉米,留给陈粮购销时间也不多了,新粮供应在即,厂家也是观望新粮情况,新粮上市前还有一定不确定性,若新粮有一定问题陈粮仍存翘尾的可能。

    综上所述,玉米价格仍处于震荡调整阶段,市场多认为8月玉米或仍难大幅下跌,小麦价格强势上涨,豆粕价格节节走高,提振玉米,但饲用方面有远期头寸,比较稳定的需求仍是深加工或养殖户,但深加工价格波动频繁,养殖用量分散,支撑力度并不强。后续新季关注新季玉米墒情、厂家库存以及相关替代品等。

来源:粮信网  作者:孙静  仅供分享

我国早稻实现增产丰收 

 8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显示,根据早稻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23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33.1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5987.0公斤/公顷,总产量2833.7万吨,整体看,2023年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减,单产小幅增长,产量略增。其中,总产量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增长0.8%。国家统计局表示,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最新消息还显示,全国夏粮主产区收购总体进度已超八成,这意味,截至目前,夏粮也已丰收在手。此外,相关部门也在多措并举确保秋粮丰收,强化对关键环节支持力度。

  面对近期全球大米价格指数创下近12年来最高水平的情况,机构分析认为,中国三大主粮为大米、小麦和玉米的进口依赖度较低,且库存持续保持高位,具备较为充足的安全垫。但需要注意饲料相关存在进口依赖产品的供给情况。

  早稻单产小幅增长

  与2022年不同,2023年全国早稻单产5987.0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72.7公斤/公顷,增长1.2%。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介绍,江西、广东和湖南单产分别增加143.9公斤/公顷、99.0公斤/公顷和56.1公斤/公顷,增长2.6%、1.6%和0.9%;广西受多次强降雨天气影响,单产减少27.3公斤/公顷,下降0.5%。

  根据相关研究,中国双季早稻生产共有13个省,全部分布在南方低纬度地区,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4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5%以上。

  王贵荣分析,单产小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早稻播种以来,主产区水热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二是播种育秧期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秧苗出苗较快,长势良好。返青分蘖期部分稻区出现阶段性低温或阴雨天气,移栽早稻返青推迟,分蘖速率减缓。

  三是孕穗抽穗期大部产区光温条件接近常年同期,晴雨相间,天气条件利于早稻幼穗分化及抽穗开花;6月下旬江南大部、华南西部出现强降雨,局部地区早稻遭遇“雨洗禾花”,但影响总体偏轻。灌浆成熟期江南、华南地区多晴少雨利于早稻成熟收晒;台风“泰利”造成早稻收获进度放缓,但影响有限。

  不过,由于上年南方地区秋冬连旱,部分“稻稻油”产区油菜生育期推迟,茬口紧张,影响早稻适时移栽,农户改种其他作物,造成今年早稻播种面积略有下降。

  王贵荣认为,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认真落实国家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政策,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措施,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早稻播种面积保持了基本稳定。

  全国夏粮主产区收购总体进度已超八成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信息,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3453万吨。2023年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截至8月1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夏粮5547万吨,其中收购小麦5034万吨,同比增加249万吨。小麦是夏粮主要品种。

  分地区看,据悉,2023年,13个夏粮主产区全面增产,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11个小麦主产区,加上云南、贵州,主产区再一次发挥了“挑大梁”作用。其中冀、鲁、豫、皖、苏五省的夏粮面积占全国七成多、产量占八成多,从收购进展看,目前,江苏、安徽、湖北小麦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河南、河北、山东进度在七到八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夏粮旺季收购将持续到9月底,目前小麦总体收购进度超过八成,早籼稻收购已近尾声,市场运行平稳、购销活跃,收购数量同比有所增加。

  多措并举确保粮食丰收

  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约占全年粮食的75%。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分8批次累计拨付61.84亿元,其中农业生产防灾救灾29.91亿元,水利救灾31.93亿元。其中,针对台风“杜苏芮”对京津冀、东北地区、东南地区造成的影响,8月上旬,财政部迅速行动,分3批次下达救灾资金26.87亿元,支持受灾地区开展农作物改种补种、农业生产恢复、水利工程设施水毁修复等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财政部还不断强化对关键环节支持力度。包括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支持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和发挥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目前,全国主要农业县及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全覆盖,其中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在保余额超过900亿元。

