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剑 来源:榕粮网 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4261
· 福州粮情
十一月份上旬福州市场粮油价格涨跌不一
时间:2023.11.1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上月平均价 | 本月上旬平均价 | 涨跌率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2550 | 持平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650 | 2650 | 持平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860 | 3880 | 0.52%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6000 | 持平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480 | 4520 | 0.89%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200 | 4400 | 4.76% |
东北米 | 一级 | 4600 | 4800 | 4.35%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4200 | 持平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130 | 3180 | 1.6%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150 | 3200 | 1.59% |
玉米 | 中等 | 3000 | 2940 | -2% |
大豆 | 中等 | 6400 | 6400 | 持平 |
豆粕 | 一级 | 4400 | 4330 | -1.59%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6400 | 持平 |
麦皮 | 中粗 | 2320 | 2400 | 3.45%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600 | 8500 | -1.16%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9000 | 8900 | -1.11% |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10月份小麦价格整体震荡趋弱运行,截至上周,主产区制粉企业小麦主流收购价格基本为1.5-1.54元/斤,部分企业报价甚至已跌破1.5元/斤,但正如之前所预计的,小麦1.5元/斤的到厂价格支撑较强,最近很多企业的挂牌价格也趋于平稳,短期来看,小麦价格继续下行的空间十分有限。那么11月份,小麦能重返涨价节奏吗?现在是小麦清库的最佳时机吗?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作如下简析,仅供参考使用。
面粉弱势 需求不旺
双节后至今,面粉需求一直都不算理想,主要还是节前备货较为充足,目前经销商拿货也并不积极,而养殖业的持续弱势,以及玉米价格的大幅回落都让麸皮等副产品行情较为低迷,尽管麸皮价格在近期有小幅上涨,但其价格较往年同期仍处于较低水平。现阶段很多制粉企业负责人都反映开机率偏低,对小麦需求一般。近期中储粮销售拍卖成交率有所下滑,部分地区小麦竞价销售的成交结果并不理想,且拍卖底价有下调迹象,如11月3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销售18-21年产小麦12926吨,实际成交2000吨,成交率约15%;11月3日中储粮西安分公司,销售18、19年产小麦12354吨,实际成交1693吨,成交率约14%。
玉米触底 流通增加
玉米价格自从新作上市以来持续回落,不少贸易商都在等待玉米价格触底的时候着手建库,而最近的玉米行情也让市场认为玉米已基本处于阶段性底部价格,因此近期选择腾仓小麦转战玉米的的贸易商不在少数,尤其是十月份进口小麦增多的消息频出,更是加大了贸易商库存小麦变现离场的决心,除了此前已知的进口消息外,近期世界银行发布的商品展望报告显示,若中东冲突没有升级,由于阿根廷、巴西和美国作物的生长条件良好,2023年小麦平均价格将同比下跌20%,2024年和2025年将分别下降3%和5%,这意味着后续进口小麦到港价格可能还有一定回落的空间。
临近年尾 后市可期
虽然前面说了很多偏空的话题,但也不要忘了今年因“烂场雨”影响,多地小麦质量受损,质优小麦较为稀缺的背景,近期小麦价格虽然前期高点已有一定回落,但优质麦行情一直坚挺,例如师栾02-1的装车价格基本都在1.65元/斤以上。而且随着之后面粉传统旺季的到来,制粉企业对小麦需求有很大向好转变的可能,届时质优小麦的价格理论上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小麦价格或将震荡整理运行为主,若国储拍卖确有延期,短期内小麦大幅跌价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很多贸易商库存小麦利润仍较为客观,此时小麦价格也相对稳定,完全可以有序清库,而如果库存小麦质量较好选择继续观望,风险也不会很大,建议各位粮友后续关注制粉企业需求以及玉麦价差等市场动态。
来源:粮信网 作者:董力旗 仅供分享
眼下,国内秋粮集中上市,各类大宗农产品供应都较为充裕,部分农产品如玉米、大豆收购价格还出现了高开低走的行情。目前,市场主体入市趋于谨慎,种粮农民对未来价格预期也有较大变化。丰收后,粮食市场收购、储存、运输情况如何?
