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09-20 浏览次数:4384
· 福州粮情
九月份中旬福州市场粮油价格涨跌不一
时间:2023.9.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本月上旬平均价 | 本月中旬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2550 | 持平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650 | 2650 | 持平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580 | 3840 | 7.26%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6000 | 持平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480 | 4480 | 持平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东北米 | 一级 | 4600 | 4600 | 持平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100 | 3100 | 持平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120 | 3120 | 持平 |
玉米 | 中等 | 3180 | 3180 | 持平 |
大豆 | 中等 | 6600 | 6500 | -1.52% |
豆粕 | 一级 | 5000 | 4900 | -2%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640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350 | 2400 | 2.13%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9000 | 9000 | 持平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9400 | 9400 | 持平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本周小麦冲高回调,制粉企业跌幅在0.005-0.03元/斤不等,青岛金喜燕跌幅最大达0.04元/斤,但整体来看跌速并不算快,高跌幅的并不多,市场处于逐步试探下跌的阶段,而短期小麦或延续弱势,但全面跌破1.5元/斤或较困难,但8月小麦涨幅过大,以河北金沙河为例,今年小麦开秤价格在1.32元/斤,当前价格1.515元/斤,累计涨幅0.195元/斤,8月涨幅0.08元/斤,而进入9月还有阶段性的腾仓期,小麦涨幅或难突破8月。
量增价降,基层惜售心理转弱。小麦冲高回调后基层走货意愿转强,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凸显,加上华北各地春玉米已经上市,秋玉米进入倒计时,无论如何部分贸易商仍需要腾仓回流资金,而前期已经基本试探出阶段性高点,当前库存利润也基本可以锁定,也就获利了结了,量增价降也在情理之中,但贸易商看涨心理未变,价格大幅下跌或也将引起惜售心理,而轮换粮销售成交也不是很理想,毕竟降价后一部分粮源就将挤出,对于厂家来说基层粮源要比粮库的便宜一些。
面粉走货转慢,阶段利润转好。近期面粉走货转慢,一方面受限于面粉价格高位运行,且小麦价格回调,经销商拿货谨慎;另一方面,前期面粉价格一直走强,已透支一部分备货,29日就是中秋,下周再备一部分货,下下周也就进入尾声了,面粉终归会在一段时间后走货放缓。而同样受走货以及价格提振,部分厂家利润已经回归,但因今年小麦质量呈区域性,部分厂家只能调粮使用,导致利润一直欠佳。相对来说,厂家越有利润对小麦收购积极性才越高,面粉走货越快才会增加小麦消耗。
后市关注。虽然小麦价格阶段回调,但长期看好不变,而秋粮上市后,市场重心向新季转移,农民在收获完玉米后开始种植冬小麦,市场购销又将放缓,量少则降价难;饲用方面,随小麦价格走高,饲企采购量减少,小麦主要流向面粉厂或粮库;而月底前后新一年最低保护价将公布,进入10月储备粮开始轮出,市场化或轮换粮导向明显,而基层高于当前价格的预期也将继续开始购销博弈。
综上所述,小麦回调速度并不算快,9月利好利空对冲,今年贸易商库存成本低,走货压力不大,只在于利润多少,有腾仓需求的贸易商开始走货,不急于走货的则等待粮源减少后价格走向,至于制粉企业,前期面粉备货开机较好,消耗了部分库存,当前多以补充库存为主。
来源:粮信网 作者:孙静 仅供分享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良好,丰收有基础。
目前,黑龙江玉米、水稻处于蜡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末期。为深挖增产潜力,今年黑龙江省整建制开展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创建56个,同时加大盐碱地的开发利用,目前共有1000多万亩改良后的盐碱地成为全省粮食新的增长点。
今年是全国启动实施粮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山东省在31个县示范推广玉米密植高产模式,在临邑县,当地通过使用耐密优质品种,配套精准施肥等集成技术,每亩地可以增加约1100株玉米,为单产提升奠定基础。
眼下,河北阜城的10万亩红高粱迎来大面积收获。今年,当地成立了36个农技服务专班,在全县10个乡镇推广赤眼蜂生物防治和配比生物肥等技术,保障高粱品质的稳定。
预计今年全国秋粮达13.1亿亩,面积稳中有增,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较多。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 朱娟:目前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良好,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来源:央视财经(责任编辑:朝阳)仅供分享
已进入九月,国内新作稻谷已从南向北收割,从已上市的新稻价格来看,新稻价格无疑是高开的。当前市场整体均高于托市价运行,那么中下旬开始国内新稻将全面上市,那么稻价还会延续坚挺之势吗?以下是笔者根据市场实际调研情况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使用!