  据经济日报,自去年初以来,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大米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8%,至129.7点,为近12年来最高水平,引发人们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关注。

  分析认为,近期,地缘冲突迭起,极端天气频现,2023下半年全球粮食供应承压。对此,兴业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从对中国的影响看,中国三大主粮为大米、小麦和玉米,这三者进口依赖度(即:净进口占比消费)较低,且库存持续保持高位。其中大米、小麦两大口粮库存总量大、分布广、比重高,玉米政策性库存不断充实,具备较为充足的安全垫。

  该机构也提醒,饲料相关产品存在进口依赖,如稻谷、小麦的食用消费自给率基本持平,但由于饲料消费增加,这二者总消费自给率有所下滑。另外,从进口依存度上看,中国的“三料”(油料、糖料、饲料)对外进口依赖度不低,其中大豆进口依赖度超84%,蔗糖和棉花也超过30%。种子供应的品类也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为此,建议对内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外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

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水稻生“二胎” 湖南再生稻成农民增收“金稻穗” 

     种水稻就像种韭菜,割完一茬还能再收一茬,这种颠覆传统的“再生稻”,让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户喜不胜收,成为该地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助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特色产业。有序推进再生稻生产,能有效确保粮食稳产保供,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

  再生稻是由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光照、养分和温度等环境条件下,使之萌发出再生蘖,并进而抽穗、成熟的一茬水稻。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能够提高亩均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初秋时节,走进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镇赵家档村再生稻种植基地,成片的稻田已然迎来了头季收获期。金灿灿的稻田里,稻浪滚滚,颗粒满满,收割机驰骋在田野间,构成了一幅丰收画卷,美不胜收。

  “在产业园的推广下,今年4月我们村种植了500亩再生稻,眼下头季已经丰收,每亩湿谷产量在800公斤左右,实在是令人惊喜!”赵家档村有关负责人李中国介绍,等到10月份再生稻第二季还能产出250公斤左右,算下来预计每亩收入要比一季稻多出400元以上。

  “我种植的再生稻品种是隆晶优1212,共有158亩,再生稻不需要重新播种,减少了整田、育秧、插秧等人工环节,种植性价比很高。”赵家档村种粮大户李友安笑着说,今年第一次种植再生稻,他就尝到了甜头,这让他对接下来的种植也充满了信心。

  “我们村明年计划种植1000亩再生稻。”李中国表示,眼下再生稻头季喜获丰收,村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提高,纷纷感叹种田有甜头、有奔头,已有不少村民打算加入种植再生稻的队伍中,再生稻的“再生”魅力展露无遗。

  再生稻香飘致富路。“今年,鼎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稳定双季稻生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灌溉水源充足且温光资源相对丰富的园区一季稻区域生产潜力,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2.1万亩。”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再生稻种一季收两季,省种、省工、省肥,产量高、效益好,种植再生稻每亩可节约人工、农药、化肥、耕作以及种苗成本400元以上。

  据了解,为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让种粮大户们掌握再生稻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今年,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再生稻培管技术培训,向鼎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户传播再生稻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为推广再生稻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

来源: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国产市场不温不火 大豆后市如何? 

    近日,国内大豆现货市场购销不温不火,价格算是平稳运行,可谓毫无惊喜可言,终端需求始终没有起色,且现阶段南方产区大豆价格稳中趋弱,东北产区原粮价格并没有明显好转,那么国产大豆价格下一个转折点何时会到来呢?让笔者为您做简要分析。

高蛋白稀缺 价格有望走高

    当前,东北产区走货情况不算乐观,多数贸易商以高蛋白,大颗粒商品豆走货为主,普通品质,低蛋白商品豆走货速度缓慢,因市场要货依然谨慎,下游阶段性补货,并且最近黑河港,东宁港等港口俄加豆集中到货、不论从价格还是蛋白上都存在优势,所以吸引了不少的蛋白厂和贸易商等采购的目光,但这也给本就走货不快的国产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近期国储频繁拍卖,价格不高,成交率尚可,也挤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由于去年大豆收获较早,高蛋白大豆粮源本就不富裕,现在基层粮源见底,高蛋白大豆更加稀缺,所以价格也比较坚挺。哈尔滨宾县地区大豆,蛋白含量41.5-42%,水13%,外发价格为2.85元/斤。黑龙江绥化地区大豆蛋白含量40%,水13左右,塔粮外发装车价格为2.75元/斤。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大豆,蛋白含量40-41% ,大颗粒外发价格为2.75元/斤。预计短期内高蛋白商品豆因存粮渐少价格保持坚挺运行,8月末各大院校开学,集团性消费增加,需求将会好转,高蛋白大豆价格或会小幅上涨。

