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5632
· 福州粮情
十月份中旬福州市场粮油价格小幅下跌
时间:2023.10.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本月上旬 平均价 | 本月中旬 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5-17) 中等 | 2550 | 2550 | 持平 |
晚籼谷 | 15-17) 中等 | 2650 | 2650 | 持平 |
早籼米 | (15-17) 中等 | 3860 | 3860 | 持平 |
晚籼米 (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6000 | 持平 |
晚籼米 (安徽) | 一级 | 4480 | 4480 | 持平 |
浦城 晚籼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东北米 | 一级 | 4600 | 4600 | 持平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130 | 3130 | 持平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150 | 3150 | 持平 |
玉米 | 中等 | 3040 | 3000 | -1.32% |
大豆 | 中等 | 6400 | 6400 | 持平 |
豆粕 | 一级 | 4600 | 4400 | -4.35%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640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320 | 2320 | 持平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600 | 8600 | 持平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9000 | 9000 | 持平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一、新粮来势汹涌,价格雪崩下行
十一过后,占我国玉米供应75%份额的华北和东北主产区玉米开始全面上市。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58.6%。其中华北地区十一后天气持续晴好,利于玉米晾晒和收获,收购进度大幅提速,目前华北地区秋粮收购进度超过八成,已经进入最后收尾阶段,本季降雨充足华北地区玉米普遍丰产,除河南部分地区因前期秋雨连绵导致玉米晾晒和收获受到一定影响外,整体都成丰产态势。而东北地区,辽宁、黑龙江已经有不少粮源上市,内蒙古和吉林也开始大量上市,东北玉米生长期同样降雨充足,除少部分地区毒素略有升高外,多数地区都呈现品质和产量双增态势。
市场各方预估本年度全国玉米增产在5-10%水平,增产在1500-3000万吨水平,在如此丰产预期下玉米价格呈现出跌跌不休的走势。
具体价格方面,黑龙江和吉林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报2330-2500元/吨之间,较上周下跌80-110元/吨;而华北地区国庆过后天气好转,新粮上市逐渐顺畅,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再次回落,价格报2660-2800元/吨之间,较上周下跌40-60元/吨。
由于本年度单产不错稀释了种粮成本,目前粮价不少主体也能够接受,因此未来随着东北玉米全面上市,价格可能继续下行。
二、新季丰产丰收,玉米底部重估
虽然近几年来地租、农资、人工等各方面种植成本都在增长,一度让市场评估种植成本线在1.2元/斤水平,然而本年度不少地区的较大增产,直接摊薄了种植成本,并且降水充足几乎不需另外的灌溉开销也进一步降低了种植成本。
我们以通常情况1100元/亩的地租+人工费用、附加500元的农资及耗材费用计算每亩种植花费1600元为例,本年度此种地块不少能打到1600斤产量,那么每斤种植成本很有可能降至1元/斤,并且据笔者了解有的丰产地区甚至更低。叠加近两三年存粮并没有很好的收益,那么售粮主体势必更愿意在有利润时尽早卖粮,并且对低价会有更高的容忍度,因此很可能将导致玉米底部重估,突破近两年的想象。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玉米消费占比最高的生猪养殖方面,春节过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截止上周末,全国生猪均价已经跌至15.33元/公斤,环比下跌2.91%,同比下跌43.52%,生猪养殖在短暂盈利之后再次进入亏损区间,理论养殖利润亏损再次超过100元/头并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去化程度有可能加速,将会影响新季玉米的消费潜力,饲料端消费增长可能维持较低水平,不利于新季玉米走强。
三、价格下行,性价比提升
目前而言,总体市场仍处在供需博弈之中,由于丰产预期较强,贸易主体及下游需求企业均以观望为主,并不急于建立较多库存,随采随用为主。而销售端,随着价格下跌,产量相对增长不明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不认价的情况,习惯晚售粮的主体不少也已经玉米棒子入笼,待价而沽的意思较为浓厚。因此随着随着早售粮主体的粮源逐步消耗,价格存在探底回升的可能,只不过需求端对底部的评估各不相同,因此在博弈出较为公认的市场底部之前,预计各方都不会轻易构建较重的库存。
随着价格回落,玉米自身的性价比也会不断提高,与替代品的比较优势也会逐步增强,因此不应简单认为丰产下供应就高枕无忧,芽麦都能仰仗比较优势让市场对它趋之若鹜,更何况玉米呢。
综上我们认为,玉米丰产的情况可能让本年度玉米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而消费端增长放缓可能最终让年度玉米需求缺口再次缩小,在此背景下建议种植者尽早将粮食变现,尤其是粮质不佳的更要尽早出手。而对于需求端,由于粮价较低地区粮源外流情况必然较快,因此应当密切注意自身周边粮源充足情况,适时增加安全储备库存。
来源:粮湖传说 仅供分享
近期,国内小麦市场进入震荡博弈阶段,厂家报价涨跌互现,价格重心仍旧维持在相对高位水平,随着集中收购的结束和饲用替代的减少,面粉加工企业将成为小麦消费的主要渠道,市场供需整体表现宽松,若无重大调整,厂家需求量将直接影响未来麦价的走势。
国内小麦涨跌互现 市场行情不温不火
从当前阶段小麦市场来看,购销清淡,行情不温不火,近几日,面粉企业报价涨跌互现,主产区小麦市场整体呈现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局面,根据企业门前上量和库存变化灵活调整,在政策面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麦价难有大的起伏。
截至10月15日,各地普麦主流报价多维持在1.51~1.55元/斤区间调整,具体为:山东1.51~1.565元/斤,河北1.51~1.54元/斤,河南1.465~1.57元/斤,安徽1.53~1.54元/斤,江苏1.525~1.55元/斤。