秋粮丰收、进口增加,市场供应压力较大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秋粮基本全部颗粒归仓,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其中玉米、大豆增产明显。据了解,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具体来看,大豆油料扩种效果较好,大豆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
期货日报记者在河南、山东、陕西、新疆等地调研发现,自秋粮开始收获以来,多地玉米、大豆单产创历史新高的消息不断出现,多地的乡村道路上堆满了农民晾晒的玉米,丰收景象随处可见。
在我国秋粮获得大丰收之际,进口粮食数据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小麦、大麦的进口增幅较大。海关总署发布的粮食进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1999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小麦进口量创近20年来新高,1—9月小麦进口总量1017万吨,同比增长53.6%;1—9月玉米进口总量1656万吨,同比减少10.3%;1—9月大麦进口总量723万吨,同比增长63.9%;1—9月进口大豆总量7780万吨,同比增长14.4%。
国产玉米、大豆丰收,再加上进口量增加以及下游需求不见起色,短期内令市场供应压力增大,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相关品种现货价格持续下滑,很多经营主体入市谨慎。
“今年新季玉米的生意很不好做,自9月底新季玉米陆续上市以来,价格整体呈现高开低走态势,至今已经累计下滑了200元/吨以上,但需求仍较为疲弱,市场上找不到较强的价格支撑因素。”河南省濮阳县玉米贸易商陈志超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价格看淡的情况下,种粮农民、小商贩、仓储企业、饲料加工与养殖端几乎都不囤积玉米,市场出现了“清一色”随买随走的经营策略。
面对这种市场局面,“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吗?
各级政府及时发声,国企率先入市积极收购
早在9月20日至2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就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了2023年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会议一方面分析研判收购形势,另一方面安排部署收购任务,特别是要求抓好秋粮收购,保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据记者了解,会议要求确保秋粮收购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切实增强市场购销活力,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加强省际间、区域间、市场主体间的产销合作,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粮食高效顺畅流通。二是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中储粮集团公司要切实履行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日前,黑龙江省即将进入秋粮收购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规范粮食购销领域价格秩序,防止秋粮收购期间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保护种粮农户合法权益,依据国家价格法律法规,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规范2023年度秋粮收购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告诫书强调,全省范围内粮食收购企业、粮库等各类粮食收购经营者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依法诚信经营,自觉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相关政策。告诫书明确,禁止不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不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采取降低等级等手段收购粮食,实施价格串通、价格欺诈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盈峰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印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由于国营大型玉米、大豆贸易与加工企业积极入市,再加上中储粮集团公司等大量收购大豆,有力地稳定了市场情绪。当前当地玉米、大豆价格已开始稳中有升,如30个水分的玉米潮粮收购价已回升到了0.87元/斤。当地新季大豆价格虽然表现偏弱,但大豆毛粮收购价格也在2.3元/斤以上。不过,很多农民对当前的价格仍不认可,市场上的粮源多是贸易商前期积压的。
市场心态日渐企稳,粮价预期逐步转好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院长张智先告诉记者,今年全国各地大豆单产均不错,全国大豆丰收是确定的,对大豆价格形成了不小的压力。据他了解,当前东北地区大豆收购价在2.5元/斤,个别地区的收购价低于2.5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偏低。由此可见,大豆产量增加及批量上市对价格的冲击还是很大。不过,市场也出现了利于大豆价格企稳反弹的好消息,即中储粮集团公司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很多直属粮库已开始大量收购大豆,国标三等净粮的收购价在2.51元/斤左右。此外,据悉大豆收购质量标准比较宽松,如蛋白含量指标要求宽松。
“目前,虽然玉米市场的供应压力仍偏大,但已经有很多市场主体开始进行尝试性或储备性的先期收购工作,全国玉米市场整体收购价格在近一周时间已反弹0.03元/斤。”张智先表示,在此之前,全国玉米价格已经持续下滑了数月时间,市场存对丰收反应过度。据了解,东北、山东、河北等地的玉米深加工、饲料与养殖企业近日均不断上调玉米进厂价,市场需求开始回暖。
柴印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周五,黑河、齐齐哈尔及周边地区已出现了大雪天气,而随着天气转冷,玉米、大豆的安全保管难度将大大降低,考虑到广大农民对当前的新季玉米、大豆市场价格不认可,惜售心理较强,预计市场供应压力将减弱。