   南方新粮上市,市价恐难走高

    近期,湖北地区新季大豆陆续上市,目前购销主要以早熟豆537和冀豆12为主。目前来看这两个品种大豆和入市以来其余的品种质量相差较大,因为由于蛋白高、出浆好、上市时间早等特点而被广大贸易商和豆制品加工厂熟知,特别适合做油炸类豆制品,如豆泡等,早熟豆蛋白一般在46%左右,特别是早期的冀豆12,商品普遍反应较好,与江苏产区的“大白皮”“翠扇”类大豆品种,成为同一高价类商品豆的“领跑者”,早期的装车价格基本在3.55~3.6元/斤之间。不过最近由于南方台风洪涝灾害等,质量,水分不一,优质优价现象明显,早熟豆高开低走,后期集中上量,价格会较前期小幅回落。江苏地区由于余粮见底,贸易商按需补货,价格也有小幅回落。江苏淮安大白皮,蛋白含量46%,水13%,外发装车价格为3.6元/斤,较前期回落0.1元/斤,黑脐王外发装车价格为3.52元/斤,较前期回落0.1元/斤。南方地区随着新季豆源集中上市,价格恐难走高。

进口大豆价格或高位窄幅震荡

    近期,黑河地区进口俄加豆集中到港,且销售情况不错。黑河当地某经销商报非转基因俄产加豆蛋白42%,4.0长孔现筛,上车价格为5250元/吨;46-47%蛋白净粮上车5750元/吨。部分经销商表示近期俄加豆受到厂家和贸易商青睐,走货速度较快,俄豆库存陆续运回。天津地区进口美湾豆采购价格为5350元/吨;乌克兰大豆毛粮散装上车40%蛋白5180元/吨;巴西大豆毛粮散装上车4620元/吨。市场缺少新的消息指引,经销商稳价出货。国内方面最新数据显示,7月大豆进口量在973.1万吨,较6月减少53.9万吨。8-10月大豆到港量预计分别在940万吨、600万吨以及450万吨,国内供应预计偏紧,各港口美湾豆价格或延续高位窄幅震荡。

    综上所述,9-10月是大豆集中上市之时,预计新季大豆全面上市之前大豆现货价格整体平稳运行为主,高蛋白大豆价格由于量少或会小幅上涨。建议贸易商随行就市,看准机会,积极走货。后续需要多关注学生开学以后市场行情的反馈和各地区新季大豆的生长收割情况对大豆市场所产生的影响。

来源:粮信网  作者:许文茜  仅供分享

豆油强势上涨 关注油脂间价差修复机会 

上周油脂在豆油引领下强势上行,但不同品种间的强弱呈现明显分化。Pro Farmer作物巡查前两日较好的结果一度引发美盘回调,油粕比套利转向及收储传言提振豆油突破此前震荡区间,并对棕榈油及菜油形成带动。然而,盘面上行带来进口利润窗口开启,棕榈油及菜油走势受到新增买船的压制,这带来豆棕价差的大幅走扩及菜豆价差的大幅走缩。这其中,棕榈油走势受到印尼6月大幅去库的支撑,表现强于菜油。8月中下旬偏差的降雨及后两日不佳的巡查结果促使Pro Farmer调降对美豆单产预期,49.7的单产预估有望带来美豆平衡表的显著收紧,预计将支撑下周美豆及连豆粕的转强。在豆油收储传言短期难以落地的情况下,随豆粕走势转强,油粕比再度转向及情绪升水回吐或带来豆油转弱,短期超涨后关注01豆棕价差做缩及01菜豆价差的做扩机会。