从区域来看,粉企较为集中的山东、河南地区出现多次上调小麦进厂价格的现象,而江苏、安徽等地粉企小幅下调报价,调整幅度普遍在0.005~0.01元/斤。
夏粮集中收购期结束,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显示,截至9月30日,全省共收购新小麦1089万吨,同比增加98万吨,是近年来收购量最多的一年,居全国第二位,且小麦质优价高,三等以上小麦占96.2%,收购均价从每斤1.32元上涨至1.51元。
一方面,由于麦价持续高位运行,随着玉米全面上量、价格下跌,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回归,小麦也在逐渐退出饲用渠道;另一方面,新上市玉米品质不稳、价格下跌,盈利不乐观等,均导致养殖企业观望等待,采购步伐放缓,继续少量使用小麦替代。小麦需求回归常态,粉企的动态对未来小麦价格走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期销区仍有部分政策性储备小麦采购交易,成交率较高,同时也有一定折价,分析来看,主要还是市场购销转淡的缘故,持粮主体为了尽早出货,以当前行情出货依旧有利可图。
10月13日,福建福州市闽侯县地方储备粮轮换竞价采购2023年产硬质红小麦(包装)6000吨,全部成交,起报价3550元/吨,成交均价3491元/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粮油储备有限公司委托采购2023年山东产白麦6000吨,全部成交,底价3350元/吨,成交价3350元/吨(仓库堆好交货,需提供该批粮食产地、年份的保证书)。10月12日,福建省级储备粮轮换竞价采购9300吨2023年产小麦(散装),全部成交,起报价3460元/吨,成交均价3366元/吨。
当前全国正值秋收与秋播的季节,冬小麦播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预计在维稳大背景下,新小麦播种期间,麦价暂不会出现大幅下跌,但当前麦价上行的动力也不足。
截至目前,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仍未有临储小麦投放公告,接下来一段时间需高度关注政策粮交易启动情况,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储备轮换小麦销售力度,关注面粉加工企业的采购节奏,以及持粮主体的心理等等。
我国进口或创新高 全球小麦库存下调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9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1999.1万吨,同比增长5.5%。本年度我国小麦进口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前8个月我国进口的小麦已达到956万吨,其中6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
据市场信息,本月中国还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其他主要出口国订购大批小麦,过去六周中国买家已经购买了至少230万吨在11月到明年2月装运的小麦,目前继续入市寻购法国和澳大利亚小麦,也有买家正在关注澳大利亚未来收成情况,并关注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产地的作物状况。
从当前出口报价来看,10月12日,美湾软红冬小麦报价为250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0.4%;美湾硬红冬小麦报价为300美元/吨,下跌2.3%;法国小麦FOB报价为243美元/吨,下跌0.8%。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10月供需报告显示,2023/2024年度全球小麦供应、消费、贸易及期末库存均较上月有所下调。澳大利亚小麦产量下调150万吨,哈萨克斯坦产量下调200万吨;2023/2024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仍调低390.7万吨,从7.87亿吨调低到7.83亿吨。尽管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小麦期末库存上调,但由于很多国家期末库存都有所收紧,2023/2024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下调50万吨,至2.581亿吨,为2015/2016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截至2023年10月13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2月软红冬小麦期约报收5.7975美元/蒲式耳,比一周前上涨2%;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12月硬红冬小麦期约报收6.69美元/蒲式耳,下跌0.7%;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12月硬红春小麦期约报收7.22美元/蒲式耳,上涨0.2%。
数据显示,美国虽然仍然是五大小麦出口国之一,但是全球排名已经下滑。2023/2024年度(6月/5月)美国小麦出口预计降至52年来最低点,反映出俄罗斯和其他供应国的激烈竞争压力。由于小麦价格下跌,加上连续三年干旱导致美国农户对小麦收成不抱希望,目前正在播种的冬小麦面积将保持稳定或有所减少。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仅供分享
随着国际市场油脂供应恢复,国内油脂进口增加和库存建立,大供给格局明确,油脂总需求旺盛,同比增加。但相比于供应,总需求增加不够高,基差合同预售模式下,采购节奏变化大,成为价格、基差等重要影响因素。今年8月旺盛、9月消费低迷就是很好的体现。10月油脂消费能否淡季不淡,目前来看,重点或在于价格够不够便宜到刺激出囤货需求。因此,现货端建议重点关注终端成交情况及价格。
人心扰动,9月油脂消费不及8月
随着经济复苏、居民活动恢复正常以及油脂价格回落,今年油脂消费超预期增加。今年1月至8月国内植物油消费远好于2022年,但不及2021年同期水平。据不完全统计,1月至8月国内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的累计表观消费量为1695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加390万吨,增幅30%;较2021年同期减少39万吨,减幅2%;较2020年同期增加68万吨,增幅4%;较2019年同期增加103万吨,增幅6%。
分品种看,1月至8月豆油累计表观消费量114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97万吨,增幅9%;棕榈油表观消费量28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51万吨,增幅109%;菜籽油表观消费量25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41万吨,增幅123%。棕榈油消费增加绝对量最大,菜籽油消费同比增幅最多,豆油消费增加最少。