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信息显示,黑龙江省农户大豆出售积极性一般。由于新季大豆质量好于去年,蛋白含量整体在39%以上,再加上今年地租较高,达到了10000—12000元/公顷,使得农民在种植成本等因素的支撑下售粮预期较高,心理价位多在2.6元/斤以上。
来源:期货日报(责任编辑:朝阳)仅供分享
截至2023年11月3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糙米期货下跌,基准期约收低2.2%,创下三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因为随着新稻收获上市,市场供应改善。
美国农业部作物进展报告显示,截至10月29日,美国稻米收割完成95%,上周为91%,上年同期为97%,五年平均进度为96%。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周报显示,截至10月26日当周,美国大米净销售量为93,500吨,比上周高出44%,比四周均值高出78%。2023/24年度迄今大米销售总量约为105万吨,同比增加75.3%。美国农业部出口目标为270万吨,同比增加32.4%。
欧洲贸易商周三表示,韩国国有农渔食品贸易公司举行国际招标,寻购大约17.7万吨大米,其中13.7万吨大米将来自美国,2万吨来自越南,2万吨来自任何产地。
在亚洲大米市场,印度蒸谷米出口价格连续第五周下跌,原因是政府近期延期出口关税后导致需求下降,新米供应过剩,卢比疲软。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上涨,创下十年新高,因为需求旺盛。
泰国政府周三表示,今年泰国大米出口仍有望达到800万吨,因为全球需求增加,泰铢疲软。1月到9月泰国大米出口量为608万吨,同比增加12%。
从基金动向来看,截至10月31日当周,投机基金在糙米期货及期权市场上持有净多单1,713手,比一周前增加320手。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10月30日,糙米期货收盘下跌,追随邻池小麦市场的跌势。
10月31日,糙米期货互有涨跌,基准期约收低0.6%。
11月1日,糙米期货收盘互有涨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0.06%。
11月2日,糙米期货收盘下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1.1%。
11月3日,糙米期货上涨,受到邻池农产品市场走强的比价提振。
11月3日收盘时,11月糙米期约与一周前持平,报收16.215美元/美担;1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35.5美分,报收15.855美元/美担;3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42.5美分,报收16.12美元/美担。
来源:博易大师(责任编辑:莫问)仅供分享
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碎秆,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变成金黄饱满的稻粒……秋收时节,走进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田间地头,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
这是农机手在浦城县石陂镇一处稻田里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张华迎 摄
“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地处闽北山区的浦城县素有“福建粮仓”美誉,每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42万亩以上,总产量约20万吨。眼下,浦城县的7万多亩再生稻陆续进入成熟期。
再生稻是种一茬收获两次的水稻,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再长一茬水稻,再收一季稻谷。最近几天,趁着天气晴好,浦城县石陂镇申明村种粮大户陈兆武正在忙着收获第二茬水稻。
“现在再生稻种植、收割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8月中旬收获第一茬水稻,亩产750公斤,二茬稻差不多可以收300多公斤,加起来亩产超过一吨。”丰收在即,陈兆武笑容满面。
从2020年2月试种以来,陈兆武种植的再生稻面积已经从1000亩增长到如今的3500亩。在他的带动下,石陂镇已有100多位农户加入再生稻种植队伍,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
“看到秧苗插得稀稀拉拉,起初还有点‘怕’没产量。”年过花甲的石陂镇案山下村村民邱和是种植水稻的“老把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2021年他试种了30亩的再生稻。试种的效果出乎他的意料,“一次插秧、两次收获,不仅省工省时省力,而且产量还比单季稻高。”第二年,邱和就把再生稻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80亩。
再生稻高产背后,离不开科技助力。何时育秧插秧施肥、怎样提前预防病虫害、如何做好水肥管理……浦城县临江镇种粮大户马芳华说,在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和浦城县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他种植的再生稻亩产已从2018年的875公斤提高到了2022年的1025公斤;亩产纯利润也从原先的1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700多元。
“老陈,现在是短生育期油菜播种的关键时期,要抓紧时间平整土地、施肥、播种。”接到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郑莉的电话后,陈兆武就马上着手安排农机手播种油菜。
陈兆武在展示通过大棚培育的油菜苗。新华社记者张华迎 摄
开沟、起垄、播种、覆土、施肥……经过多道工序,一垄一垄油菜播种完成。“短生育期油菜11月播种,第二年4月就可收割,不影响再生稻播种。”陈兆武介绍,从去年开始,在浦城县农技人员引导下,他采取“稻+油”轮作方式错峰种植,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浦城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刘永斌说,今后浦城将继续加大对再生稻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土地规模流转,力争到2025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以上,更好带动群众增收、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网 记者:张华迎 【责任编辑:吴京泽 】 仅供分享