  一、Pro Farmer作物巡查不甚理想,美豆结转库存面临收紧

  上周Pro Farmer开启的中西部作物巡查为美盘及连盘豆类走势带来较大扰动。在前两日的巡查中,南达科他州、俄亥俄州及印第安纳州较好的豆荚数表现引发CBOT大豆显著回调,为连盘豆类尤其是豆粕走势带来压力。然而,在后两日产量占比更高的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及明尼苏达州偏差的巡查豆荚数及豆荚饱满程度下,市场对美豆单产预估大幅上调的预期出现逆转,这带来了美盘及连盘豆类的再度走升。

  8月中下旬美豆正处于决定单产关键的结荚、鼓粒期,这也是大豆生长需水量最大的时期,这期间美国中西部转差的降雨难免引发市场对大豆鼓粒的担忧,叠加并不优越的豆荚数调研结果,这让市场对美豆新作单产的预期转向悲观。而综合作物巡查期间收集的数据、作物巡查期间的天气、作物成熟度、巡查数据与美国农业部最终产量的历史差异、巡查样本以外的地区等因素,Pro Farmer在结束巡查后最终给出新作美豆49.7的单产预估,这仅比美豆旧作49.5的单产略高,但显著低于USDA 8月报告的50.9,则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这种预期。

  在种植面积同比大降350-400万英亩的背景下,考虑到旺盛生柴需求支撑的强压榨及出口预估的降无可降,美豆新作50以下的单产预估将带来平衡表的显著收紧,2亿蒲式耳以内的结转库存甚至赋予美豆期价挑战新高的能力,这预计将为豆类尤其是豆粕价格带来强力支撑。对于豆油来说,本周其强势表现除了受到收储传言的的提振之外,很大程度也来自美豆调整引发的豆粕转弱及油粕比转向。然而,近期油粕双涨的局面导致国内大豆榨利显著改善,国内因而增加对10-11月船期采购,有利于12-1月大豆压榨量增长。若豆油收储传言在中短期迟迟难以兑现,随着豆粕在美豆平衡表收紧预期下再度转强,油粕比再度转向及情绪升水回吐或带来豆油转弱,短期超涨后关注01豆棕价差做缩及01菜豆价差的做扩机会。

  二、大量买船压制棕榈油表现,印尼大幅去库带来支撑

  在收储传言的提振下,本周豆油的强势增仓上行无疑对棕榈油市场形成了外溢,盘面冲高开启了国内棕榈油进口利润窗口,本周三至周五国内采购20多船棕榈油,对连盘棕榈油走势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制。然而,本周的24度棕榈油买船多为10月船期,在前期采购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本周的大量买船不过是在快速完成每月的采购目标量。考虑到当前超过1000元/吨的较高现货豆棕价差,目前10月20多万吨的买船数量尚不足以满足棕榈油每月30万吨以上的正常需求,更谈不上有什么压力。

  印尼棕榈油6月的大幅去库更是为棕榈油转强带来了底气。此前市场不太看好棕榈油,除了季节性增产尚未结束之外,还因印尼棕榈油库存早早在5月升至467万吨高位。然而,GAPKI最新数据显示,印尼6月棕榈油产量环比降66万至442万吨,出口环比大增122万至345万吨,这导致6月末库存降近100万至369万吨。在印尼大幅去库且棕榈油季节性增产期不会持续太久的背景下,我们预期未来几个月印尼及马印合计库存压力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不会太大,这预计将减弱累库为棕榈油带来的边际利空。

  随着10月后棕榈油进入季节性减产期且厄尔尼诺对产量的冲击越发临近,我们预计资金对棕榈油的做多意愿增长将有望带来后期棕榈油走势转强。近期01豆棕价差在豆油收储的提振下从500附近大幅走升至700以上高位,随着豆油收储情绪升水的回吐及棕榈油的转强,我们预计该价差将将存在沽空机会,可逢高分批布局。

  整体来看,在美豆新作单产进一步调降的预期及印尼棕榈油大幅去库的背景下,我们预计油脂单边将维持高位偏强运行,但单边能否如此早地形成有效的向上突破仍待观察。本周豆油01的向上突破有来自油粕比套利转向及收储传言的双重提振,但近期油粕双涨的局面带来国内大豆榨利显著改善,新增买船有利于12-1月大豆压榨量增长。若豆油收储传言在中短期迟迟难以兑现,随着豆粕在美豆平衡表收紧预期下再度转强,油粕比再度转向及情绪升水回吐或带来豆油在短期超涨后的转弱,关注01豆棕价差做缩及01菜豆价差的做扩机会。