国家临储持续投放
当前国家临储稻谷拍卖仍在持续投放,预计将在本月底有所调整。毕竟新季稻谷上市量逐步增多,为新作让路。从拍卖成交情况来看,东北产区黑龙江自2022年产晚粳稻投放以来,全部成交,可见市场仍有一定量的需求。其中22年产普通圆粒市场流通价格已高于1.45元/斤,叠加适逢开学季,市场需求较好,米业订单增多,多稻价有较好的支撑。同时定向稻谷自8月3日开拍已来,市场监管非常严格,并未有流入口粮市场的现象,因此侧面也能够支撑稻米现货价格。从23年黑龙江种植结构来看,普通圆粒水稻种植面积下降、长粒有所增加,再加上定向稻谷已将18年产原粮纳入拍卖行列,因此稻谷去库存进度加快,预计23年新圆粒水稻上市后,稻价有望高开高走。
长粒水稻方面,从本周上市青粒情况来看,市场稻价是高开高走,已上市的区域分别为吉林白城、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哈尔滨五常、尚志、方正以及延寿等区域。以最早收割的绥粳18为例,主流开秤价格在1.65-1.7元/斤、中科发五价格在1.8元/斤、稻花香价格在2.6元/斤,均为湿粮,30水以上。甚至部分贸易商已开始进行包地块进行收购,锁定粮源,市场一天一个价格。从本网调研来看,实际成交量非常少。主要是烘干后成本高位,米率低,米业加工方面无利润。同时新作尚未全面达到成熟期,灌浆未完成,预计中下旬能够大范围收割上市。同样笔者也在这里提醒农户和贸易商,对市面上的流通信息要仔细斟酌和辨别,今年整体天气晴好,前期洪涝灾害对新作影响范围有限,新作丰产可期,切莫重蹈2021年覆辙,把握售粮时期,及时锁定利润。大米企业经营现状众所周知,销售进度延后容易出现行情踩踏。
籼稻高于托市
当前主产区安徽、两湖、江西等地均有新季丰两优稻谷上市,从已上市的价格来看,当前均高于托市价运行,其中安徽、湖北等地稻价均不低于1.35元/斤,水分15%,出米率达到65%左右。并且此价格部分农户不认可,挺价惜售。如今主产区中储粮已陆续开始进行招标采购。从标底价格来看,其中湖南采购价格1.41元/斤、湖北地区采购价格已达到1.43元/斤、广东地区采购价格为1.53元/斤,价格均维持高位,部分区域已出现流拍现象,预计招标采购价格或将继续上涨。同时与米业沟通了解到,对于今年新稻仍有积极入市收购 计划,准备全年的生产。另外近期东南亚国家禁止大米出口以及人民币贬值,使得我国进口成本不断增加,自七月份开始进口大米量下降,也有助于国内大米销售进度加快,侧面也支撑其稻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进入九月中下旬,我国稻谷将全面上市,稻价或延续坚挺之势。粳稻产区中长粒以及糯稻建议优先出售,毕竟23年种植面积扩大,在后期无极端天气影响下,新作总产量将有望增加,届时市场供应量充足,市场消费或不及预期。南方籼稻方面,关注各个粮库启动收购情况,一旦全面开库收购,收购主体增多,叠加其库存总量低于籼稻,因此稻价或持续易涨难跌。
来源:粮信网 作者:尹秀颖 仅供分享
近日,走进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微风徐徐,稻香阵阵。登上高39米的灯塔式观景亭远眺,万亩水稻尽收眼底。
这里是全国“田园综合体”六大样板项目之一、黑龙江省首个田园综合体,于2017年打造建设,面积达4万亩,202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观景亭上俯瞰,可以观赏到多幅三维稻田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稻田画,这是其中最大的一幅。由万里长城、华表和红绸3个代表性符号组成。《锦绣粮文章 展卷黑龙江》稻田画,由无人作业大型农机具、大粮仓、现代农业控制器和农业无人机等元素构成。《富锦大米 香飘中国》稻田画,由卡通形象的饭碗、富锦大米Logo等元素构成。
富锦市位于三江平原的核心区,共有920万亩耕地,享有“黑土绿谷、北国粮都”之美誉。近年来,富锦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富锦大米颗粒饱满,香糯适口,天然含硒,营养价值高。当前,全市优良品种普及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超70%。
这几年,园区的功能性、游览性、趣味性全面增加。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三维稻田画,还可以在田间地头体验插秧、射箭、台球等项目。
园区的科普研学功能,让孩子们在农业生态乐园里尽情玩耍的同时,学习自然知识,了解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体验耕作的辛苦和乐趣。
万亩水稻公园不仅是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开放窗口,更可以通过旅游效应,宣传富锦的寒地黑土,推动水稻专品种种植和品牌销售,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岳海兴 仅供分享
8月末,大豆现货价格小幅上涨,期货价格前期也一路“绿灯”,但高位后震荡下行。近几日价格连续阴跌,现货市场价格也稳中偏弱。进入9月初,东北产区大豆余粮日渐减少,优质大豆粮源更是紧俏。新季大豆即将收割上市,贸易商清库后补库意向较低,多数退市观望,静待新粮上市,现阶段市场优质优价现象明显。
中储粮持续拍卖 供应充足
中储粮本周拍卖频率提高,由原来的一周2次增加至现在的一周4次,整体成交率较前期趋好,成交率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都是溢价成交。9月4日中储粮计划拍卖46521吨国产2020、2021年陈豆,实际成交35796吨,成交率76.95%,成交均价5051.66元/吨。9月6日中储粮网拍卖49799吨20、21年陈豆,标的位于嫩江、拜泉、阿城、红彦、鸡西、敦化。成交37234吨,成交率74.8%,成交均价5079.2元/吨,溢价0-150元/吨。中储粮拍卖在经历几轮溢价成交之后,市场供给量增加,不少蛋白厂和豆制品厂的库存得到了一定的补充,近两次拍卖成交率和溢价均有所降低。据新季豆上市已不足一个月,东北大部分贸易商以清理库存,休整机器为主。现阶段东北产区大豆价格受中储粮拍卖底价支撑,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平稳为主。
湖北新豆集中上市 价格走低
南方产区陈豆基本上已经结束,河南,安徽,山东地区大部分贸易商基本也已经清库,退市观望,等待10月上旬新豆上市。江苏地区黑脐,杂花余量较少,贸易商少量走货。今年,湖北早熟豆上市,因销售情况不如往年,使得湖北新季豆行情高开低走,以湖北荆州为例,上市之初早熟豆净粮装车价格参考3.70-3.80元/斤,而目前价格在3.50-3.60元/斤,较上市之初价格下调将近0.2元/斤。目前,湖北中晚熟将会继续收割上量,由于今年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中熟豆大丰收,而现在市场需求才渐渐转好,市场消耗缓慢,导致中黄豆价格走低。目前湖北中黄大豆毛粮的收购价格在3.10元/斤,净粮装车参考价格3.30元/斤。品相稍微差一些的,装车价格3.0元/斤左右。由于湖北地区贸易商新豆收割后,就直接进行晾晒,然后积极进行购销,几乎不超过一个月就全部卖完,这样就导致集中上量过大,一个月量太大了,南方市场消化不了,价格急剧下滑。预计后期河南,安徽等地新豆上市,湖北豆价格恐还会走跌。