截至11月3日当周,巴西港口大豆报价连续第二周下跌,主要反映出雷亚尔汇率走强,抵消了美国大豆价格上涨带来的支持。
周五,帕拉纳瓜港口的大豆报价为每60公斤袋142.14雷亚尔(合28.54美元),比一周前的143.14雷亚尔下跌0.7%,比2022年底的价格184.43雷亚尔(30.91美元)下跌22.9%。作为对比,过去三年巴西大豆价格连续上涨(2022年+5.1%,2021年+12.0%,2020年+75.1%)。
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2024年1月大豆收于1351.75美分,比一周前上涨2.4%,因为巴西天气不稳定,而美国大豆出口需求前景改善。
巴西新豆播种进度为40%,落后去年同期水平
咨询机构AgRural周一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巴西2023/24年度大豆播种面积达到预期面积的40%,一周前为30%,依然低于去年同期的46%。AgRural预测2023/24年度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同比增加3%,达到4540万公顷;产量将达到1.64亿吨。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表示,截至周日(10月29日),巴西2023/24年度大豆种植进度为40.0%,一周前为28.4%。去年同期47.6%。
10月10日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预测2023/2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620亿吨,低于早先预测的1.624亿吨,同比增加4.8%。大豆播种面积预期为4518万公顷,低于早先估计的453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5%;大豆单产预期为每公顷3.586吨,同比提高2.2%。
10月份大豆出口量放慢,但是远高于去年同期
巴西外贸秘书处(SECEX)的数据显示,10月份巴西大豆出口步伐放慢,但是依然领先于去年同期水平。10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553.3万吨,比9月份减少13.5%,但是比去年10月份提高45.7%。
10月份大豆出口均价为522.9美元/吨,比去年同期的614.5美元/吨下跌15%。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将巴西10月份大豆出口量调低到596万吨,低于上周预估的614万吨,也高于去年10月份的359万吨。
今年头10个月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9301万吨,去年同期7440万吨。
新豆产量前景预期依然乐观
10月17日,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预计2023/24年度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647亿吨,比2023年增长4.4%。这是基于大豆播种面积从2023年的4400万公顷提高到4510万公顷;全国平均单产从每公顷3,585公斤提高到3,650公斤/公顷。ABIOVE还将2023年巴西大豆产量上调至1.577亿吨,较早先预估高出40万吨,也远高于2022年的1.299亿吨。ABIOVE预计2023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将首次达到1亿吨,高于9月份预测的9900万吨,比2022年的出口量高出2,100万吨。ABIOVE预计2024年大豆出口保持稳定。
就国内需求而言,ABIOVE预计2023年巴西大豆压榨量达到创纪录的5,350万吨,2024年将进一步提高到5400万吨。
大豆制成品产量增长,但是需求更多转向国内,出口将会下滑
10月17日,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表示,2023年巴西豆粕产量预计为创纪录的4100万吨,2024年将进一步提高到4130万吨。2023年豆油产量预计为创纪录的1080万吨,2024年将进一步提高到1090万吨。
ABIOVE预计2024年巴西豆粕出口量为2150万吨,比2023年减少50万吨。2024年巴西豆油出口预计降至160万吨,远低于2023年的240万吨,因为更多豆油将用于在国内生产生物柴油。
10月12日美国农业部在供需报告里再次调高巴西大豆出口预期,预计巴西2022/23年度大豆出口量为创纪录的9750万吨,高于9月份预测的9700万吨,也高于8月份预测的965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为创纪录的1.63亿吨,国内压榨量为5575万吨,均和上月预测持平,均和上月持平。
巴西大豆销售进度为85%,新豆预售21%
过去一个月来,巴西陈豆销售步伐进度依然落后于去年同期,反映出大豆价格下跌,加上绝大部分农户手头资金宽绰,因此不急于销售大豆。
Safras & Mercado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巴西2022/23年度大豆的销售比例为84.9%,高于9月1日的79.8%,去年同期为86.1%,五年同期均值91.7%。按照1.56152亿吨的产量,巴西农户已销售1.32556亿吨2022/23年度大豆,比一个月前高出796万吨,作为对比,之前一个月的大豆销售量为650万吨。
同期巴西农户已预售21.4%的2023/24年度大豆,高于9月1日的17.9%,去年同期为18.8%,五年同期均值30.6%。
上周雷亚尔汇率上涨2.3%
周五雷亚尔汇率报4.8989雷亚尔兑1美元,较一周前的5.0142雷亚尔上涨2.3%。
注:1美元等于4.8989雷亚尔
来源:博易大师(责任编辑:朝阳)仅供分享
截至2023年11月3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期货连续第七周下跌,基准期约收低5.6%,主要是生物燃料供应增长导致生产利润继续降低,马来西亚棕榈油和国际原油期货走低。
过去一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下跌0.34%,ICE油菜籽收低0.13%,Euronext油菜籽上涨1.4%;美国WTI原油期货下跌5.88%,削弱生物燃料吸引力。
周五,评估生物燃料生产利润的豆油/燃料油价差跌至0.78美元/加仑,低于一周前的0.88美元/加仑。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8月生物燃料产能达235.03亿加仑,环比增加约1000万加仑,同比增加约21.17亿加仑。8月份生物燃料生产中的豆油用量为11.97亿磅,环比减少6%,但同比增加29.4%。
美国农业部压榨周报显示,截至10月27日当周,美豆压榨利润连续第三周改善,为每蒲4.20美元,比上周提高13.5%。过去一年压榨利润平均为3.61美元/蒲。伊利诺伊州的毛豆油卡车报价为每磅54.94美分,上周为56.39美分。