如此好的消费数据,叠加“双节”备货加持,市场非常期待9月份的油脂消费表现,但实际结果并没有特别亮眼。初步统计,2023年9月国内豆油表观消费量预计为170万吨,环比减少4%,同比增加13%,较五年均值增加10%;棕榈油表观消费量预计为36万吨,环比减少30%,同比减少16%,较五年均值减少18%;菜籽油表观消费量为25万吨,环比减少7%,同比增加108%,较五年均值增加25%。三大油脂合计表观消费量为231万吨,环比减少10%,同比增加13%,较五年均值增加6%。
究其原因需求真的没有了,而是在基差预售模式下,需求节奏出现了变化。8月透支性备货、终端库存偏高等减弱9月采购积极性,油脂9月单边基差双疲软又限制了囤货需求,市场供应充足等造成了终端不急于买货。8月看的供需和9月看的供需变化并不大,变的是人心。
仍在寻底,10月消费能否淡季不淡
10月份历来是油脂消费淡季,一方面受限于豆油、进口菜籽油、进口葵花籽供应青黄不接;另一方面,中秋、国庆节日消费后,终端油脂消费意愿下降,可期待的仅剩下节后补库和囤货了。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数据表现非常亮眼。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客单价为912.14元,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10%。
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前七天,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美团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全国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53%。考虑9月终端采购量不高,补库需求有一定期待。
10月囤货需求能否释放,要看油脂价格够不够低。首先,国内三大油脂库存处于正常范围内,上下游库存较为均衡,矛盾不突出。其次,国内外四季度油脂不缺货,美豆、加菜籽收割上市,密西西比河水位低对美豆物流影响有限;全球葵花籽丰产,俄乌积极销售,物流顺畅;棕榈油产地11月才能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国内方面,受益于前期利润打开,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直接和间接进口均较多,尤其是棕榈油、菜籽油。
10月至11月油脂大概率处于累库周期,市场不缺货,意味着买家不急于买货。价格是买货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价格越便宜,潜在需求就越大。从宏观环境、大宗商品氛围以及国际收割压力看,油脂现货价格目前还在寻底中。后市重点关注终端成交情况,买家集中采购时或许也就离底部不远了。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仅供分享
开秤价略低于上年
“双节”过后,油脂终端用户库存增加,菜油阶段性需求降低,菜油价格继续下跌;油厂压榨开工积极性降低,菜籽收购意愿不强,国产菜籽价格稳中有降;外盘油脂油料价跌,加之国内需求逐渐进入淡季,菜粕价格延续节前跌势。
节前小包装油生产企业集中采购菜油,小机榨油厂收购、加工菜籽较为积极,一度推动国产菜籽价格走高,但节后消费终端囤积了一定量的小包装菜油,短期内需求萎缩,小机榨油厂菜油销量下降,对国产菜籽收购意愿自然降低。虽然国产菜籽库存继续缩减,但局部地区菜籽价格仍有所下跌。
据监测,截至10月9日,江苏盐城净菜籽(含油40%,水分9%)对外装车价3.35元/斤,较节前下跌0.03元/斤;江苏泰州净菜籽(含油40.5%,水分10%)对外装车价3.35元/斤,下跌0.02元/斤;湖北荆州毛菜籽(含油40%,水分8%)收购价3.15元/斤,净菜籽对外装车价3.33元/斤,稳定;湖南常德、岳阳毛菜籽(含油40%,水分9%)净菜籽对外装车价3.30元/斤,稳定;安徽合肥毛菜籽(含油40%,水分9%)收购价3.18元/斤,净菜籽对外装车价3.35元/斤,稳定;四川成都净菜籽(含油39%~40%,水分9%)对外装车价3.55元/斤,稳定。
西北地区秋收菜籽开始大量上市,开秤价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且受近期外盘以及国内相关品种下跌拖累,秋油菜籽同样稳中有跌。据监测,截至10月9日,青海西宁净菜籽(含油40%~41%,水分9%)收购价3.55元/斤,较节前下跌0.05元/斤;内蒙古呼伦贝尔净菜籽(含油40%,水分9%)对外装车价3.05元/斤,稳定。
9月下旬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较大,水产养殖预期转差,饲料厂采购菜粕意愿减弱,油厂菜粕成交、出货变少。与此同时,由于美豆、加拿大油菜籽相继收获上市,国际油脂油料阶段性供应充足,使得美豆、加拿大油菜籽期货持续下行,引领内盘菜粕期现货价格破位走低。
据监测,截至10月9日,江苏南通菜粕报价为3510元/吨,广东3510元/吨,均较节前下跌190元/吨;福建3510元/吨,下跌220元/吨;广西3440元/吨,下跌180元/吨。
由于利多因素基本消化甚至透支,“双节”期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报复性回落,拖累具有生物柴油概念的油脂板块整体下跌。另外,国内油脂需求阶段性转淡,进一步加重了菜油等油脂跌势。
据监测,截至10月9日,福建三级菜油报价为8900元/吨,较节前下跌180元/吨;广西8800元/吨,四川9250元/吨,均下跌100元/吨;广东9100元/吨,下跌110元/吨。华东地区一级菜价格为9200元/吨,四川9550元/吨,均下跌120元/吨;广东9300元/吨,下跌100元/吨。华东地区进口毛菜油价格为8820元/吨,下跌130元/吨。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告,公示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品种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及相关信息,公示期为30日(自2023年10月17日至2023年11月15日)。包括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初审,申请公司包括大北农、登海种业等。上述品种按程序通过审定后,实际种植区域还应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
来源:财经新媒体 责任编辑:农业农村部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国际粮食市场会受影响吗
目前发生冲突的巴以两国均不是粮食主产国,加之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其粮食消费量变化对于全球整体粮食供需也几乎不产生影响。因此,巴以冲突爆发后国际粮价几乎没有明显波动。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0月7日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以来,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冲突局势愈演愈烈。