进口大豆持续高位
数据统计,中国7月进口大豆973.1万吨,较上月下降5.2%。由于前期巴拿马运河出现拥堵以及国内远期大豆采购偏慢,市场预计未来几个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将持续下降。从机构对国内各港口到船预估情况看,8月进口大豆到港总量预计在940万吨左右,9月600万吨,10月450万吨。进口大豆到港量逐月回落,国内供应收紧预期不断升温。当前,据贸易商反映天津港和青岛港由于货源偏少价格保持高位。随着后期到港量的减少,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或会更高。目前天津港美湾大豆净粮销售价格在5580-5600元/吨左右,青岛港美湾大豆净粮销售价格为5600-5620元/吨,由于进口豆价格持续高位,价格已经超出国产豆价格,所以部分销区市场或改用国产大豆,由此,支撑了国内大豆价格。
新豆上市 价格可能趋弱
目前,距离新季大豆上市已不足一个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种植面积增加,东北主产区新季大豆长势良好,但由于之前洪涝灾害影响,部分地区新豆恐会减产,单亩或在200斤左右。关注进口豆后期走势,如果进口豆价格下跌,一旦和国产豆拉开价差,那么新季大豆上市时,国产大豆价格大概率会趋弱。所以,笔者建议,贸易商适当调整心态,随行就市,根据订单适度采购,切忌过度存货。
来源:粮信网 作者:许文茜 仅供分享
截至2023年9月15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期货上涨,基准期约收高2.6%,主要反映出国际原油升至10个月新高,美国生物燃料需求前景乐观。
美国农业部周二发布的9月供需报告显示,2022/23年度美国豆油在生物燃料行业的用量调高至118亿磅,高于上月预测的117亿磅。2023/24年度美国豆油产量调低1.15亿磅,但是豆油在生物燃料行业的用量预期维持不变,仍为125亿磅。期末库存调低1000万磅至18.31亿磅,同比降低2.1%。2023/24年度美国豆油价格预估从上月预测的62.00美分上调到63.00美分/磅,但是低于上年的65.50美分/磅。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底会员企业的豆油库存为12.50亿磅,环比减少18.1%,同比减少20.1%,远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4.83亿磅,反映出8月份大豆压榨下滑,豆油在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保持强劲。
本周WTI原油期货连续第三周上涨,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站在90美元/桶上方。原油上涨使得生物燃料的吸引力提高,对豆油期货构成间接支持。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周报显示,截至9月7日当周,豆油净销量减少3,900吨,远低于上周及四周均值。2022/23年度迄今销售总量约为12.7万吨,同比减少82%。美国农业部的2022/23年度豆油出口目标为17万吨,较上月下调1万吨,同比减少78.7%。2023/24年度出口预估从上月的18万吨下调到16万吨,同比减少5.9%。
美国农业部压榨周报显示,截至9月8日当周,美国大豆压榨利润连续第三周下滑,为每蒲3.62美元,比一周前减少1.4%。伊利诺伊州的毛豆油卡车报价为每磅65.92美分,上周为70.05美分/磅。
从基金动向来看,截至9月12日,投机基金在豆油期货以及期权上持有净多单40,865手,比一周前减少14,294手。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9月11日,豆油期货收盘持平,等待周二供需数据发布。
9月12日,豆油期货下跌0.7%,追随邻池大豆市场走低。
9月13日,豆油期货上涨近3%,因美国农业部调低豆油产量以及全球大豆压榨。
9月14日,豆油期货窄幅涨跌互现,油粕套利解锁,限制了豆油涨幅。
9月15日,豆油期货上涨0.6%,因NOPA报告显示豆油库存低于预期。
9月15日收盘时,10月豆油期约比一周前上涨1.92美分,报收63.38美分/磅;12月期约比一周前上涨1.56美分,报收62.06美分/磅。1月期约比一周前上涨1.34美分,报收61.51美分/磅。
来源:博易大师(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本报讯 目前,主汛期虽已接近尾声,天气形势依然复杂,加之厄尔尼诺仍在持续发展,气候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早霜、寒露风、台风、旱涝风险仍然较大。当前秋粮陆续进入灌浆成熟期,即将大面积收获。近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把抓好“三秋”期间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当前三农工作重要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再接再厉、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确保秋粮丰收到手、秋冬种面积落实。
加强监测调度,精准预警响应。强化与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沟通会商,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准确分析研判天气条件和灾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准备,确保做到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加强应急值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加强灾情调度,准确掌握雨情、墒情和灾情,分区域、分类型、分作物科学评估灾害影响,及时报告灾情及抗灾救灾工作进展。
落实秋粮抗灾田管措施,确保安全成熟。东北地区重点是防局部早霜和内涝,加强后期田管,霜冻来临前及时采取喷施抗寒制剂、浇防冻水等措施,减轻霜冻危害,促进安全成熟。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根据作物生育进程和农时,抓住最后窗口期加快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大力推广玉米适期晚收技术,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粒重。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寒露风和台风影响,落实以水调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等措施,增强抗寒能力,确保晚稻安全齐穗。抓好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等重大病虫害防控,遏制暴发危害。