美国豆油出口持续疲软。截至10月26日当周,豆油净销售量为1,900吨,一周前是减少100吨。美国农业部预计2023/24年度出口豆油16万吨,同比减少5.9%。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压榨月报显示,2023年9月底美国豆油库存为16.022亿磅,环比减少9.6%,同比减少19.5%。报告出台前,分析师曾预计豆油库存为16亿磅。
从基金动向来看,截至10月31日,投机基金在豆油期货以及期权上持有净多单4,495手,比一周前减少7,028手。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10月30日,豆油期货收盘互有涨跌,其中基准期约收高0.23%。
10月31日,豆油期货收盘下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1.9%。
11月1日,豆油期货下跌,因为原油期货走低,生物燃料生产利润大幅降低。
11月2日,豆油期货收盘上涨,因为马来西亚棕榈油和国际原油期货走强。
11月3日,豆油期货下跌,原因是原油走低,生物燃料生产利润大幅下降。
11月3日收盘时,12月豆油期约比一周前下跌2.91美分,报收49.36美分/磅;1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2.35美分,报收49.20美分/磅;3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2.03美分,报收49.13美分/磅。
来源:博易大师(责任编辑:朝阳)仅供分享
政策动态
本网讯 1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趋于频繁,势力明显增强。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强冷空气影响,11月4日至6日,东北地区将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并伴有大风天气。目前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吉林延边、黑龙江齐齐哈尔和大兴安岭等地还有300多万亩站秆晾晒的玉米,辽宁东部40多万亩中稻尚未收获,可能出现“雪压粮”、增加收获难度,设施蔬菜正在定植移栽关键时期,大风暴雪可能造成设施大棚损毁、蔬菜幼苗受冻。
为切实做好雪灾防范工作,11月3日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雪灾风险预警,并派4个专家指导组分赴东北四省区,指导地方及时调度机具加快秋收扫尾、避免出现“雪压粮”,确保颗粒归仓,做好已收粮食晾晒通风、仓储保管,防止发芽霉变;对设施大棚落实防风加固、防寒保温措施,雪后及时清除积雪、排涝降湿、适时补光,促进蔬菜幼苗正常生长发育。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人民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李栋)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八成。
眼下,南方中稻、晚稻收获和北方秋冬种进程正加快推进。走进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七都乡的2万余亩晚稻收割现场,伴随着隆隆的机械轰鸣声,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奋力绘就出一幅丰收的景象。
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被搅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喷射而出,颗颗饱满的稻谷便被“收入囊中”,随即卸倒在装运车上,运往粮仓。
“现在大家的水稻收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一天割几十亩不成问题。”种粮大户邱冬香介绍说,今年气候适宜,水稻长势喜人,收成可观,亩产能达到1100斤左右。
“截至目前,当地晚稻收割已基本结束,下一步将全力推动油菜种植工作。”七都乡综合执法队长何显辉表示,今年将打造500亩连片油菜示范基地,在不影响早稻种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率,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秋粮面积预计达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
视线北移,正值北方小麦播种时节,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家泊镇,农户们近日抢抓晴好天气,机翻土地,撒种施肥。
在自家的田块里,农户邱燕林熟练地将备好的小麦种子、肥料一起放进播种机。农机手驾驶播种机开足马力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一粒粒麦种随着播种机的上下翻动被埋进土里,实现了小麦播种、施肥一次性完成。
“今年承包了100多亩地,准备全部种冬小麦,预计一天就能种完,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邱燕林说。
“自秋播以来,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强化冬小麦播种期间的田间管理,全方位做好冬小麦种植技术服务。同时,广泛宣传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推广新型智能机具,帮助种植户保质保量完成冬小麦播种。”杨家泊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秋的播种工作预计在11月中旬全部完成,机械化播种比例将达到100%。
农业生产就是唱“四季歌”。近期,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中东部和南部、吉林大部、辽宁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为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为防范降雪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农业农村部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雪灾风险预警的基础上,已派出4个专家指导组分赴东北四省区,指导地方及时调度机具加快秋收扫尾、避免出现‘雪压粮’,确保颗粒归仓。”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郑伟玲 仅供分享
央视网消息: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如何?今天(11月8日)的《权威访谈》来看对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的专访。