来源:中信建投期货(责任编辑:阡陌)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已经2023年7月11日第3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粮食经营者对粮食质量安全承担主体责任。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严格遵守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认真落实反食品浪费、粮食节约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严禁多扣水杂、压级压价、以陈顶新、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行为。

来源:央视网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强化政策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中央财政全力支持秋粮生产 

    本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曲哲涵)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今年以来,财政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做好秋粮生产工作。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分8批次累计拨付61.84亿元,其中农业生产防灾救灾29.91亿元,水利救灾31.93亿元。其中,4月,中央财政下达救灾资金12.51亿元,支持山东、河南等30个省份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对购置防控所需农药、药械等物资及统防统治服务作业等给予适当补助;安排抗旱补助资金5.44亿元,支持云南、内蒙古等7个省份开展农业生产抗旱调水、兴建抗旱水源等工作;针对台风“杜苏芮”对京津冀、东北地区、东南地区造成的影响,8月上旬,财政部分3批次下达救灾资金26.87亿元,支持受灾地区开展农业生产恢复相关工作。

  为确保秋粮生产关键窗口期各项农业生产顺利开展,财政部出台政策、下拨资金,加大对关键环节支持力度。4月份,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会同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指导各地优化粮食烘干能力布局,推进粮食烘干设施装备规范建设,推动粮食生产节粮减损;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范围,今年实现1105个产粮大县全覆盖,提升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持续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目前,全国主要农业县及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全覆盖,其中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在保余额超过900亿元。

  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制机制,按照“中央发展大宗,地方发展特色”的政策思路,推动我国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一是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级财政以近80%的保费补贴,充分调动各参与方积极性。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保费补贴477.66亿元,同比增长9.9%。截至7月,全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1078.63亿元,同比增长18.64%,为1.25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34万亿元;二是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由“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或保种植收入”转变;三是风险补偿作用有效发挥。日前,台风“杜苏芮”对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造成损失。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地方财政部门保障保费补贴足额到位,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防灾减损和灾后风险补偿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   仅供分享

一场抢抓农时的接力赛 

     这几天,眼瞅着一辆辆满载种薯、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的货车陆陆续续驶进农场,殷文年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可算是赶上啦!今年春耕没耽误!”

  作为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瞻榆镇耀东村殷文年农场的负责人,几天前他还着急得吃不下睡不着。农场所在的通榆县原属深度贫困县,2020年才脱贫,现正处于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过渡期。今年初,耀东村迎来了好机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项目之一,百事公司选定殷文年农场为合作农场,提供种薯和技术支持,农场按订单为百事公司生产马铃薯原材料。

  “这对咱村民是件好事啊,能带动村里马铃薯产业发展,还给村民提供了上百个就业机会。”殷文年准备大干一场,早早地整好土地,就等着谷雨前后播种了。

  万万没料到的是,从今年3月起波及吉林多地的这轮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彻底打乱了殷文年的节奏。

  由于农场所在瞻榆镇4月7日和9日分别出现两例阳性病例,封控措施更加收紧,村口也设了卡,外面的车辆和人员进不来,农场的人员出不去。“从天津、秦皇岛等地运来的农资根本下不了高速。”殷文年告诉记者,“实在没办法,有的物资只能原地返回了,有的返回距离太远,只能让司机拉到300公里外的内蒙古通辽,我们在那边还有一处农场,可以暂时存放一下物资。”

  农场和百事公司都开始感到焦虑,如果4月中旬马铃薯播种急需的化肥、农药、农机具、种薯以及相关技术人员不能如期抵达农场,生产将严重滞后,不仅农场面临不能履约的风险,百事公司今年也会出现严重的生产原料短缺问题。

  一边是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一边是急迫的春耕春管要求,哪一边都是极要紧的事。万般无奈之下,百事公司作为农场合作方,于4月11日向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求助,在承诺严格遵守当地防疫政策的前提下,请求协调允许农场春耕生产急需的农资能够于4月中旬进入农场。