提早做好秋收防灾准备,确保颗粒归仓。牢记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组织工作必须“提前提早”工作要领,提早制定秋粮应急抢收预案,提前做好水泵、履带式收割机、烘干机具和农机应急作业队等调度准备。一旦出现持续阴雨,组织农户、机手抓住降雨前和降雨间隙抢收已成熟作物,及时烘干晾晒,确保颗粒归仓。特别是黑龙江中东部局部可能出现渍涝灾害,影响秋粮收获晾晒,要按县域制定抢收抢烘应急预案,逐乡镇对接履带式收割机、烘干机需求,会同气象部门按县域精准预报降雨情况,及早做好机具调度,适时抢收抢烘。
分区分类做好减灾准备,确保秋播落实。北方冬麦区要制定好抗旱抗涝秋冬种技术意见,落实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措施,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河北、天津要加快积水地块排水速度,落实“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以好补晚”技术措施,力争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西北受旱地区要与水利部门对接,精准调度水源,做好抗旱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力争不影响秋冬种。针对可能出现的暖冬,因地制宜推行小麦晚播技术,落实播后镇压、浇水保苗等措施,防止出现冻害,确保安全越冬。南方油菜产区根据生产实际,开好“三沟”、抗湿播种,湿害较重的田块要做好育苗移栽、旱地育苗,确保油菜种在适播期、一播全苗。东北地区及时开展秋整地,为明年春播做准备。
加强指导服务,确保措施落实。组织专家制定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组派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蹲点包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进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点对点及时解答技术问题。加强“三秋”农业生产形势宣传解读,全面客观反映秋粮生产形势和秋收秋种进展。
来源:农民日报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7月底以来,我国华北、东北等局部地区遭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随着洪水退去,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开始回到正轨。
在河北省涿州市百尺竿镇的鲟鱼良种场里,8月中旬,工人们投放了新一批鲟鱼苗。养殖场负责人崔西庆说,在涿州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他们清理了养殖场内厚达半米的淤泥,对死鱼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给鱼塘投放了酵素净化水质,“把每条鱼都养活养好,争取让这批成品鱼在‘十一’上市。”
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卫国乡卫国村,8月底,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忙着组织植保无人机,对部分签订订单、受洪涝灾害影响较轻的稻田第二次喷施叶面肥,预防稻瘟病。李学说:“前段时间,村里对一些受灾严重、但看起来还有救的稻田集中打了两次药,帮助水稻灌浆,应救尽救。”
“能救一块是一块,多收一点是一点。”面对洪涝灾害的影响,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全力以赴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多措并举抗灾夺丰收。
把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全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压倒性任务部署安排
由于强台风带来了长时间降雨,累积雨量大,对华北、东北局部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发生农田渍涝和作物倒伏,畜禽水产养殖受灾,设施大棚和农田受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安排部署,对农业防汛救灾提出明确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农业农村部密集召开调度会、专题会议、视频会,调度分析相关省份秋粮生产和农业受灾情况,安排部署防台防汛抗灾救灾工作。8月15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和秋粮生产工作,提出“把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全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压倒性任务”,要求各地采取超常规举措,落细落实农业灾后生产恢复、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十项措施。派出10个工作组、24个科技小分队赴受灾一线,指导各地抓好洪涝灾后恢复生产。
相关省份的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落实——
发挥层层“包联”机制优势,加强督促指导、统筹协调。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成立14个由厅级干部带队的包联指导组,下沉一线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成立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专班,组成3个工作组分区分片包保9个市州,还组建13个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包保小分队,深入舒兰、榆树等受灾相对较重县市。
发挥技术体系优势,开展科技救灾指导服务。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原有11个包地市指导组的基础上,统筹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站、省植保植检站等单位专家力量,组建9个受灾重点县市区指导组和5个病虫害防控专家指导组,下沉灾区,现场指导、培训。河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已派出1.5万名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为农民科学抗灾提供帮助。