唐仁健介绍说,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全力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三农”基本盘是稳的。确保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今年粮食生产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全国上下全力以赴抗灾夺丰收,夏粮略减25.5亿斤,仍是第二高产年,早稻增产4.3亿斤,秋粮仍将是一个增产季,全年粮食有望再夺丰收、继续增产。
唐仁健介绍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目前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同时,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推动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超过60%。
唐仁健表示,今年以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前三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继续增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农民收入实际增长7.3%,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90%以上的行政村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改善。50%左右的行政村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来源: 央视网 责任编辑:白珂嘉 仅供分享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赵旭、马欣然)“这个秋天的水稻平均亩产在520公斤左右,接近常年。今年从春种、夏管到秋收,我们都严格执行品种目录化管理,加强科技应用。”北京市双河农场首双农业公司种植管理人员李正海说。
目前,这家公司已完成水稻、大豆收获,正开展玉米收割工作。公司负责人潘龙介绍,面对今年春季低温、夏季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农场仍实现稳产。“高标准农田建设、无人机防病增产促早熟航化作业等措施,为保收起到关键作用。”
“更加重视‘藏粮于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是端牢中国饭碗的题中之义。”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说,问技要粮是关键“加法”。
日前,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平谷开幕。大会上,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说,中国以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左右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这是11月2日在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现场拍摄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植物工厂。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平谷区位于京郊东北角,平原、山区、浅山区错落分布。很多人印象中,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或许不是“种地”的地方,但科研人员有不同的看法。
“这里是设施农业‘博士农场’。”在平谷区峪口镇,硅润科技负责人朱玉帛说,背靠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农场大棚里草莓、番茄等的养护工作,主要由全新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接管。
走进大棚,几个蓝色大罐子连着一台温室水肥智慧调控系统设备,酸碱度、肥料比例等关键参数清晰可见。智能系统配置好的肥料随着水流,精准输送到每一株作物。“我们与科研团队协作,不断通过实验优化这台系统,未来大面积应用后可降低养护成本,精准提升作物品质。”朱玉帛说。
如今,平谷117家“博士农场”获批创建,引进了旱稻、叶菜类蔬菜、食用菌、果品等种质资源1000余份,优异生菜、五彩茄子、中药材生态种植等100余项成果走向市场,初步形成了“博士农场+家庭农场+企业”“博士农场+合作社+村集体”等多种合作模式。
11月3日,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在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中国各地还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提升秋冬种质量。眼下,山东冬小麦应播面积超6000万亩;河北冬小麦即将完成播种;安徽今年计划油菜播种面积735万亩,通过应用无人机“飞播”等技术,全面提升播种效率。
吴孔明认为,端牢中国饭碗里有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也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传统美德。
农机手减损田间“过招”、粮食烘干机开足马力、封闭式运粮车往来穿梭、智能仓储设备实时监测……今年的粮食收获季,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围绕粮食生产全产业链,节粮减损环环相扣。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预计到2035年通过科技进步、农技推广、全民节粮减损行动等措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若能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可共实现粮食减损超过千亿斤。
节粮减损既在田间地头,也在仓储运输、餐桌车间。“我们还会进一步推动‘收储运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集成改革,实现开源与节流并重。”潘龙说。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王頔 】仅供分享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菜农老耿与儿子有过两场比试。比的啥?老耿拍拍口袋:“看谁赚得多,钱袋子更鼓呗!”