  农时不等人。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在接到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请他们帮助协调处理农场遇到的困境。在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及时跟、尽力促、尽早结”的督办要求下,省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展开一场与农时赛跑的接力,在抓好差异化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为农场物资和人员的分批进入打通堵点……

  在各方齐心协力的协调推动下,4月14日下午,第一批4车化肥和2车种薯顺利进入农场。4月19日,企业在给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的感谢信中写到,大部分农资和农机具都已到位,农场的春耕工作如期展开,马铃薯原料供应和乡村振兴项目正有序推进。

  “太及时了!太幸运了!”从几天前的“焦头烂额”到现在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殷文年有种坐过山车的感觉。“再晚几天,今年的收成就泡汤了!农场投入的几千万元也就打了水漂。”

  殷文年深感“幸运”的背后,是吉林全省正打响的一场不能输的春耕备耕“保卫战”。事实上,就在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接到求助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12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领导专题会,分析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春耕生产和“菜篮子”产品供给影响,再次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想方设法打通农民下田、农资到村等堵点卡点,精准施策抓实抓细春管春播。4月13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主持召开解决备春耕工作难点堵点问题专题会议,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进一步破解难点堵点问题,奋力实现粮食生产良好开局,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吉林力量。

  截至记者发稿时,殷文年农场今年春耕所需化肥、农药和农机具基本全部到位,技术人员也已陆续抵达。种薯已运进1/3,剩下的也将在接下来几天内运送完毕。

  谷雨至,百谷生。殷文年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忙着指挥货车卸物资、安排农户们抓紧对种薯切块、晾晒,“然后马上进行播种,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殷文年说。

  来源: 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彭瑶  仅供分享

初秋收获忙

  8月27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台源镇,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收割稻谷(无人机照片)。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等,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华社发(曹正平 摄)

  8月27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台源镇,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收割稻谷(无人机照片)。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等,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华社发(曹正平 摄)

  8月27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四维村,村民驾驶机械收割水稻。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等,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华社发(姚永亮 摄)

  8月27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四维村村民在收获水稻。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等,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华社发(姚永亮 摄)

  8月27日,在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当地村民在晾晒稻谷(无人机照片)。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等,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华社发(曹正平 摄)

  8月27日,湖南省常宁市官岭镇中康村农民在晾晒稻谷、辣椒等(无人机照片)。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等,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8月27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尤甪村的葡萄种植户在采摘葡萄。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等,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华社发(金鹏 摄)

  8月27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祥霖铺镇洞尾村村民在田间修剪淮山药根须。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等,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华社发(蒋克青 摄)

来源:新华网  仅供分享

 

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丁乐坤)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共有33个部门参与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农业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升,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30个。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制修订一批乡村建设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国家层面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标准化示范作用显著增强。创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300个。

  《方案》部署了11项重点任务。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部署了夯实保障粮食安全标准基础、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4项任务,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聚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部署了强化乡村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强化乡村公共服务标准支撑3项任务,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部署了巩固提升防返贫工作标准化水平等任务,助力防止规模性返贫。聚焦提升标准实施水平,部署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和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3项任务,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标准化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来源: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丁乐坤  仅供分享

我国将加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秀萍)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8月2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提出,将从加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大力落实藏粮于地、积极推进藏粮于技、加大农业保护支持力度、切实提升粮食调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和流通体系、不断提高多元食物供给能力、深入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等方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体系到夯实发展基础,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完善政策保障,调动地方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到健全粮食流通体系,着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从有效开展市场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到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

  报告也指出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工作考虑,报告提出,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着力化解国际粮食市场不利影响,坚决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围绕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报告提出强化粮食安全法治保障,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耕地保护法。针对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报告提出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全面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围绕加大农业保护支持力度,报告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农业资金更多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来源: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李秀萍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8.31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平均价

早籼谷

(15-17)中等

2450

晚籼谷

(15-17)中等

2550

早籼米

(15-17)中等

358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480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东北米

一级

4600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0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020

玉米

中等

3150

大豆

中等

6600

豆粕

一级

5100

  籼糯米

一级

6400

麦皮

中粗

2300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9300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9700

 

24

  2023831日

                               894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