各地农业农村干部闻“汛”而动——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粮食作物科科长孟范玉带领科室同事及时发布预警,对农户进行玉米灾害防御措施专题培训。通州区漷县镇黄厂铺村种粮大户张海英根据提示,提前疏通了排水通道,使700多亩玉米免受涝害。得知顺义牛栏山镇部分地块出现涝灾后,孟范玉又第一时间赴实地查看灾情,提出应对措施,帮助种粮大户丁家友解决玉米地排涝问题,避免因涝害造成减产。
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兽医处副处长张天聪作为救灾驰援干部,8月10日夜间到达五常市常堡乡常堡村。协助转移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摸排受灾底数、对村民进行心理疏导、解读政策、恢复生产指导……这些工作陆续纳入张天聪的“任务单”,虽然繁杂,但为了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他坚持和村民共渡难关。
政策接续出台,举措迅速落实,人员分批就位。洪涝灾害面前,农业农村系统凝心聚力,与受灾地区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坚决打赢防灾减灾、恢复农业生产这一场硬仗。
分类精准施策,最大程度减轻损失,尽快恢复生产
抗灾救灾时间紧,恢复生产任务重。越是紧迫,措施就越要落实落细,方法就越要科学精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根据相关部署要求,分类施策,加快推进防灾减灾、恢复生产各项工作。
应急作业力量下田头,抢排积水,为恢复生产清除障碍。
农业农村部加强与应急、水利等部门协调配合,紧急调用排灌机械设备,充分发挥农机应急作业主力军作用,组织开展救灾抢排田间积水。吉林省设立24小时农田沟渠排查疏浚服务热线,依托780个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主体组建1211支农机应急服务队,动员农民加速排水散墒。河北省统筹现有56.2万台排灌机械设备,密切关注7个蓄滞洪区水位变化,对具备条件的地块第一时间开展抢排作业。
紧邻北拒马河的河北省涿州市东城坊镇有900多亩农田被水浸泡。8月下旬以来,在安国市的帮扶下,调集大功率抽水泵对受灾农田进行抽水作业。东城坊镇贾村村民刘强盘算着:“再晒上几天就能清淤旋耕了,肯定能赶上10月种冬小麦。”
记者了解到,相关方面已累计组织228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通过机械抢排、自然排水等方式抢排农田积水超过1300万亩次。
技术服务进地块,分类指导,为灾后田管、补救补种出实招。
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的支撑作用,组织技术服务力量第一时间下沉到一线,细致研判,精准施策。
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江湾镇土城子村等村屯,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试验站站长钱春荣现场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根据玉米受淹深度、受淹时间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玉米抗涝救灾提示,通过依兰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发布实施。
在吉林省榆树市于家镇福兴村“五优稻2号”的稻田里,水稻产业团专家“会诊”后,细分稻株的受灾情况分别提出田管建议,特别是对剑叶带绿、抽穗扬花的稻株,要抓紧喷施芸苔素和磷酸二氢钾,促生长、促早熟。
在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北庄头村,定兴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已经五次到村,开展灾后蔬菜管理技术指导。蔬菜种植户梁文奎说:“县农业农村局和村干部组织村民互助排水、重新搭棚、移栽新苗,现在豆角长势挺好,10月初就能上市。”
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加强灾后扶苗扶壮促生产等技术服务。据服务中心总农艺师徐凯介绍,目前5万亩左右的在田粮食作物已经恢复生长,申请的2200公斤应急救灾萝卜、白菜种子播种已达85%,另有3750栋左右的设施大棚恢复生产。“我们指导农户别空地,尽量能种就种,减少损失。”
疫病防控进栏舍、下塘头,一场一策,严格消杀、处理,为后续健康养殖构筑屏障。
畜牧养殖方面,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洪涝灾区动物防疫技术指南(2023年版)》等,派出2个工作组,督促指导落实因灾死亡畜禽打捞、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水产养殖方面,组织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协助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编写并发布了《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2023年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在线开播“2023年夏季水生动物主要疾病防控技术直播大讲堂”。省级层面,河北省安排部分无害化处理场满负荷运转,紧急调拨病死畜禽运输车支持转运死亡畜禽;吉林省指导养殖单位尽快清淤、修补池埂、完善拦鱼设施、做好养殖水体消毒等,谨防水灾次生灾害发生。在河北省鸡泽县双塔镇中申底村一家蛋鸡养殖场内,鸡泽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人高仁鹏,带领消毒技术指导组成员对养殖场内淹死的410只蛋鸡进行了集中收集。高仁鹏说:“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和车辆对死亡家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指导养殖场开展消毒消杀,防止动物疫情的发生。”
落实关键措施,抓好后续生产,力争以丰补歉
农业生产不仅要尽快恢复,把耽误的时间赶回来,还要干得更好,把因灾损失的抢回来、补回来,力争实现“大灾的少减产、小灾的不减产、无灾的多增产”。
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邢家坞村的一处园区里,8月下旬,15亩泡水的油葵被拔除粉碎还田,翻松之后陆续播下了白菜种子。中泽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崔凯密切关注着400多亩地的土壤情况,指挥工人逐片清淤、整地、复耕补种,“主要补种的是高粱和玉米,高粱收完后就该种冬小麦了。”