头一场,留村种菜的老耿赢了,儿子辞掉城里工作,回村跟着老爹盖棚种菜;过几年,再比试,输赢双方调了过儿,老耿冲儿子竖起大拇指。
两场比试的背后,经历了啥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耿店村,听听菜农父子怎么讲。
“硬环境好了,人就愿意回乡了”
老耿大名耿遵良,年近花甲,大半辈子都在侍弄菜地。他给在外务工的儿子打电话,为的总是一件事:“回村种菜。”
儿子名叫耿付达,30岁出头,20来岁时赴苏州打工。前几年,接到父亲的来电,他态度坚决,撂下两字:“不回。”
不愿回耿店村有原因。一个鲁西小村,无水可依,无山可傍,只能围着土地打转。耿付达记得,老一辈种菜,用的是小土棚,光说通风,一张草苫子重80斤,早晨拉,晚上拽,汗珠子摔八瓣儿,却落不着几个钱。
老耿为啥要劝儿子回村?原来,如今种菜可谓挑起“金扁担”,农民腰包鼓起来了。
“无特色禀赋的村子要发展,激活土地是关键。”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说,前些年,村里将零散地块统一整合,确定了深耕蔬菜产业的路子,集中改扩建高标准蔬菜大棚,领着村民到寿光学习新技术。
告别小土棚,用上新大棚,老耿发现,种地变轻松了。大棚通风改用自动卷帘机,三四千斤重的棉被,一个按钮就搞定。浇水、施肥、播种,设备代替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效益却翻番。
既然是“香饽饽”,年轻人仍不愿回村,这是为啥?耿付达吐露心声:“农田设施跟不上,种大棚,得修路、通渠,样样都是麻烦事;基础设施也不行,不愿回村走土路、住瓦房。”
怎么改善?耿遵珠一一道来:“党支部牵头,修建农田设施。棚前路不好,村里给修整;水不淌,村里来开渠。硬环境好了,人就愿意回乡了。盖新楼、搬新房、建公园,村里环境大变样。”
老耿再打电话就硬气多了,又深知儿子在外闯荡不易,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2017年时便心生一计,儿子要强,那就来比一比:“谁赚得多,就听谁的。”
到年底,爷俩凑一块,一比收入,老耿咧嘴乐了:自己赚了9万元,儿子赚了6万多元。
“软环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
2018年,耿付达回村了,计划先建俩高标准大棚。可万事开头难,创业要本钱,又不想全靠父亲“支援”。于是,父子二人敲响耿遵珠家门。
老耿笑眯眯地开了腔:“俺听说,现在政策好,建大棚有低息贷款?”