受冲突影响,10月9日国际油价大涨,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收88.15美元/桶,单日上涨4.22%,美国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也大涨4.34%。目前巴以冲突对国际粮食市场直接影响仍较小,但是否会产生进一步影响仍取决于冲突是否持续升级。
冲突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因素
目前发生冲突的巴以两国不是粮食主产国,粮食自给率均很低。巴勒斯坦粮食供应大量依赖进口小麦,近两年国际粮价大涨,当地粮食供应已出现严重短缺。虽然以色列农业种植技 术较为先进,但国土面积较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以色列耕地面积仅575万亩,粮食自给率仅4.98%,属于粮食纯进口国。两国总人口大约2300万,粮食消费量变化对于全球整体粮食供需几乎不产生影响。因此,巴以冲突与之前的俄乌冲突不同,对于国际粮价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冲突爆发后国际粮价也几乎没有明显波动。
但是随着冲突的扩大,对于国际粮食市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973年爆发的巴以冲突——“赎罪日战争”,引发了全球原油价格大涨,导致化肥等价格飙升且供应短缺,世界粮价暴涨、国际粮食库存锐减,从而爆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粮食危机。
目前巴以冲突正在逐渐升级,从伤亡数字来看,此次巴以冲突是近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并且伤亡还在不断扩大。虽然目前世界局势与1973年相差甚远,但若冲突持续升级,或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影响。
首先,本次巴以冲突将持续搅动全球能源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在冲突发生后震荡走高。虽然本次冲突地区并非重要石油生产国,但是冲突爆发后,伊朗、沙特、卡塔尔等主要伊斯兰国家均宣布支持巴勒斯坦。接下来战火是否会波及整个中东地区,特别是伊朗是否会直接介入冲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今年由于沙特和俄罗斯持续实行石油减产计划,伊朗成为唯一增产的产油出口国,若伊朗直接介入冲突,美国将进行经济制裁限制其石油出口,将对国际石油供应产生较大影响。
除去原油市场,欧盟天然气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据报道,冲突发生后,以色列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关闭附近海域天然气生产平台,这些天然气一部分出口至南欧和东地中海地区,让该地区在俄乌冲突后已供不应求的天然气供应更是雪上加霜,10月9日,欧洲天然气期货(TTF)价格上涨15%。
冲突持续会造成能源价格波动加剧,这将影响目前全球遏制通货膨胀的进程。近两年新冠疫情影响,叠加地缘政治紧张频发,国际粮价波动幅度变大。今年摆脱新冠疫情阴影后,全球经济在通胀和衰退的阴影里努力复苏,国际粮食价格指数开始回落,而此时巴以冲突再起,无疑为全球经济和粮食市场再添阴霾。
其次,冲突持续使得原油价格预期震荡,可能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受到影响。美联储或将高利率保持更久的时间,并不排除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且冲突持续会导致避险资金流向美元,美元走强趋势或将持续。美元走强会支撑以美元计价的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导致一些低收入国家粮食危机情况加剧。
再次,俄乌冲突还未结束,巴以冲突再起,地缘局势紧张频发,粮食作为重要的战备物资,各国屯粮需求或增强,且因粮食在大宗产品中消费弹性较小,有天然的抗通胀作用。若冲突发展为局部战争,避险和炒作资金或再次集中到农产品,从而推高国际粮价,影响国际粮食供需平衡。
最后,巴以冲突若持续升级,虽然概率很小,但若引发局部战争,可能改变现在的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或影响到全球已建设的贸易链,对于现行的国际粮食运输和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形势下对国际粮食市场影响或有限
虽然本次巴以冲突若继续发展可能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需看到的是,目前全球形势已与1973年有很大不同。
一是中东地区对全球原油供应的影响较50年前减弱。50年前全球原油出口集中在中东地区,而今年美国已由原油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目前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20万桶,已超过包括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
二是1973年粮食危机爆发,除原油价格上涨因素外,当年天气原因导致多个粮食主产国大幅减产也是主要诱因之一,而目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均处于供需缺口缓和的过程中。全球大豆连续两年增产,整体供需更为宽松;玉米由上一年度的供不足需转为供需过剩;小麦由连续两年的供不足需转变为接近年度平衡。整体来看,全球粮食供需预期更加宽松,粮食价格也在高位回落中。当前国际粮食供需格局下,局部的地缘冲突对粮食整体供需的影响将较弱。
三是从目前形势来看,美国和其他中东国家的表态相对克制,市场预计巴以冲突发展成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仍较小,但后续事态发展仍需继续观察。
目前来看,巴以冲突对国际粮食市场或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造成阶段性的粮价震荡,但像1973年那次巴以冲突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概率微乎其微。由于双方矛盾难以调和,不排除后期出现极端情况的可能性。
对于我国而言,在做好国内市场粮食供应的同时,对于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粮食品种,需密切关注国际粮食市场运行态势,同时合理把握政府储备轮换时机节奏,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后市重点关注冲突的持续时间及外延情况。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仅供分享