正值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中央财政近期下拨24亿元“一喷多促”补助资金和农业防灾减灾资金,支持北方重点地区开展玉米大豆“一喷多促”工作,为确保秋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提出,各地要一手抓受灾地区补种补救,落实分类田管措施,加快灾毁设施修复,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一手抓非灾区农业生产,全面落实“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促进秋粮作物灌浆成熟、灾后恢复和单产提升,全力以赴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相关地区抓紧落实关键措施。河北在8月底前已将全省玉米全部喷防一遍,吉林推进落实补肥保产措施,黑龙江每周监测苗情长势,分积温带、分作物提出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8月29日,携带喷药装置的直升机在河北省易县高陌镇的农田上空穿梭,实施“一喷多促”作业。易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管理股股长张东旭介绍,此次飞防作业覆盖了全县粮(油)作物种植地块,面积约45万亩,“能起到杀虫、杀菌、促弱转壮作用,降低农民因灾损失,确保秋粮收获到手。”
据农业农村部调度,截至9月7日,全国已累计实施“一喷多促”作业2.09亿亩,作业进程近八成。其中,内蒙古、河南已全部完成计划作业面积,陕西、甘肃过九成,辽宁、安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过八成,黑龙江、山东过七成。
秋季也是畜禽补栏、免疫的关键时节。农业农村部在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制定完善灾后生产恢复和重建技术方案,针对不同受灾程度、不同畜禽饲养品种、不同饲养模式开展分类指导;支持加快修复损毁圈舍和设施,为灾区调配畜禽种苗和饲草料,为后续生产打好基础。
涿州市肉牛养殖户周永顺在洪灾中损失了1300多头牛,最近他收到了保险理赔款,每头牛赔付7000块钱。洪水退后,涿州市农业农村局帮助养殖场在3天内完成了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目前正在帮周永顺对接银行办理贷款。
灾后恢复生产总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水毁农田的修复、农业设施的重建还有待时日;秋粮夺取丰收,接下来还要过秋旱、秋涝、台风、霜冻、病虫害等多个关口。但农业农村系统同舟共济的力量在、洪水肆虐过的土地上播下种子的信心在、暴雨冲刷后的稻田里稻株促壮的措施在,我们定能克服灾害影响、夺取农业丰收。
来源:农民日报(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是我国热与冷的分水岭,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秋粮也开始陆续成熟。
秋粮是全年的最后一季粮食,也是全年粮食的大头,占到了全年粮食总产量的7成以上。
今年秋粮的面积稳中有增,预计达13.1亿亩。
秋粮都有什么?怎么分布?
我国粮食按季节分夏粮、早稻和秋粮,分别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1%、4%和75%。
秋粮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品种。秋粮里的水稻分为中稻和晚稻,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我国的中稻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江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晚稻种植面积较为广泛,几乎都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15个南方省份。
秋粮中的玉米和大豆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
秋粮如何稳产增产?
今年秋粮保稳产增产主要靠两大方面,一是防灾减灾夺丰收,二是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夺丰收。
在防灾减灾方面,今年强化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联防联控,种子处理、高效植保机械、绿色综合防控等相关技术到位率达98.3%,可提高单产5.6%。此外,今年国家累计下拨农业防灾救灾资金37.1亿元,支持东北、华北洪涝和西北干旱重灾区防灾救灾和开展灾后生产恢复工作。
在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首先把资金向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倾斜,聚焦单产提升潜力大的玉米、大豆等作物,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 200多亿元,按照“一县一方案、一县一对策”,在 100个大豆、200 个玉米主产县整建制推进,重点推广耐密品种、高性能播种机,玉米、大豆种植密度显著增加,为单产提升夯实了基础。
其次通过科技支撑,发布了主导品种158个、主推技术164项,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能力。
最后是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扬长避短”开发利用:
黑土地:今年,东北四省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预计增加到9000万亩以上,实现在保护中利用耕地。
盐碱地:集中分布在东北、中北部、西北、滨海以及华北五大区域的盐碱地,今年更多成为后备耕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吉林大安到山东东营,再到河北沧州,“改地适种”和“改种适地”两种模式并驾齐驱,改写着盐碱地种不活粮食的历史。
丘陵山地:丘陵耕地的面积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今年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丘陵山地多的省份,在开展小田改大田、将土地平整连片的同时,从机械入手,推进能够爬坡过坎、适宜丘陵地区作业的小农机的研发,让这些土地变得能种、好种,降低作业成本。
中低产田:各粮食产区围绕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的年度任务,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撂荒地: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实种植面积。在此基础上,各主产省份还大力推进田长制,杜绝土地撂荒。在四川,新技术也被应用起来进行“巡田”,“天府星座”遥感卫星今年就通过颜色对比,发现了个别撂荒地块及非粮化地块,并反馈给主管部门进行上门督察整改。
眼下秋粮长势如何?