以前,年轻人返乡创业,家庭积蓄是主要资金来源。2018年,聊城市为返乡青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茌平区设立返乡青年创业专项基金,耿店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资金互助会,解决青年贷款难。
耿付达顺利申请到20余万元。钱到账了,棚建好了,丰收季到了,望着绿油油的辣椒,耿付达心里甜滋滋的。第一年,成功回本;接续投资,一口气再建4个大棚。1个人、6个棚,搁以前他自个儿都不信:印象里,打理大棚太不易。
一难在育苗。小时候,个头不足锄头高,他就跟着父亲下地,佝着腰、拿着锨,平出一块地、撒上一把种子,辛苦不说,许多苗长着长着,叶子不支棱了。
二难在卖菜。天蒙蒙亮,他还在睡梦中,父亲就出发了,坐上拖拉机,驶出50多里地,到市里的批发市场卖菜;若不去,只能等菜贩子来收,价还被压得低。
“软环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耿遵珠说,党支部牵头创建了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个破解难题——产前育苗难,合作社建起育苗场,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产中不懂技术,合作社统一来指导;产后卖菜难,村里建起绿冠蔬菜批发市场……
“现在打个电话,就能订苗;摘了辣椒,运到村头市场,车来车往,客户云集。从买苗到卖菜,不用出村都能解决!”耿付达直言:“多建几个棚,赚得还多哩。”
产业服务、生活服务越来越到位,留住了年轻人及其家庭。耿付达发现,村子渐渐有了“城镇范儿”:建起幼儿园、小学、卫生院和养老院,吸引银行、驾校来设点,从“一小”到“一老”,年轻人的家庭需求得到解决,安心留乡谋发展。
短短几年,耿付达年收入超过40万元,娶了媳妇、生了娃娃。老耿心里舒坦,拍拍儿子的肩:“早就喊你回村,幸亏听俺的。”
“市里把‘大学’开进村,后生都去听听课”
这一日,村里开大会,耿遵珠面露喜色:“市里把‘大学’开进村,后生都去听听课。”
耿付达一问才知道,耿店村这几年有百余名“新农人”返乡,村子年产蔬菜1.2万吨,创业园吸引周边400多人来打工。聊城市将耿店村经验铺开,全市各类乡村人才5万余人,成规模的返乡创业村庄20余个,便又在耿店村创建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授课内容涵盖田间技能、电商销售等。
学成归来,耿付达的大棚再升级,装上智能轨道“小火车”、自动换风机等新设备。老耿看了,摸着脑袋嘟囔:“这么现代化了?”
以前,耿付达总拿着本本,跟在父亲后边请教;现在,有时还要跟父亲辩论一二。有一次,父子俩就病虫害防治产生分歧。儿子说,专家提醒过,不能光打药;可老耿是“老把式”,不服气。俩人决定再比试比试。
丰收时,棚里的辣椒一对比,儿子种的明显“更俊”:看一眼,亮泽度高,颜色鲜绿;品一口,皮肉紧实,香味浓郁。这次谁赚得多?自然是小耿。“俺这一斤,能多卖两三毛。”耿付达颇得意。
小耿也渐成“老把式”,棚里常有人来请教新技术。老耿面上不说啥,可有时也钻进棚里,跟在后边看儿子跟人侃侃而谈。
今年,聊城市推广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听说评上后可享受职称补贴、接受技能培训,父子俩提交了申请。
夕阳染红天际,又是一日劳作结束。父子俩来到村头的鱼馆,点了几样下酒菜。
一杯酒下了肚,耿遵良咂咂嘴:“这次俺服输,种菜这事上你行了!”耿付达的脸红扑扑的:“爹,等职称评下来,再找机会比一比!”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王比学 李 蕊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时间:2023.11.10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平均价 |
早籼谷 | (15-17)中等 | 2550 |
晚籼谷 | (15-17)中等 | 2650 |
早籼米 | (15-17)中等 | 3880 |
晚籼米(江西923) | 一级 | 6000 |
晚籼米(安徽) | 一级 | 4520 |
浦城晚籼米 | 一级 | 4400 |
东北米 | 一级 | 4800 |
江苏粳米 | 一级 | 4200 |
红小麦 | 江苏中等 | 3180 |
白小麦 | 河南中等 | 3200 |
玉米 | 中等 | 2940 |
大豆 | 中等 | 6400 |
豆粕 | 一级 | 4330 |
籼糯米 | 一级 | 6400 |
麦皮 | 中粗 | 2400 |
大豆色拉油(散装) | 一级 | 8500 |
大豆色拉油(20L) | 一级 | 8900 |
31
2023年11月10日
总901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责任编辑: 郝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