玉米机械收获“吨粮田”诞生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开展10万亩玉米现场机械粒收实收测产工作。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李少昆宣布:塔城市10万亩集中连片玉米机械直收籽粒现场实收测产获丰收,平均每亩单产达1117.4公斤,创造了全国首个10万亩集中连片玉米机械收获“吨粮田”,突破全国大面积玉米单产提升最高纪录。
由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组、新疆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各省市农业科学院专家构成的测产专家组在311个初测样点中随机抽取31个地块进行籽粒实收测产。10万亩待测玉米田被划分为5个测产区,共安排5台大型玉米籽粒收获机、20辆籽粒拉运车开展,收获面积达到336.4亩。根据玉米田间测产验收要求,现场随机选点,科学取样、详实记录,按照实地测距、数株数、现场采收、脱粒、折算、称重等环节进行测产,经扣除杂质率、损失率和籽粒含水率,籽粒实收平均亩产1117.4公斤(以14%标准含水率计)。
塔城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洪杰说:“近年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自治区农科院的专家指导下,塔城市积极探索良种、良田、良技、良机、良法综合配套技术,玉米单产不断提高。”据塔城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19年塔城市玉米平均单产911公斤,今年塔城地区种植玉米342.18万亩,亩单产有望进一步提升。
李少昆介绍:“塔城地区是西北乃至全国玉米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通过鉴选耐密高产品种和滴灌精准调控技术,种植密度达到每亩7000株至8000株,从目前测试情况来看,大部分田块都达到了1000公斤的水平,玉米集中连片大面积超过‘吨粮’在全国是少见的,也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为我国玉米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仅供分享
五原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瓜果蔬菜样品进行前处理。 受访者供图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中西部,是黄河“几字弯”的北端,也是河套平原腹地,黄河水润泽着这片土地,带来了丰饶与肥沃,“塞外粮仓”之称由来已久。
如何守护好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巴彦淖尔上下有一个共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舌尖上”的民生工程打造。
作为国家和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杆和样板,巴彦淖尔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常态化监管,不断完善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监管机制,连续三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市2个旗县区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个旗县完成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2个旗县区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标准化生产助力绿色兴农
走进杭锦后旗二道桥镇东方红村辣椒集中种植园区,辣椒陆续成熟,一个个尖尖俏俏、色泽饱满的辣椒挂满枝头。
火红的辣椒成就红火的事业,二道桥镇隆正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4000多亩辣椒,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全部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和农业“四控”技术,保证了辣椒的品质和产量。并在现代农业加工仓储物流产业园建成了集辣椒晾晒、烘干、冷藏四位一体的综合加工车间,年可加工朝天椒2万亩,推动当地辣椒就地转化增值。
“我们实行订单种植,提供从种到收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并开展朝天椒、酱用椒、线椒、板椒等辣椒新品种试验50个,在种植过程中进行宽窄膜不同栽培模式对比、有机肥不同用量、水溶肥等肥料试验,在同等条件下对比选出优良品种和种植方式。”二道桥镇镇长高伟介绍。
今年全旗辣椒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从标准化大棚育苗到机械化移栽,从社会化服务到品质化深加工,在杭锦后旗,辣椒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日趋完善,“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等多种模式的效应也日益凸显。
和杭锦后旗的辣椒一样,巴彦淖尔市诸多特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优质”“安全”导向越来越明显。目前,巴彦淖尔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奶、食用向日葵、脱水蔬菜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番茄原料生产和番茄制品加工基地,全国地级市中唯一能够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与加工基地。
“采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是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到目前全市共制定修订农畜产品地方生产技术规程与地方标准180个,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0%以上,今年全市创建1个国家级和2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已经考核,认证绿色有机产品22个,新认证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同时打造了17个市县级的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典型示范等方式,带动产业全面发展。”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副局长李斌表示。