目前北方地区玉米、水稻陆续进入蜡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南方中稻处于灌浆成熟期,晚稻正在拔节孕穗。
除华北、东北部分地区遭遇较重的洪涝灾害、西北局部地区遭遇干旱外,全国旱涝灾情总体轻于去年和常年。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雨水充沛、光温充足,利于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目前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良好,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琰 梁丽娟 陈博 责任编辑:周楚卿 仅供分享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正在推进水稻、玉米、大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抓好各项稳产增产措施落地见效。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这里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的遥感信息所,大家看到我身旁这幅图是科研团队对全省农作物的长势的卫星监测图。黑龙江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两亿多亩,要完成这么大面积的苗情监测,科研团队依托新技术和大数据有了全新的探索。
农业科学院遥感与信息研究所所长 郑妍妍:这张图是我们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的长势进行监测,我们在图中(把粮食长势)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颜色越深的位置,就证明它长势是越好。对于我们黑龙江省的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来说,目前呈现的是从浅绿到深绿的生长的态势。
按照遥感所大数据中心的指引,记者来到了田间地头,对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主要粮油作物进行一一探访。黑龙江抚远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水稻喜开第一镰。今年,合作社种植了2万亩水稻,面积是2016年的4倍,每亩单产也提高了50斤。
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袁胜海:水稻从种到收实现了标准化、智能化,今年预计我们水稻亩产超过1200斤。
今年,我国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黑龙江加快建设国家粳稻口粮战略保障基地、玉米和大豆优质粮源生产基地。这几天,黑龙江鲜食玉米等早熟农作物抢先一步迎来丰收。在兰西县康荣镇荣岗村,随着玉米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玉米被收进谷仓等待加工,秸秆也同时被粉碎还田。一台收割机每天能收60亩的鲜食玉米,大约15万穗。
绥化市兰西县康荣镇农民 陈洪生:一天拉十多趟,(玉米)实时采收,不能太老。
绥化市兰西县玉米种植基地负责人 关海涛:种的时候是按错期种的,收也按错期收,能保证(鲜食)玉米的口感。
建三江:为中国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粮
提起黑龙江的粮食生产,一定离不开建三江。建三江每年生产粮食140亿斤左右。手握北大荒核心基地的生产能力,建三江人也开始在科技增产提质上下功夫。
辽阔的三江平原稻浪滚滚。秦玉秋是建三江七星农场的种植户,这几年在稻米快要收获的时候,老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看看地块里的水分和水稻的根系情况。在老秦看来,这个时候保证根系发达,是产量提升的关键。
想让水稻丰产,就要抓好它的整个生育期,让温光水肥达到最优配合。在七星农场各类传感器的帮助下,秦玉秋家地块的信息被传送到“智慧大脑”。经过长期分析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株高、叶面积等相关数据后,就可以建立当地的水稻生长发育模型,为进一步精准进行高效施肥、植保灌溉等农事作业提供技术支撑。每个环节的精准,就会带来产量的提升。
今年,通过垦地融合项目的实施,北大荒的先进集成技术也在向普通农户的田块推广。其中,八五九农场就在抚远市海青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单环节托管作业面积突破22万亩次,实现了大豆平均亩单产增加100斤以上。
小玉米有大“内涵”
黑龙江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国首位,但你知道吗?供我们直接食用的玉米其实很少,几乎90%以上的产量都要经过精深加工应用于各个领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重新认识一下小玉米的“内涵”。
总台央视记者 魏雯雯:三春没有一秋忙,鲜食玉米抢先归仓。现在我们采收的就是最适宜食用的鲜食玉米,看看这颗粒饱满,鲜嫩多汁,看着就很有食欲。玉米作为粮食作物,首先得好吃,尤其是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升级,现在鲜食玉米的品种,总有一个能满足你个性化的需求。
总台央视记者 魏雯雯:那边一片忙碌,这边按兵不动,其实现在还没到玉米大面积收获的季节,玉米不仅是人们的口粮,它也是饲料之王、重要的工业原料。鲜食玉米主要是用来吃,它占种植面积很少一部分,就拿我所处的绥化地区来说,这里玉米种植面积1600万亩,其中鲜食玉米面积是100万亩左右,那剩下90%以上的玉米都是这样的普通玉米,它的玉米棒更大,淀粉含量更高,更适合做精深加工的原料。在黑龙江,玉米也是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最深最长的粮食作物,那一穗玉米,到底能变成什么样呢?