可追溯管理助力质量兴农
五原县胜丰镇的种植户张建军对今年大田“灯笼红”香瓜的销售胸有成竹。原来,早在香瓜还未成熟时,订单就接踵而至。“多亏了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这张‘身份证’,香瓜品质有保证,客户自然就放心。”张建军笑言。
用手机扫描产品包装箱上的二维码,香瓜产地来源、农事记录、农药残留检测等10多种信息跃然屏上。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史建兵表示,通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不仅能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还可以提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五原县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2019年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去年以来,五原县通过打造县、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已建设1个县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9个乡镇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
史建兵告诉记者,通过推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品牌认证和农业展会工作“四挂钩”,推进了农畜产品可追溯工作,实现了产品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踪。截至目前,共指导92家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74家企业入驻“自治区追溯平台”,64家开具食用农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
农产品质量安全,一靠产,二靠管。在检测方面,巴彦淖尔市市县两级8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全部取得双认证,均能独立开展种植品、畜禽产品等327个参数的检测项目。在基层监管方面,全市50个乡镇苏木建立健全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使网格化管理乡镇达到83%,42个乡镇苏木能够开展农残速测,达到全部乡镇的65%。1188名监管员、协管员应用手持终端,在田间地头就可以完成巡查巡检工作。
同时,巴彦淖尔市各级农牧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和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可追溯。目前通过大数据平台用蓝牙电子打印机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主体219户,开具61类农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2.07万张,附证上市农畜产品4.1万吨,实现上市农产品“一证两码”可追溯。落实市场、集团、学校索证40家,落实“四挂钩”154个名优特品种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
另外,该市每年开展市级定量监测850批次,县级定量监测3000批次,定性检测76000批次。截至目前,全市总计抽检农畜产品2985批次,包括畜禽产品1074批次,种植产品1911批次,抽检合格率99.53%。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背书作用,下一步,我们要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品牌进一步擦亮、打响,让监管者、被监管者、消费者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以最有效的监管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局长孙立新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仅供分享
10月18日,农民在河北省遵化市一家果品专业合作社晒场晾晒山楂干。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活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10月18日,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罗家屯镇西寨村农民在整理辣椒(无人机照片)。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活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王爱军摄)
10月18日,在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泗安村,村民在整理月柿(无人机照片)。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活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刘教清摄)
10月18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大庄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获水稻(无人机照片)。金秋时 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活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司伟摄)
10月18日,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市农科院),农民驾驶收割机在稻田里收割水稻(无人 机照片)。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活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孟德龙摄)
10月18日,湖北省宣恩县李家河镇回龙村农民在房前晾玉米。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 秋收活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宋文摄)
来源:新华网 仅供分享
要加快粮食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作战和持续创新,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开发节粮减损这块“有形良田”赋能,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10月16日,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江苏南京正式启动。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粮食之本。不让任何人掉队。”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在极端天气频发、洪涝灾害层出不穷、地区冲突不断、世界粮食安全状况遭遇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国正在践行大食物观,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手中,切实做到“不让任何人掉队”,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从生产到收购、储存、加工、消费,全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粮食市场波动,影响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针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机装备加工、粮食应急能力以及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锻长板、补短板,从粮食产出端安全向全链条系统安全转变,增强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使得我国能够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类风险挑战。
在生产环节,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环节,珍惜和用好水这个“生命之源”“粮食之本”,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6.1公斤。今年我国克服烂场雨、干旱和暴雨洪灾等不利气候条件,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有望再获丰收,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要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保障多元化食物有效供给,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奶瓶子”“果盘子”。
粮食流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涉及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面对国内粮食供需长期紧平衡、区域供给不平衡、粮油加工业不强以及个别品种对外依赖程度高等问题,不断强化粮食流通能力,确保“供好粮”。在收购端,通过统筹市场化收购和最低收购价,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确保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避免“谷贱伤农”悲剧重演。在储存端,通过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精细化管理,管好“大国粮仓”,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在加工端,充分发挥粮食加工企业引擎作用,引领行业“产好粮”。在进口环节,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积极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拓展多元化粮食来源市场,降低粮食进口安全风险。
消费是粮食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吃优质粮,吃品牌粮,已经成为当前粮油消费大趋势,但优质粮油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消费升级需要。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实施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确保消费者“吃好粮”。目前,全国涌现出“水韵苏米”“齐鲁粮油”“皖美粮油”“山西小米”“天府菜油”“广西香米”“吉林大米”等一大批区域公用品牌和2000多个地方好粮油产品,并遴选出456个“中国好粮油”产品,增加优质粮食供给5000多万吨,粮油消费正加快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
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是产品增值的助推器。要加快粮食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作战和持续创新,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开发节粮减损这块“有形良田”赋能,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经济日报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10.2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650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86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48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200 |
东北米 | 一级 | 460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13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150 |
玉米 | 中等 | 3000 |
大豆 | 中等 | 6400 |
豆粕 | 一级 | 4400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麦皮 | 中粗 | 232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6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9000 |
29
2023年10月20日
总899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