总台央视记者 魏雯雯:一厘米见方的玉米粒,其实蕴含大内涵,想要把它吃干榨净,大体分四步,首先玉米皮可以做成饲料、玉米胚芽做成玉米油、蛋白部分可以做成玉米蛋白粉,玉米最重要的就是提取淀粉。玉米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从淀粉开始延伸,变性淀粉就有上百种,继续向下延伸还可以把玉米淀粉做成玉米糖,我现在是在一家玉米精深加工企业,这里玉米糖的种类就有十多种,有液体、固体,有的用于食品、饮料、制药。赤藓糖醇是玉米加工糖的链条中比较中高端的产品了,虽然听着很陌生,但很多人都吃过它,它就是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零糖零卡的纯植物糖,4吨玉米能提炼出1吨的赤藓糖醇,相当于把玉米的价值提高了4倍。
玉米变形记,走的是一条“靠谱”之路,这个就是玉米加工的产业图谱,产品从传统的淀粉扩展到淀粉糖、醇类、氨基酸类等等,在黑龙江由玉米延伸来的主要产品达到40多种,像我手中的辅酶Q10,目前市场价是每吨250万元左右,它的产品附加值是玉米淀粉的七倍,科技赋能,让百变玉米含金量十足。
来源:央视网(责任编辑:朝阳) 仅供分享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中国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长期以来坚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国内粮食安全问题,在开放合作、包容发展中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农业共同发展,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保障了中国粮食安全,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预期、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助力推动早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零饥饿”与可持续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坚强保障
进入新时代,中国立足世情国情粮情,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并明确要求“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和“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22年中国总人口14.1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8%左右;而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87亿吨,连续8年超过6.5亿吨,其中谷物产量高达6.33亿吨,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近23%左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目标。
与此同时,为稳定粮食产能,我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7.75亿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左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37亿亩;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超过41%,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开展全链条多环节节粮减损行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确保粮食产能持续稳增长和供给的确定性奠定基础。粮食流通储备体系和调控机制逐步完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时效性明显增强,为确保粮食等重要初级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稳定在合理区间、确保所有人粮食可获得可负担提供了制度保障,为牢牢抓好粮食安全主动权、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坚强保障。
坚持“开放共享、互惠互利”,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预期发挥重要作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以开放共享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农业发展格局和国际农产品市场。中国严格履行入世时的关税削减承诺,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下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为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韧性创造有利条件。
在农产品市场开放方面,从农产品简单平均实施税率看,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平均水平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成员中处于中下游位置,不仅低于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低于加拿大、日本、韩国等部分发达国家;从农产品实施最大关税税率看,仅有3种涉及国计民生的粮棉糖实施配额外关税,仅高于农业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积极支持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凯恩斯集团主要成员国,如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低于中国大多数农产品贸易伙伴国;从农产品关税税制设置看,相较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与俄罗斯、泰国等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从价税、非从价税等多种税制方式,中国以从价税为主,相对更透明、更简化。
在农业开放领域方面,中国从农业生产源头的土壤改良、高效节水灌溉,到农业产业链中后端的农产品仓储物流,再到农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农业领域,开放领域几乎覆盖了农业全产业链。2022年中国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5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0%左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个国家居民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0%—30%,即生活水平达到富足”的界定,包括中国农村居民在内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相对富足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更加注重科学膳食营养匹配。超大规模人口对食物需求呈现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消费需求,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业发展释放出巨大内需潜力,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不仅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世界主要农业国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出口贸易大国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和稳定的市场预期,还为稳定国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市场价格、避免国际粮食价格过度波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包容发展、合作共赢”,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以“包容发展、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农业领域国际合作,持续增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增强中国自身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能力,不断提升农业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推动农业国际合作纵深发展,为促进世界农业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从中国粮食安全自身看,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零饥饿”目标,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实现了粮食安全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到数量、质量、营养的全方位保障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本身就是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为早日实现联合国提出的“零饥饿”目标,中国积极促进世界农业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把粮食安全领域作为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到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倡议加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从高层互访推动农业合作到主动参与全球农业资源配置,从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涉农规则改革到参与众多国际标准规则制定,从“南南合作”到“全球治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不仅带动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去”,更带动资金、科技、人才、经验等“走出去”。尤其是对一些发展相对滞后、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粮食紧急援助,提供涉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涉农技术支撑、知识培训、经验传播等,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减轻贫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与全球140多个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与60多个国家建立稳定的农业合作机制,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农业合作协议,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推广1000多项农业技术,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推广1000多项农业技术,带动项目区内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
与此同时,中国在多边机制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农业发展、完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为世界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各国农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方案、做出了中国行动。(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来源:农民日报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9.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650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84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48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200 |
东北米 | 一级 | 460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10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120 |
玉米 | 中等 | 3180 |
大豆 | 中等 | 6500 |
豆粕 | 一级 | 4900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麦皮 | 中粗 | 240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90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9400 |
26
2023年9月20日
总896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